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九點,唐軍開始拔營,踏上了返回長安的路途。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安市城北門和西門大開,3萬名養精蓄銳的高句麗人突然殺出,撲向飢寒交迫的唐軍。
天氣寒冷,衣衫單薄的唐軍官兵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士兵們沒有手套,刀槍都有些握不住了。面對着穿着棉衣酒足飯飽的高句麗軍,唐軍倉促裡進行了抵抗,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敗退了。
高句麗軍望見李世民的主帥大旗,瘋狂地衝殺,一股高句麗人甚至衝到了李世民不到50步的距離,飛來的箭矢險些射中了李世民。
李績親自帶着禁軍與高句麗人浴血拼殺,張亮和李道宗才護着李世民脫離了險境。
此時,唐軍已經潰敗,高句麗人只派少量的兵力追趕其他唐軍潰兵,集中主力對李世民緊追不捨。
李世民等人一路奔逃,終於逃過了遼水,卻被圍困在一個叫做古城子的小鎮裡。
李績清點了跟隨而來的唐軍,僅僅不到五千人了。高句麗人近兩萬人包圍了唐軍,情況十分危急。
唐軍官兵拼死作戰,終於頂住了高句麗人的瘋狂進攻,堅持到了天黑。高句麗人暫時停止了攻擊。
在鎮子中間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客房裡,李世民等人緊急商量對策。
李道宗的額頭上纏着繃帶,說道:“陛下,派出求援的人又沒有突圍出去,看來咱們是等不到援軍了。”
李績說道:“陛下,這個鎮子只有不到300戶人家,能夠籌集到的糧食不過數百斤,很多士兵都受傷了,又缺醫少藥。看樣子,咱們堅持不過明天了。
情況危急,此地不宜久留,臣建議連夜突圍。”
李世民是個果斷之人,他說道:“好,把所有的糧食,受傷的戰馬殺掉,讓將士們吃飽了,立刻突圍。”
張亮說道:“陛下,臣有一個建議,還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說道:“你說吧。”
張亮說道:“陛下,高句麗人主要是衝着您來的,您的目標太大。臣建議您換上士兵的衣服,臣等令外貌與您相似之人穿上您的衣服,暫時冒充您一下。
臣率軍護送您的替身向營州方向突圍,吸引高句麗人的注意力。由李郡王和李績將軍護送您向北面突圍。”
李世民作爲堂堂大唐帝國的皇帝,這麼沒有面子的事情他可不幹。他眼睛一瞪說道:“這像什麼話?這難道要讓朕做一個臨陣脫逃的懦夫嗎?”
張亮對着李績和李道宗等人使了個眼色,衆人一起跪在了李世民面前。
李道宗說道:“陛下,大唐不能沒有您,現在情況危急,請陛下接受張尚書的建議。”
“請陛下恩准。”衆人一起把頭磕在地上,久久地不肯擡頭。
李世民長嘆了一聲,說道:“好吧,就依你們吧。”
“謝陛下。”衆人一起站了起來。
李世民有些倦怠了,他閉着眼睛要休息片刻。
李績等人退出了屋子,他小聲吩咐道:“立即生火做飯,準備出發。”
“是,大帥。“張世貴下去安置了。
李道宗問道:“大帥,那麼多傷員怎麼辦?”
李績搖搖頭,無奈的說道:“帶不走他們了,生死由命吧。”
李道宗黯然的點了點頭,氣氛十分壓抑。
衆所周知,高句麗人十分狠辣,他們對俘虜向來毫不留情。傷員們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唐軍已經無力帶走那些傷員們了。
凌晨三點,張亮、張世貴集中了三千多沒有受傷的,以及那些受輕傷可以隨軍行動的唐軍,準備開始突圍了。
李績和李道宗等人帶着500精兵,保護着李世民悄悄地來到了鎮子的北頭,準備等張亮和張世貴等人吸引了高句麗人的注意力以後,立刻向北突圍。
就在這時,四面都出現了火光,高句麗人不等唐軍突圍,搶先發動了進攻。
李績果斷地命令道:“按照原定計劃,立即開始行動。”
張亮揮舞着三尖兩刃刀,和手持長矛的張世貴,帶着唐軍向西面高聲吶喊着猛衝過去。
張亮等人的突圍行動,果然吸引了高句麗人的注意力,大批的舉着火把的高句麗人朝着他們圍攏了過去。
可是北面仍然有不少的高句麗人在活動。
李績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他說道:“保護好陛下,立即向北突圍。”
說完,他一馬當先向着北面阜新方向衝去。
突然,北面點亮了大批的火把,陣陣箭雨朝着唐軍迎面設來。
原來,高句麗人早就算定了唐軍突圍的方向:一是向西,二是向北。他們在西面佈置了重兵,同時在北面也設置了埋伏。
李績當即身上中了兩箭,李道宗身上也中了一箭,幸虧他們的鎧甲防護力強,沒有造成重傷。
