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趙佶他沒那個實力!

“宋江?”

聽到李清照提起宋江,楚禎本能的想到《水滸傳》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武松打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潘金蓮倒掛……呸,混了。

楚禎止住雜念,實際上,宋江、方臘起義是史書就有的,先有史書再有水滸傳,就跟先有三國志再有三國演義一樣。

“這宋江你知道多少?”他問李清照。

“只知宋江寇起水泊梁山,位於京東東路,又北上犯河北路,帳下有三十六將,皆精於水性,凶煞驕悍之士也。”

說完,李清照又忍不住問:“這宋江會打到汴京嗎?”

她最近出門騎着驢子游汴京城,在酒樓茶肆飲子鋪,聽到了頗多人議論方臘宋江事,各種說法都有,那些自稱逃回來的人,每每說出反賊殺人如剪草之事,都能把旁觀者唬得一愣一愣的。

“林姑娘知道嗎?”

楚禎對宋江方臘沒什麼研究。

別看林妹妹才十歲出頭,但她讀過的書着實不少。

“我只記得宋史裡寫方臘勢大,宋江歸降又反叛,反覆幾次後被殺。”林黛玉說道。

李清照嘆道:“如今朝廷政事鬆懈,軍備荒弛,黨爭多年,北雖有金寇牽制遼賊,可官家……”

提到聖上,李清照到底不敢多說,又轉而說道:“我聽父親說蔡相推方田均稅法,本以爲他雖打壓蘇翁等元豐黨,但所行乃是和半山公相似,力圖掃除朝政弊病,革除冗官、冗兵、冗費之害。

誰知又聽林妹妹說,蔡相乃奸臣……六賊又是哪六賊?童太尉?太傅楊戩?”

楊戩不是二郎神,是與童貫齊名的太監。

“宋史記載,六賊是蔡京、童貫、王黼(音輔),樑師成、朱勔(音免)、李彥。”

林黛玉一口氣唸完,足以見得她記性之好。

“……啊?”

李清照人都傻了,後面四個她還沒聽說過,但既然能與蔡相齊名,想來也不簡單。

楚禎佩服得直搖頭:“宋徽宗這才叫知人善用,從太監到宰相,從太師太尉到太傅,全都是赫赫有名之輩!”

李清照所在的宋朝精彩程度不亞於李世民的隋末唐初。

北方有金遼,西邊有西夏,朝中有蔡京童貫楊戩,底下有方臘宋江等農民起義,另外還有蘇軾,黃庭堅,米芾,張擇端等詩文書畫大家,外加一個目前還籍籍無名的李大才女,引領宋朝潮流。

真可謂盛況空前!

“楚郎君可有什麼見解?”

李清照以求助的眼神看過來。

之前她還不知爲何有靖康之變,但如今聽楚郎君和林妹妹這一說,她才知道原來朝中有如此多的大奸臣。

“我的見解?”

楚禎想了想,說道:“宋朝別想收復幽雲十六州,沒那個實力,讓遼與金打去,宋朝能平西夏就已經是戰功赫赫。

另外,讓宋徽宗別窩囊,開城門跑出去被賊寇俘虜……簡直讓人懷疑他腦子有坑膝蓋沒骨!”

楚禎就沒說讓宋徽宗清除奸臣,革除朝政弊病,別弄花石綱的事,這傢伙能幹這些嗎?

他幹不了!

但凡宋徽宗能做到別和金國結盟,別出城投降,宋朝也不至於分南北。

“唉……幽雲十六州。”

李清照幽幽長嘆,“太祖窮極一生也想收復,神宗曾有旨意,復全燕之地者,雖異姓,賞以封地,給以王爵。可未曾想旨意竟變成遺訓,到如今,官家自然也想收復十六州。

宋徽宗沒那個實力!

這句話楚禎沒說出口,從李清照就能看出,此刻汴京城中,究竟有多少人念着幽雲十六州。

李清照寫《聞大明收幽薊遼東》,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但趙佶真不行!

除非給他開掛。

“蔡京目前在推行方田均稅法?”

楚禎轉移話題,他只記得青苗法。

“嗯。”

李清照頷首,說:“方田均稅,即清查丈量各州縣耕地,分爲五等來定每畝稅額,我認爲是好的舉措,但自半山公推行後,遭到溫公等大臣反對,到高太后臨朝聽政,起復溫公,盡廢變法。”

“溫公是誰?”

