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北宋伐遼,五戰皆敗。

金兵南下,合圍汴京。

李清照一直不敢看《宋史》,如今聽了,只覺心塞。

她先前在楚郎君家裡,聽秦王李世民打仗,出戰則必勝,隴西平薛舉,晉陽滅劉武周,圍攻洛陽的王世充,再順道把竇建德俘虜了!

劉黑闥反叛,半年間便聲勢巨大,但只要李世民出馬,定能擒獲之。

又聽大明軍打仗,洪武帝寒微出身,卻最終北伐大元,攻克燕京,收復燕地。

二十萬大軍從建康府出發,兵分兩路,白石河一戰平定雲南。

彷彿領軍作戰也就這樣,打勝仗更是稀鬆平常。

可結果。

大宋官軍卻是一勝難求!

伐遼時一敗塗地,金兵南下時望風而逃!!

難怪會有靖康之難!

“還用我再說一說金兵圍攻汴京,以及汴京城被破後,城內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販夫走卒的遭遇否?”

楚禎詢問他們。

大宋羣臣中跪了不少人。

但站着的人都知道,不是他們不用跪,而是楚仙官還未點到他們的名!

金兵圍城,城內還不知該如何亂,朝中大臣不知還有多少醜相百出的!

衆人都不敢吭聲。

向太后嘆息道:“國破家亡,都城淪陷,想必那時候的汴京城慘狀是常人難以想象,才讓仙官下界警示官家。”

聽了這話,趙佶才強自擠出一個笑容,“仙官之意是……?”

楚禎說道:“靖康之恥非但你們不愛聽,我也不想多說,看得令人憋屈,就此結束了吧。”

結束?

衆人齊齊看來。

“宋徽宗有上中下三策,我也有三策。”楚禎說道。

“請楚仙官賜我救國之策!”

趙佶面露喜色,忙站起身行禮。

大宋羣臣紛紛看來。

李清照卻有不好的預感。

只聽楚禎說道:“上策,北宋皇帝去皇帝尊號,自封昏德公,奉北朝爲尊,汴京城由北朝管轄,其餘北宋疆域盡請自便,昏德公主動北狩!”

“!!”

趙佶目瞪口呆,羣臣面面相覷。

楚禎淡淡笑着問他:“你說你不是宋徽宗,那你可願選這一策?此策看似荒誕,卻直指結果,免去途中擔驚受怕之苦惱,一步到位,化被動爲主動,直接以北朝昏德公自居!豈不美哉?”

“噗。”

李清照強忍着笑意。

按理說這等嚴肅場合實在不能笑,可楚郎君一句“豈不美哉”,着實笑煞人。

“仙、仙官說笑了。”

趙佶擠出笑容:“朕非是宋徽宗也!!”

向太后很是欣慰。

鄭皇后悄悄看向官家。

“中策。”

楚禎繼續說:“北宋一邊備戰,一邊講和,能戰就戰,不能戰就講和,看誰能打就提拔,打不過或敵人問責就撤他,再來講和,反覆多次後,再看着辦是戰還是和。”

反覆多次,還要再看是戰還是和!

趙佶總算聽出了楚仙官之意,當即說道:“朕選下策!”

“下策便是戰。”

楚禎看向他,“主戰不一定勝,只能讓你站着死,不至於死得屈辱。”

向太后,鄭皇后,种師道,童貫,劉延慶等人,皆看向官家。

趙佶臉色變幻不定,看了又看楚仙官的臉色,最終才咬着牙道:“朕非是宋徽宗,也不願學那南唐後主做那亡國詞!!”

李清照偷偷看向楚郎君,郎君最喜愛李煜的詞,官家偏又提他!

“確定了?”楚禎問他。

“是、是,朕已決議要整軍備戰!”

趙佶狠下心來。

“我看你還未確定。”

楚禎站起身,對衆人說道:“我會留在汴京三日,三日後伱們君臣商議完畢,看是戰還是和,也無需來告訴我,更不要來問我,北宋是你們皇帝與士大夫的天下,百姓指望着你們,而非我。”

他說話時,李清照已經走到他身邊,說完這句話,楚禎就與她一起往宮門外走。

宋朝千餘臣子,目送他離開,一時還未回過神。

直到向太后朝仙官行禮,恭送其離開,羣臣才紛紛躬身行禮,“恭送仙官!”

“免了。”

楚禎朝後揮了揮手,李清照在他身旁好奇看着,忽然覺得這動作好瀟灑。

楚郎君爲何要等三日?

