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此身已在地獄裡

汴梁城上,耶律淳驚得瞪直了眼,萬料不到老曹這般潑悍,竟是真個狠下心腸,把那些權臣棄之不顧。

至於底下兵將,衝勢一起,面前便是座山,也自要踏平了,何況區區百十個宋人?便是耶律淳有心叫停,急切間也難約束得住。

只有秦檜還在咬牙切齒叫罵——

老曹把一干權臣棄若敝履,於他而言便似脣亡齒寒一般,雖然事不關己,實有切膚之痛。

因此不斷詛咒,聲稱要把此事傳諸天下,鼓動那些人的門生故吏同老曹爲難,從此四面樹敵。

耶律大石望他一眼,冷冷道:“勸你休做這般白功,這個武植,看似魯莽,其實此舉正是破局良策。至於指望這些死鬼的餘黨爲難他……呵呵,他若真個搶回了汴梁,天下第一名將立地而成,他不爲難別人,已是阿彌陀佛,何人敢來撩他虎鬚?”

秦檜這人,雖是個聰明絕頂角色,但也難免爲知見所障,搖頭不信:“此言不然!有宋一朝,文貴武賤,此非一日之寒。他武植便立下大功,也不過是個成氣候的軍頭,安能抗得過百年風俗?他比狄青狄武襄如何?”

耶律大石哂笑道:“狄青於疆場廝殺,固然冠絕當世,真論胸襟銳氣,安足與武植並論?武植跨海出兵搶我幽燕,此事你等滿朝文武誰知?單此一事,便非狄青所可媲美。你真要把他比作旁人,倒是有一個更加合適。”

此論一出,不止秦檜,連耶律淳、蕭幹都不由好奇:“是誰?”

耶律大石微微仰起面孔,滿面警惕望着城外,幽幽說道:“魏武帝曹操。”

蕭干連連點頭:“罷了!此人不是有個綽號,便叫‘武孟德’!”

秦檜倒吸一口涼氣:“伱是說,武植竟心懷不臣?”

耶律大石冷笑不言,蕭幹卻搖頭笑道:“在你南朝,真正忠君的臣子,才叫舉目皆敵,又豈能做成大事?”

耶律淳強笑道:“隨他是曹操,還是孫權劉備,他要化蛟成龍,還須過朕這一關!今日他若死在汴梁城下,甚麼雄心野望,一併成虛。”

耶律大石幽幽道:“若是如此,便是最好,只怕……殺他不易。”

秦檜忽然原地一蹦,尖叫道:“追上了、追上了!”

衆人精神一振,果然望見遼國三軍,已追到曹操隊伍尾後。

說時遲、那時快!

只聽宋軍營寨中,一聲梆子響,隨即轟隆一聲,數百石砲,一時齊發,漫天大小石塊,如雨而落,三路遼軍,頓時打倒一片,人喊馬嘶亂作一團。

這若是一般宋軍,忽然捱上一輪砲雨,怕是當場便要分崩離析。然而三個領軍遼將,也都經歷了不少大陣仗,值此變化,齊齊高呼,激勵士氣,引着衆軍繼續前突。

可是“轟天雷”凌振,真不枉了叫做天下第一砲手!這些石砲造時,他無日無夜伴着工匠,稍有不合尺寸,便令拆了重來,因此質地做工,屆屬上乘。臨陣指揮,更是如臂使指,使那些砲車發射頻率大爲提升。

不多時,又是兩三輪石砲激射,遼國三路兵馬,都打得楞立原地,陣勢也自散亂開來。

耶律淳狠狠一錘城牆:“唉!終是吃他逃了。”

話音方落,卻見已至營門的老曹將馬一勒,單手提了李清照下馬,輕輕一推,交給接應來的扈三娘,自身拉轉馬頭,揮刀一指,麾下五員大將,三千軍卒,齊齊大吼,反身朝遼軍撲來。

李清照呆呆問道:“三娘!武大、大官人,他、他不進來麼?”

扈三娘滿面紅光,得意道:“進什麼來!不見遼軍已亂,此時不殺敵,更待何時!”

扭頭叫道:“劉大哥,替我照顧好李家姐姐,我隨夫君殺敵去。”

劉延慶快步趕來:“弟妹放心,老劉這手箭法,便是十萬遼軍來,也自護你姐妹無恙——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扈三娘一點頭,拔刀上馬,桃腮杏眸,殺機流動。

李清照看她英姿颯爽模樣,哪裡似往日抱了孩兒傻笑的少婦?不由心折,忍不住叫道:“三娘妹子,你真威風!姐姐恨不能有你這身手,也替國家殺敵。”

扈三娘豪邁大笑:“姐姐仙女一般人兒,如何做得這等粗魯勾當?且不多說,妹子去了!”

