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全新團隊

因爲大家都住在同一個城市,隔天週末便安排見面。

學校的劉老師負責引薦:“胡躍,我以前的學生,專門從事電池材料研究、生產製造方面;孟謙,比你小十屆的學弟,雖然不是這個專業,但理論知識堪稱天才,創新能力也非常強。”

兩人互相打量對方,胡躍三十幾歲的年紀,鬍子、頭髮都有點長,顯得不修邊幅,但經驗充足、專業能力強,而且擁有碩士學位,高材生一個;反觀孟謙,專業不沾邊,還過分年輕。

衆人落座後,理科生的思維沒有那麼多拐彎抹角,胡躍就問了:“我聽劉老師說,孟先生搞出了新技術?”

“基於鋰離子體系的升級,主要面向手機使用。”孟謙點頭,拿出U盤,“實驗測試的數據,視頻都在。”

劉老師也適時說:“小孟陸續在實驗室忙碌了一個月,我見過他幾次實驗,針對的方向都很新穎。”

胡躍不太相信孟謙,但卻相信他的老師:“可以簡要介紹嗎?”

對方不要求看數據,孟謙開口便說了一堆,胡躍和劉老師都認真聽取着,他分析的角度,創意的方向都是新穎的,雖然是基於傳統體系,但這個升級,可以說是把潛力壓榨到了極限。

聽完以後,胡躍果然是心動了:“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想看看成品。”

孟謙爽快:“沒問題,但是學校週末?”

劉老師笑着說:“我就是管理實驗室的,儘管用。”

三人心中都有迫切,立即趕回了學校,孟謙也拿出他的數款實驗室產品,老化機立馬就開動,然後得到的全都是刷新認識的全新結果,看得胡躍是兩眼冒光,最後可以說是佩服不已。

佩服之餘,胡躍卻也看到短板:“材料是一個大問題吧?如果想要量產的話,很多材料都需要自己造。”

孟謙承認:“大公司可以採購的半成品,我這裡只能自產,還關係到成本和產量的問題,很需要專業人才。”

劉老師笑着:“小胡,感興趣嗎?”

“這一行很有挑戰,新領域。”胡躍點點頭,態度和意思都很明瞭。

“歡迎加入。”孟謙朝他伸出手。

“多謝孟先生給的機會。”胡躍也高興,說白了他就是個技術狂,有高薪、有更廣闊的天地,誰不動心?

……

招到一個人才,孟謙心情不錯,連帶推薦的劉老師,他也送了一些禮物聊表心意,總不能讓人白忙活吧?然後就是雙方技術男的交流,一說就是一天,並且得到了很多發展方針和策略。

跟着,胡躍竟還利用職務之便,帶他去參觀電池工廠。

用他的話來說,孟謙是理論和創新很強,但對於實際生產方面,欠缺太多。最好的惡補方法就是工廠走一遭,從頭到尾的參觀、瞭解傳統生產線。對於豐富他的認識,技術的創新幫助很大。

孟謙唯一一個問題:“不會給你惹麻煩吧?”

胡躍很放心:“沒關係,生產參觀經常有的,公司留有名額。”

領了參觀證,穿上了工作服,胡躍親自帶他去觀摩,從最基本的步驟開始:正負極材料的塗布、組裝、注液等,這家工廠的規模不小,也主要是針對手機電池,親眼觀摩,對孟謙大有啓發。

“S-MT產線很重要,自動貼片作爲電子產品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說是判斷一個電子廠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這家廠擁有五條S-MT產線,包括S-MT自動貼片機及迴流焊、波峰焊等焊接設備。”

聽着他的介紹,孟謙再看設備:“都是進口產品?”

“這方面的高端技術主要就是日本和德國,比如貼片機,它來自松下和富士,能夠進行各種微型電子元件的高精度貼裝,精度高達,屬於行業的尖端水準,你想要做高端,沒得選。”

高端化,尤其是創新型的,設備的採購將是大開銷,貼片機便宜的都要十幾萬,外國進口的更是數十上百萬,一條完整的生產線下來,進口設備的開銷是很大的數字;他還額外需要材料自產。

除了錢、設備,最需要人手。

孟謙給了胡躍任務:“儘可能的多去找專業人員,從材料到生產設計,都有大需求,待遇很好說。”

“我認識不少這方面的同行。”胡躍沒有推諉。

“很好,我再嘗試去招聘一些,爭取組建一個完善的團隊。”

