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第肆百陸拾玖回 智勇雙全辛將軍

第471章 第肆百陸拾玖回 智勇雙全辛將軍

浙江四龍自方臘起兵以來,也與官兵戰過幾場,南方那些軍將,戰力每每還不如捕快,因此在四龍心中,官軍實無可畏。

雖然曉得此前方貌、方七佛等連連戰敗,一路丟城失地,但在四龍眼中,大抵是官軍數量太衆,衆寡不敵緣故。

今日水路夜襲,火燒連營,他自家一片大亂,兵力優勢自然難得體現,趁勢斬首童貫,豈不是水到渠成?

四個信心滿滿,領着水兵自側門衝入,望見他營里人喊馬嘶,一片混亂,俱是大喜,喬正真不枉叫個“衝波龍”,長腿拽開,幾步衝到最前,高叫道:“殺童貫吶!”

話音未落,只見一小股宋軍迎面撞來,約摸三四百人,爲首一個年輕將軍,白淨面皮桃花眼,雙眉斜飛入鬢,長得比大姑娘還俊俏三分,喬正素好男風,頓時騷心萌動,涎水亂噴,怪叫道:“啊呀,小兄弟,你這般好品貌,學人打打殺殺作甚?不如從了哥哥,不負你這一身好皮肉。”

來者自然便是西軍“小太尉”姚平仲,眼見喬正惡形惡狀,面上便似凝了一層寒霜,也不答話,把馬一催,挺槍就刺,喬正亦不示弱,尖嘯着舞漁叉迎了上去。

有詩云:

美男你衝不衝?沖沖,衝,沖沖!

廢話就不多說,衝波龍要衝一波。

衝波龍本事大,要把小姚帶回家,

小太尉不說話,讓伱知道誰是爸。

噹的一聲,槍叉交擊,喬正周身一震,暗驚道:這個兔兒爺般小子,怎地這般大力氣?怕是不好上手,不要按不住他,反被他弄了……

當下便要變招,不料發力一抽,那叉紋絲不動,卻是姚平仲使個粘字訣,往下一壓,卸去他撤叉之力,復又一攪,喬正只覺一股大力傳來,兩手不由自主撒開——那杆叉吃攪飛數丈開外。

喬正大驚,正待逃開,轟的一槍,疾若奔雷,撲哧刺入喬正胸膛,姚平仲吐氣開聲,“嘿”的一挑,把喬正挑起空中。

說時遲,那時快,但見那條鐵槍乍出乍收,欻欻欻欻欻一連五槍,喬正身軀不及落地,丹田、小腹、胸口、咽喉、面目,自下而上炸開五團血光!

隨即姚平仲揮槍狂掃,槍桿重重砸在喬正屍身上,往後飛出四五丈遠近,若非其餘三龍跳開及時,都要被他砸倒。

唰的一聲,五千水兵齊齊止步,剩餘三龍也是大驚失色,喬正這條叉,能在水底生搏鼉龍,如何一招間便即身死?官兵之中,竟然有如此猛人?

成貴不愧是四龍之首,雖然心驚,卻見姚平仲只帶了數百人,將牙一咬:“休要怕他,我等五千大軍,這廝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且殺了他,取了童貫人頭,大夥兒個個都有厚賞!”

姚平仲冷笑一聲,厲喝道:“西夏人千軍萬馬,俺覷他只如草芥,你這等不入流賊寇,便是十萬人又如何?”說着把馬一拍,舞槍直殺入來。

成貴高叫道:“不想死的,合力並了他!”

“錦鱗龍”翟源、“戲珠龍”謝福齊聲厲嘯,舞着朴刀殺上,成貴倒拖竹槍,扭身就跑。

看官且想:這個姚平仲出身西軍,一身功夫多在馬上,當初步戰寶光如來,尚能平分秋色,如今有馬有槍,那又是何等的鋒芒?