說罷一拍馬,和張俊兩個,領着八千軍卒,緊隨老曹殺出。

劉延慶望李清照望夫石般勾頭往外看,心裡好笑,上前道:“夫人,這裡不是安全所在,若要觀陣,不妨上樓。”

李清照猛然醒悟,連忙謝過劉延慶,扯起裙腳,也顧不得仕女風儀,飛奔上了南青州巍峨樓臺。

爬到一半,忽然想起:啊喲!武官人放了我下來,他麾下史教頭,似乎忘了放明誠下馬,便徑直殺敵去了……

趙明誠此時,橫在史文恭鞍上,真正是肝膽俱裂,鼻涕眼淚糊了滿臉,大張着口,發出無意義的怪叫。

他這個視角,當真妙到極處,眼見對面契丹騎士,臉上流着熱汗,滿臉猙獰衝來,雙方飛速接近,以至於幾乎能感受到對方戰馬的鼻息!至於馬蹄踏過,濺起的泥塵,更是看得清晰無比。

那騎士雙目瞪得幾乎裂開,高舉一口砍刀,野狼一般長嚎:“嗚哇哇哇呀呀呀!”趙明誠也不由跟着大叫:“媽媽哎哎哎哎呀!”

隨即一道勁風,從他腦後掠起,只聽“┗|`O′|┛嗷嗚吼吼吼~~”一聲詭異無比的怪嘯,一杆長槍彷彿憑空出現,惡狠狠扎入那騎士心窩。

趙明誠清清楚楚看見,n那人胸前甲鏡,先是微微一凹,隨即咔嚓一下碎裂,那槍頭伴着怪嘯,狠狠往裡一探,隨即抽出,留下碗口大的血肉窟窿——

飛濺的污血、碎裂的骨頭,以及契丹騎士口中噴出的口涎、血沫,帶着腥氣、臭氣,劈頭蓋臉打在趙明誠的臉上、嘴裡。

噗通。

契丹騎士落馬,雙眼大睜,帶着絕望死意,盯住了趙明誠,口角一張一合,不斷涌出近乎黑色的血漿,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響。

趙明誠博學多才,恍惚聽出,這似乎是幽州一帶,契丹人世代相傳的小調。

他被嚇得閉上了嘴,隨即就察覺出嘴裡的異樣——滑膩膩的可能是血,硬邦邦的也許是骨頭渣子,軟軟有點嚼勁的,說不定是心臟的碎末……

哇的一聲,趙明誠海嘯山崩一般狂吐。

但才吐了兩口,怪嘯之聲又起,隨即不斷傳蕩耳邊,而一股一股的熱血,乃至形形色色的人體零件,也一陣一陣迎面打在他臉上、身上。

趙明誠此刻心智,半點不由自主,只是本能地嚎叫,又本能地嘔吐,在近乎永無止境的輪迴裡,他內心深處僅有的一點清明,彷彿陡然弄明白了處境:是了!我已深陷地獄!刀山火海,惡鬼修羅!

那不斷在耳邊響起的怪嘯,便是地獄終日不息的陰風罷!

趙明誠漸漸不叫了,他愣愣看着前方。

看着一個個模樣不同、神態卻同樣猙獰瘋狂的契丹人,在一杆長槍的揮舞下,或是頭顱炸裂、或是咽喉扎穿、或是心口刺破……用諸般慘烈姿勢死在自己眼前。

地面飛快後退,把一雙雙不瞑目的眼,一具具抽搐的身體,不斷棄之背後。

只是那些絕望的眼神,那些顫動的皮肉,盡數深深刻入他的記憶,再難揮去。

不知何時,渾身灑遍血漿,彷彿從血海深處爬出的趙明誠,忽然嘴巴一咧,“哦哦哦、嚯嚯嚯”的怪笑起來。

他的左眼大睜,彷彿要看清下一個死在面前的人,究竟是怎樣的死法。右眼卻眯成一條線,彷彿被眼前的一切逼得不敢睜眼。

他的脣角一邊上揚,不斷髮出嘻嘻嚯嚯的怪笑,一邊下垂,偶爾發出啊啊呀呀的驚呼。

這便讓他被血漿染遍的面孔,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扭曲。

雪驌驦已經變成了血驌驦,史文恭自老曹回身拔刀的瞬間,身先士卒衝鋒,馬不停蹄衝入遼軍,鬼哭槍縱橫開闔,直殺得人成血人、馬成紅馬,

不得不說,殘遼這些兵馬,一路連勝宋兵,又幾番逼退了鄭州金兵,便似鋼刀百鍊,鋒銳已成。

於史文恭看來,在他所交手兵馬中,也僅僅輸了女真本族兵馬一籌,卻堪與怨軍精銳媲美。

殘遼十餘萬兵馬,若都有這般戰力,足可橫掃宋境!史文恭心中想到——所幸漢家天下,尚有吾兄!尚有我等!

