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董承異動

曹cào大軍出征,接下來幾天,許昌城卻是平靜得很。

第五天早上,許昌城內太尉府。

管家對正在書房內讀書的楊彪稟報道:“老爺,董國舅大人來訪。”

楊彪聞言,眼眉一挑,心中苦笑道:“國舅?唉……”楊彪雖然心中mí茫至極,但他與董承之間畢竟共同經歷了長安李郭之luàn,並輔助天子一同逃到許昌,這等一起共患難的jiāo情不是這麼輕易就能磨滅的。

想到這裡,楊彪卻是說道:“請進大廳。”管家應聲而去。

楊彪則是握着書卷,喃喃念道:“我該如何選擇?”說到這裡,楊彪輕嘆了口氣,繼而長身而起,緩緩向大廳走去。

當楊彪信步走入大廳之中,董承離遠見到楊彪走來,便已經長身而起,微笑着向他拱手道:“恭喜楊大人,承這幾天事忙,倒是忘了恭喜楊公子取得shì讀之職。”

楊彪勉強笑了笑,說道:“德祖他總算表現不俗,沒有辜負國舅的舉薦。”

董承聽得,仰天大笑道:“善!如此一來,曹老賊想憑藉其子掌握天子之策,怕是難以成功了!”

楊彪苦笑一聲,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董承坐下。藉着落座的時間,楊彪心中沉yín了一下說道:“當日殿前文舉出題相試,德祖固然不差,然曹植表現也十分不俗,可與德祖平分秋sè。”

董承聞言,眼眉一挑,驚訝道:“曹植那xiǎo兒,學識竟可以與德祖平分秋sè?”顯然,董承的話音之中帶着深深的不信。楊修的學問董承是見識過的,他雖然是行伍出身,但也知道楊修的學問是何等深厚。而其所聞名的急才,除了天生的反應之外,本身的知識儲備也十分重要。若是沒有深厚的知識,反應再快恐怕遇到問題也無法答出來。

正是如此,所以董承聞聽曹植學問竟然可以跟楊修平分秋sè之時,才大爲吃驚。但此話又是出自楊彪之後,董承又不能反駁些什麼。想了想,董承卻是皺眉問道:“楊大人,承這幾天有事,卻是不知當日的情況是如何的?”

楊彪看出了董承的不信,也沒有在意,輕笑一聲,便將當時孔融出題,曹植和楊修幾乎同時回答的一幕詳細說了一遍。

楊彪還以爲,董承聽後會信服。未料到董承卻是鬆了口氣,笑道:“原來只是記憶好罷了。”聽到董承語氣之中的不屑,楊彪想說些什麼,最終只是張了張嘴,還是沒有說出口。

而董承大笑完之後,忽而話鋒一轉,恨聲道:“老賊可恨,當初他派人來說要救駕,大表忠心。承見他前有刺董之舉,後又組織諸侯討董,加上在士林中威望極高,以爲他是大漢忠臣!未料到其竟然包藏禍心,表面上對大漢忠心耿耿,實質上卻是與董賊類同!承實在有眼無珠,錯信曹老賊,以致引狼入室,讓陛下再次méng難!”說完,董承竟捶xiōng頓足不已!

楊彪見到,倒是有些錯愕,老於世道的他能看出,董承這般jī動,並非裝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自責。不過想想也對,曹cào之所以能迎天子來到許昌,主要是因爲董承建議下,劉協給曹cào的救駕詔書。若是沒有那一紙詔書,曹cào也不能名正言順地出兵了。因此,將劉協陷入如此境地,應負最大責任的確實是董承。更重要的是,董承還是受騙的角sè,被人méng騙的感受,自然不好了,故此董承如此反應,楊彪沒有覺得太意外。

至於說董承會做戲,爲了一己之sī,楊彪是第一個不相信。當初長安何等húnluàn,隨時朝不保夕的情況他是親身經歷的。在那等情況下如若還準備下注到劉協這個毫無實權的天子手上,只能說那個人是傻瓜。

因此,當初能跟隨劉協的,楊彪毫不懷疑他的忠心會有問題!

見到董承如此,楊彪輕嘆了口氣,寬慰道:“國舅放心,一切都會好的。”

董承聽完,重重地點了點頭道:“楊大人所言甚是,只要你我,還有孔少府他們一同合力,定可助天子奪回大權,恢復大漢榮光的!”說到這裡,董承的臉上變得執着無比。

楊彪望着董承臉上的那一股執着,內心深處不由涌起一股悸動,心中暗道:“對大漢之忠心,我楊彪確實不如你!”頓了一頓,楊彪放在膝蓋上的雙手,也不自覺地攢緊,楊彪原本mí茫的眼神也徒然變得堅定起來,心中暗呼道:“但我楊家四世三公,又怎能甘於人後!衝着你這一份執着,我怎麼也要助你一把!”

