第八百四十五章 目標一致

李世民只等着大臣們同意自己的意見,讓李泰負責修建永安宮,然後順勢提高李泰的地位。

李世民信心滿滿望着大臣們。

靜、安靜、寂靜。

大殿上沒人說話,一片沉寂。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下,就連商文奇和許敬宗也閉嘴不吭氣了。

李世民滿腔的熱情直接被澆上了一瓢冷水,立刻就尷尬了起來。他十分憤怒,大聲問道:“你們爲什麼不說話?”

大臣們依舊沉默着。

“房玄齡。”李世民厲聲叫道。他打算各個擊破,只要有人贊成,就會有連鎖反應。

“臣在。”房玄齡老老實實地站了出來。

李世民問道:“朕決定由李泰負責修建永安宮,你同意嗎?“

柿子撿軟的捏,房玄齡年紀大了,越來越膽小了,剛纔他就在李世民的壓力下,當衆向李世民道歉了。李世民認爲,房玄齡一定會屈從自己的壓力的,所以,他首先點名讓房玄齡來表態。

“陛下,臣不同意。”房玄齡的聲音不高,語速也很慢,但是傳遞出來的語氣卻異常堅定。

“爲什麼?”李世民強壓住怒火問道。

“李郡公從來沒有修建宮殿方面的經驗,如此浩大的工程,他無法勝任。”房玄齡不動聲色地說道。

房玄齡人老成精,他抓住李泰不熟悉營造方面的事情,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讓李世民無話可說。

李世民望着新任工部尚書商文奇,讓他出來說話。

商文奇趕忙出來說道:“臣是工部尚書,臣願意輔佐李郡公修建永安宮。”

皇甫睿、李靖和蕭乾雖然被宣佈退休了,可是現在他們並沒有離開太極殿。皇甫睿不屑地說道:“商大人,你是工部尚書,你懂得營造嗎?”

“這,我不懂,可是工部有人懂的。”商文奇是從太常寺調過來的,他真的不懂得營造之術。

皇甫睿冷笑道:“我朝自從立朝以來,陛下勤儉節約,工部就沒有修建過大型宮殿,工部有誰能夠擔當此責任?”

皇甫睿十分有底氣,因爲他在隋朝時就是工部侍郎,替隋煬帝修建過十幾座行宮,可以說他是大唐目前最有經驗的營造大師了。

這時,也是剛剛被斥責過的高靜明出來說道:“陛下,修建永安宮的錢從何而來?”

李世民說道:“李泰決定把芙蓉園和他在洛陽的產賣掉,起碼也可賣幾百萬貫,有了這些錢,再從戶部立項支取部分錢財不就夠了嗎?”

陰弘治說道:“陛下,李郡公的芙蓉園和他在洛陽的產業,都是陛下您賞賜給他的,是他名下的產業,可是這些產業都是皇家產業,李郡公無權處置。”

李世民怒道:“既然是皇家產業,朕同意他賣了,你管得着嗎?”這話已經有些無理取鬧了,李佑和李恪等人的王府都無權私下處置的,到了李泰這裡就行了嗎?

高靜明說道:“陛下,就算是您同意李郡公把芙蓉園和他在洛陽的產業賣掉,可是依照朝廷的等級制度,這些皇家產業,有誰敢買?又有誰敢住進去?

臣認爲所謂的李郡公把芙蓉園和他在洛陽的產業賣掉,來籌集資金的說法就是一句空話,根本就行不通。”

“就是,話說的漂亮,其實就是空話。”

“難怪呢,他就不是真心想出錢的,只是做做樣子罷了。”

“還有,他這樣做也有問題,他要是這樣做了,其他皇子皇女怎麼辦?咱們這些人怎麼辦?這不是逼着大家捐款,來成全他的孝心嗎?”

“就是,太過分了。”

“嗡嗡嗡。”大殿上一陣議論聲。

李世民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提出這樣的理由,卻令自己無法反駁。他憤怒地說道:“難道朕要修建永安宮就不行嗎?”

“陛下。”這時,閻立本站出來了。他說道:“您要修建永安宮,臣等沒有一個人反對,可是修建永安宮工程浩大,負責修建的人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和統籌能力,還要有籌集資金的能力。

戶部立項出資修建永安宮,臣等都沒有意見,可是如此浩大的工程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資金的靡費,到時候還要追加大量的資金,搞不好就會成爲一個無底洞。

臣曾經是李郡公的師傅,對他的能力再熟悉不過了。臣認爲李郡公沒有負責修建永安宮的能力。”

“是啊,閻大人說得有道理。”大臣們紛紛附和。

李世民哭笑不得,他看明白了,大家都不反對爲自己修建永安宮,也算是對自己忠心,可是都不同意由李泰負責。

衆人說的都很有道理,李世民一時也不好反駁,他只好望着長孫無忌,希望他出來說話。

長孫無忌站出來了,他說道:“陛下,臣以爲修建永安宮是一件大事,需要一位有威望的經驗豐富的大臣負責,李郡公雖然是臣的親戚,可是臣也認爲他不太適合這個位置。”

