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膠片

要將彩色圖像轉爲黑白,只需剔除色彩信息保留亮度信息即可。

傳統照片可以翻拍做到,數字圖像可以藉助看圖軟件,做起來更加方便。

不過若是反過來,把黑白圖像變成彩色,就要麻煩很多,需要人工爲其添加缺失的色彩信息。

1839年,法國畫家/化學家路易-J-M-達蓋爾發明“達蓋爾銀版攝影術”。雖然這種木箱照相機需要持續曝光30分鐘才能正常留影,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卻已經初步解決了照相機的可用性問題。

此後不斷有發明家投入到照相機和留影材料的改進中,等到美國人喬治-伊士曼開辦的伊士曼公司在1885年推出透明膠捲,就已經和現代膠捲差不多了(一開始是易燃的賽璐璐膠片,後來改成更加安全的醋酸纖維膠片)。後來,這家公司又相繼在1935年前後相繼推出自帶膠捲盒的135膠捲和彩色膠捲,徹底奠定了現代照相機/膠捲的組合形式,該公司後來改了名字,正是一度聞名全球的“柯達(Kodak)”。

只不過,彩色膠捲初期的價格非常昂貴,距離全面普及還要三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在此期間,攝影師們拍攝了大量的黑白照片,而終端用戶卻對彩色圖像情有獨鍾,因而產生存在巨大的黑白變彩色市場需求。

在膠捲發明的同時,瑞士發明家漢斯-J-施密特發明了“Photochrom”照片上色技術,成爲這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它的原理有些類似石版畫套色印刷,工作人員將黑白影像翻印到塗有光敏試劑的精磨石灰石上,然後根據想象對顏色進行調整,最終疊印到一起,形成彩色圖像,可以用來印刷明信片、海報之類的東西。

藉助這一技術,美國底特律印刷公司印刷了很多彩色的風景、人像明信片,最多一年印了足足700萬張。再後來隨着大量成年男性被拖進一戰戰場消耗掉,1929年美股危機引發大蕭條,讓這些或宏大精美或異域奇葩的照片變得不再吃香,底特律印刷公司遂在1932年破產清算。

有意思的是,因爲人工修飾時忽略了一些照片細節,色調選擇也出於主觀想象,這些照片具有類似油畫、水粉畫的藝術味道,反倒在公司倒閉幾十年後在收藏市場獲得新生。

等到個人計算機問世,軟件能力越來越強,以往需要衆多工序才能完成的照片上色,普通人藉助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也能做到。

比起連續調整色調疊印的Photochrom,PS上色更加簡單直觀,但也費時費工,需要用戶把照片按照顏色分區保存成不同的色相/飽和度圖層,然後從相似的彩色照片上選取適宜顏色添加上去,最終保存成一張完整照片。而這種圖像分區、選色、上色、合成的操作邏輯,顯然很符合簡單重複腦力勞動的特徵,正是AI、尤其是深度學習型AI最適宜的戰場。

藉助互聯網,研究者能夠蒐集到數以百萬計的彩色照片,再將其批量轉換爲黑白照,就可以兩兩一組拿去交給深度學習網絡進行訓練。圖像識別、上色技術對美顏相機極其重要,這一領域一直是蜜蜂研究院軟件部門研究的重點,重要程度甚至還在芯片部門之上——蜂芯的CPU部分至今還沒有拋棄ARM架構,GPU架構也基本不變,大框架不動,工作自然要偏向於修補優化,缺少前沿突破性研究。

藉助在相關領域的深厚積累,蜜蜂相繼推出漫畫上色、照片上色軟件,如今有把主意打到黑白老電影上面。

加上鮮豔的顏色,顯然能讓老電影煥發出不一樣的魅力。作爲試水之舉,研究人員選中了抗日題材。抗日題材影視劇數量實在太多,相關影像資源極其豐富,很適合用來訓練AI,後期人工調色修整也好有個參考。

恰好蜜蜂影業接了數碼修復《地道戰》的任務,研究院圖像所便主動找上蜂影和八一廠,很快說服後兩者,然後就有了現在這部彩色影片。

槍聲在山谷裡迴響,鬼子在銀幕上肆虐。

彩色重製版《地道戰》正在放映中。

雖然有了色彩,畫面卻談不上鮮豔清透,帶着一絲朦朧與模糊。

觀衆們顯然接受了這種風格,很快就沉浸在劇情中。

作爲一部特殊背景下誕生的戰術教學片,《地道戰》的結構非常清晰。

開篇先是字幕介紹:“在抗日戰爭時期,敵後根據地的軍民,……地道戰,就是一個光輝的範例。”

然後便藉助旁白介紹直入主題:1942年,抗戰進入僵持期,日軍爲了掠奪人力和物質資源,在華北地區發動大規模掃蕩,很快波及故事發生地高家莊。

老村長在外出開會時被打傷,勉強回到就嚥了氣,只留下一本仔細包裹的《論持久戰》。村支書取出書本組織大家學習,決定聽從上級指示把村民家裡自發挖掘的藏身洞連起來形成地道。

