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節目的時長不過只有一個小時,豐富的劇情讓節目內容顯得極其豐滿,節奏張弛有度,足以見編劇的功底和認真態度。
當第一集結束的時候,原版“三賤客”在英國拍攝的一段片段出現在節目當中,祝賀吳前的節目開播,同時表示,非常期待綜藝團隊拍攝一集英國特輯。
這個小彩蛋讓BBC版《Top Gear》的影迷朋友非常驚喜。
《HS Top Gear》有屬於自己的創新元素,但卻又非常精彩傳承了情懷,融入了自己國家獨有的汽車使用習慣和元素,具有鮮明特色。
《Top Gear》在世界範圍,有許許多多國家都進行了翻拍,成功的極少極少,但就目前情況來看,《HS Top Gear》非常不錯。
節目結束,絕大多數的觀衆都感覺意猶未盡,精心的製作和別具一格的編排,給了大家耳目一新的觀感,在歡樂之中教給了大家不少實用的知識與常識。
這不是一檔靠明星撐起來流量的綜藝節目,節目的主角甚至都不是三位主持人,而是那一輛輛汽車和精心準備的一段段精彩劇情。
節目反響好不好,還需要看評分。
在吳前的嚴令禁止之下,網絡部門沒有花一分錢去請水軍,綜藝部門甚至都有些提心吊膽,真的害怕反應不好,那就完蛋了。
但實際的結果卻讓所有人歡欣鼓舞。
在所有能夠評分的視頻網站,《HS Top Gear》的評分都非常之高,最低的9.4分,最高的9.9分。
能有這樣的成績,足矣證明《HS Top Gear》的開局是成功的,能不能將這份輝煌保持下去,大家都非常期待。
吳前不會想到,有一位非常特殊的觀衆,幾乎比所有網友都要認真的觀看了他旗下團隊拍攝的節目,那就是姜博達。
酒吧遭遇之後,張義喆和姜博達談了很多,大致意思是吳前那樣的人不好惹,冤家宜解不宜結這樣的說辭。
姜博達又怎能不知道,但心中就是咽不下那口氣,但他不好不聽張義喆勸,便敷衍的答應了張義喆。
張義喆也是爲自己考慮,他現在一心想要拉着吳前去奧島發財,雖然自己表示出了友好,但萬一姜博達從中攪局,也麻煩。
姜博達坐在家中,把自己關在書房之中,這套房子現在都不是他家的了,屬於銀行。
黑漆漆的房間裡,只有電腦屏幕上亮起的光芒,印照着他的臉,顯得有些陰森,電腦屏幕上正在播放節目的片尾,他把這檔節目的每一個細節都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
啪。
“唉……”
姜博達摁下了關機鍵,黑漆漆的房子裡,響起一道悠長的嘆氣聲。
晚上八點多鐘,許多大牌企業宣傳部緊急召開會議,會議的內容就一點,爲什麼《HS Top Gear》這麼精良的綜藝節目,沒有在一開始就發現,爲什麼沒去談贊助!
大企業中的高層沒有傻子,節目好不好,一看就知道,可以預見到,只需要按照這個質量繼續下去,一檔超火的綜藝節目即將席捲網絡。
巨大流量的背後是巨大的經濟效益。
牛奶製品廠商、手機廠商、短視頻APP網絡公司、網絡購物平臺、女性類品牌等等都發現了這塊寶地,緊急的商議着如何進行贊助。
唯獨和這檔綜藝節目最爲對口的汽車廠商集團,對贊助的事情毫無熱情。
倒也不是沒有熱情,只是擔心比熱情更多一些。
實在是《HS Top Gear》節目裡,對汽車方面的剖析太過深刻,他們不講老百姓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也不生搬硬套拿數據來佐證,專門以生活背景揭露汽車短板和長處。
這種方式,哪怕是坐在村口嘮閒磕的老太太也能分辨出哪臺車實實在在,哪臺車偷工減料……
如此真實的褒貶,讓那些偷工減料減配的汽車廠商十分的難受,這讓他們精心策劃的一系列宣傳方案泡了湯。
老百姓懂得越多,越是不好忽悠。
“他們的車都是怎麼來的,竟敢在節目裡將我們集團汽車的瑕疵講得如此透徹!”
一家合資企業車企的天朝區負責人拍着桌子大吼,他本來是沒有收看節目的,是助手收看了之後,將情況彙報給他。
當他粗略的看了一遍之後,汗毛倒豎,節目中告訴觀衆的事情,都是車廠不想讓廣大百姓知道的事情,尤其是節目中還用了他所在集團的暢銷車型,這讓他驚慌。
會議桌旁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位部門高管站起身。
“節目的花絮裡說,汽車都是他們自費購買,據說在每一季節目結束之後,所有用於拍攝的汽車,會採取一元起拍的方式,在他們公司的視頻網站上舉行義拍,所得款項會全部計入公司的公益部門。”
“這……”負責人眉毛倒立,氣急道:“這樣的節目怎麼可能就這樣通過了審覈,就開播了呢?”
公關部的高層也是唉聲嘆氣,但事實就擺在眼前,既然能通過審覈,就傳遞給了他們某種重要的信號,值得深思。
“他們是打算效仿米國《消費者報告》和《IIHS》嗎?我們怎麼樣才能遏制他們繼續這樣做下去!?”天朝區負責人大聲的喝問,事關他的前程,着實着急上火。
《消費者報告》是一份由米國消費者聯盟主辦的消費者文化雜誌。
因爲其獨特的運營方式,《消費者報告》可以在極其公正、公開的環境之中,進行科學的折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所有商品,並且根據表現給它們打分。
然後再將這份報告,賣給需要的消費者手上。
《消費者報告》雜誌如今擁有四百萬訂戶,網站擁有三百三十萬付費用戶,正是這樣的羣體,擁護起了這樣一家中立的檢驗機構,讓消費的環境越來越好。
雖然某些公司的產品一旦被《消費者報告》批評,就會立馬控告該雜誌犯有誹謗罪,但是《消費者報告》機構在訴訟中從未輸過或私下了結過任何一樁官司。
《消費者報告》的影響力非常大,如今,有些車廠但凡看到自家某臺車登上了雜誌,如果是負面報告,立馬就會進行召回升級,然後邀請雜誌重新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