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青島之戰(1)

“大總統,英國人再次向外交部抗議,要求我們將駐紮在威海衛外20公里處的第四旅撤離威海!”

日德正式宣戰後,北京大總統府便成了整個中國最繁忙的地方了。21日天還未亮,外交部總長陸徵祥便精神有些萎靡的到了總統府,向大總統彙報了英人的抗議。

“不必理會,讓他們抗議去!”

總統的辦公室內,赫然已經有幾人坐在了那裡。總統的回覆讓陸徵祥臉上又苦了一些,瞧見屋內陸軍部總長段祺瑞少見的待在這裡,跟他一樣苦着一張臉。許是感覺找到了共鳴,他挨着同樣苦着臉的段祺瑞坐了下來。

“大總統,您是不知道英人的反應態度。英使巴爾特氣得吹鬍子瞪眼,我是第一次見到這古板的英國人有那麼多的表情。總之英國人的反應十分激烈,就是要我儘快從威海衛撤兵!”

“哼!”

他旁邊段祺瑞哼了一聲,將手上的一份文件放在了旁邊的桌子上,“英人自戊戌年(1898年)佔去了威海衛,一直以來並未像德人一樣投入重金修建炮臺,充其量也只是英人在北中國海域的歇腳地,自然是擔心我政府趁機鋌而走險收回了威海衛。根據協議威海衛周圍10英里都在英國人的控制範圍內,但第四旅的駐紮地距離威海衛約有20公里,並未違反《訂租威海衛專條》,英人要求我國撤兵乃是無理要求,不用理會便是!”

他一開口火氣便是極重,一旁正在低頭處理公文的李大總統跟另一邊正站在地圖前小聲交流的蔣方震等幾人俱都轉過身來看了他一眼,然後李大總統笑了笑便繼續處理手上文件。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這位陸軍總長如何這麼大的火氣。

陸軍部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說,當初談判時將這麼一個重要的部門讓給北洋集團,李大總統能甘願了才奇怪呢。所以,自過渡政府成立之後,國防軍各部便在他的要求下對於陸軍部的一切繞開他的命令全部都是不作理會,隨後總參成立之後,陸軍部更是陷入權力被架空的危局之中,明面上現在陸軍部指揮國防軍,實際上現在國內明眼人都知道,掛在總統府名下的總參纔是李大總統認可的‘陸軍部’。

手上權力被架空,段總長自然是一肚子火氣。可偏偏他還不能一怒辭職,因爲他知道大總統估計眼巴巴的就等着他主動辭職呢,因爲他辭職了,便可以正大光明的繞開南北和談時的密約,將自己的心腹扶上陸軍總長的位子,所以就算心裡有氣還要忍着。

最近總統府頻繁地調動各地駐軍,也是段總長火氣旺盛的一個原因。按照當初南北和談時的密議內容,如果中樞想調動北洋第一軍跟第二軍的兵力,必須取得他段祺瑞跟馮國璋等幾位北洋將領的同意。自日本向政府遞交了外交抗議書之後,李大總統便分別向他跟南京的馮國璋提了意見,提到因爲國防軍新編部隊的戰鬥經驗不足,希望能夠從第一軍跟第二軍中各抽調兩個師北上。北洋系如今總共還餘留下八個師的兵力,可以說他這一下便要拿去一半,雖然承諾爲北洋系增加四個師的編制並補給軍備跟餉銀,但深知‘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段馮兩人先後以各種藉口拒絕了他的徵調。

雖然相交不久,但新總統最近幾個月來一直都在推行‘削藩’,段總長雖然拒絕了李大總統的徵調,但隨後心裡一直十分不安,擔心新總統還要拿他開刀。果不其然,隨後日本向德國下達了最後軍事通牒之後,國內因爲之前的中德聯合聲明中,德國已經明確了將青島歸還中國的消息而十分憤怒,爲此,新總統趁機以大總統的名義從地方各省抽調兵力北上。雲南唐繼堯、廣西陸榮廷、貴州劉顯世、廣東龍濟光、福建國民政府都在總統府的調兵名單之中,各被他以民族大義名義強行抽調了一個師的兵力北上。

五省都在民意之中服了軟,江蘇馮國璋一見不好也立刻表了態,乾脆割肉派遣了一個師的兵力北上,擋住了李大總統的軟刀子。馮國璋倒是好,他一服軟新總統也見好就收,但段總長的處境可就尷尬了起來。李大總統該打“愛國牌”,誰敢反對中樞調兵應付日本挑釁那就是漢奸,人人得而誅之。所以,最後李大總統贏得了勝利,他手上老北洋第一軍的兩個主力師都被總統徵調派往天津三十里外駐紮,防備日本可能的從大沽口登陸。

