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西北邊境事物局

王玄策說道:“沒什麼意思。只是有人也有很多馬匹牛羊,上趕着託人要送給陛下呢。

我說可汗,你一個堂堂的大國可汗,分不清輕重嗎,區區兩千匹馬,算得了什麼?”

博帖說道:“可汗。”用目光示意他不要因小失大。

夷男咬着牙說道:“好,請你稟報天可汗,臣願意再奉上兩千匹好馬。”

兩儀殿,書房。

聽完了李佑的彙報,李世民笑道:“這個王玄策果然是個能人,他這樣做,更突顯了狼王的重要性,還白白替我多得了兩千匹好馬。哈哈。”

“父皇,王玄策的官身掛在門下省,我這裡也沒有個正式的機構,系統太亂了。兒臣建議,能否專門成立個西北邊境事務局,統一處理西部和北部邊境事務,兒臣好調配人員,便於開展工作。”李佑說道。

“這倒是個辦法,找時間與大臣們商議一下,然後再定。具體的設想,你準備一下。”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做事效率很高,第二天早朝後,他就召開了專門的會議,首先由李佑對西北邊境事務管理做了專題報告。

李佑建議,成立一個西北邊境事務局,總部設在長安,下屬機構分爲國內和國外兩部分。

一、國內部分

朝廷的日常邊境事務,歷來是由當地官府處置,大的事件也分爲軍事和民政兩個體統,一般邊境糾紛由縣州府逐級上報尚書省。武裝衝突由縣州府軍事部門逐級上報兵部。

這樣的程序比較繁瑣,會延誤朝廷的反應時間。

建議邊境各州縣設立情報站,遇到邊境事務,由情報站直接彙報到西北邊境事務局,再由事務局區分等級,向陛下或者有關部門彙報。

這樣,減少了情報彙總的層級,能夠提高效率,也便於綜合掌握邊境地區的情況,爲朝廷做出正確判斷提供依據。

二,國外部分

朝廷對國外情報的蒐集幾乎是空白,比如說,人家國家已經發生政變的很久了,朝廷還會鬧出派出使節去朝見該國原來國王的笑話。

朝廷處理國外事件,通常是要等到與國外發生了大規模衝突之後,纔開始去刺探相關的情報。完全是被動地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建議設立國外情報站,在周邊國家,尤其是大國或者對唐朝有威脅的國家,派遣情報人員,建立情報站,蒐集該國或者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方面的情報,定期向長安彙報,遇到有發生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隨時向長安彙報。

爲朝廷分析判斷該國的情況,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李佑說完了以後,李世民問道:“大家以爲如何?”

長孫無忌說支持李佑,那是立竿見影,何況,李佑所說的事情他認爲有理,於是,他說道:

“陛下,臣認爲齊王殿下言之有理,這麼多年實踐證明了,朝廷在邊境事務上的情報工作,實在是太落後了。

臣贊成齊王殿下的意見。”

房玄齡主持兵部這些年來,很多次遇到邊報不及時的事情,即使接到了邊報,由於對敵情不瞭解,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好幾次,當邊境上發生了重大沖突的時候,李世民問兵部的對策,房玄齡只有依據以往的經驗進行推斷。難免會出現失誤。

他說道:“臣也贊成齊王殿下的意見。尤其是建立國外的情報機構,防患於未然,這個設想非常有遠見。”

蕭乾對於軍事和外交上的事務不太精通,他是有條原則的人,雖然喜歡孫女婿,他也不會貿然表示支持,可是他也不會反對。

張亮作爲兵部侍郎,與房玄齡感同身受,表示支持。

因爲要設置新的機構,就意味着朝廷要增加開支,戶部尚書高靜明也參加了議事,他說道:

“齊王殿下,這個西北邊境事務局,需要多大的規模,編制多少人,需要多少開支?”

