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

天寶十年,十一月末。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應輔政親王,天下兵馬大元帥李瑁詔令,入東都洛陽見駕,商討來年河北平叛之事。

郭子儀攜其長子郭曜自靈武啓程,乘舟船沿黃河南下,過九原、上郡、弘農乃至洛陽北面之孟津,終抵洛陽。

孟津渡北瀕黃河,南依邙嶺,以山河作託,乃洛陽北面要塞,來往商旅遊人必經之處。

十一月的洛陽已是大雪,黃河之上,無數雪花飄飛,落入這滾滾東去的黃河之上,融入渾濁的河水消失不見,而在不遠處的渡口邊,入眼則是白茫茫的一片。

此時,郭子儀的心情也正如眼前四處飄飛的雪花一般飄忽不定。

郭子儀站在大船的甲板上,看着已經越來越近的洛陽城,陷入了沉思。

他大器晚成,自天寶十年前,一直碌碌無爲,雖在朔北邊線小有功績,卻難入帝王之眼,一直得不到重用。而天策府麾下,李光弼、馬璘、崔乾佑等,年紀都比他小上不少,但名望卻猶在他之上。

這個處境一直持續到了今年,直到安祿山叛亂,郭子儀這才得以獨掌一鎮,以朔方節帥的身份東征河東,憑藉着自己的功績終於博得了一身功名。

但這一身功名卻也同樣給他帶來了殺機,靖王和太子同時拉攏於他,只要稍有不慎,站錯了隊,便會墮入萬劫不復之地,甚至連整個郭家都會遭殃。

郭子儀心情不定地思索了許久,終於,長子郭曜的一句話將他從沉思中拉了出來。

“阿爹早告知靖王今日抵洛,怎的渡口竟無儀仗相迎?”郭曜看着來往人流稀疏的渡口,並未看到靖王府的儀仗,甚至連半個官府中人的影子都沒有,心裡不免有些抱怨。

郭子儀聽了郭曜的話,臉上雖爲表現出什麼異常,但心裡已經稍稍有些不安。

“靖王身份尊貴,日理萬機,自然不會面面俱到,興許是另有安排吧,”郭子儀言不由衷地安慰着郭曜。

李瑁的做法便代表了他對對郭子儀的態度,今日李瑁未派人迎接,是不是就代表着他對郭子儀的態度也沒有想象的那樣重視?

李瑁在大唐官場一向風評極佳,以禮賢下士聞名於世,難不成是因爲中原大勝,使得李瑁心性大改,變得傲慢了?

一瞬間,郭子儀竟有些後悔今日的洛陽之行了。

不過郭子儀的後悔並未持續太久,就在片刻之後,郭子儀的心態卻一下子扭轉了過來,因爲他看到了渡口邊,一個身着青布襖衣,腳踩黑革雲履,頭戴木冠,孤零零地站在大雪中等候的身影。

這男子靜靜地站在大雪中,看着來船的方向,身上已經積攢了一層不薄的積雪,想必已經等候了有些時間了。

“曜兒快替父脫去大氅!”郭子儀看到渡口邊這道身影,對郭曜急道。

郭曜不明所以,順着郭子儀的眼光看去,恰巧也看到了渡口邊的這個男子,應當是來迎接郭子儀的,郭曜不解地問道:“此人興許只是王府一介書記,阿爹何須以大禮相待,免得着了涼。”

爲了抵禦風寒,郭子儀的裡面穿着朔方節度使的官服,外面披着狐皮大氅,郭子儀要郭曜爲他脫去外面披着的大氅,自然就是要身着官服和渡口邊的那個書記模樣的男子見面了。

郭曜曾隨郭子儀在長安待過一段時間,倒也曾見過李瑁,渡口邊的那人顯然不是李瑁,看着裝也不像是洛陽城的哪位權貴,自然懶得大禮相待。

郭子儀聽着郭曜的話,當時便自己伸手脫下了肩上披着的大氅,丟在了地上,急道:“曜兒不得無禮,此乃文帥!”

郭曜雖未見過李泌,但郭子儀確實識得的。郭曜聽了郭子儀的話,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難怪郭子儀對眼前這個衣着寒酸的男子如此重視,原來他竟是那個被稱爲靖王臂膀,經邦緯俗的天策府文帥,李泌李長源。

郭曜將郭子儀丟在地上的大氅撿起,交到了身後僕從的手中,自己站在郭子儀的身旁,一臉正色的看着渡口邊的李泌。

李泌面容清瘦俊逸,雙眸如星,一身青衣,在這滿天飛雪中彷彿一株秀竹林立,似有出塵之意。

若非郭曜親眼所見,他很難想象,眼前這樣一個衣着樸素,不過三十出頭的男子,竟是名滿天下的文帥李長源。

李泌官職不過七品王府文學,毫不彰顯,不過世人都知道,李泌乃李瑁潛邸心腹,極得李瑁倚重和仰仗,只要李泌願意,高官厚祿不過唾手可得。

天策府上下,上至李光弼、馬璘等當世名帥,下至尋常校尉,誰對他不是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怠慢。

李瑁乃當朝親王,自然不便親自相迎,但李泌頂着風雪在此久候,與李瑁親臨已別無二致了。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攜長子郭曜參見文帥。”郭子儀一下了船,便帶着郭曜闊步走到李泌的身前,拱手拜道。

如今的郭子儀雖還不是那個功蓋天下的汾陽郡王、郭老令公,可他近來已經名聲大顯,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郭子儀在李泌面前依舊不敢有絲毫拿大。

李泌見郭子儀如此謙遜,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連忙上前將郭子儀攙扶了起來,笑道:“郭大帥這是要折煞李泌呀,郭大帥、郭令郎快快起身。”

郭子儀直起身子,看着李泌肩膀上的積雪道:“郭某姍姍來遲,勞文帥在風雪中久候,實在是罪過啊。”

李泌撣了撣肩上的積雪,笑道:“大帥於國有功,殿下早欲相見。早間殿下得知大帥將至,本想親自相迎,但無奈公務纏身,又知曉大帥性情淡泊,不喜熱鬧,這才命我這個閒人來此迎接大帥。”

李泌之言一出,郭子儀和郭曜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喜色。

李瑁未大擺排場,看似是對郭子儀不夠重視,實則這已經是李瑁最高的誠意了,明眼人都知道,就算是千百人鳴鑼夾道相迎,也比不得青衣步履,獨身前來的李長源。

李長源簡裝相迎,反倒說明了李瑁是拿郭子儀當真了自己人,欲誠心拉攏。

“既如此,那邊有勞文帥帶路了。”郭子儀拱手道。

李泌點了點道:“殿下已在府中備酒,大帥請。”

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十八章 鎖拿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章 軍情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一章 面聖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八章 返程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八章 瑛娘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章 稱帝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九章 回京第六章 鳳棲梧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五章 立儲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六章 請帖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十五章 入宮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四章 提詩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十章 胡兒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九章 破城第七章 閿鄉城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章 決策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七章 曲江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