這下,李世民就找不到人來支持自己的意見了,他望向岑文本。

岑文本十分爲難,他雖然想討好李世民,可是大臣們都反對李泰,他要是支持了李泰,等於得罪了全體大臣,也等於爲李恪樹立了大批的對手,這件事他也不能幹。

他斟酌着說道:“陛下,您功高蓋世,臣等對您忠心耿耿,全體都贊成修建永安宮,這是您應得的。

可是,正因爲如此,臣等希望永安宮能夠修建的美侖美奐盡善盡美,所以,在修建永安宮的人選上才更加應該慎重。”

他的一番話,不得罪任何人,卻表明了他反對李泰的態度。

侯君集、尉遲恭和李道宗等人擔心李世民單獨問自己,他們可沒有岑文本這種回答問題的水平,於是一齊出來說道:“臣等贊成岑大人的意見。”

李世民十分尷尬,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下去了。

許敬宗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也看到了大臣們的態度,他不在乎大臣們的態度,只想牢牢地抱住李世民的大腿。李世民給了他立功的機會,他決定牢牢地抓住。

他出來說道:“陛下,臣反對高大人他們的意見,大唐能夠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全靠陛下的英明領導,陛下的任何決定都是英明的。

臣也反對閻大人的意見,俗話說知子莫若父,你閻大人對李郡公的瞭解,難道還能超過陛下對自己兒子的瞭解嗎?

陛下認爲李郡王有能力負責修建永安宮,那就一定可以的。

再說了,爲陛下修建永安宮,是陛下自己的事情,陛下願意用誰就用誰嗎,妨着你們什麼事兒了,用得着你們來反對嗎?”

許敬宗的話似乎無賴,卻也不好反駁,誰反駁就是直接跟李世民作對了。

然而,貞觀年間的大臣們不是被嚇大的。

“許敬宗,你說的是什麼混賬話?”魏徵出來說話了。他看不慣許敬宗的小人嘴臉,直接就不給他面子。

他說道:“陛下,臣等沒有人反對修建永安宮,大家的意見也都是要對這件事情負責,許敬宗這麼說就是在挑撥離間。臣認爲他的這種行爲應該治罪。”

“對,許敬宗太過分了,應該對他懲處。”大臣們紛紛說道。

許敬宗馬上反駁到:“魏徵,你這分明就是對陛下撤掉你中書省侍中一職不滿,是蓄意攻擊陛下。”這貨一說話就上綱上線。

閻立本嘴快,他說道:“許敬宗,你這人說話句句挑撥陛下和大臣們的關係,可見你是居心叵測,包藏禍心。你究竟想幹什麼?”

“是啊,這傢伙人品有問題。”

“對,他就是個奸臣。”

“嗡嗡嗡。”大臣們又是一陣議論。衆人都對他的小人嘴臉反感。

“陛下。”許敬宗急眼了,他大吼一聲,拋出了殺手鐗。

他說道:“陛下,您看到了,很多人今天反對您的意見,這絕非偶然,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他們乾的。”

這話一出,大殿上鴉雀無聲。

第九百一十八章 夜幕之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只怕你無福消受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第九百九十三章 可怕的希臘火第三百七十章 商業奇才武則天第六百零五章 多大點事兒啊第七百六十八章 簡直是可笑第七百五十八章 必須趕走李佑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將法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臉的傻笑第九百九十九章 好歹活一個第三百七十一章 別讓瘋狗只咬一個人九百七十九章 大國心態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頓飯的巨大收穫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能讓王爺失望第六百九十二章 肯動腦子的李承乾第五百一十七章 對紙幣的質疑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九百八十六章 我是不是有點兒傻第五十九章 別怪我下黑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五百二十章 塵封的往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氣爆棚第二百六十四章 狼王全盤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我難道也不是好人嗎第七十章 叛亂第五百八十六章 武則天的怒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擴軍的模式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老的漕幫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甜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兒臣有辦法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一百零八章 李淳風來訪第九百一十章 不甘心啊第八百零九章 難以享受的美食第三百八十五章 可怕的沉默第二百七十五章 立竿見影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一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特種兵的雛形第四章 宜陽王傻了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鬧刑部大牢第七百四十章 列島之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主子分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六百零五章 多大點事兒啊第二百零八章 你該去找你五哥第四百九十章 不信邪的武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危機信號第四百六十二章 聰明的海盜第八百九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坑人的前奏第四百五十章 他第一個對付的人就是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漢第五百七十五章 問題如何定性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的話題第五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仗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棍子打蒙第八十六章 除了二傻子,就是他了第一百八十章 聽說升官,嚇哭了第九十二章 李恪發燒第七百一十四章 只怕你無福消受第九百八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六百八十章 要成全千古佳話第五百一十四章 要進尚書省第四百二十一章 野蠻的殺神第五百零七章 賺錢門道第一百九十章 連升七級第八百二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爺,您說打那裡第九百九十三章 可怕的希臘火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可以信任齊王殿下嗎第二百五十章 遍地是黃金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蹟般的變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感覺不對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主子分憂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九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三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三百五十六章 做你自己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驚覺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先聲奪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臉的開胃菜第九百八十九章 聖宮第一千零四章 特殊的待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三百一十章 冥冥之中的力量第六十五章 孔穎達的驚歎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劾總爆發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衆一心要開戰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