翟源、謝福也是江南武林成名的好手,朴刀下的人命,沒一百也有八十,無奈出門不曾看黃曆,撞上這個煞星,勉強同他打了兩三合,姚平仲一槍橫掃,擋開兩把朴刀,那槍自背後一轉,忽從左腰處躥出,恰似毒龍出洞,噗嗤沒入謝福咽喉。

翟源肝膽俱裂,失聲嘶叫,奮力把朴刀砍來,姚平仲抽出鐵槍攔住,藉着槍刀撞擊之力,槍頭彈起一跳,鑽入翟源喉中。

至此,錦鱗龍鱗散魂飛,戲珠龍珠碎命折。

姚平仲馬不停蹄,一騎殺入那五千水軍中,長槍掄起,殺得神驚鬼怕,後面三百親兵緊隨着掩殺上來,刀槍齊下,可憐那些水兵,縱橫江中多年,何曾經歷如此惡戰?稍一僵持便即崩解,只恨爹孃不曾多生兩條腿。

姚平仲這裡正殺得兇,王舜臣奉了將令,引三千軍來接應,見姚平仲衝突縱橫,王舜臣呵呵大笑,揮兵繞過戰場,先去江畔堵截,大半水軍都沒及上船便遭堵住,一時間哭聲震天。

王舜臣昔年射殺羌人毫不手軟,此刻卻是動了一絲悲憫之心,高叫道:“降者免死,降者免死。”那些水兵聞言,如逢大赦,紛紛丟了兵刃跪倒,插燭般亂拜。

姚平仲見狀也懶得多殺,一馬奔至江畔,順手把槍插在土裡,取出弓箭,望着江面射去。

江面之上,一條小舟飛速往上游竄去,十幾個水手埋頭只顧划船,‘玉爪龍’成貴身穿白色勁裝,揮槍將箭矢一一擋開,片刻即出了他弓箭射程,只餘一片白影,罵聲順着江風隱隱傳來:“兔崽子……豈能奈何……爺爺……必殺你……報仇……”

姚平仲恨恨棄弓於地,王舜臣縱馬來到他身畔,慈和一笑,慢吞吞下了馬,就泥水中撿起弓來,略加擦拭,摸一根箭搭上,箭矢直指夜空,偏頭看着那越來越小的白影。

姚平仲嘆道:“老將軍雖是西軍箭神,然而人力有時而窮……”

話說到一半,王舜臣眯了眯眼,舌尖舔了舔嘴脣,右手張處,一支羽箭嗖的沒於夜空。

姚平仲亦精射術,自然曉得王舜臣這是以拋射之法提升射程,然而一來是夜裡,二來江面闊大,江風浩蕩,船隻又在運動,難度可想而知。

在姚平仲看來,若是數千弓手齊齊拋射,或者還能蒙上一蒙,似王舜臣這般射法,即便曾有“箭神”之名,也不免太過託大。

看了片刻,那白影幾乎成了一個白點,姚平仲笑道:“罷了,算是這廝命不該絕。”

王舜臣順手將弓插回姚平仲馬側,眯着眼笑道:“不着急,且讓那箭飛一會兒。”

姚平仲不料這老將如此幽默,大笑起來:“便是飛到明天,怕也……”

話音未落,卻見遠處那個白點微微一晃,落入水中。

姚平仲“啊”的一聲驚叫,高聲道:“怎麼可能?快,來幾個會操舟的……”

不多時,幾個會划船的士兵,氣喘吁吁從江中拖回一具屍首,姚平仲上前一看,下巴幾乎掉了下來,這屍首不是旁個,正是方臘的水軍都總管,“玉爪龍”成貴!

這廝死了倒也不奇,真正令他震驚莫名的是,成貴眉心之間,一支羽箭入骨近寸,而成貴雙眼圓睜,面上猶自凝固着猙獰的笑意。

“眉間插花……”

姚平仲低聲念出四個字,素來隔着八丈遠都能感受到的狂傲之氣,驀然收斂大半。

忍不住扭頭看向王舜臣:“老將軍,真個是神乎其技也!”