兩人走出了宣德門,門外又有上萬百姓聚集,見到楚禎出來後,全都踮起腳伸長脖子看着,喧譁聲傳出數裡地。

楚禎叫了一輛馬車,與李清照返回李家,車伕載了仙官十分地激動,說什麼也不要錢了。

進了李家大門後,總算清靜下來。

“郎君!”

李清照立馬問道:“你是要回家等,還是……”

“留在你家等。”

楚禎笑着又握住了她的手。

李清照羞澀起來,如今回到家裡了,也就由着他牽着,兩人一起走向內宅。

“郎君爲何要等三日?”李清照有些不解,“如今官家肯與金軍作戰了啊!”

“我看他神情就知道他又猶豫了。”

楚禎說道:“不逼迫他一把,等金兵來了又要議和,到時候再精妙再好的東西都不管用,是戰還是和趁早定下,絕不可再改!”

史書裡,金兵圍城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還在爭權,朝中主戰主和派依然在鬥,鬥得汴京城第二次被圍時甚至沒有一個統帥!

宋欽宗各種腦淤血操作也很多,第一次守住汴京後,立刻把功臣李綱、种師道等人解職,解散二十萬勤王軍。

第二次汴京被圍,幾十萬勤王軍來了,宋欽宗又忽然下令讓他們不許來,在議和中。

於是,宋高宗——也就是完顏構,就真的不來了,南下建立南宋。

但凡有個正常人,汴京指不定就守住了。

“唉。”

楚禎只能搖頭,“宋徽宗兒子一個兩個都是拉胯的!否則自己讓他傳位兒子,還更方便些。”

李清照知道,讓官家傳位給其他宗室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兒子裡選。

楚郎君即便能指定一個人做皇帝,那人也無法令羣臣聽令,只會讓大宋分崩離析。

“郎君的意見……是戰還是和?”

李清照小聲問道。

若是今日之前,她一定會說寧可學項羽自刎於烏江,也不肯投降講和。

但聽了大宋軍的表現,實在讓她失望透頂。

“你肯定是主戰派,對不對?”

楚禎笑問她。

李清照默認了。

她的確更想看到大宋官軍能奮勇殺敵。

“如果再議和,那又是一個澶淵之盟。”

楚禎往前走去,說道:“且金國的胃口比遼朝還大,宋朝連年賠款,也只能苟存下去,百姓依舊窮苦。”

李清照望着他定定出神,心情悲憤交加,不由得說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項羽於烏江自刎,至死不肯回江東苟全,我大宋也該如此,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楚禎回過頭,詫異看向她,“你這首詩……”

“詩?”

李清照回過神,隨口便補完它:“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唔,連起來讀,算作一首尚可的詩作。”

尚可?

楚禎不禁笑起來,行,尚可就尚可,誰叫你是原作者呢。

李清照正要說話,卻見郎君走過來,一把將她擁住。

“我果然喜歡詩詞。”

她聽郎君這樣在她耳邊說,一時間羞紅了耳朵。

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51章 等薛舉死第131章 開海禁,楚真人海圖第237章 五百大炮守汴京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245章 戲班子,大觀園財權第102章 懿旨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第96章 當秦王,挺好第51章 等薛舉死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169章 瓦崗鴻門宴,大唐玄武門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378章 果脯宴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139章 科學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189章 大明應天護國楚真君第32章 紫禁城第一顆荔枝第265章 是,太太第214章 北宋皇帝趙佶何在?第177章 天仙寶境並寧府,一起送第82章 捲簾人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271章 金榜題名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78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上)第8章 史官,楚禎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167章 楚郎君合該住天仙寶境第134章 扒灰(上)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180章 楚禎:我是史官,驚不驚喜?第330章 歡迎來到後世華夏!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207章 秦氏兼美,字可卿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221章 誰有福氣娶了林妹妹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356章 王熙鳳家計事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322章 爹,你沒死啊?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384章 神仙姨娘第187章 瀟湘妃子,清照黛玉第221章 誰有福氣娶了林妹妹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152章 魯國公,楚禎第282章 說媒人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219章 賣報的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97章 唐詩宋詞,盛世風韻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403章 送禮物妙玉陷迷茫第20章 聞大明收幽薊遼東第102章 懿旨第240章 朱元璋:我要五百電報機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337章 天下三分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180章 楚禎:我是史官,驚不驚喜?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177章 天仙寶境並寧府,一起送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84章 大明海軍都督府第180章 楚禎:我是史官,驚不驚喜?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