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成普通人的話,早就被嚇住了,堅硬的瓷碗在老師傅手裡輕鬆的變成了石粉,力道得多大啊。孫楊雖然沒有嘗試過自己能不能做到,卻也不會把這種類似江湖雜耍的手段放在眼裡。
孫楊不屑的說道:“不就是弄碎一塊瓷碗嗎,對於網絡作者來說,就像普通人捏死螞蟻那麼簡單。”
“你的瓷碗一定是麪粉做的,以爲這樣就能騙住我嗎?”孫楊裝出一副深諳其道的樣子:“這種江湖雜耍,哥見得多了。”
孫楊覺得江湖雜耍都是忽悠人的,這些雜技起源於民間,但這種場景在鄉下蓬勃發展,生命力持久。
“這些雜技當然是假的,但並不是騙人的。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假的,雜技本來就是運用技巧欺騙觀衆的眼睛,作爲取悅觀衆的手段。”方天行說道。
雜技團的觀衆越來越少,老師傅也只能頹然地抽着煙,方天行走過去問道:“老師傅,你做這個多久了,現在似乎並沒有多少人來看了。”
“摸爬滾打穿頂扛,飛車蹦跳舞刀槍。雜耍技藝名天下,人人都是武中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既然當初選擇這個行業,就得一直幹下去。即便觀衆噓聲四起,離場而去,我也不能讓我的雜技走向低俗。”老師傅看着對面男女的表演說道。
另一邊的表演確實更加熱鬧,場上有幾對男女正放着音樂亂跳亂舞,動作低俗誇張,很多羣衆在旁邊圍觀。他們表演的內容談不上新鮮,舞蹈表演的結合,哼唱一些淫詞穢調,並伴着歌曲做扭動身體、脫衣服等下流動作,有的甚至脫得一絲不掛。
昏暗的燈光,激昂的音樂,舞臺上穿着三點式女子盡情舞動,臺下的觀衆神情亢奮,連連叫好。整個過程就是喧譁、煽情、挑逗、調侃、打黃色擦邊球等等,種種低俗不堪的東西。
方天行心中也是十分感慨,一般來說人面對事物會有三念,佔有的慾望、冷靜的思考和愉悅的欣賞。從低到高分別是:刺激、休閒、信息、知識、思想和審美的需求。
刺激就是勾起人的慾望,滿足人的動物性,是最低的一檔。這是一切低俗作品的心理基礎和市場基礎。
只要人性中動物性的一面還存在,人與外界的慾望關係還存在,它就要尋求刺激、發泄與滿足。我們只能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比如不公開傳播,不以營利爲目的,不危害青少年。相反,這六種需求的最高一檔,即審美需求則是來滿足精神的心靈的需要,常表現爲純藝術。
那些經過無數時光洗練、陶冶過的唐詩、宋詞、古典音樂、名畫及一切經典作品。沒有任何物慾的刺激,全在淨化心靈,這無疑是最高雅的。但是人們食人間煙火,正常的慾望還是要有的,還得有通俗的作品去滿足他的休閒需求、信息需求、知識需求等。
這就是通俗,通俗的標準是不刺激人的慾望心理但又不脫離人的物質的現實。高雅的作品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滿足人的審美要求。而低俗作品讓人迴歸動物的、物質的一面。高雅作品讓人昇華到精神的、道德的一面。沒有基礎的審美教育,沒有見識過優秀的文化產物,就不會有審美的提高。
低俗是釋放,高雅是錘鍊,高雅的作品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滿足人的審美要求。通俗則是低俗與高雅間的過渡地帶。
作品想要貼近羣衆要高起低落,從高雅的標準出發落實到一個通俗的效果,從而避免低俗。當今社會生存壓力那麼大,人們比起被錘鍊更喜歡釋放。所以低俗在缺少審美的環境中不斷的滋生。
看着那些圍觀的羣衆大多神情亢奮,完全是一副沉迷其中的樣子,方天行知道羣衆如果長時間沉迷於這些低俗的東西,很可能就失去追求文明的願望,沉醉於動物性、物質性。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深入淺出,專家學者看了不覺爲淺,工人、農民讀來不覺爲深,這就是通俗。而低俗的內容主要是指低級趣味、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頹廢的內容。相對於那些宣揚高尚情趣、積極上進、令人奮進等的會進步意義和價值內容來說,更容易腐蝕人的精神。
聽到衆人的討論,但人們的道德還在,社會的公序良俗還在,法律還在,社會一定會在發展中得到完善。只要是有人嚮往光明,就不可能永遠沒有秩序,永遠像蠻荒之地。
有關抵制低俗的法律也在不斷推出,所有的秩序,都是在實踐之中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在被那些不良信息傷害的時候,同時又在不自覺甚至自覺地傷害他人。
方天行大聲說道:“這些東西是不對的,大家難道希望人們的未來都是充斥着這些東西,只會追逐低俗的東西。只有人們不斷向上,才能推動文明不斷進步。”
這時不少人站起來,他們不屑的說道:“推動文明進步,我可沒想那麼多,我只要獲得開心就好了,我只是個小人物,低俗還是高雅跟我有什麼關係。”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度的享樂當然無可厚非,但一味地奢靡享樂就是不折不扣的低俗了。把奢靡享樂的文化精神大加張揚,從而不斷激活和放大人們的享樂慾望,誘導着人們的享樂觀念。”方天行說道。
我們的思想必須是開源的,不要牴觸任何信息,就像魚一樣,用嘴不斷的吸水,然後通過過濾,把有用的留下。我們也一樣,通過不斷的大量的閱讀,把你認爲好的,看不懂得都留下來思考,然後再去了解好在哪。
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之後再看看網上關於你看的東西的評論文章,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當你能把大部分的藝術作品看懂的時候,審美自然提高。”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我們在發現美的同時,也要對生活中的不完美擁有靈敏的嗅覺。因此對周圍的一切要充滿好奇心,多看、多問、多思考,追根究底、探求事物的內在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