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

從軟禁曹豹的行軍帳中出來,曹植卻是不解地問郭嘉道:“先生,那個曹豹本事平平,其實又何須跟他這麼多廢話?”

郭嘉擺手笑道:“四公子有所不知,這個曹豹的確本事平平,但徐州三大富庶之郡,有三個大族。分別是東海郡糜家、廣陵郡陳家,剩下的便是下邳國曹家。現在主公回師兗州與呂布交戰,恐怕兩年內都不能染指徐州,這種情況下自然不能讓徐州世家抱成一團。糜芳在早前殺了曹豹之弟,糜曹兩家已結下不解之仇,陳家中庸,只爲保家業。如此情況下,若是將曹豹放回徐州,自可讓糜曹兩家爭鬥,徐州當抱不成團。而當主公捲土重來之時,我軍與曹豹相善,自可加以利用!”

聽完郭嘉的佈置,曹植不止是對他佩服不已,同時佩服的還有曹操。將郭嘉留下來善後,確實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策。要知道郭嘉對曹操可是重要無比,如若換上自己,亦未必肯將郭嘉留下來,畢竟這次回去要面對的是天下第一武將呂布。而他手下,則擁有讓關東衆諸侯都忌憚不已的幷州狼騎以及涼州鐵騎!

想明白之後,曹植仰起頭問郭嘉道:“奉孝先生,那討糧之事該如何?”

郭嘉並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擡頭望了望天色,笑道:“不急,若是午時城上還沒有回覆,我等再行動亦不遲。”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下邳城上陶謙已經拿定主意,決定施行陳登那以不變應萬變之策。與下邳城頭徐州精銳的丹陽兵正緊張的守城不同,下邳城內的州牧府,卻是一片忙碌,都爲今晚將要舉行的晚宴做準備。

就在這時刻,一名校尉急衝衝地騎着快馬來到州牧府前,對門房說道:“稟報大人,西城急報!”

那名門房早就知道外間戰事,此時聽得不敢怠慢,立即進去稟報。未幾,門房便重新走了出來,對校尉道:“大人請跟小人來。”說完便在前引路。

校尉連忙緊隨其後,門房將校尉引到主房間前才離去。這時,裡面已經傳來陶謙那有氣無力的聲音道:“進來吧。”校尉立即推門而進,入目間就見到陶謙一臉病容地躺在榻上。

校尉見得陶謙如此,輕嘆了口氣,抱拳對陶謙道:“州牧大人,曹軍派人送來書信,請州牧大人過目!”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一張絹帛。

早有侍女上前來接過校尉遞出的書信,拿到陶謙手上。陶謙顫抖着雙手,艱難地將書信打開,一看之下,臉色變了數變。繼而擡起那乾枯的手,對校尉道:“你……立即去傳令,讓文舉、玄德還有諸位先生一同來見老夫,快……”最後那一聲“快”字,陶謙幾乎是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來。當說完之後,陶謙卻是無力地躺在榻上喘着粗氣。

那校尉是土生土長的下邳人,見到曾經英明神武的陶謙,此時病得骨瘦如磷,忍不住輕嘆了口氣。轉身出了房間之後,校尉立即去將衆人請來。

這邊劉備等人也沒有料到,陶謙忽然間會如此着急地召見,畢竟之前陳登已然獻策,而且徵得衆人的同意。

當消息傳至陳府的時候,陳登皺眉對陳珪說道:“父親,怎麼曹軍不到半天又有動作?”

陳珪眼中閃現一道精芒,拈髯道:“其實元龍你那以不變應萬變之策頗妙,如若曹軍沒有後手,那麼你這招的確能將曹軍制得死死的。只可惜,曹軍尚有後手!”

“尚有後手?”陳登心中一凜,皺眉問道:“孩兒雖不能料定兗州有變,但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如此一來,孩兒實在猜不出,曹軍尚有何後手!”

陳珪並沒有立即爲陳登解惑,而是輕輕搖頭道:“元龍身在局中,難免被迷。曹軍之後手,又豈止曹軍本身。曹軍自入徐州以來,多行攻心之計而少用征伐之策,元龍可知……”

未等陳珪說完,陳登已經擊掌道:“攻心之計?原來如此,差點忘了他!可恨糜子方,不聽父親佈置!”

見到陳登已經明白過來,陳珪只是淡淡一笑,臉上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陳登之智其實還要比自己強,欠缺的只不過是經驗以及穩重罷了。這一點陳珪很清楚,因此才只對其多加引導。

說完之後,陳登卻是喃喃念道:“該死!曹軍這後招用得妙,曹豹畢竟是徐州的人,雖然其先負于徐州,然而以州牧大人以德報怨之性情,必不會見死不救。曹軍正是看中了州牧大人好名之弱點,這次麻煩了!”

陳珪搖頭嘆道:“看來這五萬石糧草肯定要送出去了。”

“糧草?”聽得陳珪之言,陳登不解道:“父親怎麼說糧草,難道此不會是曹軍逆襲之計麼……”然而剛說到這裡,陳登眼中閃過恍然之色,忽然高聲道:“不對!曹軍既然肯將曹豹放回來,應該沒有逆襲之意,肯定是兗州有變!”

見到陳登這麼快醒悟過來,陳珪暗暗點頭。而這時,陳登卻是喃喃念道:“如此說來,我等豈不是可以反襲曹軍,與呂布一同對其夾擊?”

陳珪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那元龍以爲,此舉對我陳家有何好處?”

“這……”聽到陳珪之言,陳登眉頭緊皺,繼而搖頭道:“確實沒有好處,曹軍狡詐,既然敢只留下些許人馬來討糧,定然有全身而退之策。若是我等貿然出擊,恐怕會中曹軍之計。相反,若是將五萬石糧草送出來,曹軍滿意之下自會退兵回兗州。呂布並非無名之輩,其麾下幷州狼騎、西涼鐵騎皆虎狼之輩,曹孟德雖多謀善斷,然而與呂布交手,非短時能分出勝負。而雙方戰場便在兗州,大戰過後曹孟德亦要一段時間來重建兗州,這麼一來足以讓徐州平靜一段時間了。”

陳登的推測並無差錯,陳珪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然卻是提醒道:“元龍,此時天下已然大亂,徐州很難獨善其身。汝需要做的並非竭力盡忠,而是保存我陳家。爲父已老,這亦是爲父對你的唯一要求!”

陳登聽得,連忙拱手道:“父親放心,孩兒明白。”

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129章 血小麥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129章 血小麥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68章 曹植指點的成果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20章 文家(下)第151章 兄弟(中)第257章 許昌商業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93章 伏擊(四)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226章 天子駕許都第103章 車陣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13章 攻心計成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504章 進攻新野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13章 攻心計成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39章 荀攸之謀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42章 譙縣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68章 曹植指點的成果第245章 蠻女夏侯娟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56章 針鋒相對第153章 蝗蟲(上)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87章 殺機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362章 趙雲行蹤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46章 事情有變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394章 說降成功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245章 蠻女夏侯娟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95章 泰山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214章 遇刺(上)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77章 計策(上)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殺無赦!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22章 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