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蘇俄

俄國沒有出過一個偉人,並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這樣的至理。但是俄國這個國家自14世紀便一直積極對我擴張,從一個面積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小公國,最終擴張成爲擁有兩千五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巨大帝國。

在這數百年的擴張中,‘鐵拳跟武力擴張’的極端思想已經徹底融入這個國家的骨子裡。新生蘇維埃政權也不例外,尤其此時俄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要維護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蘇維埃自己的軍隊迫在眉睫。

於是列寧在1917年10月2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同年11月14日列寧又簽署了關於建立工農海軍的法令。不過在‘工農紅軍’建立之初,軍隊是由志願者,主要是工人組成的。儘管俄國軍隊是支持布爾什維克黨能夠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奪取全國政權勝利的根本,但新奪取了全國政權的蘇維埃對於曾經背叛了沙皇政權,又隨後背叛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軍隊並不信任。

而這種不信任,也被歷史證明了是正確的。但是,正是因爲蘇維埃政權對於軍隊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敵視,也爲之後的大量軍隊參與內戰並站在蘇維埃政府敵對面埋下了禍根。

隨着美國的參戰,協約國的元氣得到了快速的回覆。而與之形成鮮明類比的是,同盟國在西線開始受到英法美意四國聯軍的強力阻擊,部分戰線開始出現不穩。

列寧在奪取了俄國政權,建立起了紅色蘇維埃之後,不但撕毀了沙俄、俄國臨時政府時期跟各國簽訂的一些貸款跟協議,甚至連其同德國建立的口頭盟約也一併冷淡處理,既沒有向之前許諾的,立刻退出歐戰,也沒有倒戈宣佈加入同盟國陣容之中。

爲了逼迫蘇俄政權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也是爲了儘快將東線的百萬精銳抽調出來,調往西線趁美國大軍尚且未抵達歐戰之前消滅英法兩國的抵抗力量。德國統帥部做出決定,將聯合經過了一年休整,重新恢復戰鬥力的奧匈軍隊,在東線向蘇俄發動戰略性進攻。

德國軍隊於10月18日發起了新的進攻,而奧匈帝國在稍晚一些的第二天也向俄國發動強攻。蘇俄政權面臨着致命的危險,‘一號法令’仍在毒害俄國軍隊,奪取了政權之後的工兵代表蘇維埃機構殘酷的迫害軍中有着貴族、資產階級、地主背景的軍官階層,以至於大量的軍官爲了不被殺害不是向德國投降便是主動逃離軍隊。

結果,在德軍跟奧匈軍隊進攻的道路上,只遭到零散的赤衛隊和已經瓦解的舊俄殘餘部隊的反抗,舊俄的殘餘部隊支撐不住打擊,士兵們紛紛向國內後方退卻。同盟國的軍隊一星期內佔領的土地超過了整個一戰前三年所佔領的土地,其面積相當於德國和奧匈帝國兩國領土之和。

1917年10月21日,列寧宣佈祖國處於危險之中,列寧代表人民委員會號召:“把國家的一切人力和財力都用到革命防衛事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保衛每一寸土地,要就地槍斃敵人的奸細。”並緊急組織了工人隊伍派到前線。

他的心腹斯大林通令沿戰線的各城市炸燬橋樑,運走貴重物資、火車頭和機器,不要給敵人留下任何東西。

隨着同盟國軍隊的強勢進攻,彼得格勒跟莫斯科的安全很快受到了威脅。奪取了全國政權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就是否停止戰爭進行了激烈的爭吵。

列寧高瞻遠矚,提出不接受倒戈加入同盟國的提案,要求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結束戰爭,使蘇俄儘早退出歐戰泥潭。他在布爾什維克黨黨委會會議上指出,蘇維埃政權如今並沒有控制全國全部地區,在遠離了歐洲領土的中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跟遠東、中亞等廣大地區,都還有着大量忠於沙皇政權跟臨時政府的武裝力量及勢力存在。