王舜臣卻不見得意,笑眯眯搖頭:“唯手熟爾!姚將軍想學,我教你啊。”

“好!”姚平仲大喜,不顧泥濘,翻身跪倒,連連叩頭。

王舜臣大笑:“罷了,難得將軍有這番誠意,區區敝帚未敢自珍——今日軍務在身,且押了俘虜,去同大帥覆命,明日起你來找我,我把些小訣竅同你說上一說。”

這一戰,逃走的水軍不過數百,除殺死之外,生擒三千餘人,童貫令人持刀押着這些人挑水救火,及天色將明時,好歹滅盡餘火,然而這幾天打造的攻城器械,亦燒燬了八九成。

第一營主將冀景連同趙譚兩個,垂頭喪氣來報,因第二營馬公直營中着火未及往援,吃樊瑞、史進等大殺一場,折兵三千餘,樊瑞、史進則在火勢正大時,趁機全身而退。

童貫聽各營報了損失,氣得牙關直咬,眼前陣陣發黑,忍不住便要孤注一擲,直接以俘虜爲前驅,強攻烏龍嶺——

忽然第七營主將辛興宗滿面喜色而來,稟告道:“恩相,這烏龍嶺易守難攻,若是於此折損過多,同方臘決戰時難免不利,末將這幾天令人遍尋周邊土人,尋出一條可以行軍的小徑,直抵東管鎮,搶下此地,可駐大軍,再攻清溪時,朝發夕至,清溪一得,睦州復爲大宋之土也。”

童貫聽了甚是吃驚,奇道:“捉了他許多水軍,連夜拷死二三百個,都無人知道有甚小路,你如何打探得出?”

辛興宗笑道:“他這些水軍,亦非本地人士,尋常只在營中駐紮操訓,哪裡識得地理?末將一心爲恩相分憂,自紮營之後,便廣派軍卒,四下尋訪,託了恩相洪福,僥倖探出道路,親自查探無誤,畫成輿圖在此。”

說罷從懷中套出一張地圖,展開在童貫面前,童貫一看,果然詳實精細,不由大喜:“興宗,你這些時日所作所爲,大有名將之資!先有取杭州畫策大功,又不惜帶傷,輕師逐遠,力擒小賊酋方天定,更是莫大功勞,如今再有探路獻圖之功——我麾下如今兩代西將,多有人傑,卻無一個及你出類拔萃也!”

辛興宗跪倒,抱住童貫腿腳大哭:“我家兄弟五個,只剩末將一根獨苗,又蒙恩相教誨關照,遇事自然全力以赴,方可上報恩相栽培之恩,下替戰死的弟弟們擔起光耀門楣之責也。”

他前番捱了厲天祐一腳,跌斷兩個門牙,此刻張着黑洞洞大口,哭的滿臉鼻涕眼淚,倍覺悽愴,再配上所立的累累功勞,頓時一副赤膽報國的形象躍然面前,饒是童貫老辣,此刻亦不由動容,摸狗一般摸着辛興宗腦袋,寬慰道:“興宗且放心,本帥不是寡恩之人,你的忠勇和功勞,我必當一一奏明官家。唉,本帥老矣,待收復幽雲故地,便當功成身退,以後國家之事,皆看你等後生爲之。”

辛興宗聽在耳中,這分明是暗示讓辛興宗接他掌軍權柄,頓時喜翻了心腸,連連叩頭:“末將若有出息之日,絕不敢忘恩相簡拔之德。”

心下忖道:若不是杭州結識了我那兄弟,豈能屢屢立得大功?恩,待後面擒了方臘,平定東南,必要揀個舒服的死法送他歸西,纔不負他成全我一場。

原來夜裡樊瑞等退兵時,樊瑞按着老曹佈置,故意落在最後,使個靈燕傳書的法兒,如前般以符紙疊成燕子,飛去辛興宗寨中。

辛興宗打開一看,符紙上分明寫着:嶺險關雄,兵精將勇,繞路直進,始得睦州。下面便清清楚楚的畫着縮微輿圖。

要知老曹爲人,言出如山,既然答應了方七佛守把關隘,自然不會丟失。

然而若他當真全力以赴,莫說攔住童貫不入睦州,便是真個敗盡官兵,亦非爲難之事。

似這劫營之舉,若非特意留手,何故只燒他三寨便歸?