既有我等,當殺盡這些異族強兵!

史文恭於亂戰之中,恍然有悟,出招之際,漸漸愈發狠辣、陰毒,不留一絲餘地於人,亦不留一絲餘地於己。

這般殺法,本是武者大忌,所謂過剛亦折,便是其中道理。

然而史文恭身軀、武藝,千錘百煉,隱隱竟於絕境之中,走出一條別樣的生路來。

別人只看他槍勢越發兇狠,彷彿每一招都要同人以命換命,卻難以察覺他心若冰雪,長呼慢息,周身力道滾滾如江河,看似每一招都使老了招式,然而老陽生少陰,於一往無前之中,卻又隱藏一股常人難以察覺的回力。

只可惜今日大戰,並無丐幫高手在場,不然當能指出:咦!這廝槍法,怎麼同我們幫中一套絕學頗有相似處?若是丐幫幫主在此,則更能看得分明:呀!這不是亢龍有悔的悔麼?

史文恭一心沉浸去殺戮,倒是忘了鞍前還有個人兒——

這要賴雪驌驦過於給力!一般戰馬,豈能載了兩人還這般縱橫如龍?

汴梁城上,耶律淳等人眼睜睜望着幾陣石砲,打亂了自家兵馬節奏,隨即武植領本部三千人,悍然反衝,而他營中,又有七八千兵馬殺出,就在平地上相互絞殺成一團,都不由先驚後喜。

蕭幹以點兵之法,默默數了老曹兵馬,歡喜道:“他上陣兵馬,已有一萬一千之數!按先前探馬所察,此刻營中至多兩千人,其中半數都是砲兵,餘下的縱然傾巢而出,也不足爲慮。我軍雖然被他壓制,畢竟也只有一萬五千人,如果此時大軍出動,一舉滅其何難?”

殘遼犯宋,幾番廝殺後,至於十餘萬人,後來雖然也招募了些百姓、降軍,又添數萬,卻都是不堪大用的。

除了各地州府留守的,汴梁城中遼兵,共是八萬之數,如今兩個皇侄和耶律佛頂領出萬五,城中兵馬,足足還有六萬餘衆。

耶律淳思忖片刻,眼神中露出決絕之意,咬牙道:“好!便依蕭大王所言,你我三人,各領萬五人馬出城,依舊自三門而出,一舉滅殺此獠!”

說罷大喝:“吾兒何在!”

一個十六七歲少年赳赳而出:“父皇,阿撒在此!”

耶律阿撒,耶律淳愛子,如今乃是太子之位。

耶律淳道:“我出兵後,你謹守城池,萬萬不可有誤。”

少年臉上掠過一絲激動之意,跪下道:“兒臣身在,則汴梁在!”

耶律淳大笑,示意蕭幹、耶律大石道:“趙官家有此獅兒乎?”

蕭幹亦笑,溫言道:“我留金臣阿古者在此,助太子守城。”

金臣阿古者乃是蕭幹麾下愛將,忠心耿耿,力敵萬夫,耶律淳聽了連連點頭:“有此人幫助,愈發可靠。”

當下三人各自領軍,依舊從南城三門分別殺出。

李清照在樓臺上觀戰,本來見曹操領兵,以少擊多,殺得遼軍四分五裂,明顯大佔上風,喜極忘形,連連跳腳拍手,惹得不遠處劉延慶不斷斜睨:這個婆娘,看着也有三十餘歲,長相也不過稱得清秀,不料歡喜之際,卻和少女一般,這等心性纔是當真可愛,我那賢弟,果然慧眼不凡。

然而又過片刻,怪獸一般橫陳於大地的汴梁雄城,左中右三道城門齊開,洪流一般遼軍,黑壓壓衝出,便似三道黑煙,滾滾襲向戰團。

李清照臉色頓時蒼白,“哎呀”一聲驚叫,倉皇四顧,看向劉延慶:“劉將軍,我們營中還有多少人馬?”

