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封死海港

沒有巡邏艇,沒有燈光,甚至沒有一絲風浪。八艘巡洋艦藉着平靜上漲的海水,輕鬆進入了達爾文港內。

這個原本是商用的海港,此時完全被軍方所佔據,到處是運輸軍用物資的商船,僅有的幾艘軍艦則整齊的擺在一起,佔據了達爾文港的一角。藉助一絲月光,劉冠雄用望遠鏡來回觀察着,他很快就發現了目標。紅燈突兀的出現在夜空中,這是情報總局的內線在幫助他們指示目標。

劉冠雄憑着經驗預估出角度和距離,命令全艦開炮。爲了照亮射擊目標,劉冠雄座艦的第一次齊射全部填裝了燃燒彈。當這些燃燒彈落在海面上和船身上,立刻爆炸燃燒了起來。

燃燒彈沒有穿甲能力,無法對軍艦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可是劇烈燃燒的火光卻照亮了前路,將停泊在碼頭上的澳海軍艦隊身形完全暴露了出來。看到旗艦首先開炮,其他各艦紛紛開火了。

四十八門二百零三毫米的主炮幾乎放平了炮身,以直射的方式轟擊近在咫尺的澳海軍戰艦。澳海軍戰艦都處於臨戰狀態,其中加滿了煤和彈藥。隨着一枚枚穿甲彈刺入一艘巡洋艦的艦體爆炸,那艘軍艦很快就被引燃了彈藥庫。

轟轟的巨響傳來,兩艘老式巡洋艦很快被擊沉了,而驅逐艦也有一艘被擊沉,一艘被擊傷了。八艘巡洋艦火力全開,將密集的彈雨潑灑到澳海軍戰艦上。不等在營房睡覺的澳海軍登船抵抗,蘭芳艦隊已經將他們全部消滅。隨着一艘艘戰艦的沉沒,澳洲的海軍很快就從霓藍星上消失了。

澳海軍七艘軍艦全部被擊沉,宣告着一支海軍的覆滅,而隨後劉冠雄卻並未帶隊離開。在七艘澳艦燃起了熊熊大火,已經徹底失去戰鬥力之後,他們將炮口轉向陸地,駐守達爾文港內的澳洲陸軍兩個師遭遇了炮彈的洗禮。

對於澳洲陸軍來說,二百零三毫米口徑的大炮已經太大了,大到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地步。爲了得到軍艦的保護,澳軍總指揮官和那些精銳部隊都駐紮在碼頭周圍,距離海邊只有三公里遠。

如今掩護變成了屠殺,猛烈的艦炮火力讓澳軍的兩個正規師損失慘重,第九師的師部甚至都被主炮命中,師長以下三十四名軍官全部陣亡,第九師只好歸第三師的師長負責。

見到海面上的敵軍艦隊無法抵擋,澳軍只好讓出半個城市,退到了蘭芳海軍艦炮射程之外。實際上此時劉冠雄也無心戀戰,大型軍艦在港口內活動餘地小轉彎不靈,一旦澳軍將陸軍的火炮推上來反擊,巡洋艦也有可能受損。因此劉冠雄在打了澳軍一個措手不及之後,趁着港口內海面尚未落潮,帶着巡洋艦隊再次出港,只在外海封鎖了達爾文港的出口。

達爾文港的外海有巴瑟斯特島和梅爾維爾島憑護,這兩個島嶼可以幫助達爾文港擋住大浪,甚至是可能出現的海嘯。但在這個時候,這兩個護身符一般的島嶼卻變成了催命符。

澳海軍全軍覆沒,只剩下各港口內殘存的幾艘小炮艇,已經難以對抗蘭芳海軍。這一次蘭芳海軍將巡洋艦撤了回去,只派出八艘驅逐艦在附近駐守,而這兩個島嶼很快被商船運送來的蘭芳軍佔據。

蘭芳軍不但在島嶼上建立後勤補給基地,還在制高點上建立了觀察哨,只要一名哨兵就可以監視大片海域。達爾港內有什麼風吹倒動,海軍立刻就能通過微波通訊器知曉,因此澳新利亞的補給船隻要進出港口就會被偵察到。憑藉着驅逐艦超過三十節的高速,那些木質帆船根本無法逃脫追捕。

達爾文港被封鎖成了死港,兩個師的澳軍駐紮此地,得不到絲毫補給。眼看着糧食將盡,澳軍指揮官不得不下令補給船趁夜突圍,去其他港口運送糧食過來。可惜這些帆船哪怕在空載和順風的情況下,也跑不贏蘭芳海軍的驅逐艦,結果它們一一被截獲,沒有任何船隻能夠漏網。

