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

有道是:

山川過雨曉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路繞匡廬更南去,懸知是處可忘憂。

此詩名曰《初至金陵》,乃是小蘇學士所作,其中“是處可忘憂”幾字,道盡一城風華。

若論金陵此城,山環水繞,形勝天然,物產又豐,人情又厚,端的堪稱忘憂所在。

故此趙佶這等藝術家,自奔至鎮江府起,心心念念,便是要遷來金陵。

金陵城中,後世新街口之南側,乃是昔日南唐宮城所在。

南唐傳承三代,一帝二主。

帝是開國皇帝李昪,其人禮賢下士、輕徭薄賦,遂使南唐大治,甲於十國。

李昪傳位兒孫李璟、李煜,這父子兩個卻是沒福的,當爹的撞上柴榮,當兒的撞上趙匡胤,兩代詞宗妙手,撞上兩代英武帝王,兵戈一交,打得南唐懷疑人生,遂先後向周、宋上表稱臣,自去帝位,改稱“江南國主”。

不過兩位李國主,既有詞宗之才,審美品味,自然非凡。

於是這南唐宮殿一應建築:延英殿、升元殿、雍和殿、昭德殿、穆清殿、玉燭殿、百尺樓等,堪稱各盡其妙,經百餘年風雨,雕欄玉砌猶在。

而趙佶此人,才華性情,恰似李後主轉世一般,藝術審美亦是極高的。

他如今失了千辛萬苦打造的艮嶽,遂打起了南唐宮殿的主意——

自至鎮江未久,便四處搜刮錢糧,遣人大肆修繕,大致竣工,便迫不及待搬來。

那行宮正南門外,有橋曰內橋,又曰虹橋,取“彩虹臥波”之意。

出得內橋不遠,即是三山街,人煙輻輳,商賈雲集,此亦金陵府法場之所在,凡施殺剮之刑,都在此處。

九月初三,正午未至,三山街已是人山人海。

卻是昨晚便有告示貼出:

道是童貫大帥捉得兩個大逆不道反賊,都是青州巨賊武植麾下,次日午時,要行車裂之刑,以儆效尤!

車裂即五馬驅車,將人拉扯分屍,這等刑罰殘忍無比,自唐末而絕,如今趙佶竟然搬出重演,豈不是極爲少見的大熱鬧?

許多人聽說後,一夜都激動地睡不着,天不亮就趕來,一心要佔個好位置,細細觀摩。

是日一早,官府便有人來到三山街十字街口,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收拾停當了,又有二三百利落能幹的捕快,去往死牢門前,預備接人。

及至巳時,金陵大元帥張所,奉了太上皇聖旨,點兵三千,亦往死牢處等候。

死牢之中,自有小牢子牽了張覺、李應兩個,各與他換得一身麻衣,鬢角插一朵紙花,帶到青面聖者神案前,與他一碗長休飯、一瓶永別酒,讓他吃喝罷了上路。

若是一般死囚,性命在即,哪裡還咽的下?

張覺、李應兩個卻不然,他兩個自榆關被擒,船上漂泊,至此月餘,心下早知沒了活路。

兩個路上便商量好了:“俺兩個今番有死無生,卻不可死前失了體面,他便是剮了俺二人活煮,亦咬住牙休叫一聲!如此雖是死了,也留一個好漢名聲在江湖上。”

因此二人痛痛快快,吧唧吧唧吃飯,噸噸噸噸喝酒,那個香甜!

小牢子們看了都稀奇,互相使眼色,那意思是:實不曾見這般硬朗好漢,真個可表可敬!

吃喝罷了,押着出牢門,自有捕快們備好了囚車,五花大綁塞入囚車,便往法場押去。

張所則把兵馬四下護衛,如此前呼後擁,不久到得十字路口,但見五輛馬車兒,已經備下,只待午時三刻,監斬官來畫押行刑。

張覺從囚車裡伸着頭望了望,大笑道:“不料我同李存孝一般死法。”

所謂“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這個李便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正是車裂而死。

據說行刑之時,五馬拉車狂奔,李存孝一時吃痛,怒吼一聲,收臂縮腿梗脖子,五輛馬車齊齊被他扯翻。

如此一連換了幾批車馬,都奈何不得他,後來還是他自個厭煩了,出主意道:“力氣天生,吾能奈何?若要殺吾,且先斷筋碎骨,再請殺之。”

監斬官聽罷,果然令人割斷他手筋腳筋,敲碎了膝蓋骨,然後又換好馬,這纔將這猛將分屍。

李應也知這個典故,當下笑道:“那不若我二人且比一比,瞧誰撐得久些?”