段棋瑞雖然心裡十分不情願,可是在這國家大義面前,他選擇了沉默。畢竟,他是一箇中國人。

作爲一個經歷了清廷跟北洋兩個時代的政府高層,段棋瑞對李漢‘招惹’日本的舉動非常不滿。在他看來,這位總統先生雖然不是瘋子,但他肯定是一個,冒險性極強的政治投機客,爲了自己的某些目的,這位總統先生竟然一點也不擔心他的冒險舉動會引戰爭。就拿這次的“山東危機”來講吧,中國暫時是沒有那個實力同日本相爭的,所以還不如暫時退讓或者冷待此時,以便日後再行解決。他倒不是對李大總統維護國家主權的行爲有所不滿,恰恰相反,本身沉吟官宦多年的他實際上卻是對新總統那拙劣不高明的政治手腕不滿意,擔心國家交給這位空有武力,政治手腕遠不足袁公十分之一的年輕人,會將整個國家帶入歧途之中。

段祺瑞會這麼想其實也不無道理,因爲當前中國實際上面臨的問題不止日本一處,更有外蒙危機在前。雖然日本政府的做法確實很過分,但是相比俄國政府在外蒙古赤果果的擴張跟慫恿外蒙政府獨立以分裂、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的行爲,日本勉強還能算的良善。兩個國家都在蠶食中國的領土主權,可是在對待這兩個國家的立場上,李漢完全做的是“雙重標準”。即政府對俄國人在外蒙從出不窮的小動作視若不見,甚至警告了部分親近政府的報紙,不得報道有關外蒙的消息。而另一方面,對於日本政府向山東的擴張,政府卻表現的十分激烈,這種政治手段,在段祺瑞看來無疑是不合格的。

李大總統心裡想些什麼自然是不可能告訴他段祺瑞的,他總不可能告訴別人,自己知道一戰之後俄國的窘境,更知道俄國縱使在外蒙有些小動作卻不能直接在軍事上威脅到中國。所以才睜一隻眼閉一睜眼,希望能夠從歐戰俄國的大蛋糕中多分一些。中俄之間畢竟有條西伯利亞大鐵路,比起危險的海陸,還要去跟日本、美國等國爭奪英法的訂單,毫無疑問俄國對中國的吸引力更大一些。而青島則不同,一來它不似外蒙一樣,是這個國家最近幾百年才納入統治體系中的國土。二來山東關注的人太多;三來日本若佔領山東便威脅到了京畿的安全,並且整個渤海灣跟北中國海都在日本人的威脅之下,所以必須要強硬的迴應,以免戰略上陷入被動。

“英國人要抗議讓他們抗議去,陸總長,若是英使再來威逼你便照實告訴他,英日乃是盟友之邦,我中國十分擔心若中日交戰,威海衛會成爲日軍登陸的門戶。你去告訴他,若一旦政府擔心成爲現實,則我國防軍爲保住主權之完整,將不得不有所行動。若是沒有...日本退兵之時便是國防軍撤兵之時!”

英國人可不是好東西,李漢派兵駐紮在威海衛近郊,就是爲了防範英國人。歷史上若他沒有記錯,日本對德宣戰之後,出兵攻佔青島的國家之中除了日本還有英國人。儘管當時英國並未允許日本自威海衛登陸,但未防一萬,就算是再惹怒英國他也不得不先做防備。反正在威海衛外駐軍並未違反《訂租威海衛專條》,就如段祺瑞所說的那樣,英國人的抗議十分無理。

德國在青島地防禦力量主要由海軍和陸軍兩部分組成,在戰爭爆發以前,德國遠東艦隊擁有“沙恩霍斯特”號(旗艦)、“山東號”、“遠東號”三艘戰列巡洋艦跟“格奈森瑙”號裝甲巡洋艦、輕巡洋艦“紐倫堡”號、“埃姆登”號轉讓中國之後,只剩下“萊比錫”號一艘輕巡洋艦。除此外就只剩下三艘雷擊艦,五艘炮艦和三艘內河炮艦。戰爭爆發時,艦隊主力“沙恩霍斯特”、“遠東”、“山東”、“格奈森瑙”正在海軍中將斯佩伯爵的帶領下駛往德屬加羅林羣島和南太平洋遊弋,“萊比錫”號在墨西哥沿海“保護德國利益”,因此青島港內地德國水上力量非常虛弱。

早在駐青島地膠州灣總督府接到日本政府遞交的最後通牒後就立即向中國領土領水內的德艦發佈動員令,所有雷擊艦、炮艦、內河炮艦都收回了膠州灣內,除此外德國駐華公使館還向各處租界下達了命令,幾天內德國駐紮在各地租界的駐軍跟大量的年輕僑民都經各種途徑趕到了青島,開始着手於加強青島防禦。

青島的外圍防禦線沿膠洲灣租借地邊界展開,內圈防禦線以青島近郊的雞貂山、俾斯麥山和毛奇山爲核心,有6座主要的炮臺,4座對海、2座對陸,共裝備有4門280mm炮、2門240mm炮、4門210mm炮、7門150mm炮和4門105mm炮,此外還有若干門88mm炮和原屬於清朝陸軍的老式120mm炮。這些炮臺及5座多面棱堡共駐紮有1350人,其地勢居高臨下,非常險要。

