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畢竟,訂單纔有幾個錢啊,交一個定金就夠了,絕對不會全額給付款的。
當時的道格拉斯公司,那是來者不拒,只要下訂單,他們就接收,但是呢,公司的產能是有限的。
對於一個普通的公司來說,訂單排到了幾年之後,這不是很好嗎?
說明公司要好幾年都不用發愁沒有活兒幹了,他們可以開工,可以一直滿負荷地運轉了。
如果是在平時,的確可以這樣想,但是,要忽略掉通貨膨脹的因素。
通貨膨脹,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這東西,在世界各地都會出現的。
十年前,我工資兩千,現在,我工資四千,是不是滿滿的幸福感啊?
但是,再看看去,現在的饅頭,一塊錢兩個,個頭還小,以前的饅頭,一塊錢四個,個頭還大,這就能知道什麼,購買力沒有變!這只是對普通人來說,而對工廠來說,這就有着更加可怕的一個結局了,他們三年前的訂單,是按照當時的價格下貨的,但是,三年後,這架飛機上線了,人工在漲,材料在漲,一切都在漲,造出飛機來,價格已經超過了當時的訂單價格了!這個時候怎麼辦?
難道要對方繼續加錢嗎?
客戶當然是不肯的了,你要加錢,咱們法院上見,當時的訂單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啊。
格魯曼公司當年就差點被這麼玩殘,海軍和他們的訂購是固定價格的,最初生產雄貓戰機能賺錢,但是到了以後,通貨膨脹,生產一架就賠一架。
格魯曼公司終於不幹了,要求海軍漲價格,到了後來,他們賠了幾十架,海軍纔開始給漲價格,如果海軍硬要按照合同來的話,格魯曼公司恐怕也得倒閉。
海軍還算是有良心,畢竟和格魯曼公司有幾十年的交情了,那些訂購客機的客戶,和他們可沒有任何的交情,必須要按照訂單來!道格拉斯公司沒辦法,只能是借債度日了。
他們只有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把以前的訂單都給賠本造完了,再漲價接收新訂單,這樣就能賺錢了。
但是,隨着他們不斷的借債,公司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最終都不得不申請破產了,這下,客戶不幹了。
公司一旦申請破產,就會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就會最終清算了,那公司也是資不抵債的,那些航空公司的訂單,肯定就沒有辦法要了,即使能賠給他們定金,他們要的也不是定金,而是飛機啊。
所以,一看道格拉斯公司要破產了,那些航空公司都着急了,損失巨大啊,他們還眼睜睜地等着新飛機呢!所以,道格拉斯要破產,別的公司還不讓,最後由銀行界提出來了,找個別的企業來收尾,於是,麥克唐納公司就站出來了。
其實,麥克唐納公司的規模很小,根本就不如道格拉斯公司是世界上鼎鼎大名的公司,所以,雖然道格拉斯公司最終被麥克唐納公司給收購了,但是,他們是不服氣的。
僅僅用了六千八百萬鷹元就被收購了,簡直就是恥辱啊,他們並沒有失敗,他們是被吃飽了撐死的,所以,他們面對着這次收購,都是暗中抵制的。
哪怕是公司的名字變成了麥道公司,兩個公司也根本就沒有融合,這也看出來了當時的麥克唐納公司是缺乏手段的,慈不掌兵,溫柔怎麼能掌控一個企業?
本來公司都要破產了,結果被人救了,他們沒有感恩,只有不服氣。
麥克唐納和道格拉斯,依舊是兩個公司的樣子,不僅公司的工廠分爲兩地,總部也不在一起,麥道公司總部在聖路易斯,道格拉斯公司則在加州長灘,而且公司一直也是兩套領導班子兩條腿,道格拉斯公司的高層,對麥克唐納公司下來的各種命令,都是對抗的。
你們懂什麼,你們是搞軍機的,你們根本就不懂民航客機!實際上,麥克唐納公司還真不懂,軍機就是競標,競標成功了就有利潤,沒有競標成功,也可以轉包競標成功的公司的訂單來維持,但是民航客機是不同了,要了解市場,而市場是複雜多變的。
所以,他們根本就是不齊心的,這樣下去,必然會導致公司的垮臺,麥克唐納收購了道格拉斯,這就是一招臭棋。
其實,這些年過來,麥克唐納公司也知道了這種危機,他們也想要改變,所以,當進入八十年代的時候,鷹國工業界發動了一場全面質量管理運動的時候,他就看到了這個機會。
這次改革中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強調“協同工作”。
當時小麥克唐納要求所有在道格拉斯公司工作的每一位領導人,包括副總裁,都要重新申請職位,並且要在各層次領導的範圍內進行全方位評審。
他也意識到了道格拉斯公司不聽指揮,必須要改變,可惜,他還是沒法大刀破斧,如果說覺得不行的話,就必須要換掉,或者派他的得力手下過去。
這其實是必須的。
不用說一個大公司,哪怕是一個小公司,被收購之後,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面對空降下來的領導,他們都是明着逢迎,暗地裡覺得自己資格老,要搞一些小手段的,所以,想要管理好這樣的企業,就必須要下定決心,將高層徹底地解僱,讓下面的人知道,誰不聽話,那就滾蛋!只有這種強硬的手段,才能治理好公司的。
秦觀說道:“我認爲,對貴方來說,一定要精打細算,道格拉斯公司,當初的收購是錯誤的,對方應該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