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

三十年代的作家中,林語堂博士是我所尊敬和崇拜的一位。當我在初中讀書的時候,正是新文學發揚極致的高峰,我們被這新鮮的文學時代迷住了,不斷地閱讀着更多的新書。新的思想,新的筆調,打動了我們的心意,又有不斷來自中國以外,地球的每個角落的文學思想和作品,衝擊着我們的小心眼兒。我們不再是那種傻乎乎只會背書的小女孩子,潔白的心靈上,也知道點綴上一些什麼主義,什麼理想了。那主要的引進人物,便是林語堂博士。

精通古今中外的林語堂博士,在中西文化上做了現在大家愛說的“交流”工作。他用英文寫成的《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是將中國的文化、文學、精神、哲理介紹到國外去,雖然先是用英文寫成,但立刻被譯成多國文字,並且暢銷國際間,是被譽爲對國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貢獻最大的一位作家和學者。

而我在少年時代所讀到這些林語堂博士的作品,卻又是再翻譯成中文的,以西方科學方法詮釋的中國文化,使我獲益頗多,成爲林博士的崇拜者。至於他所創辦的以幽默見稱的中文雜誌《論語》,距今也有一甲子六十年以上了,除了《論語》以外,還有《人間世》、《宇宙風》。這些雜誌開創了幽默和性靈的文學風尚,三十年代的作家,都向這些雜誌投稿,如老舍、老談(何容)、老向都是其麾下大將,後來皆以幽默作家成名。老舍更是世界性的大作家,他的世界名著《駱駝祥子》,便是最初刊於《宇宙風》的。

我們那時是小小的女學生,卻也被這個新文學時代的潮流,感染和領會了幽默的作風,對我後來從事文學的工作影響,是很重要的。

林語堂博士也是一位語文學家,論語派的幽默,只是他開創人的性靈文學的一部分,他的最後也是一項最大的工作是編輯《當代漢英辭典》。想編一部辭書幾乎是他一輩子的願望,最早曾編成六十多冊,卻在抗戰初毀於兵火。他於1966年從美國回到臺灣來住,纔在七載辛勤下,終於如願以償。

在他返回臺灣的前一年(1965年),我正好受美國國務院之邀,有美國之行,他們安排我去採訪林語堂博士夫婦,這正是我所期望的。臨行前他的侄媳婦女作家畢璞曾對我說,林氏夫婦喜歡說閩南話,去訪問時不妨多打鄉談,因爲林先生是福建龍溪人。大概畢璞已經寫信介紹了我,到紐約訪問的頭一天,我特先打電話過去,是林太太接的,一聽說我是誰,立刻改口說閩南話,畢璞所說的一點兒也不錯。林太太非常高興,仔細告訴我到他們家的走法。

紐約東區六十五街,有一棟講究的公寓,他們就住在那兒。見面兩小時,我們談了很多,大概他們那時已經準備返國定居,所以也問了我許多有關臺灣的問題,並且打聽他們的老朋友的諸般情況。他並且打電話給他們的大女兒如斯小姐,要她過來和我見面。他們只有三個女兒,其中二女兒林太乙是三姐妹中繼承父親衣鉢的。太乙雖然中學以後就在外國讀書,但是她的父親卻一直自己教她們中文,可以說是中英文並進,一點兒也沒耽誤。太乙後來在香港擔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多年,我們在這時也成爲好友。她把這份雜誌編得十分中國化,她不光是選些文章譯成中文而已,而是加入了許多中國作家創作的作品,散文更是特別叫座。

談到散文,忽憶及林語堂博士對散文、小品的特別鍾愛,在他過世後,他的女婿黎明先生和太乙夫婦倆,特把語堂先生生前未了的譯作編排完成,即明朝張潮所著《幽夢影》,選譯莊子、蘇東坡、張岱等人作品的《揚州瘦馬》,選譯孟子、蘇東坡、鄭板橋等人作品的《西湖七月半》,都是著名的中國古典散文小品,交由正中書局出版,是非常叫座叫好的三本書。

對於翻譯散文一事,語堂先生自己也說:“翻譯是很微妙的工作,唯有能夠和作者情意相通的譯者才能翻譯得好。因爲譯者實際上是以另外一種語言文字替作者發言。如果兩者不是像老朋友一樣,這怎麼能辦得到?”我更想起一事,即梁實秋教授生前有一次閒聊到英文時,曾說過葉公超先生對樑說,他認爲在中國有兩位英文、英語最棒的人,那便一是蔣宋美齡夫人,另一位即是林語堂博士。

林語堂博士挑選他認爲是中國的好古典散文,並且激情將之譯爲英文,不但使外人欣賞我國的美文,也給我們中國的青年學子一項最好的學習的禮物,雖曰林語堂已在中國文壇矗立百年,但那是無止境的,他將隨着歷史永存下去,成爲中國文化史的一環節。

爲林語堂百年紀念而寫

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63章 奔向光明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32章 虎坊橋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47章 愛玉冰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4章 惠安館 (3)第14章 蘭姨娘 (3)第49章 愛與牽手第45章 相思仔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69章 兩粒芝麻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6章 惠安館 (5)第48章 新竹白粉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92章 遙念胡蝶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8章 惠安館 (7)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13章 蘭姨娘 (2)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70章 貧非罪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6章 玫 瑰 (1)第18章 後 記第54章 初 戀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45章 相思仔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46章 竹第47章 愛玉冰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6章 惠安館 (5)第31章 一張地圖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75章 蟹殼黃 (2)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57章 小紅鞋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45章 相思仔第14章 蘭姨娘 (3)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3章 初 戀 (1)第28章 擠老米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8章 墮胎記第65章 冬青樹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4章 蘭姨娘 (3)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27章 文津街第66章 玫 瑰 (1)第12章 蘭姨娘 (1)第58章 墮胎記第75章 蟹殼黃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35章 我的童玩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23章 看華表第67章 玫 瑰 (2)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53章 初 戀 (1)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64章 雨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24章 藍布褂兒第74章 蟹殼黃 (1)第65章 冬青樹第65章 冬青樹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23章 看華表第68章 會唱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