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元帥在20世紀初期曾擔任過駐中國艦隊地海軍提督,他曾稱讚青島要塞道:“需要整整一個軍的兵力,才能攻下這些要塞”。德國在青島還駐紮有海軍第3、第7陸戰營2700人,包括8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2個工兵連、2個炮兵連和4個機槍連。在北京使館區和天津德租界,德國還駐有4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和2個炮兵分隊,這些部隊也在日軍到達前經津浦鐵路撤退至青島,德國在青島的防守兵力最後增至8720人、210挺機槍和110門炮。邁耶瓦爾代克爲此向國防軍派駐青島的十三旅旅長肖開桂誇耀說:“日軍若想攻下青島,需要付出4萬人之代價”。

許是因爲遠東李漢的崛起,德國人從中獲得了太多的利益,因此歷史走向也已悄悄發生了變化,青島作爲中德軍事交流的主要樞紐之一,匯聚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特別是其軍事實力比起歷史同期遠遠要強大。比如,德國在歷史同期只有幾架老舊的偵察機,但在此時卻擁有整整兩個中隊約36架最新式的戰鬥機、轟炸機和偵察機;又如,青島德軍陸軍總共只有四千人,現在卻有一個完整編制的德國步兵旅加上海軍陸戰營跟徵召的曾經服過兵役的僑民共有萬餘可戰之兵。而且還有中國這個‘準盟友’的兵力支持,沒有了後顧之憂,又有中方提供了近萬勞工代爲加固城防,青島可謂固若金湯。

隨着歐洲戰局的擴大和深入,青島的戰備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德國方面一直在爲可能來臨的戰事做準備,海軍主力撤走了,中國海軍主力又不是日本對手沒有被調往膠州灣。於是中德雙方通了氣之後,青島派出了雷擊艦s90、s91、s92三艦乾脆就在膠州灣入口處大模大樣的佈雷。而這一過程直到9月21日晚才被2艘英國驅逐艦發現並招來攻擊,s90、s91、s92三艦憑藉熟悉環境的優勢躲入海圖上標註爲“淺水區”的海域,尾隨的英國驅逐艦“肯奈特”號隨即遭到海岸炮臺的攻擊,被迫返回,但經歷了兩天的忙碌膠州灣佈雷行動已接近了尾聲。

在德國緊鑼密鼓籌劃青島防禦時,日本方面也沒有閒着,針對中國、政府出乎意料的強硬態度,日本國內已經做出了他們認爲最萬全的準備了。可別忘記了對德宣戰進攻青島,日本掌握了全部主動權,而且中日兩國在國勢對比上,也是日本佔去絕對優勢。所以儘管國內尚有少數謹慎派擔心中國可能還有什麼底牌,但國內絕大多數人都認爲中國不過色厲內荏,無非是強撐面子硬表態而已。中國真要敢阻擋帝國謀奪山東,則帝國不但可在山東給予中國人迎頭一擊,更可藉機謀奪滿蒙利益,好叫英美等國跟中國吃一大虧。

也是因爲如此,對於中國向山東增兵的舉動,日本國內好戰派是興奮多於擔心,甚至參謀部還慫恿政府做好同英國人之間的協調,一旦帝國在山東‘不小心’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攻擊,將被迫進一步擴大在華軍事行動。屆時希望政府能夠妥善安撫英國,好叫帝國趁此百年難得之機遇,實現帝國擴張之大業。

由於青島戰役的特殊性和力量對比的不平衡性,幾乎所有日本將領都將其看作爲一邊倒的戰爭,認爲毋須花費多少力氣就可以實現目標,因此有很多人爭奪這一指揮官的位置。神尾光臣雖然也是中將,但在日本陸軍中一直以謹慎而非勇猛著稱,這次選中他爲前線指揮官,無非是看中了他謹小慎微地特點。在軍部眼中,具有數量優勢的皇軍獲得勝利只是時間問題,更曾有人公開揚言6小時拿下青島。因此並不需要像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將軍那樣的“肉、彈派”將領,日軍所需要地是將青島戰役變成一次“宣傳樣板”式的作戰即以最小的犧牲贏得勝利。而不是像日俄戰爭中奪取旅順203高地那樣付出慘重的代價。

只是,中德兩國在青島佈置許久,能讓日本這麼輕鬆如願以償嗎?

遠東,大戰的硝煙逐漸濃郁!

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8章 密信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303章 荊楚新政(一)第3章 拯救村民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46章 轟炸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86章 城內的混亂局勢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13章 義莊(上)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80章 漢江之上第646章 轟炸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72章 應對第237章 逃第六百一十章第六百七十三章第87章 要變天了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31章 應對(上)第646章 轟炸第531章 應對(上)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72章 後手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66章 爭端第514章 先兵後禮第418章 刀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101章 張梅生第444章 大戰(一)第591章 變局第97章 鹽業(2)第281章 信陽動第185章 任務第257章 奪關(中)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551章 妥協第739章 抉擇上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554章 削藩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80章 蘇俄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86章 借刀第509章 雷霆(5)第295章 黎宋會第100章 新兵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7章 指點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28章 密信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100章 新兵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691章 重要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9章 馬賊來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