他在會議上最後指出,與同盟國和談只是爲鞏固蘇維埃政權,恢復國內經濟、解決財政危機、強大紅軍的戰鬥力贏得必要的喘息時間。

列寧的建議得到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大多數委員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因爲德國最近的一支軍隊已經距離彼得格勒只有不足四百公里,首都的安全遭到威脅,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內部已經凸顯亂象。

隨着布爾什維克黨做出決議,列寧旋即派出使團同德國進行接觸。經過一番明裡暗裡的激烈交鋒後,底牌不多的蘇俄卻成功的利用冬天將到來這一底牌,迫使德國同意坐到談判桌上,並承諾將設法說服盟友。

俄國11月就開始進入隆冬季節。河水冰凍,遍地積雪。在冬季進行軍事活動是困難的。正如左派共產主義者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在10月21日中央委員會會議上所說的,“在冬天,發動進攻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即使發動了進攻也是困難重重的。

11月23日,談判於德國控制的白俄羅斯佈列斯特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約摺合50億馬克)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談判不得不臨時暫停,德國吸取了當年拿破崙遠征俄國的失敗經驗,統帥部認爲若在冬天向俄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需要至少兩週的時間用於集結物資。於是德國向蘇俄做出承諾,將給蘇俄兩週的考慮時間。

蘇俄國內因爲德國人的要求掀起了一場激烈討論,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爲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爲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1月29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2月8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黨員所接受。

因爲德國未能在兩週內爲東線的百萬大軍補給完成物資,於是德國再一次做出讓步,又給蘇俄留下了兩週的討論時間。

12月20日,佈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爲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覆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佈列斯特。

而此時,前線的德軍已經補給完成,於是,德國政府以蘇俄政權毫無和談之誠意,重新向俄國發動大軍進攻。

戰爭迅速迫近蘇俄首都彼得格勒,一時之間首都區震動。蘇維埃政權爲了保護自己,開始全力武裝工農紅軍,在彼得格勒的街頭巷尾、工廠、製造廠和機關裡,都張貼出號召性的標語,上面這樣寫道:“共產黨員同志,你會使用武器嗎?你受過訓練嗎?你能使用機槍、手榴彈和迫擊炮嗎?共產黨員,你必須隨時準備全副武裝去捍衛社會主義事業。”

當時,革命司令部設在斯摩爾尼宮,從彼得堡四面八方向斯摩爾尼宮擁來的志願者,在這裡組成了武裝隊伍。

彼得格勒的青年工人也沒有落在參加革命隊伍父兄後面,12月25日,全市青年工人活動分子大會決定:“將各市區的工作減少到最低限度,集中全部精力建立戰鬥游擊隊。”彼得格勒青年工人社會主義聯盟委員會通過決議,凡是能拿起武器的人員,包括女子在內,都應當立即加入戰鬥隊伍。告青年宣言中說:“同志們,拿起武器來!要萬衆一心地加入青年戰鬥隊,萬衆一心地站在蘇維爾紅旗下來保衛革命!”12月29日,青年工人社會主義聯盟所組織的第一支游擊隊開赴納瓦爾附近的前線。

在斯摩爾尼宮裡,挨近列寧房間的司令部,在日日夜夜地進行工作。斯摩爾尼宮收到從各地寄來的關於工人決心去前線支援首都彼得格勒的彙報,許多城市的工人都拿起了武器。第一批蘇俄紅軍隊伍從莫斯科開赴前線。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省、諾夫戈羅德省及其他省也建立了紅軍部隊。成百上千的工人、共產黨員、貧農和僱農加入了紅軍和游擊隊。

在彼得格勒組成的紅軍第一軍團到1月中旬底已經有1.5萬人。到1月31日,彼得格勒志願參加紅軍部隊的約有2.2萬人,報名參軍,決心起來捍衛革命的工人共有數萬人,其中大多數派去進行防禦工作。

