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

冰釋前嫌之後,兄弟二人便一同來到馬車之前,在一衆士卒保護之下,曹昂才壓低聲音問曹植道:“四弟,你要如實告訴大哥,可是真有五百石糧食?”

卻是曹昂對於曹植說有五百石糧食持懷疑態度,怕他是之前爲了氣自己,而虛報了糧食的數量。

感受到曹昂語氣之中透着的關切,曹植搖搖頭,對曹昂展顏一笑道:“大哥過慮了,植自不會拿糧草之事來說笑。”

曹昂聽到,眼珠子一瞪,失聲道:“真有五百石糧食?”

曹植輕笑道:“有多無少。”

聽到曹植那肯定的語氣,曹昂卻是一跺腳,怒道:“怪不得父親常言,禍亂天下者便是這些世家!百姓悽慘如斯,他們竟然沒有半分同情,還將糧草都收在糧倉之內!好,這些糧草四弟搶得好!”

曹植苦笑道:“大哥,弟也是僥倖成功。”

曹昂拍了拍曹植肩膀道:“大哥明白,故此四弟以後切不可再冒險了。”

曹植聽到,拱手應道:“弟明白。”

二人沉默了一陣,曹昂才說道:“這五百石糧草,卻是足夠我等到鄄城。”說到這裡,曹昂頓了一下,環視周圍已經逼近四千人的流民,嘆道:“然而就算到得鄄城,也不好解決。我軍本來就缺少糧食,何來這麼多糧食給他們。而且一旦知道我軍派糧,恐怕各地流民會蜂擁而至,到時情況更加不好收拾。除此之外還有住的問題,冬天將至,鄄城也只是一小城,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百姓,周圍乾旱也不見樹木。唉……不知道荀老師會不會怪我帶了這麼大個累贅給他。”說完,曹昂深深地嘆了口氣。

眼睛一動不動地盯着曹昂,曹植心中暗暗感嘆道:“看來經此一事,大哥的想法也成熟了很多。做事不再單憑一腔熱血,而是會完整地看待考慮問題。”想到這裡,曹植微微一笑道:“糧秣之事大哥不必擔心,一個小小的白家都藏有如此多的糧食,那麼其他的世家肯定也不會少。”

曹昂聽到,盯着曹植的瞳孔猛然睜大,驚訝道:“四弟準備繼續去搶那些世家?”

曹植眼中帶着不滿的神色瞥了曹昂一眼,說道:“大哥誤會了,植並非去搶那些世家,而是去問他們借糧。”

曹昂聽完,翻了翻白眼,暗道:“這跟搶有什麼區別。”但還是暗贊曹植聰明。雖然曹昂也十分認同曹植的計策,知道這是一個可以快速收集糧草的方法,但還是不無擔心地說道:“四弟,世家畢竟是我大漢的根本,你如此作爲,日後父親擊退呂布之後,要繼續統領兗州豈不是會受到很大阻力?”

曹植微微一笑,露出他那標誌性的小虎牙,說道:“大哥過慮了。又不是我曹家去問他們借糧,而是溫侯麾下大將魏續去問他們借,何來會讓父親統領兗州受阻。此事之後,那些世家恐怕會更加支持父親呢。”說完,曹植還向曹昂眨了眨眼睛。

聽到曹植之言,曹昂直接無語。心中暗暗比較了一下之後,曹昂不得不承認,在智慧上這個比自己小近十年的四弟,已經超過了自己。對此,曹昂也只能感嘆一聲,果然是神童。

低頭靜默了一下,曹昂才說道:“四弟此計雖善,但爲兄以爲還是先向荀老師說一下,再由荀老師定奪。”

曹植知道,當日那麼一點人能成功搶了白家,完全是僥倖,這事例不可複製。而一旦要大規模行事,肯定要曹軍配合,他和曹昂雖然都是曹家公子,但並不能調遣士卒,因而此事肯定要經荀彧的批准。因此曹植想也不想,便答道:“大哥所言甚是。”

如此一來,要商量的都已經商量好,曹植便命人送上飯食。曹家衆人在曹操的授意之下,飲食衣着等一切從簡,當日曹植對趙雲所言的,可都不是假話。因此見到端來的只是小麥飯,曹昂連一絲嫌棄的神色都沒有出現,拿起陶碗便吃。他也是跟着流民餓了兩天,此時聞得飯香哪裡能忍住,連吃了三大碗才停下。若非曹植告訴他空腹太久之後多吃無益,恐怕曹昂還能再吃三大碗。

而曹昂開吃,也不忍餓了兩天肚子的士卒等得太久,於是就讓士卒們同吃。一時之間,衆士卒對這個毫無架子的大公子好感頓生。

用過飯食之後,曹植和曹昂商議之後決定再走上一段路才歇息。其實對此,曹昂是反對的,雖然前進一段路不算什麼道理上行得通,但是要指揮這麼多流民,卻是讓曹昂感到頭痛不已。

不過曹植用事實告訴曹昂,指揮這些流民其實簡單至極。曹昂根本沒有通知那些流民,只是下令士卒們分散守在糧車附近,繼而便下令車隊出發。那些流民見到裝滿糧食的車隊開動,根本不需要吩咐,便極爲自覺地跟着前進,而有士卒手中武器的威懾,他們也不敢造次。

於是四千流民,便自覺地跟着車隊前進了兩裡多,這路程已經是曹昂指揮流民兩天所走的路程了。如若不是天色已晚,曹植也考慮到流民之前餓了很長一段時間,怕他們體力不接,恐怕還會繼續下令前進。

見到曹植如此指揮,曹昂大爲歎服,而轉念一想便已經想明白,曹植能如此輕鬆地指揮流民,靠的便是流民最渴望的糧食。而看完之後,曹昂卻是在馬車之內陷入了很長時間的沉思。曹植知道這是曹昂學習的一個過程,因此也沒有打擾他。

車隊走走停停,曹植也刻意減慢前進的速度,領着越來越多的流民,每天大約也可以前進十里,多的時候甚至可以走上十二、三裡。而車隊每天都會堅持分發兩頓飯食,這纔是讓一衆流民死心塌地地跟着車隊前進的動力。

五天之後,離鄄城還有三分之一路程的時候,在前面開路的文稷忽然着急地大呼道:“大公子,四公子,前面有情況!”

第406章 救援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399章 小憩第240章 激戰第4章 百姓感恩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7章 書生意氣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206章 許褚VS張合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7章 書生意氣第481章 郭嘉來訪第83章 交換(上)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19章 兗州佈置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126章 戰後(上)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429章 井闌攻營第119章 文家(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104章 車陣戰騎兵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150章 兄弟(上)第95章 泰山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392章 孤身往漁陽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346章 荀友若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430章 分兵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178章 計策(下)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51章 兄弟(中)第154章 蝗蟲(下)第126章 戰後(上)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22章 神童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7章 書生意氣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88章 讓徐州(上)第387章 曹植的謀算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386章 攻取涿縣(下)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65章 徐庶到來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59章 老夫無解第106章 冷箭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07章 馬家有女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