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賑災救援

太陽已經漸漸落山,吐魯番大地上卻是一片沉寂,失去房屋缺少食物的災民嗷嗷待哺,許多人還被埋在土坯房下尚未救出。一些尚有體力的年輕人在四處用手刨着廢墟,希望能夠從中救出倖存的親人,此時朝廷不可能給予任何救援,一切只能靠他們自己。

就在那些"shenyin"的災民昏昏欲睡之時,遠處亮起了長長的火龍。火龍足有數百米長,它急速移動着,向着綏來縣城的方向快速接近。火龍漸漸近了,那些災民吃驚的發現,這條火龍竟然是一羣打着火把的人。

接近到了縣城邊上,戰士們終於看清了那已經崩塌殆盡的城牆,以及靠在土堆前毫無生氣的災民們。劉元勳一聲令下,所有戰士立刻衝向了城內。這裡是地震的中心地帶,也是最爲嚴重的災區,而這些戰士們的到來,讓災民們重新燃起了心中的希望。

“請問你們是哪裡的軍隊?”看到對方都穿着後金勇營的軍服,幾個壯年災民好奇的湊上去問道。

一名軍官笑着迎上來道:“老鄉,我們是中川省安康道臺趙大人麾下的練勇,在附近執行任務正好碰上了地震,所以我們就過來救援了。”軍官看了看周圍的災民道:“你們這裡有管事的沒有,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這些災民需要儘快集中起來分發食物包紮傷口,還有那些被埋的人需要儘快救出。”

“有,有管事的,那個就是知縣大人。”中年人給他們指了指旁邊靠在土堆旁的老者道。聽說對方是來救援的,知縣趕忙湊了上來。在得知情況後,他立刻組織青壯幫助轉移老幼,而跟隨工兵營來的醫療隊開始對受傷羣衆進行救治,一些戰士負責分發食物,災民們終於有了些生氣。

更多的戰士沒有閒着,他們解下身上的工兵鏟,對着那些土堆就挖了起來。由於這裡多數都是土坯房,只要不是被木頭房樑砸中的人,大部分都不會受致命傷,他們唯一可能死亡的方式就是被悶死。

戰士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因此他們強忍着急行軍後的疲勞,咬着牙在廢墟間挖掘,將一個個災民救出險境。戰士們的動作很快感染了那些青壯,災民們也自覺過來幫忙,他們使用着能找到的一切工具,甚至就靠一雙手,跟着戰士們一起進行挖掘。整個綏來城又恢復了生氣,所有能動的人都展開了自救行動。

工兵營第一連火速在城外空地上紮起大量帳篷,將老弱和傷員都安頓在其中,其他人則胡亂的吃了些晚飯,開始挑燈夜戰。他們將火把插在地上照明,然後掄起膀子進行挖掘工作,整個縣城彷彿成了一個大工地,各部隊分片包乾,在配以不少當地青壯之後,全面展開了挖掘拯救工作。

冒着不斷餘震的危險,戰士們奮力挖掘,拯救工作一直在進行之中,那些疲勞到極點的戰士們都只是躺在地上歇一會,吃幾口東西或喝幾口水,然後就又加入了挖掘工作之中。

隨着拯救工作的擴大,被救出來的人越來越多,用於醫療的帳篷很快就住滿了傷病員,那些醫護工作者一樣徹夜不眠的做手術,爲傷員包紮傷口。不少醫生實在太累了,就靠在手術檯旁歇一會兒,或者灌下一袋葡萄糖補充體力後繼續工作。由於趙守宏提前讓他們帶上了太空醫院生產的大批藥品,因此所有傷員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挖掘工作一直進行了三天,到了最後一天,從周圍地區聞訊趕來的志願者也加入了挖掘行列,使得工作速度得到了極大的加快,很快整個縣城就被全部挖掘了個遍,隨後工兵營又開始向着四周的村鎮搜索,幫助當地災民進行救護工作。

劉元勳帶隊整整忙活了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裡他睡覺的時間不超過十個小時,此時他的雙眼通紅疲倦欲死,但救災所取得的成果卻是巨大的。那些災民和志願者第一次看到如此愛民的軍隊,工兵營甚至因爲連續勞作,生生累死了十多個官兵,這樣巨大的犧牲讓所有人爲之感動。

