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各自的想法

這個念頭一動,女媧聖人道心便忍不住的翻江倒海了。

截教聖人,公認殺伐第一,而人教聖人,在諸聖之中,本就是以佈局、落子而聞名。

無爲而爲,順其自然。

其佈局常常天衣無縫,其落子常常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這兩位聖人聯手……

青萍劍和太極圖鎮壓因果,誅仙陣圖在前,天地玄黃玲瓏塔在後……

女媧聖人只是想着,就忍不住道心微顫。

所以……

“他們是什麼時候聯手的?”女媧聖人想着。

“肯定不是近期……”

“許是數百年前,便已悄然聯手!”

“昔年周都被破,那奎牛擲出了金剛鐲……”

“在那時,碧遊宮便已經與八景宮開始重修舊好了?”

越想,女媧聖人越覺得有道理。

因爲聖人之間的聯手,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定下來的。

聖人混元無極,皆負大因果,也皆有志於超脫。

所以,彼此取信是個大問題!

非得是一輪輪的不斷試探,一次次的不停確認。

直到彼此都認可了對方的誠意,纔會放下芥蒂,全心全意的開始合作。

不然,如何可以放心的把道統和弟子門人,交託對方?

何況,封神劫中,截教與人教鬧得不是那麼愉快!

兩位聖人,甚至做過了一場!

“以通天道友的脾氣,怕是難以主動邁出那和好的一步……”女媧聖人道心想着:“定是太上主動示好了……”

這個想法一起,女媧聖人頓覺有些口乾。

眼前的太上,在聖人眼中,變得越發神秘莫測。

也越發的符合女媧聖人,一直以來對太上的預設印象。

便忍不住的再次拿起身前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回覆道心清明。

老君聖人看着女媧聖人的神色和舉動,也是頗爲奇怪。

“怪哉!今日女媧道友,似有異常?”

太素天妖教聖人,這數個會元來,一直自守太素天,鮮有插手三界。

即使偶有落子,也是順勢而爲,順從大勢。

故而,這位聖人在老君印象中,從來都是超然於世,不慌不忙的。

今天,卻是有些不太對勁!

待客之時,茶盞既已放下,便不該再拿起來。

不然,便多少有些禮數上的缺失!

Wшw_ ttκΛ n_ ¢ Ο

這在過去,是女媧聖人絕對不會犯下的過失!

這樣想着,老君聖人也拿起茶盞,抿了一口。

悄然的掩蓋了女媧聖人一時的失態。

女媧聖人見此,卻是笑了一下,便與老君聖人謝道:“吾想道了些事情,在道友面前失態了!”

“無妨!”老君聖人說道:“你我道友,不必如此計較!”

“道友寬宏!”女媧聖人稽首,然後便小心翼翼的試探着:“道友,本會元人間落得如此局面,吾恐大劫之時,難以收拾!”

“一個不慎,恐怕要重演人皇會元的結局!”

“你我皆與人族有緣……”

女媧聖人看向老君聖人:“不可坐視啊!”

人皇會元,以人皇劫告終。

人間靈脈,在此劫數中不是崩碎,便是隱藏到了地底深處,陷入沉睡之中。

從此,非是大德大賢,得萬民景從,受天地祝福之人。

不可喚醒靈脈。

從此,凡人壽元從聖皇治世的巔峰,跌落到了兩百歲。

如今,更是跌落到了人到八十古來稀。

若再來一場人皇劫,人族再次受到重創。

人道震怒,天地同恨。

對兩位聖人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

老君聖人聽着,也是點頭:“道友慈悲,吾已有所解藥,或可解人間劫數!”

便道:“道法自然,無爲而治,休養生息,使小國寡民,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如此,一個會元之後,人族或可恢復元氣,重現當年盛況!”

女媧聖人美眸流動,讚道:“道友好解藥!”

這確是好解藥!

小國寡民,自然沒有紛爭。

不相往來,便沒有矛盾。

一個會元的修養後,人族不說可以回覆昔年盛世,至少也可禰和本會元所受到的重創,不至於萬姓凋零,人道震怒,天地同恨,從而引發類似人皇劫那般的大劫,將三界上下仙神、修士,清空大半!

但……

女媧聖人想起靈珠照見的種種,那方山川……不是小國寡民的樣子。

反而是人道薈聚,萬家燈火,萬姓昌盛。

人、妖二族,共聚一堂,其樂融融。

便知道,老君聖人並沒有真正的信任她。

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聖人之間的交往,看似禮數周到,往來親密。

實則卻是最難以互相取信的。

在道統和道果面前,背叛是很容易就會發生的事情。

昔年的截教聖人,就是太過樂觀,纔有封神大劫的大敗虧輸。

封神劫後,聖人之間的交往,就肉眼可見的淡漠了許多。

所以,女媧聖人也不急,只是問道:“舍此之外,未知道友可還有解藥?”

老君聖人聽着,思慮片刻後,便又道:“若小國寡民不能解,便只能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使人族恢復最初之時的天性……”

老君聖人說道這裡,便垂首嘆道:“慈悲!慈悲!此乃萬不得已之下策也!”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加起來就是……

重開!