金陵大元帥張所,乃是個年過花甲的老將,今日起得早了,一路坐在馬上,有些迷迷瞪瞪的犯困。.

聞聽二人言語,忽然睜開眼,上下打量二人:“聽你二人說話,豪情膽魄不凡,如何不爲大宋效力,偏偏追隨那武植?”

李應斜睨老將一眼,淡淡道:“大丈夫的事情,說與你這老匹夫,你也難懂。”

張所耳順之年,聽了此話,只是一笑置之,旁邊卻有個十七八歲小將軍,嗔怒道:“呸!鼠輩安敢辱吾父親!”

李應看去,眼前一亮:那小將生得卻是極好,前發齊眉,後發齊肩,面如滿月,目秀眉清,頭戴虎頭三叉金冠,二龍搶珠抹額,身穿一領大紅團花戰襖,軟金帶勒腰,坐着一匹渾紅馬,兀自怒容滿面。

李應本要罵他幾句的,然而見他如此年紀,倒想起自己少年時,一時消了火氣,搖頭嘆道:“伱小孩兒家,懂得什麼?你可知童貫同金國如何議和結盟?他要把長江以北土地,盡數割給金國去!你也是將門兒郎,當知‘守江必守淮’的道理,莫非這般道理,趙佶童貫不知?非不知也,他只怕不能盡逞金人之意,金人不肯盡力對付我哥哥武大郎!”

張覺亦在一旁道:“我本是遼國漢兒,按理同他宋國皇帝全沒鳥相干,但我這外人反而看得明白,天下大好河山,本來都是華夏漢家所有,又不是他姓趙的自家世界,他憑什麼便賣於外人?這位老哥問我們爲何追隨武植?嘿,嘿……”

“我且問你,身爲男兒漢,你是願替那秦皇、漢武、唐太宗賣命,還是願意追隨晉惠帝、石敬瑭?”

那少年怒道:“當今天子,豈是石敬瑭之流可比?”

李應嘿嘿笑道:“你說的當今天子,是趙佶,還是趙桓?石敬瑭只割了幽雲十六州,他們卻要割掉天下半壁!依我說來,他們還比不得人家石敬瑭罷。”

少年滿臉漲紅,欲待辯駁,卻又想不出理來,只糾結道:“總之、總之,反正、反正……”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張所低聲喝道:“張憲住口!”自家長嘆一聲,低頭不語。

這時現場已是人山人海,張所把兵馬擺開,四面攔住看熱鬧的百姓,都墊着腳、勾着頭,眼裡放光要把這場熱鬧觀看。

這個情景,有詩爲證,正所謂——

法場一開鬧市囂,爭誇五馬鐵蹄驕。匆匆四下人頭涌,不見當年衙內高。不多時,四個監斬官員,帶了三五百隨從,得意洋洋,並轡而至。

居首一個,乃是蔡京第四子蔡絛,其餘三個,則是何灌、苗傅、劉正彥三將,他三個都是童貫新近提拔倚重的,又有打榆關的戰功,故此讓其一併來監斬。

看看時刻將至,蔡絛咳嗽一聲,把出文書來,大聲唸誦張覺、李應二人所犯罪過:說他兩個如何同武植一黨,如何佔地爲王,如何對抗盟國天兵,如何心懷不軌……

四下一些明白些事理的,越聽越是皺眉,覺得這事兒不大對啊。

蔡絛這裡囉裡囉唆唸到一大半時,忽然聽見人羣躁動起來,蔡絛不由一愣:還沒開始五馬分屍呢,怎麼這麼快就高潮了?

正要令人喊肅靜,忽見無數人伸手指着一處,他心下一動,順着衆人所指,扭頭看去,只見西南方向,熊熊大火燃起。

蔡絛這時還沒反應過來,驚奇道:“咦,卻是哪裡走了水麼?”

何灌則是喝道:“不好了!看那着火之處,卻不是清涼山!”

清涼山在宮城西北方向,蔡絛一想果然,一下回過神來:“哎呀,糟糕了,那個誰、那個誰豈不是在清涼山?”