醫療隊同樣沒有閒着,他們依靠精湛的手術技巧和充足的藥物活人無數,並在後續支援的醫療隊幫助下,控制了災後疫情的出現,後來當地人都稱這些醫生爲活菩薩。

很快趙守宏與他那練勇獨立團工兵營的名字,就傳遍了周圍的各個地區,由於地震災區距離迪化府非常近,藉由這個北疆的中心城市,這些消息又飛快的在整個北疆傳播開了。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與一支紀律嚴明愛護百姓的軍隊,這樣的名聲給了趙守宏極大的好處,也因此讓他再後來進入北疆的戰鬥中,佔到了不少的便宜。

並不知道自己的一個臨時舉措引起了如此大的反響,此時的趙守宏已經登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爲了籌備禮物,趙守宏在中川耽誤了很長時間,他帶着大量禮物從蜀都乘馬車到重山城,再沿江而下,一直到漢夏登岸,這就花了他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之後的路就要輕鬆一些了,趙守宏會沿着剛剛通車的帝漢鐵路,在數日後抵達帝都城。

一路上趙守宏坐在專門包下來的火車車廂裡,心裡卻頗不清靜,這條鐵路可謂華蘭國第一條長途鐵路,光是跨度20米以上的橋樑就有127座,其中鋼軌多數都是夏口鐵廠的產品。

但由於施工的比利時人偷工減料,造成橋樑類型複雜,載重等級不一,例如總長3公里的紅河大橋,由於基樁深度不夠,造成橋基不穩,每到洪水期均需投擲大量石頭加固橋墩。即便如此,火車經過這座橋的時候,也只能以10公里的時速緩慢行駛。

這樣走走停停,實在讓趙守宏頗爲厭煩,但即便如此豆腐渣的鐵路工程,依然是當今世界上最爲快捷的運輸工具,趙守宏也開始打上了火車的主意。中川多山,交通運輸始終是趙守宏的一塊心病,哪怕修建了一條水泥公路也是一樣,所以如今安康道各個工廠生產的產品,纔會大多數內部消化。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第九十四章 街頭巧遇第九百四十六章 軍閥授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減少損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攻克堅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潛艇封鎖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戰果巨大第一千二百章 企業大遷徙第一千零十七章 空中援兵第一千零十六章 平射的防空炮第八百一十六章 間諜審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深海出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禁北華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動員大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全速前進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八百一十四章 失蹤的龍濟光第四百五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三十四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五十八章 沒有保護的船隊第二百零四章 條頓皇儲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壓倒性消耗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敗爲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士師的請求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火燒高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空軍匯聚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陸軍醜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草原總攻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八百二十九章 特種兵的伏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昂貴的藥物第八百零一章 第三國際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坦克交鋒第三百五十八章 伊族歸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宮古水道第七百五十三章 路旁的上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妥協的陳慶同第六十七章 張孝達邀約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兌現諾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急流勇退第九百八十八章 元帥評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空降開羅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留俘虜第四百七十九章 制定新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深夜出航第三百零六章 我們自己幹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空中支援第一百章 汽車製造人才第七十七章 荷槍實彈的對峙第八十七章 義助母女第一千零七十章 內部騷亂第四百八十九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零七章 北伐戰爭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九十三章 接手造船廠第九百六十二章 獨抗強敵第一千零四章 主義之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妥協的陳慶同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突然襲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神秘救援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尼赫魯的野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試身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同樣的問題第八百一十一章 配額賣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雨林偷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早起的困擾第七百七十章 半自動步槍第四百六十七章 沙遜洋行第八百七十章 演講的小鬍子第二十三章 藉機要好處第六百五十七章 布黨籌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攻克後勤基地第八百六十一章 全力救治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斯曼總理來訪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皇姑屯事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炮兵的威脅第三百七十章 起義約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203高地第八十六章 一場勤苦爲誰忙第九百八十九章 醫院巧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發現敵艦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火焚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支援果敢的構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技師行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試身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國家搬遷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聯合進攻第一千零二十章 孫文海去世第九百章 還款條件第六百九十二章 表明立場第四百五十四章 羅剎的難處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三十四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十五章 倭軍增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一百零二章 工廠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