李佑說道:“父皇,這件事兒臣計算過了,國內部分,大約需要人員1800人左右,國外部分,需要500人左右。長安總部編制65人,總計2400人左右。”

高靜明一聽需要這麼多人,臉色大變,他說道:“陛下,戶部現在十分困難,恐怕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他這是表示反對了。

李佑說道:“父皇,這件事兒臣已經有所準備,在國外的人員,全部都是以商業作爲掩護,他們的開支從商業收入中支出,不足部分,由民生研究院補充。

國內部分人員的支出,由民生研究院負責支出。”

一聽說不需要戶部出錢,高靜明馬上笑逐顏開,說道:“臣沒有意見了,臣贊成齊王殿下的意見。”

高靜明是朝廷的好管家,他這種精打細算的摳門精神,令大家好氣又好笑。

李世民問道:“還有兩個問題,一時情報傳遞的問題,國內部分好說。國外部分,萬水千山的,如何及時傳遞情報?

還有,情報在路上可能會遇到攔截,如何進行保密?”

李世民是軍事家,對於情報工作什麼熟悉,他問的問題十分專業。

李佑說道:“父皇考慮得對。首先說傳遞情報的問題。父皇,您忘記了您的‘大將軍’了嗎?”

李世民一聽,哈哈大笑。

李世民自己養了一隻名爲“大將軍”的白鶻,此鳥異常通人性,他寵愛李泰,經常派此鳥給李泰去送信,常常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他說道:“利用飛鳥傳遞消息倒是不錯,可是從哪兒去找這麼多的‘大將軍’呢?”

李佑說道:“父皇,白鶻數量稀少,並且體型太大,飛行速度也不快,不是合適的情報傳遞工具。

兒臣說的是另外一種飛鳥,就是鴿子。”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了。我國也是養鴿古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

李佑就給衆人科普了關於飛鴿通信的相關知識。

房玄齡說道:“此鳥用來傳遞消息,倒是個不錯的辦法。臣也聽說過南方有人利用此法傳遞家書。

可是,這裡面還有個問題,就是陛下所說的,路上遇到攔截,情報落入敵人手中怎麼辦?”

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聖旨不管用啊第七百九十五章 憤怒的松贊干布第二百五十章 遍地是黃金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十一章 剽竊侯君集的創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過山車一樣的感受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錢藏在哪兒第五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第五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第七百九十七章 爭取最好的結果第六十五章 孔穎達的驚歎第五百二十六章 延續生命的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四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五十章 遍地是黃金啊第五十五章 簡直是佛昂第六百八十五章 魏王堤和心機男第一百五十六章 可惜了一場賭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幹好咱們自己的事情第四百五十章 他第一個對付的人就是你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盜必須從根源杜絕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九百一十七章 利害變換線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一定要把她搞到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五百七十八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二百二十五章 洗錢妙招第八百七十一章 吃貨的威力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五十一章 戰略投送能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無解之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做你自己第八百零四章 鬆贊ganbu的態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五百零五章 長孫皇后的賭注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唸叨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一百零五章 裝逼的大好機會第七十六章 賺錢短平快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唸叨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九百六十章 牛勁達的調料第八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七百七十三章 直接被回絕了第五百八十章 悄然萌芽的種子第四百六十章 水師老將的感慨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二百二十二章 長孫無忌來訪第五百七十一章 危機信號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三百八十五章 可怕的沉默第二百零九章 讓他乖乖地把女兒送過來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八百五十章 沒有說完的話第四十八章 波斯吃貨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蔣幹盜書第八百四十二章 不眠之夜第九百四十五章 倭奴國悍將第九百六十八章 來自哈米德的邀請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謀而合要打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這麼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盤大棋第九百九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氣爆棚第七百六十一章 又一位名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請你吃舒爾包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八百零二章 最後的請求第二百八十章 簡直就是個妖孽第六百四十三章 裴迪蘭的狠辣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臉的開胃菜第四十三章 李佑在幹什麼第二百二十九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零九章 讓他乖乖地把女兒送過來九百五十五章 要向他學習第三百八十五章 可怕的沉默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四百二十九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四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第九百一十六章 吃飽了撐得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於發財的大食人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八百八十九章 王玄策的疑問第一百五十三章 慶賀要及時啊第五百五十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六百六十三章 對等的待遇第六百四十一章 好兄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的疑惑第三百六十五章 都是些老狐狸第八百二十八章 出大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