地道剛剛挖好鬼子就來掃蕩,日軍分隊長山田指示“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卻被支書高老忠偶然發現,連忙跑去敲鐘示警。山田氣急敗壞掏槍打死高老忠,自己卻被人偷襲,屁股上中了一槍,在僞軍湯司令的建議下草草收兵。

老忠叔死後,民兵隊長高傳寶帶領村民繼續戰鬥,再一次拿起那本《論持久戰》,領悟“消滅敵人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提議增強地道的攻擊能力,完全體地道逐漸成型。再後來,靠着這座不斷擴張的地道網絡,村民識破了冒充“八路軍敵後武工隊”的鬼子特務、打破了鬼子的兩次圍剿,甚至把地道挖到鬼子炮樓下面,一舉端了山田分隊的老窩。

在“地道戰、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的豪邁歌聲中,電影也步入尾聲。

看到留着仁丹胡的四眼鬼子被男主角隻手生擒,在場的大人小孩紛紛發出叫好聲,還有人忍不住鼓起掌來。

演職員表早在片頭已經播過,片尾字幕只有一句乾脆有力的手書題詞:“人民戰爭勝利萬歲”。

放映機的光柱暫時消失,照明燈亮了起來,場上嘈雜一片,頓時將觀衆人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拉了回來。

看看懷裡精神奕奕的大女兒,湯佳怡轉頭問道:“顏色怎麼感覺怪怪的?是不是技術不達標?”

馬競按住不太安分的小兒子,笑着問道:“覺得日軍和僞軍的軍裝顏色有古怪,看起來非常噁心難看?”

前者眼睛一亮,“沒錯,就是這樣!”

“這是有意爲之的結果,”馬競沒有繼續解釋,反而笑着轉向大女兒,“芝芝,你看懂了沒?”

三歲半小丫頭的回答很是簡單直觀:“白衣服是好人,黃衣服的是壞蛋,好人打大壞蛋!”

童言頓時逗笑夫婦兩個,馬競接着說道:“看見沒?這就是原因。”

不同版本影視劇裡的軍裝顏色各不相同,製作組並沒有選擇AI推薦的那一款,而是刻意挑選了接近老照片但是很噁心的那種色調。與之相反,主角這邊的人馬,雖然穿的都是土布衣服,卻都乾淨明快令人親切。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藉助顏色實現陣營區分,一邊是整齊而醜陋的軍裝,一邊是簡樸卻親切的常服,即便小孩子也能完成敵我識別。

作爲服裝企業老闆,湯佳怡其實是懂顏色心理學、顏色情感學的。只是她看慣了各種抗日影視劇,下意識就把電影裡的軍裝和後世影視劇裡的戲服做比對,一時間反倒忘了這一茬。

意識到自己的疏忽,湯佳怡微微臉紅,站起來帶女兒去上廁所,她順便換了個話題:“不是說做了數碼修復麼?怎麼分辨率還是不太高的樣子?”

馬競同樣起身,拉着小臉憋得通紅的兒子,“修復主要針對嚴重的噪點污損以及噪音,然後調整背景音樂的音量,其他地方並沒有亂動。這部電影因爲器材和膠片的原因,分辨率本身就不高,現在這樣已經是極限了,繼續放大會更加失真。再說了,你不覺得這樣微帶一點兒噪點模糊,反倒給人一種老電影獨有的滄桑感麼?要是再清晰一些,變成‘磨皮老奶奶’,你們就該吐槽‘怎麼變成抗日神劇了’。”

“其實現在也很神,”把小傢伙們送進專門的兒童衛生間,湯佳怡還是忍不住吐槽起來。

“明明戰場形勢是敵強我弱,面對擁有輕重火力、久經訓練的敵人,我方的普通民兵居然就靠着土堆磚牆、土地雷土手榴彈就把他們打得死傷枕籍,自身損傷卻只有個位數。”

馬競立即接上話,“確切說,‘人員戰損’其實應該是0纔對,被抓走的村民、被殺死的那些人,老村長、村支書、村民都是非戰鬥人員,不應該統計進去。你現在上1905電影網搜‘地道戰’,就會看到它的類型標籤是喜劇/劇情/戰爭。1905可是總局電影頻道旗下網站,等於是官方評價。”

話音一轉,馬競又說道:“實際上,這種情況並非‘地道戰’獨有,當年的抗日題材影片大多存在着這種現象,解放戰爭影片也是如此。畢竟這些電影的首要職能是宣傳動員,而不是打着反思戰爭的旗號大肆渲染暴力,自然不能在劇情和畫面表現上刻意渲染戰爭的殘酷與危險。咱們當年會喜歡這樣的電影,也和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有關係。”

