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沒事叫秦王

大明女子不許纏足,似乎真的比中書右丞相胡惟庸還大。

胡惟庸被抓進牢裡好幾天了,親軍都尉府的兵現在還圍着丞相府,但皇上卻對胡惟庸不聞不問,只抓了寥寥幾個,例如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羽林左衛指揮同知毛驤,等少數幾人抓起來。

其餘胡惟庸門生故吏一概未動。

反而令百官心中揣測,紛紛上奏,從御史大夫貶爲中書省吏的商暠告發胡惟庸謀反,但陛下仍舊按下奏摺,太子處亦未有消息。

胡惟庸仍舊在監牢裡關着。

反倒是禁女子纏足一事,皇上雷厲風行!

早朝一散,即刻命中書省擬旨,昭告天下。

旨意有云,纏足古之未有,據傳源自李後主寵信妃嬪睿娘,或傳出自唐玄宗貴妃楊太真,兩者乃是亡國、昏庸之君,朕甚惡之。

至宋朝纏足之風氣盛行,士大夫狎妓成風,審美扭曲,故宋官民孱弱,招致靖康之變。

凡聖旨下達後,再有令女兒纏足者,官員流三千里,百姓杖三十,屢教不改者,重罰!

又令禁殉葬,凡夫亡婦被迫殉葬者,以殺人罪論處,婦自願殉葬者,抄家,其子女編入賤籍。

聖旨下了之後,應天府文武百官側目。

官員流三千里!

足以見得陛下對此事之重視。

шωш ▪тт kΛn ▪c○ 還用了個新詞:

審美扭曲!

應天府大大小小官員琢磨了一番,才漸漸領悟到這詞是何意。

裹足而導致的三寸金蓮足,即是宋朝士大夫狎妓成風的扭曲審美!

一時間,百官神情精彩,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只得下令讓家中女兒、丫鬟解開纏足布。

但沒有扔掉。

留待觀望。

旨意傳到城中百姓家,家中有讓女兒纏足,以嫁入好人家者,皆吵嚷起來,圍着張貼告示的官吏詢問,應天府喧囂不停,鬧得遠比胡惟庸被抓一事大。

……

“父皇!”

太子朱標進了皇宮,來到朱元璋處,憂心忡忡道:“纏足成風,如今父皇一令改之,恐會讓百姓離心。且如今胡惟庸黨羽未除,恐他們會拿此事來做文章。”

“做文章?就怕他們不做!”

朱元璋一聲冷笑,“至於百姓,朕就不信天下百姓忍心看着自己女兒因纏足而痛哭,又豈會離心?若是真有少數狠心父親,就拉到衙門打!”

朱標仔細一想,便心服口服的朝朱元璋施禮:“父皇思慮周到,是兒臣多慮了。”

朱元璋笑道:“去你娘那吃荔枝吧,專門爲你留的。”

從老四即位,祖訓錄雄英改允文,朱元璋已然推測出標兒身上會發生了什麼事。

他既已知曉,事情就絕不會再發生!

“多謝父皇,兒臣也謝過楚真人!”

朱標恭敬道。

楚真人的稱謂,已經從宮中傳出朝廷,官員們在議論荔枝一事時,不免議論到楚真人,紛紛猜測這位皇上跟前的大紅人楚真人,在哪座仙山道觀裡修行。

只有馬皇后,以及朱標知道,這位楚真人乃是朱元璋夢遊太虛時所去往的後世,所見到的後世奇人!

不過,此處是華蓋殿後殿,不遠處有翰林院起居注坐着,還有太監在一旁,朱標也不會說出楚禎身份,只稱呼爲楚真人。

“父皇,還有一事,關於胡惟庸……”

“先別說他!你繼續去查。”

朱元璋煩躁的制止,

又想到了楚禎那一句“廢不廢宰相都一樣”。

若是沒有這句話,胡惟庸一早死了,其黨羽也盡數除之。

“去你母后那吧,朕再想想怎麼處置他。”

朱元璋靠坐在椅子上,太監適時端來一杯茶。

朱元璋喝了一口,既想到楚禎,不免又想到同是客人的李世民。

“朕如今禁掉後世視爲陋習的纏足與殉葬,功績與他誰更高?”

“不過,如今的唐太宗還在打薛舉,怕是還患了瘧疾,上吐下瀉中!”

想到這,朱元璋不禁哈哈笑了起來。

——

唐朝,長安城。

“玄齡,去讓隨軍大夫多準備些治瘧疾的藥。”

“還有,你找幾個可靠的人過來,讓他們給我臨摹一些圖。”

回到太極宮承幹殿內,李世民立刻命人招來秦王府記室參軍房玄齡,並將楚禎打印出來的三份地圖中的一份,轉交給他。

“殿下,這是……?”

