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

曹植對郭嬛說大膽推測紙乃是以草木爲原料,當然是胡扯的話了。其實曹植對於古代的造紙術,也算認識,只不過只記得大概的工序,其他的細節倒是不太清楚。但是這也沒有難倒他,這時代造紙術經過蔡倫的改革,其實已經成形,後世的造紙術其實都是從蔡倫造紙術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進,以及換其他原料製紙罷了。

紙其實早在蔡倫之前便存在,只不過其之前並非以草木作爲原料製作,只看“紙”字之形,左面乃是“絲”字旁便可知紙一開始的時候是與絲有關的。在西人眼中,華夏最出名的莫過於絲綢,而華夏也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被稱之爲赫蹏或方絮。而這些方絮,其實便是最初期的紙了。

後來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不再從價格高昂的絲綢之中取得,而改爲以樹皮、麻頭、漁網等物製作,如此紙的造價便大大降低,而也由此奠定了造紙術的基礎。

而後世的手工造紙術裡面,記錄最完整的莫過於《天工開物》上面竹紙的製作方法,而明代以後,大部分使用的紙也是竹紙了。只不過由於現在形勢不允許,伐竹困難,於是便只能改用其他材料了。

而除了竹之外,據曹植所知,最便宜也最好的材料,莫過於麥草。現在正值秋季,大量農民收割小麥,也是麥草最多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這些麥草都會被農民拿來蓋草屋,有屋的便用來修補一下屋頂,實在是無甚大用。一聽到曹植用銀子收購,這些百姓可謂瘋狂至極,悉數將自家的麥草賣與曹植,有的甚至出車出力,幫曹植拉到鄄城裡面來。而在那些百姓眼中,曹植可算是一等一的冤大頭樂。

對此,曹植只是笑而不語,也不分辯些什麼,拿了麥草便全部扔進這個水池裡面。按照《天工開物》的記載加上蔡侯紙的製作工序,造紙主要分爲六個步驟。第一便是放入水中浸泡,用原始的方法對材料進行分解。其後便是加入石灰,到桶裡面蒸煮。之後便是用石臼打爛,揉成如同泥面一般的東西。剩下的道工序便是蕩料入簾、覆簾壓紙和烘乾。

這六道工序,其實都並不複雜,耗時最多的應該算是第一道分解的工序了。如若是竹子,分解時間要長達百日,幸好這次曹植選的材料的麥草,分解時間也無需如韌性強而且粗壯的竹子那麼久。按照推算,大半個月左右便可成。而後的蒸煮,竹子是用八天八夜,而麥草,應該也可以縮短一大段時間,如此算來,要以麥草造出紙,大約一月可成。

當然,曹植現在也是小規模的製作一下,他這次的目的主要做試驗,同時培養一批造紙的工匠。待得時機成熟的時候,便可利用這批工匠作爲種子,大肆造紙。因此收購麥草的行動也是悄悄進行,沒有讓荀彧等人知道。

不過對於曹植說可以用麥草製作成紙張,郭嬛是完全不信,對此,曹植也沒有多解釋。造紙和活字印刷可以說是兩項極爲重要的影響,曹植也不想完全讓郭嬛知道,於是隨便扯了幾句,便帶她離開了工場,同時千叮萬囑,讓她不要說出去。

……

踏入秋末的最後一個月,徵東將軍府和以成家爲首的鄄城世家竟然都一改之前針鋒相對的狀況,變成了相安無事。不過鄄城內有識之士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夕的平靜罷了,一個月後,鄄城這裡將爆發大變,只不過影響力能有多大,卻是無人知曉!

而這時,鄄城一座看上去不錯的宅院大門前,卻有一名年約十五左右的少年在輕輕敲門。未幾,宅院的大門打開,門房老人奇怪地打量着門前的少年,和聲問道:“年輕人,你要找誰?”

那少年輕笑一聲,說道:“告訴你家主人,他二弟來了。”

“請稍待,小人立即去稟報。”聽到來人自報身份,那門房豈敢怠慢,立即轉身入內稟報。

很快,就見到一名二十許歲,儀容俊朗,相貌堂堂的青年奪門而出,當見到門外的少年時,激動地高呼道:“二弟,果然是你!”

門外那少年聽到高呼,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頭,快步迎了上去,壓低聲音道:“大哥,小弟這次是秘密來鄄城,入內再說。”

那青年恍然大悟,點了點頭道:“好。”說完便拖着少年的手,緩緩入屋。

當宅院的大門關好之後,不遠處卻是轉出兩名小乞丐,其中一人對同伴說道:“你快去通知四公子,那個叫司馬朗的家中來了一人,應該是他的二弟,我在此候着。”他的同伴點了點頭,轉身便去。

此時的曹植與郭嬛剛剛出了工場,當見到前面一名小乞丐向他打了個手勢之後,曹植眉頭一皺,對郭嬛說道:“嬛兒,你先回府,本公子去買些東西,隨後便回。”郭嬛不疑有他,輕點臻首便離開了。

曹植目送其離開之後,閃身進了旁邊的一條巷子,等了一會便見到那小乞丐來到了。曹植當即目光一凝,沉聲問道:“可是司馬朗有異動?”

那小乞丐點了點頭道:“正是。四公子,我們剛纔見到司馬朗府上來了一人,聽司馬朗的稱呼,那人應該是他的二弟。”

曹植聽到,眼中爆發出強烈的神采,驚呼道:“司馬朗的二弟?那不就是……”說到這裡,曹植猛然住嘴,從懷中取出一個小袋子,遞給那小乞丐道:“你們做得很好,這是給你們的打賞,若是有消息,立即稟報。”那小乞丐接過小袋子,打開一看,發現裡面全是小麥,大喜着拜謝而去。

待得小乞丐離開之後,曹植臉色當即變得陰沉起來,喃喃道:“幸好早有準備,留了兩人監視,不然本公子還不知道堂堂冢虎竟然大駕光臨鄄城呢!”

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48章 《權書》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447章 商業流通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45章 夏侯淵到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105章 樂進VS張遼第43章 孫乾師徒第6章 郭嘉之思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158章 辯荀彧(下)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70章 燕人張翼德第59章 老夫無解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178章 計策(下)第150章 兄弟(上)第418章 談條件第177章 計策(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505章 雲長,你敗了!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298章 慶功宴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98章 慶功宴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27章 定計第322章 陳登的選擇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341章 許田打圍第104章 車陣戰騎兵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105章 樂進VS張遼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186章 大豐收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94章 伏擊(五)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227章 新的家第512章 黃漢升箭射羣雄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272章 大仁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219章 晚宴前夕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章 徐州屠城第114章 流民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182章 包圍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70章 燕人張翼德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60章 被劫了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89章 讓徐州(下)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127章 戰後(下)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186章 大豐收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71章 劉備退第149章 印刷術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52章 初見孫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