話音未落,便聽的西南方向喊聲大起。

不多時,驚人消息傳來:“淮南西路的勤王軍,殺奔清涼山,說要救出皇帝,清君側!”

蔡絛大驚,還不待他有所反應,又有消息急傳:“要清君側的,乃是江南東路的勤王軍!”

隨即,一個接一個離奇消息接踵而至,有說江南西路的兵馬反了的,有說福建路的兵馬反了的,一時又說荊湖南路的勤王軍正攻打宮城的,場中一衆官將,個個驚得呆了。

何灌眼睛微轉,忽然叫道:“啊呀,這等大亂時刻,我該去童大帥處,隨他勤王保駕纔是!蔡大人,劉將軍,苗將軍,這裡便交給幾位了!”

說罷他帶上自家親兵,扭馬就走。

蔡絛一想對啊,這個時候我不去太上皇面前展現忠心,跟這裡湊哪門子熱鬧?當即一抱拳,一臉正氣說道:“劉將軍、苗將軍,我要去見家父,隨他保護王駕,這裡全託付給二位!”

說完他也飛馬走了。

這時一個小黃門,騎匹馬自宮城方向飛奔來,口中遠遠高叫:“張所張大帥何在,聖上召你速去宮中守衛宮門……”

張所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此時此刻,除了宮裡的禁軍,就數他這支兵馬離宮城最近!一旦有事,調他去卻是最快捷的。

他疑惑地看了一眼李應、張覺,見這二人也是一臉困惑,暗自搖了搖頭,隨即對幼子張憲道:“城裡看來要出大亂子,爲父奉命去守宮門,你速速回家,切不可亂跑。”

張憲連聲應了,張所不敢耽擱,領兵便走,只有十幾個家丁,簇擁在張憲身旁。

張所這三千兵馬一去,現場所剩下的,便只有幾百公人、捕快,連忙四面攔住法場。好在看熱鬧的百姓們見出了大動亂,聽着滿城有人大叫“清君側”,也自驚懼,膽子小些的紛紛回家。.

只有一些市井無賴,趁勢跟着起鬨:“不是說五馬分屍麼?快分啊,等會兒鬧大了,卻沒這好熱鬧看。”

這說話聲音未落,便聽一人暴喝道:“呔!趙官家這廝賣國,還要把好漢殺戮,你等也都是華夏子民,不替好漢叫屈,反要看他熱鬧,某家如何肯容你?”

說話之間,便見那幹無賴閒漢的腦袋,砰砰的炸裂一片。苗傅、劉正彥兩個吃了一驚,急忙看去,卻見一個二十上下的公子哥兒,一身文士裝束,手中卻持着兩個水桶般大小的金錘,亂砸人頭。

苗傅連忙摘下鞍邊長槍,大喝道:“兀那賊人,你是要劫法場麼!”

那公子哥兒砸殺了二十幾個無賴閒漢,扭頭望來,大笑一聲:“哈!小爺同朋友偶爾經過,不料你這裡要屈殺好漢,幾乎活活被你等氣煞,你說我要劫法場,那便劫一劫何妨!”

說罷揮起金錘,但見金光綻放,早把捕快打殺無數。

這一下法場徹底大亂,那公子哥兒莫看年輕,錘法卻是剛烈無雙,一個人奮力殺向囚車。

苗傅、劉正彥對望一眼,雙雙取兵刃殺出,身後二三百軍士,也跟着一擁而上。

苗傅要爭功勞,飛馬上前,一槍直刺出去,那公子哥兒揮錘一格,噹的一聲,那條槍早飛去了天上,抖着流血的一雙手,大叫道:“你這廝究竟是誰?”

旁邊劉正彥正要殺上,一見苗傅一招便敗,連忙勒馬,忽聽旁邊有人讚道:“好氣力!好錘法!”

他扭頭一看,說話的正是張憲!

劉正彥眼珠一轉,計上心頭,大叫道:“張公子,你父親奉命看顧法場,若是有失,怕他不免要耽干係,將來傳揚出去,人家也要笑你父子無能。”

張憲畢竟年輕,聽了這話眉頭一皺,暗自點頭道:“不錯,父親雖然去守宮門,我還在此,豈能任人劫了罪囚?”

回頭道:“擡我槍來!”