滿載全副武裝人員的列車向普斯科夫和納爾瓦方向開去。在極短時間內,一支數量雖然不大、卻有堅強毅力和決心的戰鬥隊伍組成了。

然而,意志的堅韌並不能夠彌補軍事上的差距,1月14日,德國攻陷了普斯科夫,大軍距離彼得格勒行軍只需要8個小時。

前線軍事上的失敗,令主張對德妥協的列寧十分擔心。他在跟托洛茨基的書信中如此說道:“布爾什維克黨作爲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思想的政黨,我們的工農政權在馬克思主義的武裝下,必然將成爲未來世界的救世主。但,我們需要時間。親愛的伊萬,我覺得我們之間還存在一些關鍵性的分歧,而這些個人之間的分歧,很可能將使我們這個新生政權因此遭遇重創。歐戰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最邪惡的戰爭,我們這個國家已經爲它流乾了血液。這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跟資本主義國家的邪惡戰爭,協約國是邪惡的,同盟國同樣是邪惡的。我認爲我們可以做出妥協,甚至不妨暫時接受德國人的苛刻要求。只有餵飽了一頭怪獸,它纔能有力氣去跟另一頭覬覦我們工農政權的怪獸戰鬥。我們需要時間!”

列寧不愧是世界級的戰略家,只可惜他那不在乎一城一池,而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大氣戰略,在國內卻得不到多少支持。爲了挽回不利的局面,他下令在全軍代表.大會上向復員軍隊代表列出10個問題的表格,要代表們在短時間內向廣泛的部隊徵求意見。在10個問題中有:“德軍如發動攻勢,我軍在戰鬥力方面能否抵抗住?”,“能否有秩序的退卻,能否長期地阻止德國向俄國腹地推進?”“是否應該立刻加緊進行反對德國兼併政策的鼓動工作和主張革命戰爭的鼓動工作?”“如果軍隊能夠舉行表決,那它會贊成接受兼併的(喪失所有被佔領地區)條件和對俄國極其苛刻的經濟條件而立刻媾和,還是會贊成盡最大的努力來進行革命戰爭,即贊成抵抗德國人?”等等之類。

而軍隊則普遍對繼續的戰爭抱有不滿跟反對聲,填寫了表哥的6700多位軍人中,有78%的軍人贊成‘接受兼併的(喪失所有被佔領地區)條件和對俄國極其苛刻的經濟條件而立刻媾和’。

戰爭發生在俄國,經過了三年戰爭,人民疲憊不堪。列寧旋即再一次召開中央會議,列舉各種數據指出,士兵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因而,士兵不願打仗,也就代表着農民不願意打仗,而再打下去很可能就像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樣,被憤怒的人民所推翻。

經過他的積極爭取,中央委員會終於達成了妥協,列寧以一票的微弱勝利擊敗了托洛茨基,支持他跟德國媾和退出歐戰的聲音總算佔到了上風。

但是,雖然已經下了和談的決定,蘇俄也不準備立刻就向德國媾和,因爲他們這個時候選擇媾和,無疑將領軍事上正處於勝利的同盟國開出完全無法接受的代價。

1月24日,列寧下達了“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竭盡一切,保護蘇維埃政權!”的命令,集中全力甚至連一些被複原的軍隊士兵也重新得到了武裝,大量的軍隊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集中,儘可能的掣肘跟阻止同盟國軍隊的進攻。而德軍更是蘇維埃重點阻擊的目標。

1月252月7日,兩週的時間內,蘇維埃共集中了14萬軍隊,遊擊軍民40餘萬人不間斷的騷擾跟阻擊德國的生命線。

德國人佔領了距離彼得堡只有8小時的普斯科夫後,就覺得不會遇到任何抵抗就能衝入俄國首都。毫無顧慮前進的德國先頭部隊碰到了從彼得堡趕來的蘇俄紅軍隊伍,在開始的幾次戰鬥中,蘇俄紅軍擊退了德軍先頭部隊的進攻,迫使德軍重新回到普斯科夫。蘇俄紅軍在納瓦爾也表現了這種英勇。在10天之內,德軍沒能前進一步,德軍在俄國戰場陷入了持久戰,更糟的是西線的英美也準備進攻德國。