將倖存人族轉移到一方洞天。

然後重塑天地,重啓文明。

再把這些人的子孫,帶回重啓的洪荒。

再走一次三皇治世,五帝定倫的文明道德之路。

而這,對任何一個聖人來說,都是萬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是最後的選項。

而且阻力重重,風險極高。

一個不慎,就是前功盡棄,從此成爲天地罪人。

女媧聖人聽着,眉頭輕皺,道:“道友……難道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老君聖人輕輕搖頭。

女媧聖人意味深長的說道:“不一定吧!”

老君聖人擡起頭,看向女媧,稽首問道:“貧道願聞道友高見!”

卻是以爲,女媧聖人請他過來,乃是爲了本會元大劫之後的事情商議。

自然,老君聖人願意給女媧聖人這個面子。

也願意參考女媧聖人的意見。

畢竟,她乃人族聖母,萬靈之宗。

人族教化之事,離不開這位聖人的支持。

女媧聖人卻是輕輕笑着搖頭:“吾卻是沒有頭緒!”

她看向老君聖人:“道友慈悲,定是有着辦法的!”

老君聖人楞了。

聖人之間,不打逛語。

女媧聖人說他有辦法,就意味着在女媧聖人眼中,他是真的有辦法!

但……

“老道我真的有第三個辦法?”

老君聖人迷糊起來。

可再追問,女媧聖人卻是笑而不語了。

就是話裡話外,都透露着:道友,您別瞞我了!我已經知道了……

這樣的信息。

這就有些奇怪了!

但女媧聖人卻又不肯直說,老君聖人於是明白了。

“這兩日,通天師弟的兩個童子,常來太素天……”

“難道……是師弟在借女媧道友之口來提醒我什麼?”

這麼一想,老君聖人便豁然開朗。

三清之間,在最初是彼此互補的。

只是其後才漸行漸遠,直至今日。

所以,若是截教上清師弟從天機中看到了什麼,卻又不好意思來與我說……

就託女媧道友來提醒,合情合理!

這符合老君聖人對自家師弟的瞭解。

通天嘛!

性子直,好臉皮,又拉不下面子。

但問題是……

通天到底想說什麼?

他從天機之中,到底看到了什麼?

這麼一想,老君聖人忽然便想到了另一個事情。

不久前,他曾感應到,天機朦朧,似有道友開闢出新的大道。

難道,這天機就應在此處?

於是,老君聖人也不慌不忙了。

等過兩日,天機清明,因果分明瞭。

若果然是截教師弟開闢了新的大道……

那就說明,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

第465章 交鋒(1)第七百六十章 先行者(1)第七百五十二章 道之異同第三百三十七章 來自周公時代的記錄第476章 聖樹之死(1)第699章 坦誠相待第七百五十章 隱憂第696章 徐吉的決心第四百零三章 王朝底蘊,天人感應第一百七十章 聖人微服觀柳郡(1)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夫作難,七廟同墮第兩百三十二章 楚伐隨第645章 漣漪(1)第一百六十二章 聖人傳法第兩百六十章 吃了我的要給我吐出來第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538章 王師(1)第一百九十八章 扶桑木出世,心照不宣第558章 衆生既王,王既衆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恐懼第504章 元始的誤判第662章 講道之前第三百二十章 元始西行第623章 戰邪物(4)第兩百七十八章 說和第四百章 道基(3)第七章 殺人不沾因果第兩百三十一章 開心的通天教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博弈(2)第兩百六十章 吃了我的要給我吐出來第620章 戰邪物(1)第604章 迷思第四十二章 玉皇大帝傻眼了第504章 元始的誤判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丹(2)第一百零七章 數道第469章 真正的主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弔民伐罪(2)第兩百一十三章 神話版計委第兩百一十二章 宏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兩百二十四章 萬仙來朝(2)第505章 陸壓慌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闡教定策第515章 前夜(2)第兩百四十六章 賽……仙博朋克!第兩百一十八章 太上算計第707章 道祖(1)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丹(5)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心初動第673章 謀劃第兩百八十五章 老君大讚,人教聖器第642章 盛宴之前(1)第七十一章 金鰲島怎麼就成了花果山?第599章 接見(2)第三百二十九章 西方教化,衆生平等第560章 期待第三百零一章 靈犀童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補天石第四百章 道基(3)第二十一章 重生仙尊實錘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應該死在審判臺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514章 前夜(1)第一百九十八章 扶桑木出世,心照不宣第四百三十九章 剎那天地寬(1)第四百一十一章 奴隸第四十七章 再見陳洪第八十章 我好怕啊第三百五十四章 制度第627章 逮捕第兩百五十九章 教化初成,靈脈甦醒第六十八章 底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吒與楊戩第664章 彼此的因果疑問第一百九十八章 扶桑木出世,心照不宣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居第三百四十八章 白澤大聖,人族祥瑞!第459章 好戲第兩百二十二章 學社第648章 天道之賞(1)第543章 天象變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數學大道,圓周神通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宵第兩百二十一章 楚王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彼此的迪化第456章 劍落(1)第641章 東海龍族第644章 潤春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672章 熙熙攘攘第兩百二十五章 萬仙來朝(3)【求月票】第兩百二十章 金坷垃第三百四十三章 合作的誠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計與希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的王師(1)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劫開始(2)第三百四十四章 答應第674章 祖龍第580章 慾壑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