劉延慶看着遼軍衝來之勢,雖然不在場中,也不由面色微變:“我們營中?還、還有兩千人左右,其中一半都是砲手,另外一半的一半,臨時充作砲手。”

話音未落,凌振已然下令發砲,那些砲車調整了角度,石頭劃過高高弧線,都往戰陣之外打去,然而三道洪流,依舊停也不停衝來。

李清照見了越發驚慌:“哎呀,投石車也擋不住他!這可如何是好,劉將軍,還請快想辦法。”

一時間,已忍不住按住了窗櫺,心道:我遭遼人擒了一遭,如今幸得大郎救回,若他真個兵敗,我豈肯再做俘虜?他若敗亡,我便就此跳下,也算和他同生共死!

心中正發狠,便聽劉延慶道:“我若有辦法,此刻我早在陣上殺敵也。夫人不必擔心,我家元帥自有後手。”

李清照正要說:什麼後手,能擋住這些如狼似虎遼兵……話未出口,便聽陣中海螺嗚嗚吹響,劉延慶神色一動,探出頭大叫:“擊鼓!擊鼓!”

早已備下的一百面大鼓,同時響起,鼓聲遠傳數十里外,劉延慶半個身子都彈出窗外,望着東邊看了良久,忽然伸手一指:“來也!來也!哈哈哈哈哈,我家武帥,算計無雙!”

李清照連忙探身,盡力望東看去,卻見滾滾煙塵遮地覓天,煙塵中隱隱有千軍萬馬,飛速往這邊戰場殺來。

佳人獨自望高臺,始見何爲蓋世才。天下踏翻兄弟在,英雄無數向西來。

第630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玖)第505章 光明右使好面熟第600章 第伍百玖拾陸回 厚餉勤練雲州軍第760章 貫忠六路伐女直第671章 摸金校尉現人間第717章 轟轟錘震薊州城第393章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167章 賢者時分定妙計第55章 宋公明鐵骨熬刑第158章 衙內俠情贈寶刀第341章 三雄鼎立暗相爭第206章 且驅大刀戰大刀第397章 兄弟團聚英雄樓第517章 合流分兵踏歸程第518章 綽號每每藏玄機第70章 梁山大名傳天下第430章 會有一日恩德還第208章 蕩陣無雙急先鋒第772章 瘦臉虎戰武二郎第215章 武孟德傳語關勝第689章 樊魔王獻計破敵第566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中)第285章 同心振翅且齊飛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698章 第陸佰玖拾叄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下第4章 武大休了潘金蓮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579章 頑石開闢金光燦第2章 不識武大是曹郎第14章 對影山下戟相壓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560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下)第66章 武孟德花譽美人第679章 此身已在地獄裡第736章 莽和尚怒闖道宮第501章 第肆百玖拾玖回 心生悔意武孟德第651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下)第753章 雄軍合流決戰時第118章 孟德信手布天羅第348章 大金國主阿骨打第52章 黃文炳解詩獻計第462章 舊誓前盟如夢中第9章 第玖回 梁山好漢打上門第464章 春風萬丈赴林梢第40章 李俊灑淚祭判官第54章 神行太保奔梁山第78章 哥哥到底最疼誰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321章 且將寶劍贈佳人第627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陸)第291章 精兵猛將潰西京第524章 青州天下第一府第35章 潘金蓮戰扈三娘第128章 神箭將軍獵豬王第484章 人間自是有情癡第378章 凜冽刀光化血塵第544章 始信李應是英豪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148章 鐵牛作詩釣臥龍第541章 水深誰人能把握第174章 無影箭箭出無影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352章 照夜玉獅旗杆嶺第564章 童大帥進退失據第558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下)第787章 入雲龍術勝烏靈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230章 雙刀傳承沒面目第672章 你伏我伏你伏誰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257章 蔡京接化發童貫第203章 霸王叫陣樑中書第452章 漢家何嘗少英豪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482章 百花綻放昱嶺關第739章 渾河倒灌殺虎口第156章 太師倒踢紫金冠第743章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47章 牽紅線曹操做媒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752章 另闢奇徑阿骨打第407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下)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韓五跨江奪潤州(下)第581章 關前精銳初相遇第649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上)第741章 阿骨打分兵誘敵第626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伍)第305章 自古鏖兵不厭詐第1章 前世今生兩渺茫第109章 第壹佰單捌回 武孟德舌戰武宗第125章 四大都頭戰梁山第222章 水火澎湃魔王兇第764章 第柒佰伍拾玖回 老道弄法戲雙星第573章 第伍百陸拾玖回 計中更有計策藏(下第265章 劉智伯鬥計孟德第57章 縱馬狂歌破陣子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211章 曹孟德慷慨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