中年儒生模樣的房玄齡,仔細翻看這些圖,越看越是驚訝。

他能看出來,這些圖裡所繪製的,正是長安周邊所有山形地貌,從長安一路到隴西,將西秦霸王薛舉所佔據的地方全都繪製了出來!

且圖中山形地貌之細緻,河流、平地、村莊,全都清晰可見!

就是——

“殿下,這圖裡爲何如此多的村莊?!”

“還有這密密麻麻的線,是爲何物?”

“山形地貌精妙細緻,顏色深淺爲山脈高低,令人歎爲觀止,可長安城外的河流又探測得如此粗糙,又是爲何?”

房玄齡一口氣問出幾個問題,肯定這地理圖精妙絕倫的同時,又疑惑爲什麼河流走向畫錯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拍他肩膀道:“玄齡別問那麼多,先讓人來繪製,把圖上的河流更正,不用它這些地名,換上我們熟知的名字……大軍還有幾日出發?”

“三日,糧草正在籌備中。”

“好,就三日內給我繪製完這幅圖!記住,要保密!”

李世民下達了命令。

雖說楚先生給了他三份圖,但他仍舊讓人多重繪一份,更改地名以便一目瞭然。

房玄齡知道這幅圖的重大意義,領命正要離開,門外急匆匆走進宮內一個宦官。

“秦王殿下,陛下有事急招!”

房玄齡站住,收攏地圖,朝李世民笑道:“殿下請快去吧,此事交給我來辦。”

“父皇估計是要召我去商議出兵之事, 我先去了。”

李世民出了門,騎上僕人準備好的馬,從甘露門進皇宮內苑,來到弘文殿百米遠外下馬。

進了殿門後,李世民看到父皇獨自坐在昏暗大殿正中央,兩側並無商議戰事的武將文臣。

他心中當即咯噔一下。

快步上前,李世民朝父皇李淵行拜禮:“父皇!”

“秦王。”

李淵平淡的聲音迴盪在大殿內,“朕問你,當日圍長安城時,你是如何救下楚王的?!”

李世民跪倒在地,臉色急變,不敢擡頭,生怕父皇看到。

“說啊。”李淵提高聲音,“救你五弟乃是你大功,爲何不敢說?!”

“父皇!”

收斂神情,李世民直起身拱手:“兒臣當日命人送信進城內給衛將軍陰世師,動之以情,曉明利害,他懼怕我唐軍聲勢,纔不敢……”

“你給朕閉嘴!”

“沒半句真話!!”

李淵厲喝,又叫道:“太子,陰世師,你們出來!”

在李世民吃驚的目光中,太子李建成,以及轉爲太子府幕僚的陰世師,從屏風後走出。

他兄長李建成以異樣的眼神看着他。

陰世師眼皮子垂下,一副不知、不聽、不講的模樣,似是不想摻和進唐朝李家的是非中。

但李世民如何不知?這狗賊……!

真該死也!

“這次對隴西薛舉的戰事,由太子領軍!”

李淵下令。

跪在地上的李世民,心都涼了半截。

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184章 楚大郎攜才女遊汴京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258章 密謀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215章 我竟是宋徽宗!第236章 仙官下界,大赦天下第160章 芳齡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上架感言第82章 捲簾人第92章 黛玉禮物,爲尊者諱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402章 改元貞觀第98章 天下財富第204章 報紙,出征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195章 給宋徽宗當頭一棒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358章 鳳穿牡丹秦可卿第377章 李宮裁赴宴神仙府第407章 情天情海幻情身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15章 楊廣泛舟遊江都第52章 你明兒再想要我的東西,可不能了第193章 無線對講機第235章 昏德公,來觀牽羊禮!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390章 襲麝秋碧第42章 祖訓,靖難,清君側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88章 半路殺出個李世民第316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下)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74章 民族英雄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92章 黛玉禮物,爲尊者諱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313章 妙玉送茶第240章 朱元璋:我要五百電報機第375章 首先是人,纔是尼姑第237章 五百大炮守汴京第308章 請史官做見證!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388章 王熙鳳問計楚大爺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340章 瀟湘館晴雯反擊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158章 林妹妹情繫香囊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382章 大唐工業革命從東宮織布機開始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55章 好劍!第34章 沒事叫秦王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91章 魏徵第375章 首先是人,纔是尼姑第59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80章 賈敏回門第165章 林妹妹二送湯圓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142章 林妹妹搬出賈府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221章 誰有福氣娶了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