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古拉二世被殺之後的一個星期內,趙守宏就快速的完成了佈置,將羅剎帝國鉅變對西部特區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一羣剛剛從底層爬上領導崗位的人,對國家建設與國際事務都是陌生的,趙守宏的一連串動作,就連布寧也無法完全看懂。儘管其中的深遠影響並不明瞭,但布寧看得出來,趙守宏是打算扶植羅剎流亡政府,藉以牽制紅色羅剎國的發展。對此紅色羅剎國自然向西部特區發出了強烈抗議的外交照會。
趙守宏才懶得理他們,直接以國家內政他國無權干預爲由,給硬頂了回去。如今巴庫遭到斯曼共和國吞併,西部特區又與斯曼結盟,讓紅羅也無處下嘴。他們只好忍一時之氣,在與斯曼共和國協商之後,承認了其對巴庫的佔領,同時與西部特區簽署了邊境和平備忘錄,以劃清邊界。
布寧之所以這樣,並非是他逆來順受,而是有着長遠的考慮。紅色羅剎國已經立國三年了,這段時間以來國家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國力每況愈下。長此以往,經濟實力的耗竭必然引發政治的崩潰,到那個時候就算政府如何舌燦蓮花,也避免不了敗亡的命運。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布寧唯一能做的就是與大多數敵人和解,集中力量擊潰一路。先打出紅羅軍的威風,讓他國有所忌憚,然後再埋頭國內發展,壯大自己的國力。所謂埋頭髮展二十年,擡頭再相見。等到國家強大之後,紅色羅剎國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認,領土的收復就還有機會。
不得不說,布寧的想法是絕對正確的,這是因爲這樣長遠的戰略眼光,鑄就了未來紅色羅剎國的赫赫威名。就在東、南兩個方向達成和解之後,紅羅軍秘密抽調大部隊前往西線,準備拿咄咄逼人的白蘭國開刀了。
早在今年二月時分,受到撒爾帝國指使的白蘭國就對紅羅宣戰了。宣戰的理由非常簡單,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原來在世界大戰之中,布寧爲了避免大戰的損失,與條頓國簽署了《佈列斯特和約》,以大量領土的割讓,換取短時間內的和平局面。
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布寧就宣佈廢除與條頓國訂立的一切和約,恢復原羅剎帝國的國土。隨後紅羅軍派兵進入佈列斯特地區,將自己的國境線向西推進了一百公里。
本來紅羅軍的做法無可厚非,畢竟人家已經宣佈廢除和約,條頓國也沒有提出異議。但是在大戰結束之後,爲了牽制條頓國的力量,由撒爾帝國和高盧國牽頭,幫助一直受到條頓和羅剎民族欺壓的白蘭族解救了出來。這個歷史上曾經在中世紀建立過強大騎兵帝國的國家,在近代飽受蹂躪,其領土三次遭到條頓與羅剎的瓜分,國家因此不復存在。
如今兩大列強扶植這個國家,就是想要在條頓國的背後楔下一個釘子,讓其腹背受敵,同時切斷其本土與東普魯士的聯繫。既然是以恢復白蘭國的名義,其國土自然是條頓、羅剎各佔一半。好在屬於羅剎的那一半領土,在佈列斯特和約中成了條頓國領土,這一下子就能以懲罰戰敗國的名義,切割條頓國接近五分之二的領土,以成立白蘭國。
沒想到白蘭國纔剛剛成立,紅羅軍就佔據了原本其國家應得的四分之一領土,這下子可惹惱了白蘭人。此時爲了削弱布黨勢力,消滅紅羅政府,撒爾帝國在後面推波助瀾,慫恿白蘭國拿回自己的土地。
在撒爾帝國出軍官幫助白蘭國訓練軍隊,白鷹國出槍支彈藥的優惠條件下,白蘭國纔會對紅色羅剎國宣戰了。在戰爭初期,白蘭國的行動異常順利。紅羅軍主力都在對抗東面的布魯西洛夫和南面的鄧尼金,在西邊的多是一些民兵隊伍。
這些人數不多的民兵根本無法抵抗正規軍的進攻,因而在防禦戰中節節敗退。白蘭軍一路高歌猛進,四月下旬就佔據了大半個烏克蘭,五月初又攻克了基輔,一時間可謂囂張之極。
白蘭軍的攻勢犀利,前線越來越接近首都莫斯科,這讓原本最弱的西面威脅變成了最大的威脅。因此布寧纔會在西部特區的連環動作之下,選擇了口頭抗議並儘快達成協議,而將軍隊主力轉向了西方。
長年受到各個鄰國的打壓和侵略,紅羅軍內部都憋了一口氣,如今白蘭國敢往槍口上撞,自然就成了撒氣筒。在伏龍芝的策劃下,四十萬紅羅軍秘密的從東線調往西線,準備給白蘭軍致命的一擊。
茫然不知的白蘭軍自以爲天下無敵,全軍加快速度,向着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棱斯克開去。所到之處白蘭軍實行三光政策,將一切能搶的東西全都搶個精光。這也難怪,剛剛立國的白蘭國什麼都缺,見到什麼東西都感覺有用。因此羅剎族農民的糧食、牲畜就遭了秧,工廠的機器也被全部拆走,甚至連推倒廠房的廢磚,也統統打包帶走,可謂是刮地三尺。
正是因爲白蘭軍的窮兇極惡,讓他們非常不得人心,許多本來排斥紅羅政權的當地人,都因爲遭到白蘭軍的搶劫而改變了立場。被佔領區的百姓很快接受了紅羅政權的統治,並在紅羅軍遷入後方的人員指揮下,組建了大量游擊隊。
在游擊隊的襲擾下,白蘭軍的後勤補給線屢屢被襲擊,搞得他們疲於奔命。爲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白蘭軍決定全力進攻儘快抵達莫斯科城下,以迫使紅羅軍簽訂城下之盟。現在白蘭國不但要拿回佈列斯特和約規定的土地,還要吞併整個烏克蘭。
洞悉對方的意圖之後,伏龍芝決定在斯摩棱斯克展開決戰,以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全殲來犯之敵。茫然不知已經落入別人的算計,二十萬白蘭大軍一路進攻前進,很快接近到了斯摩爾斯克地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