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竇建德不能殺!

李世民說完了他的事。

長安局勢複雜,前方戰事他也不知道太多細節,只能說這一些大概。

至於其他,李靖以軍功授任開府,不再是秦王府的將領;劉文靜任民部侍郎;秦王府衆將的賞賜,河北竇建德,王世充洛陽城內叛亂,反叛的瓦崗舊將裴行儼被殺等,李世民都未說起。

反倒是楚禎主動提及,問道:“竇建德如今在做什麼?”

“應是在觀望,也在防備李藝的幽州數萬兵馬。”

“李藝?”

“先前名叫羅藝,歸唐後父皇賜姓李,封燕王。”

“燕王!”

楚禎笑着看了一眼朱元璋。

從燕王、幽州,就可知羅藝在哪。

他就在竇建德的北面,竇建德曾領十萬兵攻打幽州,但打不下來,只能又退回樂壽。

“竇建德可惜了,他稱得上是亂世英雄。”

楚禎感嘆道。

亂世多有雄主、梟雄、豪傑,但能稱得上英雄的,就太少了。

楚禎認爲,竇建德是英雄。

“不知夏王竇建德都有哪些事蹟,能讓楚先生如此誇讚?”

李世民望過來,鄭重詢問道。

他聽過一些竇建德的事,但真真假假也分辨不清,只明確知道他是寒微出身,起兵反隋,素有仁義之名,對前隋的官員大多能以禮待之,並未殺死。

楚禎看向李清照,笑道:“李小娘子可讀過竇建德傳?”

“略讀過一些。”

李清照謙虛了下,方纔給李世民說史書上的竇建德。

主要說他出身,以及幾個仁義事蹟。

比如,徐世勣曾被竇建德擒獲,後來,他撇下父親,獨自回到長安,但竇建德並未殺死徐世勣父親,反誇他是忠君之臣。

又比如,竇建德攻破聊城,得前隋上千宮女、文武官及上萬驍果軍,竇建德也都放他們回家,即便有人想回東都洛陽,竇建德也送他們錢糧,任憑他們回去。

宇文化及也是被竇建德擒獲,蕭皇后是他派兵送去突厥,他本人和妻兒吃穿用度都很節儉,財物多賞賜給了將士等。

以上幾件事,足以看出竇建德品性,堪稱仁義君主。

當然,李清照也提到竇建德因讒言殺死過屬下的事。

“如此看來——”

李世民臉色凝重,“若是領軍攻河北,如不能速戰速決,必將會是一場苦戰。”

先前他兩次大戰,薛舉與劉武周皆不得人心,只要擊潰他們一次,就能乘勝追擊,迅速平定各地區。

但竇建德不同。

楚禎問道:“你兄長打了洛陽那麼久,竇建德沒有來支援?”

“未曾聽到他派了援軍來。”

“哦,那大概是你兄長太菜了。”

幾人第二次聽到“菜”字,大概能猜出什麼意思,不由得都笑起來。

除了李世民。

楚禎趕緊轉移話題:“史書上寫,竇建德被押往長安殺死後,他的部下劉黑闥等人很快起兵反叛,叛亂持續數年之久……此外,河北民衆對他的祭祀至今仍有。”

楚禎不敢斷言說竇建德的死造成安史之亂,但殺死竇建德,絕對是李淵的重大錯誤。

其他人都可以殺,王世充,劉武周,李密,薛仁杲等,唯獨不能殺竇建德。

隋末也就三個勢力能爭奪天下。

佔據東、西兩都的李唐、王世充,外加從宇文化及手中獲得傳國玉璽、且得了河北百姓擁護的竇建德。

如果不是李世民,奪得天下的大概率是夏王竇建德!

“楚先生與小娘子所言,世民謹記在心!”

李世民站起身朝楚禎和李清照行了一禮。

也不有再提竇建德。

他如今還未能領兵。

輪到朱元璋說。

第一件改科舉的事,就讓李世民有了興趣,詢問後,知道了教科書的事。

楚禎也給了他一份。

朱元璋再說起老四燕王朱棣在海上巡防倭寇,並帶回了鳥糞石,玉米土豆種子也都在種植當中。

楚禎對明成祖的事頗感興趣,可惜朱棣還未迴應天府,也就沒多問。

李世民聽了後,心裡不禁悵然。

洪武帝已經在大刀闊斧的實行新政,而他想做點什麼,都要說服父皇才行。

可他如何能說服父皇及朝廷官員,允許他推行科舉,改變儒學一家獨大,造船出海挖鳥糞等事?