心志重新恢復堅定,楊彪臉上徒然煥發出一陣神采,沉yín了一下,說道:“國舅,要bī曹孟德將大權還給天子殊爲不易,只不過這也並非沒有可能!”

聽到楊彪這話,董承眼睛徒然一亮,驚訝道:“莫非太尉已有計策?”

楊彪苦笑一聲,搖頭道:“談何容易,只不過有個方向罷了。”

董承聞言也是大喜,他很清楚自己出身行伍,智慧有限,真要鬥智,他不會是曹cào的對手。而若是楊彪肯出手,那就不同了,當初劉協能逃出長安,都是靠楊彪的計策罷了。想到這裡,董承急問道:“太尉不妨細細言之,我等也好從長計議。”

楊彪點了點頭,說道:“國舅不滿曹孟德,應該是始於他自封大將軍之職吧?”見到董承點頭,楊彪語氣凝重地說道:“其實在明眼人看來,這一手並不足以證明曹孟德是對大漢不忠之臣!”

這話卻是讓董承糊塗了,不解地問道:“太尉此言何解,曹賊已然自封大將軍,怎能證明不了他對大漢不忠?”

楊彪無奈一笑,搖頭解釋道:“其實曹孟德這一手,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爲了避免與袁本初發生衝突才nò整理~g出來的。蓋因袁本初覺得曹孟德勢力太強,故此出手對付於他。面對袁本初的威脅,曹孟德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與河北開戰,這顯然不可能,因爲以曹孟德的實力,開戰必敗。那麼就只剩下第二條路,便是自降那已經蓋過袁本初的名聲,自己背上國賊之名。名聲上降下去,袁本初也就滿意了,再故作低姿態,將大將軍之位讓給袁本初。名利雙收之下,袁本初也就不再出兵,而曹孟德的目的也達到了!”

董承聽完愕然,他沒有想到,曹cào自封大將軍,裡面竟然涉及了這麼多。錯愕了好一陣之後,董承忽然失聲道:“如此說來,豈不是承誤會曹孟德了?”

楊彪聽到,輕哼一聲道:“如若曹孟德真是大漢忠臣,自當將手中大權jiāo與天子,而非獨攬大權了!”

董承聽得,瞭然地點了點頭,問道:“此事承算是明瞭,那不知太尉之策是?”

楊彪輕笑道:“還是降低曹孟德的名聲。”

董承眼眉一挑,不解道:“請太尉細細道來。”

楊彪點頭道:“名聲之重要xìng,不須老夫多言,國舅應該明白。現在曹cào實力雖強,然而天下間能與他比肩的諸侯不少,強於他的更有之。如此一來,要對付曹孟德其實不難。只需將曹孟德的名聲降低,就算不如董賊也如李、郭一般,那麼天下自有討伐他的諸侯。與此同時,我等也加緊聯絡對漢室忠心之人,盡力掌控兵權。待得曹cào一敗,就是我等起事救天子之機了!”

董承聽着楊彪的話,卻是眉開眼笑,連連點頭,待得楊彪說完之後才問道:“太尉此策大善,只不知我等該如何行事?”

楊彪輕笑一聲,說道:“降低曹孟德名聲,此事易爾。當年以周公之賢,也有恐懼流言之日,更遑論是他曹孟德了!”

流言,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詆譭一個人形象的最好方法。特別是在古代,古人mí信,加上訊息傳播不發達就更是如此。所謂三人成虎,縱使你是周公那等賢士,有流言中傷,也不得不避嫌。要知道,建立好的名聲難,詆譭一個人卻是易,流言的確是降低曹孟德名聲的最好方法。

董承連連點頭道:“太尉此法大善,既然如此,流言之事就由太尉負責。承不才,就去聯絡那些忠於漢室的大臣吧!”

楊彪微微頷首道:“有勞國舅了。老夫以爲,國舅應儘量拉攏曹孟德麾下文武,只有那等人,纔有機會掌握軍隊。而陛下不能掌握軍隊,方是禍luàn之根源,希望國舅明白!”

董承聽得,大笑道:“承自曉得,請太尉放心。”

接下來,二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之後,董承才告辭離開。楊彪望着董承離開的背影,神情卻是再次變得複雜起來,長嘆口氣喃喃道:“曹孟德並非董卓、李郭之流,真的這麼容易對付嗎?”只不過說完之後,楊彪目光徒然變得堅定起來,輕聲念道:“董卓、李郭之luàn都走過了,我還怕些什麼!我楊家四世三公,身負皇恩,曹cào,就讓我們好好鬥一場!”說到最後,楊彪的眼中竟然閃過了一絲狂熱!