“換個角度想想,‘地道戰’是拍給民兵看的戰術教學片,是面向潛在用戶的推銷廣告,自然要加倍地宣揚好處掩藏劣勢。方便麪、漢堡包的廣告裡不會出現胖子和病人,汽車廣告裡從來不會出現堵車,電影裡己方無損、戰鬥輕鬆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地道戰’再怎麼避重就輕、誇大事實,卻還是有着真實的事實依據。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對敵作戰一百多次,殲敵2100餘名的事蹟真實存在,華北地道戰也是確有其事。而抗日神劇之所以被人討厭,就是因爲它們濫用虛構劇情,進一步放大了這種輕鬆感,以至於到了虛假浮誇的程度,讓人難以相信這是真實存在過的。”

“理論家,你留在這裡等孩子,我去下洗手間。”

撂下這話,湯佳怡邁步進了一邊的公共衛生間。

人都跑掉了,馬競歪歪嘴收住話頭,擡頭看向頭頂的星空。

現在才二十點出頭,下弦月還需要一段時間纔會升起,擡頭便能看到上百顆亮星,甚至銀河也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點輪廓。

因爲涉及到光學、機械、化學,照相攝影一直是高精尖代名詞,前期發展相當緩慢。

早在1935年,美國電影《浮華世界(名利場)》問世,就已經宣告了彩色電影時代的到來。

不過早期的彩色膠片製作麻煩、成本高昂,用了二十多年才取代黑白膠片成爲世界電影的主流。

在太平洋這邊,因爲工業基礎更加薄弱,這個過程還要緩慢一些。

雖說早在1948年,梅蘭芳大師出演的彩色戲曲片《生死恨》就被搬上銀幕,但國產電影全面彩色化卻要等到1980年代。

在樂凱公司推出彩色膠捲/膠片之前,彩色膠捲是需要進口的奢侈品,只有經過特批的資深記者,才能領到少量彩色膠捲,用來記錄國慶遊行、上山下鄉、學習雷鋒、恢復高考這樣的重大事件。

膠捲尚且如此,用起來動輒千米計數的彩色膠片就更加難能可貴了,能夠投拍的彩色片無一不是重大題材,比如1956年爲紀念魯迅逝世20週年而拍攝的故事片《祝福》,以及1963年記錄原子彈工程的紀錄片。

實際上,不但彩色膠片是奢侈品,黑白膠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同樣用不起,直到樂凱公司的前身保定電影膠片廠建成投產,國內電影人才逐漸從捉襟見肘的窘迫中解脫出來。

只可惜,隨着時代的變化,膠片電影已經徹底推出歷史舞臺。世界範圍內的膠片製造、洗印生產線相繼關閉,樂凱也轉型成爲綜合材料化工企業,技術依舊尖端,卻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就像這些膠片電影。

第855章 最大輸家第277章 慷慨和節約第201章 後發與先發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墨家有彈簧第546章 總裁必須要有魚塘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要酷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簡單兵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禁行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閉門讀書第184章 六月第275章 地球癢癢了第997章 偶遇第311章 南半球的天空第555章 懶松鼠第633章 湯社長第1002章 馬競的絲路第一百零六章 大學的節奏第1040章 奇葩節目第一百三十七章 網絡時代的暴力第202章 380年一遇第638章 馬牌牙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混亂之晨第324章 潘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雨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冰上運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去紐約第五十七章 估分第一第356章 不服亮高達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漫天煙火第917章 就怕他不來第501章 紅葫蘆醫院第472章 技術宅馬某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急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馬競的特戰服第746章 電影大亨第一千三百章 池魚遭殃第815章 里約第883章 虛驚一場第194章 撿漏第1009章 路線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觀影體驗極差第495章 馬元康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前塵新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田間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兼容幷蓄第993章 共享第1049章 周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無題第401章 倒黴的羊駝駝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亞森象第972章 心思第741章 主角們第246章 鴨子坐和一字馬第十二章 組裝筆記本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蜜蜂礦機第七十五章 思念第998章 新人歌手第八章 夢第九十七章 錢的問題第1013章 土豪學校的日常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假的大學生第164章 萬能遙控器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舉一反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差異第413章 粉紅好聲音第1028章 狐不悲第971章 又到巴展時第879章 植入廣告拯救世界第210章 紫禁城戰場第417章 進化啊進化第511章 我的aipc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跑商第718章 一起彈棉花第797章 整蠱專家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有個洋和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電影和遊戲第468章 網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好飯不怕晚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跳出食物鏈,跳不出生物圈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養蟲有風險第917章 就怕他不來第402章 假期不愉快第742章 有生之年第770章 炒蛋和福利第263章 李雷和韓梅梅第161章 改裝汽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羣山與瀚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非正常商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城市套路深第十九章 圖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582章 詛咒胸針第595章 世界遺產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飛象第949章 論文第735章 珊瑚第330章 請柬第660章 羣島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三千年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