可是前面敵軍衆多,看來是無法突圍出去了,他們只好護着李世民又退回了鎮子裡面。
不久,張亮和張世貴等人也突圍失敗,被逼得返回了鎮子裡面。
唐軍損失慘重,能作戰的已經不足2000人了。
高句麗人經過剛纔的戰鬥,已經判斷出唐軍兵力所剩不多,他們決定立即發起攻擊。
打着火把的高句麗人,四面八方蜂擁而上。
李世民看到難以突圍了,他哈哈大笑,豪邁的說道:“好多年都沒有使用馬槊了,手早就癢癢了。今天,朕就帶着你們,與高句麗人決一死戰。”
說着,他手舉着馬槊,迎着敵軍衝去。
李世民的舉動,激發了唐軍將士們xio中的熱血。他們吶喊着,隨着李世民一起向前衝殺。”
這回,李績和李道宗等人沒有勸說李世民,因爲他們知道,大家都已經必死無疑,索性就痛快地廝殺一場。
李績、李道宗、張亮和張世貴等人也揮舞着刀槍,衝向了敵軍。
突然,西面的敵軍大亂,接着就響起了唐軍的喊殺聲。
李績跳上一堵圍牆向西面觀望,就看到了西邊大隊的唐軍人馬,人數衆多。此刻他們已經衝進了高句麗人的隊伍中,正在與敵軍交戰。
李績跳下來牆來,興奮地說道:“陛下,是咱們的援軍。很多,足有上萬人馬。”
李世民笑道:“好啊!天無絕人之路。將士們,隨我一起衝殺出去。”
他一馬當先,李道宗,李績和張亮等人護衛着他的身邊,向着唐軍援軍到來的方向猛衝過去。
高句麗人被突然出現的唐軍援軍打亂了陣腳,他們立即組織人馬攔截。
然而他們卻發現,這支唐軍的援軍不僅人數衆多,而且戰鬥力極其強悍,高句麗人的軍隊根本就不是對手。
很快,唐軍援軍殺開了一條血路,與鎮子裡面的唐軍匯合了。
“陛下在哪裡?”援軍的唐軍將領呼喊道。
“來將何人?”李績問道。
“末將海軍陸戰隊統領王耀祖”來人說道。
“陛下在這裡。”李績說道。
王耀祖走了過來,他的身後還跟着兩員唐軍將領。
他們見到李世民,一起單膝跪下,行禮說道:“臣王耀祖、孫永勝、項東雷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責罰。”
李世民說道:“你們來得正是時候,何罪之有?起來吧!”
“謝陛下。”三人一起站起身來。
李世民見過王耀祖,對於另外兩人十分陌生。他問道:“你們二位是?”
孫永勝、項東雷行禮說道:“陛下,臣等是駐紮登州的東征軍第三軍軍使孫永勝,第四軍軍使向東來。”
李世民明白了,這些人都是李佑的部下。他心中有些疑惑:“他們怎麼會突然出現的這裡呢?”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
李績說道:“你們立刻掩護陛下向營州方向突圍。”
“是,卑職等遵命。”說完三人就要離開,回去掌握部隊去前面開路。
“慢着。”李世民說道。
“你們一共來了多少人?”他問道。
王耀祖說道:“臣等所部一共8000餘人。”
李世民說道:“你們隨朕一道,去打垮那些高句麗人。”
李世民吃了大虧,他可不願意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到長安。
此時他判斷外面的高句麗人也不過1萬餘人,李佑麾下的部隊的戰鬥力又是公認的強悍。應該可以打垮外面的高句麗人。
他決定對高句麗人進行報復。
李道宗擔憂地說道:“陛下,這太危險了。臣建議,還是先護送您前往營州吧。
李績和張世貴等人也都勸李世民,先行退往營州。
李世民大怒,他喝道:”你們難道怕了高句麗人不成?朕意已決,望衆卿隨朕殺敵!”
李世民的話再次激發起唐軍將士的熱血,官兵們一起高呼道:“殺敵,殺敵!”
李績命令道:“李郡王負責保護陛下,其餘人等隨我出擊。”
唐軍蜂擁而出,向着高句麗人衝殺而去。
經過了連續激戰的高句麗人,此時已經疲憊不堪,哪裡擋得住如狼似虎的海軍陸戰隊和李佑手下的東征軍的官兵打?!
很快,高句麗人就潰不成軍了。
唐軍奮勇追殺,斬殺了高句麗人足有數千人之多,這才停止了追擊。
回到鎮子裡面,王耀祖等人讓手下的部隊脫下了棉衣,讓給了李世民和他帶來的官兵們。然後護送着李世民等人,從容地退往營州。
他們僅僅走出了30餘地,迎面就遇到了登州刺史姚東親自率領的運送物資的隊伍。
姚東考慮的很周到,不僅送來了大量的棉衣糧食其它物資,還帶來了很多郎中和醫藥。
李世民知道,這個姚東也是李佑提拔的人,他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三天後,李世民等人來到了營州。
李世民恢復了精神之後,就召見了姚東、王耀祖、孫永勝、項東雷。
他問道:“你們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那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