開始的時候,那些商船還想頑抗,可是蘭芳海軍毫不手軟。一旦頑抗直接就是大炮轟擊,而且全部裝填燃燒彈,不少水手因此被燒死。在被擊沉了幾艘船之後,澳新利亞人徹底老實了。

蘭芳海軍將大批俘獲的船隻都押送到附近的基茨港內,這裡雖然珊瑚礁遍佈,港口情況並不算好,但畢竟是最靠近達爾文港的,由華軍控制的港口。而且這些地方通行雖然困難,也是指大噸位鋼鐵戰艦的,對於那些吃水很淺的木質風帆船,這裡與其他港口沒有多大區別。

眼見補給無望,澳軍決定在糧食吃完之前,與華軍決戰以博取最後的生存機會。澳軍全軍開出達爾文港,向着華軍防線進發。此時的華軍兵力已經今非昔比,一個星期前劉遠率領的蘭芳第一軍在範迪門灣內登陸,與巴蘭迪推進過來的華軍一起,對達爾文港的澳軍形成包圍圈。

如果澳軍不主動出擊,最後的結局就是被困死在達爾文港內。如今澳軍全體出擊,華軍決定與對方決戰,儘快解決西澳的白人軍隊。爲了指揮便利,劉遠和白朗將指揮部門合併到一起組成聯合指揮部。

雙方都是依託西特軍系統建立起來的,彼此運作手法與規程都完全相同,聯合起來也沒有任何不適應的情況出現。在指揮方面,儘管劉遠的軍階更高,但考慮到白朗更加熟悉地形,總指揮還是交給了白朗擔任,而劉遠作爲副總指揮負責協調蘭芳軍與澳洲華軍的配合。

在距離達爾文港六十公里外的平原上,蘭芳軍第一軍和華軍第二師、第三師擺開了陣勢,等待着對方的進攻。

澳軍可以繞過華軍進攻巴蘭迪,藉以補充糧食給養,不過澳軍指揮官是不會做出如此愚蠢決定的。巴蘭迪有不下於五千人的守軍,澳軍就算繞過正面,也難以很快攻克那裡。一旦戰鬥時間拖得過長,從後面殺上來的華軍,會讓他們腹背受敵的。

, !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孤膽阻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倭軍轟炸機第三十五章 改裝爆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紅聯國宣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六百零三章 坐船離開第一百六十九章 雞公嶺前哨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民族的特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空襲行動第八十二章 崇洋的劉麻子第八百六十章 合浦阻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忽悠俘虜第三百三十二章 鉅額存款第三百二十三章 加入先鋒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良弼的手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跟丟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擴產指標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無恥的蔣瑞元第七百一十一章 統一的弊端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成功登陸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反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式炮彈第五百一十章 變換的旗幟第六百零五章 袁隗稱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火燒芝加哥第八百六十一章 全力救治第三百八十章 江夏起義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軍匯聚第十九章 成功洗腦第七百九十八章 腦殘的倭國法官第一百八十三章 疑心盡去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海軍會議的邀請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百七十六章 江上埋伏第一百八十章 被迫後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谷伏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孤膽阻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肆收購第三百四十七章 軍政改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無懸念的海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木的擔心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大規模換裝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會派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登報聲明第三百零九章 疫情終滅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定時起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吞併蘇祿羣島第四百五十一章 示敵以弱第八百三十六章 戰爭收穫第六百三十四章 王朝終結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留俘虜第二百八十四章 間島協約第九十六章 贈送盒子炮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空中混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運輸船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士師的請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制定新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且戰且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超遠射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戰略決策第五百零六章 空軍來襲第七十五章 挑選人才第九百四十六章 軍閥授首第五百四十三章 四發轟炸機第八百八十九章 冷門的匯市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鮑斯的震撼第四百八十六章 昂貴的藥物第四十八章 透露消息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試身手第八百五十四章 全軍抵達第四百三十章 海上敵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抵達白鷹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突襲低地國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兩國特使第八十九章 慶王府會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龐大的物資清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式炮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陸軍醜聞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九百六十章 空軍出擊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殲護衛第四百三十五章 缺錢的政府第二百三十章 植物學家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超低空逃逸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殺協統第五百六十章 再會鬆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精兵匯聚第二百九十一章 鼎力支持第八百三十七章 飯店舞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政策導向第五十七章 解救化學家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傭兵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