顯然,楊彪這老頭下定決心了,一個學識淵博,政治經驗豐富的老頭下定決心,所使出的手段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應付!

當董承走出楊府之時,卻正巧撞見楊修從外面走進來,二人只是輕輕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便了事,並沒有多談。當楊修走進大廳之時,卻是一臉疑huò地問楊彪道:“父親,董國舅來訪?”

楊彪沒有半點意外,只是點了點頭。

楊修見到,眉頭一皺道:“父親,現在朝中暗涌不斷,董國舅與曹司空之間雖然表面和氣,只是sī下里他們卻是已經勢成水火。現在連孔少府都不太想牽扯入內,父親又緣何要攪這趟渾水!”

看着楊修只憑董承來訪,便已經猜出他的用意,楊彪心中也忍不住暗贊楊修聰明。只是對於楊修的勸諫,楊彪卻是搖了搖頭道:“德祖,你還不懂。曹孟德的野心比我們想象中都要大,現在其勢未成,我等還有反撲的機會。一旦其勢成,到時可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我楊家四世三公,身受皇恩,現在陛下méng塵,爲父決不能坐視不理!”說到最後,楊彪雙目之中jīng芒閃動!

見到楊彪的神情,楊修哪裡不知道他的心已經堅定了,但還是皺眉勸道:“父親,如此作爲當真對我楊家有利?”

“呃……”聽得楊修這一問,楊彪卻是愣了一下。

楊修見到,立即趁熱打鐵道:“父親有所不知,孩兒這幾天在天子身邊擔任shì讀,卻是發現天子頗有古怪。特別是他每日俱會與董國舅密談許久,而父親對此卻是一無所知,孩兒擔心父親會被他們所利用,而陷我楊家於不利!”

楊彪聽得此言,心中一凜,凝聲問道:“德祖所言當真?”

楊修重重地點頭道:“自然如此!否則,孔少府也不會在此時chōu身了!”

聽着楊修的話,楊彪心中卻是思緒萬千,當日曹càobī迫天子之事,他和孔融可是親身經歷,如今聽聞孔融竟然chōu身,楊彪也大爲不解。忍不住喃喃念道:“國舅,你究竟要做些什麼?”

見到楊彪的心已經動搖了,楊修立即說道:“父親,孩兒以爲,此時我等還是靜觀其變爲好。曹孟德非常人也,稍有不慎,我楊家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望父親三思!”

楊彪卻是清楚,他這個兒子自xiǎo聰明,有時候看問題甚至還勝過自己,聽着他如此懇徹的話,楊彪也不得不再三考慮。靜默了一陣,楊彪卻是問道:“曹植這幾天有何異動?”

楊修聞言,卻是緩緩搖頭道:“這幾天,曹植倒是出現,只是他除了讀書便是習武,沒有其他異常。!”

聽着這話,楊彪眉頭忍不住再次皺起來,喃喃道:“曹孟德安chā曹植於天子身邊,不是爲了監視天子的一舉一動?”

楊修苦笑着搖頭道:“這個孩兒亦不知,只不過孩兒始終認爲,此事上父親無需過分chā足。反正自來到許昌以來,曹孟德便對父親多加拉攏;而於天子那裡,父親又有救駕大功。無論他們哪方取勝,父親都能屹立不倒,如此一來,父親又何必急於選擇!”

楊彪聞言,靜默了好一會,最後才擺了擺手道:“德祖,此事暫時休要再提,爲父自心中有數。”

楊修緩緩點了點頭道:“修希望,父親一切以楊家爲重!”

楊彪點頭道:“這個爲父自然清楚。”說完,楊彪便長身而起,緩緩睇走進內堂,留下一臉若有所思的楊修。

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467章 見曹操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47章 老辣陳珪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151章 兄弟(中)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74章 一波三折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65章 徐庶到來第4章 百姓感恩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3章 彭城之下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13章 攻心計成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44章 回家(下)第76章 郭嘉出招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詩劍酒!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46章 事情有變第55章 憑什麼?第240章 激戰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62章 趙雲行蹤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399章 小憩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412章 涼州智者楊阜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77章 計策(上)第98章 大旱(下)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24章 怪風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440章 占城稻第60章 還是逃了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04章 車陣戰騎兵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8章 禁足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45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142章 回家(上)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7章 驚聞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