“姐姐你說。”

朱元璋講完後,林黛玉便笑着讓清姐姐先說。

“我哪裡有可說的事?不過寫了幾首詞罷了。”

李清照趕忙推脫。

她那些心事哪裡能對人說的?

至於郊遊踏春、趙家來說媒的事,更不必在秦王和洪武帝面前提起。

於是,衆人都看向了林黛玉。

楚禎看到,林妹妹猶豫了下,方纔站起身來,朝洪武帝行了一禮。

“小姑娘這是怎麼了?有事問我?”

朱元璋笑道。

“您猜對了。”

林黛玉恭敬道:“我母親讓我來問洪武帝您一件事,不知您能否屈尊賜教?”

“儘管說!”

“我代母親謝過洪武帝。是這樣的,自上一次回去後……”

林黛玉大致講了發生的事,最後問道:“我母親想不透,爲何聖人會突然讓宜妃賈氏省親。”

她怕洪武帝忘了,所以特意提醒宜妃是賈氏。

楚禎聽了後,有一些問題,但等朱元璋說過後再說。

“朕不知你順朝朝廷的全貌,也只能猜測其用意。”

想了片刻後,朱元璋說道:“你順朝的新皇帝,大約是見朝廷內許多人依舊向着太上皇,故而不得不妥協,服一次軟。”

賈元春原本在賈敏的影響下,是不打算回孃家省親的。

但張皇后讓她回去,就表明新皇帝願意繼續聽從太上皇的旨意。

朱元璋又說道:“你父親和那王家的王子騰,都去了浙閩,想來是朝廷決意對被西方番夷佔據的小琉球用兵。”

林黛玉的心不由得揪緊。

她母親已經跟她說過這事,可她還是會緊張。

原本她父親只是言官,但如今巡撫浙閩,掌管了兩省政事,明顯是要和大舅老爺王子騰,一起配合收復小琉球島。

而且,這是朝廷商議後的結果,新皇帝與太上皇都贊同。

楚禎說道:“新皇帝想重用林妹妹的父親,太上皇想讓王子騰官復原職?”

“這就不得而知了。”朱元璋笑道,“但至少用兵一事,他們兩個定然有過商議。”

對外用兵乃大事,朝中大臣都會參與進討論,最終結果就是林如海官升兩級,從正四品到正三品,且加了巡撫一職,從言官到封疆大吏。

巡撫原來只是朝廷臨時派出官員,到地方進行撫慰災民的工作。

言官、六部官員都可以成爲巡撫。

漸漸地,巡撫變成了一省最高長官,集軍政、司法、監察等權力於一身,六部官員升任巡撫,是升爲都察院的右僉都御史、副都御史等職,再巡撫地方。

林如海以副都御史加巡撫職,反而是恢復古制。

或許是覺得巡撫的權力太大,大順朝又將巡撫的軍權剝離,讓節度使來統兵。

於是就有了林如海當巡撫,王子騰當節度使。

第352章 赴宴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第193章 無線對講機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87章 我父非石虎,我兄非石宣第16章 好一個大唐皇帝李世民!第309章 解圍北平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236章 仙官下界,大赦天下第171章 朱元璋:我有上中下三策第264章 跟老四不像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60章 別罵了別罵了,朕改!第59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296章 楚太太第336章 孔明醒來否?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142章 林妹妹搬出賈府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350章 天下之勢,在南陽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44章 趙佶他沒那個實力!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74章 民族英雄第330章 歡迎來到後世華夏!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296章 楚太太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68章 士大夫第117章 封宜妃,加封鳳藻宮尚書,賜延祺宮第209章 史官之筆,仙官之玄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82章 捲簾人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324章 太祖顯靈了!!!第13章 還有高手!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136章 扒灰(下)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175章 楚大爺一進大觀園第314章 李清照:我成大太太了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92章 黛玉禮物,爲尊者諱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314章 李清照:我成大太太了第54章 免二死劉文靜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80章 賈敏回門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127章 朱元璋:我看現場版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225章 心比天高,身爲下賤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375章 首先是人,纔是尼姑第286章 燕王朱棣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219章 賣報的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89章 程咬金,秦瓊第229章 平梁王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