當下兩個家丁擡得一杆虎頭蘸金槍出來,那槍桿有茶盞粗細,劉正彥看在眼裡,心中暗喜:“我來金陵,久聞大帥張所家裡的幼子武藝驚人,看他這槍,只怕果然有些本事!這小子無官無職,真解決了賊人,豈不是我的功勞?”

那使錘的一招擊敗苗傅,正要殺入去救人,忽聽馬蹄急響,耳畔聽得人叫:“賊子,照槍!”

他看張憲年少,也不以爲意,掄錘子就是一下,但聽一聲大響,金錘撞金槍,一股巨力傳來,震得蹬蹬連退數步,心中大驚。

那邊張憲也沒得好,只覺虎口一陣劇痛,連人帶馬都退了幾步,眼神卻是愈亮,口中叫好道:“果然好氣力!你這廝姓甚名誰,可敢相告。”

那使金錘的看他幾眼,冷笑道:“告訴你也不怕你們下海捕文書捉我,小爺嚴成方,人稱我‘金錘公子’,早晚也是要造反的人!”

說罷回頭大喝:“伍尚志,你這沒義氣的,這般多人打我一個,你不幫我麼?”

卻聽一聲長笑,人羣中,一個年輕大個兒,從背後解下長長的包裹,一邊走一邊抖開了,卻是一杆閃亮亮的銀戟,口中大喝道:“‘銀戟太歲’伍尚志,偶遊金陵,一時起意,卻要劫個法場耍耍!”

人羣之中,史進和聞人世崇對視一眼,彼此眼神裡,都是一派迷茫,兩個異口同聲問道:“這兩個好漢,乃是你們安排的幫手麼?”

這正是:

命未該絕路未斷,殺聲滾滾侵天半!金錘銀戟來相逢,始信江南多好漢!

第349章 兀朮霸王爭放膽第594章 第伍百玖拾回 寒光閃落青龍刀第436章 梁山明教英雄會第781章 你等都中俺計也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703章 第陸佰玖拾捌回 記得清明把酒償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404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第722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三)第227章 武孟德一路向西第257章 蔡京接化發童貫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45章 牢城營遇黑旋風第402章 老曹化身李墩子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767章 金主用計破老曹第742章 夫人廟青州顯聖第82章 小小身材大大膽第523章 父女團圓淚漣漣第105章 第壹佰單伍回 上風上水麒麟山第38章 揭陽嶺上遇舊人第101章 第壹佰單壹回 獨候中宵又因誰第646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捌)第616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上)第433章 辛興宗版楊六郎第613章 第陸佰零玖回 金牌催欲雁門開第118章 孟德信手布天羅第467章 烏龍嶺外鼓聲摧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518章 綽號每每藏玄機第28章 收鼓上蚤錦豹子第123章 蜈蚣何物慾飛天第168章 英明神武趙官家第133章 罵陣無雙小霸王第134章 義氣真心值幾何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297章 誰解段郎金玉言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468章 將計就計變烏龜第193章 從來狡兔分三窟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294章 邊個至威至犀利第234章 不剮狗官不回山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693章 第陸佰捌拾玖回 南北皆有禍事來第622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一)第245章 王慶綠染太師府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438章 杭州城下殺氣蒸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500章 第肆百玖拾捌回 武孟德入幫源洞第662章 老曹小計破延州第491章 第肆百捌拾玖回 聖火輝煌蝴蝶谷第133章 罵陣無雙小霸王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5章 陽谷縣都頭武大第321章 且將寶劍贈佳人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104章 第壹佰單肆回 溫柔鄉中英雄瘦第454章 連珠箭出蓋南國第3章 武大痛打西門慶第206章 且驅大刀戰大刀第682章 親兄熱弟本一家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297章 誰解段郎金玉言第127章 呼延灼訪舊借兵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47章 牽紅線曹操做媒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韓五跨江奪潤州(下)第579章 頑石開闢金光燦第119章 天地人和話梁山第477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一)第6章 武大抄家西門府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770章 滿天將星落如雨第245章 王慶綠染太師府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573章 第伍百陸拾玖回 計中更有計策藏(下第142章 蠻牌將破陣顯威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134章 義氣真心值幾何第261章 韓五曹操戰六將第225章 集衆望羣虎歸山第99章 第玖拾玖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第680章 吾家兄弟盡奇才第793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下)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43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三)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161章 初會風流花月魁第714章 第柒佰零玖回 老曹怒斥天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