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里電器集團組織的關注山區兒童的愛心公益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轟動。
他們爲山區兒童帶來大批的書桌、書籍、體育用品、棉被等學校匱乏的東西,並且活動的全程都會有攝影團隊進行直播。
這其中當然有宣傳企業的因素,不少人甚至嘲諷百里電器是在作秀。
但更多的網友卻認爲,只要實實在在有爲這些孩子做些事情,即便是作秀,他們都願意關注。
而百里電器集團愛心活動的下一站,就是貴州六水市青窩鎮王家屯!
天氣有些寒冷,但愛心活動一行人早早地超目的地進發,走着山路,頭是有些暈的。
一路上,他們一夥人心情有些沉重,每次走進山裡,大抵都會對貧困山村教育基礎薄弱地區的現狀感到失望,甚至因看到了現實的殘酷與冰冷而產生一種無力感。
誠然他們的初衷是爲了百里集團的宣傳和知名度,但此時他們是的的確確想要爲這些孩子做些事情的。
沒人會告訴他們,這樣的公益能改變多少現狀,他們只知道,幫助一次孩子就是收穫一次的欣喜,改變一寸就是取得一寸的成功。
直播主持人張華燕便是其中的一員,最初接到這個主持任務她是有些不情願的。
嬌生慣養的她對勞碌奔波有些牴觸,但真正接觸到那些單純質樸的孩子後,聽着他們親熱地叫着‘華燕姐姐,華燕姐姐’的時候,她的心就被觸動了,那種感動和滿足成了她堅持到現在的動力。
儘管她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集團,但她同時可以讓更多的人注意到貧困山區的孩子,這纔是她心中所認同的主持的意義。
“華燕姐,吳總說可以開始直播了!”有工作人員過來提醒道。
“好!”張華燕臉上綻放着鏡頭,開始了直播。
“理想之花之所以美麗,是因爲它並不是在溫室裡被澆灌出來的花朵,而是在最荒涼殘酷的山區裡倔強成長,給這片天空帶來希望。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華燕。歷時五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即將到達這次愛心公益活動的目的地,王家屯……”
而在不遠處的村口,老校長和陳老師帶着數十位孩子對這羣進山捐助的一行人表示歡迎。
“歡迎,歡迎!太感謝諸位了~”老校長老臉都笑開花了,他們捐助的這批物資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了。
新學校在建,卻的東西可不是一點半點,以後的開銷還很大,能省則省。
“應該的,應該的,就是想爲孩子們做點事情……”領頭的王總笑着寒暄着。
孩子們簇擁着這一行人走進了山村,入目的場景讓所有人感到心酸。
灰白色的碎石子路,裸露的鏽跡斑斑的水管,白磚頭水泥板疊建的洗衣臺,泥灰糊着的木樁結構的房子……
哪怕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張華燕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對着鏡頭,她動情地說着:“平常我們在市區縣城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大山深處的這種清貧單調的生活艱辛,這些孩子實在太不容易了……”
直播間的觀衆們也不禁沉默下來,每看到小山村的窮苦生活時,他們不禁有些震撼動容。
等到了學校之後,他們心中的這種感覺更甚,破破爛爛的書桌、潮溼陰冷的課室、狹窄的宿舍,他們看到了生活殘忍的一面……
百里愛心團隊將捐贈物資,被子、書包、文具、水杯等司空見慣的東西送到孩子們手中時,他們是雀躍的,簡單的快樂幸福。
他們大多皮膚黝黑,穿着樸素,單純而質樸的眼睛乾淨得就像泉水一樣清澈,沒有城市孩子的嬌氣和任性。
比起城區的同齡孩子,他們更感覺到孩子們那種因生活壓迫而形成的成熟、穩重與內斂,尤其在他們面前,還有些矜持與羞澀。
張華燕有些感動,也有些心酸,他們能夠給予這羣孩子的很少很少,但願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中能夠一帆風順,早日走出大山。
看着孩子們歡欣雀躍的模樣,老校長也欣慰地笑着。
“校長,您好,我是愛心活動的主持人,我能問您幾個問題麼?”張華燕笑着問道。
“當然可以。”老校長笑着迴應道。
“您這所學校有多少個孩子在上課啊?”張華燕問道。
“兩百六十多人!這附近山區只有這麼一個學校,鎮上有太遠,孩子們大都會來這裡。”
“那學校有幾位老師呢?”張華燕有些疑惑地問道,她在現場只看到老校長和另外一位老師。
“目前有三位,”老校長說道:“另外一位老師帶一班孩子去野外上課去了。”
“我看這學校年久失修,牆體滿是裂紋,颳風下雨不太安全吧?”張華燕有些擔憂地問道。
“嗯,這個事情以前一直困擾着我們,所以一到颳風下雨天學校只能停課!”老校長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繼而綻放着燦爛的笑容說道:“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了!易老師給我們學校捐助了二十萬元錢……我們的新校園很快就能使用了。”
張華燕愣了一下,有老師給學校捐了二十萬?這可是大新聞啊!
“您能具體說說這件事情麼?”張華燕忽然對這個易老師產生不小的興趣。
能夠這樣默不作聲地捐贈二十萬元錢,這個老師還真是個好人啊!
“嗯!”說起這個老校長一臉開心,“易老師就是我們學校的第三個老師,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他是前兩個多月來我們學校支教的……後來他私人捐助了二十萬給我們建設新學校,我們很感謝他……孩子們也都很喜歡他……”
從老校長絮絮叨叨的講述中,張華燕可以感受到老校長對於這個易老師由衷的感謝。
而通過他的描述,觀衆們眼中易老師熱心、善良、執着、吃苦耐勞的支教老師的形象油然而立。
“很感動,希望社會上能夠多一些像易老師這樣溫暖的人。”
“我即將作爲一名老師走進農村初中,會害怕,但是也希望自己堅持……和易老師這些老師一樣!”
“其實從校長的描述中,我們能聽出易老師是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但他能夠把錢捐給山區,而不像那些富二代一樣隨意揮霍……忽然想見下這個易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了。”
“一個一直錦衣玉食的年輕人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支教兩個多月,是什麼讓他堅持下來?是這一雙雙渴望的眼睛讓他不忍拒絕麼?”
“忽然好想認識下易老師,他肯定是一個善良溫暖的人……”
直播間內的觀衆紛紛發言着,表達着自己對這個素未蒙面的易老師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