儘管德國是世界上擁有飛機種類最多,同時也是擁有飛機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此時正處於誕生之初的飛機只能用於戰鬥和轟炸,未能用於運輸。何況寒冷的天氣增加了發動機的負擔,可以說是俄國特有的高緯度寒冬再一次拯救了這個國家。在戰爭開始時,俄國由於軍事力量薄弱不能保住前線要地。但是隨着德軍陣線的深入,戰線拉長,使德軍的運輸線薄弱,補給運輸更爲困難。同時,各地方游擊隊,不斷破壞德軍的運輸線,奪取德軍補給物質,德軍疲於迎戰。

德國統帥部擔心時間拖久了恐成爲拿破崙第二,這一切迫使德國人又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上。

1918年2月25日蘇維爾代表團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和約。儘管蘇維埃政權贏得了保護的休養生息的時間,但卻嚴重的損失了民心,雖然從政權跟國家戰略上而言是勝利,但是在俄國民衆跟各階層、各勢力看來,蘇維埃政權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賣國政權。

隨着《佈列斯特和約》簽訂,蘇俄被割去了近100萬平方公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領土。蘇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失去了被稱爲俄國糧倉的烏克蘭和盛產煤的南俄,加劇了蘇俄糧食的短缺和煤的供應不足。割去了大片領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居民(4,600萬人),也就是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這部分居民中的大部分擁護蘇維埃的民心,爲後期的國內戰爭埋下了禍根。

在德國方面來說,合約的簽訂大大的鼓舞了軍心、民心,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德國的軍事機器。德國人從蘇俄身上取得糧食和煤,使國內嚴重缺乏的糧食危機得到緩解,也就緩和了國內人民日益不滿的情緒。

根據保守估計,從1918年3月到7月,德奧從烏克蘭就取得的農產品有:52000噸糧食和飼料,34000噸糖,45000萬隻蛋,53000匹馬和39,000頭牛。有一半工廠因缺少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半停工的得到從蘇俄掠奪得來的煤和原料使工廠能開工,增加了產量,也就緩解了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不足的困難。這些都能起到和緩國內階級矛盾劇化的作用。

即使這樣,德軍依然不斷越出佈列斯特和約的界線,繼續侵佔俄國領土。4月開始談判,到7月27日在柏林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附加條約》。

條約承認利夫蘭和愛沙尼亞最終脫離俄國,把土耳其佔領的巴庫交還俄國,而俄國答應把巴庫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一提供給德國。德國保證不越過《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和約及附加條約》所規定的邊界。德國撤出新分界西南側的佔領區。俄承認格魯吉亞獨立,俄國要支付60億盧布的賠款給同盟國,俄國又失去了一大片領土,而且要支付鉅額賠款。這個附加條約比佈列斯特和約還要更加“屈辱”,進一步加劇了蘇俄國內對無能的蘇維埃政權不滿的聲音。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迫使蘇俄政權簽訂屈辱的和平協議退出歐戰後。同盟國軍隊從東線戰場上騰出手來,一時間數百萬軍隊西進,歐洲西線戰場上,眼看着將迎來一場更加殘酷的戰爭。

而此時,新生的中國在做什麼?

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550章 戰車第233章 戰起(2)第325章 棋局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233章 戰起(2)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537章 宣言第687章 入甕第246章 縣城第68章 佈局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529章 和談(三)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147章 買賣(上)第147章 買賣(上)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38章 大戰起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02章 勸進(下)第65章 黃明堂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671章 拖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73章 有人惦記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348章 談判(下)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461章 桌下2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509章 雷霆(5)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97章 鹽業(2)第131章 西進第291章 變(2)第229章 亂局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84章 進城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460章 桌下第96章 鹽業(1)第610章 宣誓第12章 離開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319章 襲擊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239章 將北上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242章 局變(2)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237章 逃第460章 桌下第15章 刀疤第450章 大戰(七)第349章 鐵路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8章 密信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87章 照會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529章 和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