……

如果材料、生產設備都尖端的話,新型電池會更強。

孟謙在實驗室的最好作品是2.8倍容量,但理論上還沒有接觸到極限,能夠提升的空間還很多,三倍容量、更加縮短的充電時間,並不算遙遠。而這一切,都需要去燒錢準備,鋪路商業化。

除了技術方面的,公司其它職位的招聘也火熱展開。

資本五千多萬的公司吸引力不弱,招聘信息掛出去,電子簡歷就收了一堆。公司崗位的需求也比軟件公司的大,以財務部門爲例,原先可以委託給會計師事務所,但現在需要自己的財務部。

孟謙開始忙碌起來。

以前管十來個人,他壓力不大,很輕鬆。現在崗位複雜、需求大,他又要注重技術又要兼顧管理,如果不是助手幫忙,他肯定一團糟。長遠的看,今後公司上千人都是可能的,他肯定管不來。

他有自知之明,擅長的是技術,而不是管理。

除了普通員工的招聘外,公司的高層也很緊缺,管理層關係到發展,所以孟謙用了更高端的招聘方式——獵頭服務。他需要獵頭公司爲他推薦出色的高端人才,有能力帶領整個公司發展的。

……

數天後,技術團隊被胡躍組織起來。

人數不到十個,在於精而不在多。在覈心技術被孟謙攻克的情況下,他們面臨的最主要任務是:產品性價比。發揮最好的性能,同時還要節約成本,從中尋求最佳的結合點,爲商業化準備。

孟謙吩咐團隊任務:“因爲材料大部分依靠自主研發,我們需要成立工廠;在生產線的問題上,公司瞄準高端電池產品,質量首要保證,其次是成本,目前產品的成本太高,需要壓縮。”

道理很淺顯,好比容量3倍和3.5倍的產品,容量提高3.5倍固然厲害,但如果成本是前者的兩倍,這筆生意是不能做的。團隊的任務就是從中篩選出一條效率最佳、性價比最好的路線。

這需要次數頻繁的測試和篩選。

胡躍被認命爲組長,他最先表態:“材料成本控制、生產成本控制,兩項任務,研發組會抓緊開動。”

“很好,實驗室需要添加的設備,你隨時跟我說。”孟謙表達了一名領導的信任,幫助胡躍建立威信。

第229章 沉重稅負第101章 進京第54章 渾水第193章 滲透第147章 VR的炫酷未來第180章 搶先體驗第3章 幸福突如其來第232章 雙國籍第184章 新環境第266章 繁榮一面第128章 產業大一統第254章 全方位戰略第154章 CES來襲第245章 強大無邊第152章 惡趣味第199章 火熱發售第252章 新時代來臨第312章 印度洋大戰第215章 不菲的定製第321章 世界在改變第59章 巨頭的應對第244章 強智能誕生第298章 仰望星空第106章 問題解決第189章 飛得更遠第218章 馬爾加什第327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07章 最終真相第17章 女神呵呵第191章 擴張第145章 爲什麼要研發?第302章 奔向太空第96章 敬業精神第147章 VR的炫酷未來第307章 人類進化第108章 落戶灣區第302章 奔向太空第157章 女強人模式第159章 未來、理想第211章 無法拒絕第266章 繁榮一面第221章 下一代第151章 挑大樑的人第144章 蘊含的市場第182章 人氣第139章 Legacy第234章 坦白了第80章 前輩的建議第304章 萬噸大驅第125章 搬過來第19章 掛牌成立第17章 女神呵呵第75章 高層會面第212章 三人行2第119章 三招第295章 南半球霸主第18章 加強版月光第225章 上市第17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38章 VVIP服務第213章 人情作用第196章 逃離美國第35章 人脈和資金的眉目第319章 飛行航母第119章 三招第157章 女強人模式第106章 問題解決第59章 巨頭的應對第32章 第一筆單子第306章 第二世界的目的第233章 巨星人物第2章 煎熬的等待第131章 成爲核心第247章 超級遊戲第14章 超跑的夢想第323章 愈演愈烈第244章 強智能誕生第91章 見大官第204章 收歸囊中第10章 巨頭的估值第43章 引爆熱潮(下)第144章 蘊含的市場第84章 腦洞大開第191章 擴張第99章 陰謀陽謀第129章 參政?第304章 萬噸大驅第184章 新環境第177章 玩壞2第56章 名氣大的好處第189章 飛得更遠第236章 土豪都得掂量第232章 雙國籍第238章 更正的免費章節第112章 招兵買馬第129章 參政?第134章 全新領域的大門第143章 你想要的生活第132章 第二輪融資第304章 萬噸大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