“……司馬光。”

“哦,懂了。”

楚禎點頭。

一旁安靜聽着的林黛玉用手帕掩着小嘴笑,難怪楚大爺總是直呼其名,原來他是半點也不記別人的字與號。

“果然變法艱難。”

楚禎感慨道:“即使有皇帝支持,新法也是好的,但一層層傳下去也會出錯,變成官吏剝削百姓的藉口,大量被觸犯利益的官紳地主也在使絆子。”

變法的真實情況就如同宋朝王安石變法。

不可能皇帝一道聖旨下來,鄉間地頭百姓齊聲歡呼,感動叩謝皇恩,第二年立馬國庫充盈。

那是玩遊戲,不是歷史。

宋徽宗和蔡京推行方田均稅法,也就推着玩。

“你最近又去汴京玩了?有沒有寫文章?”

楚禎笑問李清照。

“有寫幾篇。”

李清照臉紅起來,不太好意思把文章拿給他看。

楚禎催了幾句,林黛玉笑道:“姐姐是羞愧了,我和他們都帶了禮物來,唯獨姐姐兩手空空。”

李清照紅了臉,想來是剛纔自己看向那些禮物的眼神被林妹妹發現了。

“這要什麼緊,送禮還能比出花樣來?送胭脂米我喜歡,送汴京小吃我也喜歡!”

楚禎笑道:“再說了,難道讀過很多書,能寫詩作詞的李小娘子,還沒聽說過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李清照咬着脣, 紅着臉,半晌,才羞澀的從衣袖裡取出幾張捲起來的紙,遞給他。

心中羞澀,他這些話怎麼聽着是調侃她?還調侃林妹妹,林妹妹也會作詩。

“我來看看小娘子大作。”

楚禎將捲紙打開來,一眼看到一幅像是飛行棋的圖,圖中有方格子,邊角有一列列的字。

湊過來看的林黛玉,唸了出來:

“紫燕,赤兔,白兔,銅雀,祥鳳……”

“啪!”

李清照以閃電般的速度,小手奪過楚禎面前的圖紙,又飛快給他打開另一張紙。

《汴京城遊記二》。

“哈哈哈哈!”

楚禎和林黛玉笑得厲害,林妹妹更是笑得纖細嬌軀直顫,伏在沙發靠背上,小臉蛋發紅。

李清照羞紅了臉,嗔怪着辯解:“什麼啊,不許笑……打馬是,是……閨閣雅戲!”

楚禎忍住笑,說:“上次你沒拿來打馬圖,我都差點忘了,現在來教一下我們?我不介意玩閨閣雅戲。”

林黛玉伏在沙發靠背上,笑着望向清照姐姐。

“你們都笑話我……不教你們了,先說林妹妹的事吧。”

李清照還羞着,讓林黛玉先說。

“林姑娘你呢?”

楚禎含笑看向林黛玉。

林妹妹多好!

她要經歷的事無非也就侷限在寧、榮兩府,又大都是楚禎看過的,他對紅樓夢熟悉度遠高於宋史明史,甚至記得林妹妹釣過魚!

也是釣魚佬。

可惜不知道她是否空軍,有空再和她交流釣魚心得。

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86章 韓國公李善長第356章 王熙鳳家計事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249章 朱勔案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170章 李世民問史第32章 紫禁城第一顆荔枝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81章 姑娘們名聲都讓你們敗壞了!第79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下)第8章 史官,楚禎第377章 李宮裁赴宴神仙府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219章 賣報的第162章 周幽王聽了也要爲之發笑!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249章 朱勔案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360章 壞了,我成臥龍了!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265章 是,太太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320章 大明電報司第135章 扒灰(中)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378章 果脯宴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374章 秦鯨卿私會智能兒第118章 春分了,該削藩了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355章 離許都第126章 歷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74章 民族英雄第225章 心比天高,身爲下賤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195章 給宋徽宗當頭一棒第337章 天下三分第402章 改元貞觀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24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272章 新科進士聽課楚真君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175章 楚大爺一進大觀園第319章 時代變了,突厥人第131章 開海禁,楚真人海圖上架感言第213章 太白經天見秦分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319章 時代變了,突厥人第145章 大明海軍,鳥糞石第32章 紫禁城第一顆荔枝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346章 隆中仙人第149章 如此字謎,怕是楚郎君水準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243章 閒來餵魚醋意起第384章 神仙姨娘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44章 趙佶他沒那個實力!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326章 朱棣:我與侄兒至親相愛第159章 柳腰春風過,百鳥隨香走第141章 有了它,遊牧民族從此能歌善舞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78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上)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169章 瓦崗鴻門宴,大唐玄武門第190章 洪武,賢后,太子,燕王第269章 電臺到貨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