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熊國最重要的,最保密的戰機,對方居然拿出來給己方看,一方面當然是因爲這就是一個模型而已,外行人看不出什麼來,另一方面,也是有求於漢國。
他們迫切地想要得到這種數字電傳系統。
因爲這種戰鬥機的技術難度,讓他們也感覺到壓力很大啊。
以前的飛機有什麼?
機翼上面有舵面,尾翼上面有升降舵,方向舵,哪怕是再加上襟翼,飛機上的可動舵面也就七八個而已。
而現在呢,這款戰機爲了能夠達到相當出色的機動性能,整個飛機的可動翼面多達18處,尤其是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這麼多的舵面,靠飛行員手動調節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交給飛控計算機了。
這也就意味着,他們要綜合考慮這麼多的舵面,進行優化設計,讓飛機擁有最好的操作特性,當然,還不僅僅這些,飛機的矢量噴管,也不可能是手動控制的。
這麼多的控制方式,讓伊萬-米高揚望而生畏,現在,最合適的辦法,就是將漢國人的系統移植過來,畢竟,漢國人在這些方面,都已經發展成熟了。
在那個平行時空裡,米格1.44是在熊國解體之後,米高揚設計局在艱難之中,建造出來了第一架的原型機,然後進行了試飛,但是僅僅試飛了一兩次之後,就束之高閣了,當時,很多人都推測,這架飛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估計要花費很多的精力以及資金來進行修改,而問題是,當時的熊國已經不可能抽出那麼多的資金了。
所以,米格1.44最終成爲了一個遺憾。
現在,看來飛控系統就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東西,想想也是,首架原型機,不需要試飛航電等等,就是對機體的試飛而已,如果不是飛控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只要加上油,還可以接着飛的啊。
對秦觀來說,出口這些東西,是沒有任何的壓力的,要知道,對飛控來說,是包括軟件和硬件的,那些硬件,舵面上的電驅動的舵機等等,熊國人也會做,他們是無法做出先進的處理器等設備的,至於軟件,移植起來可不簡單,飛機的氣動佈局不同,軟件的控制率就不同,這絕對不是調整幾個數據就可以的,很多時候,和重新研製一款新的控制軟件,也差不多。
所以,這種飛控上的交流,在國際上的合作是很多的,在那個平行時空的歷史上,漢國的殲八act戰機,就是從漢斯國購買的飛控系統,包括全部的軟硬件,自己研究的。
現在,殲十已經是一款成熟的戰機了,把上面的飛控系統出售給熊國,也絕對不是不可能的,不過呢,如果他們想要輕鬆得到,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首先,您要知道,飛控系統包括軟件和硬件,這個硬件方面,我們的出口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軟件方面,估計要移植過來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程序的重新編寫。”
秦觀說道:“直接複製是肯定不行的,尤其是需要有經驗的飛控人員,所以,你們說不定還得從我們那裡僱傭這方面的人才。”
如果己方加入進來,可以瞭解他們這款戰機,也可以給己方的611所的新殲項目提供新的思路,總之,好處是很多的。
不過,這就讓對方很爲難了,這樣的一個超級保密的項目,引進一些國外產的設備,已經是破天荒的了,要說還讓國外人員來提供幫助,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要是傳出去了,蘇霍伊的那些傢伙們,一定會嘲笑挖苦他們的。
這當然還不是全部,秦觀繼續說道:“而且,飛控系統,關係到我們的戰機的秘密,所以,我們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外傳的,現在,我們正在搞好我們雙方的關係,所以出口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呢,也要讓貴方拿出相應的技術來交換才行。”
技術換技術,這總沒的說吧?
那麼,用什麼技術來交換呢?
國內的短板,發動機是一個,但是呢,三代機的發動機,己方已經突破了,至於四代機的發動機,指望這架飛機的發動機,顯然是不合適的。
一方面,這種飛機的發動機,根本就沒有開發成熟,留裡卡設計局據說總共才生產了二十多臺al41發動機,一些用來測試,其中的兩臺裝到了米格1.44上。
雖然推力方面很逆天,但是絕對是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壽命,如果通過犧牲壽命來換回大推力,哪怕是暫時夠用,也不能用,給了空軍之後,一個月換一次發動機,那誰用得起啊。
再說了,這種發動機僅僅是實驗性質的,就連熊國自己也知道肯定是可靠性不高,所以後來真正使用的是117s發動機,這是利用了al41的技術,改進現有的發動機得到的產品,推力提高了一些,壽命也沒有下降,多少算是夠用吧。
當然了,即使是秦觀要,對方肯定也不給的,看看熊國出口給漢國蘇27就知道了,整機可以授權生產,但是就是不給發動機,靠着發動機就卡住了漢國的脖子,三姨夫都不給,比三姨夫先進的發動機,就更是別想了。
如果不要這個,還有什麼可以要的呢?
熊國的好東西太多了,這段時間裡,秦觀完全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遇到什麼找什麼,還有很多東西沒逛過,比如他們的火箭發動機工廠等等,還有他們的航天機構,還有那暴風雪航天飛機等等。
不過呢,現在秦觀突然就想到了這個大傢伙,裡海怪物啊!這東西的結局太悲慘了,現在呢,自己有錢,又有時間,何不搞搞這東西,如果他們不肯給的話,自己還可以從墳場裡面找啊,如果這種技術突破了,可以說,絕對是一次運輸史上的飛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