便是要讓童貫曉得厲害,生出畏難之心,再借辛興宗獻策,讓他繞將過去決戰方臘,自己落在外圍,便好趁機取事了。

這內裡情形,辛興宗自然隻字也不會提起,此刻得了童貫這般誇讚,更是骨頭都輕了幾兩,爬起身來重重抱拳:“恩相,這條道路雖然探出,卻不知危險有無,既然是末將出的主意,我熙河兵願爲大軍前驅,先奪了那東管,以待恩相歇馬。”

童貫連連點頭:“當世忠勇,未有如辛家兒郎者!既然你有這番心意,本帥焉會阻你?不過你麾下累經惡戰,傷亡不少,這樣罷,我讓王稟領兩千精兵相助你成功!”

辛興宗大聲謝過,雄赳赳轉身,自去整頓兵馬——離開前經過趙譚身旁,故意停了一停,鼻孔中發出無比輕蔑的一哼,趙譚幾乎要氣得吐血,伸手就想扯他,卻被王稟攔住,低聲勸道:“這廝最近走邪運,莫要同他爭執。”趙譚憤憤道:“看他這運走到幾時。”

辛興宗回營,收拾起兵馬——之前的傷兵都留在了杭州,如今麾下九千餘人,便讓楊惟忠做先鋒,浩浩蕩蕩,開進那小路里。

童貫這邊不曉得都在老曹算中,還欲佈置一番以爲疑兵,廝瞞烏龍嶺守軍,故此下令兵離寨不離,所扎連營,分毫不動,留下楊可世的環慶兵分守七寨,每日在空曠處晃盪,做出兵馬猶在的假象,自己則領了大軍,緊隨辛興宗之後而行。

辛興宗領兵在前,馬摘鑾鈴,軍士銜枚,只顧催趕疾走,走了小半路途,一處矮嶺上,駐紮三五百守路南兵,乃是原本守烏龍嶺的,曹操接了關防後,令他們守把此路,防止官兵繞行。

楊惟忠見了,率千餘人鼓勇上前,盡數都殺盡了。

走到下午,已至東管,有一員南將叫做伍應星的,領兵三千鎮守。

這正是:姚平仲武勇無雙,王舜臣神射有方。辛興宗功勞累立,童樞密涉跋高岡。

諸位好漢哥哥元宵快樂!

元宵節陪家人放了回煙火,只寫了四千來字,就合一章發啦。

(本章完)

第87章 老馬歸途笑面虎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183章 道左故人笑相逢第757章 大將陣前爭死生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673章 第陸佰陸拾玖回 雙槍並舉爭耀世第209章 行若春雨立若風第395章 石打無功他心通第1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45章 童樞密趁夜鏖兵第1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73章 幫源洞中聖公出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265章 劉智伯鬥計孟德第758章 闖金營李逵搖舌第26章 以茶喻人說裴宣第749章 世間豪氣屬誰高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225章 集衆望羣虎歸山第79章 第柒拾玖回 彭城門前一聲吼第582章 嬀水西岸生死訣第176章 老曹奮力伏二虎第440章 興宗冒死破杭州(下)第433章 辛興宗版楊六郎第761章 紅玉擊鼓下中京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280章 李助孤馬走梁山第650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中)第91章 第玖拾壹回 沂嶺巨虎嘯夜月第193章 從來狡兔分三窟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780章 俯仰無愧祖先名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貳回 北風蕩蕩滌魄魂第442章 小太尉鬥寶光僧第22章 曹操潑茶談天下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557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中)第700章 第陸佰玖拾伍回 沒羽箭出萬軍驚第252章 橫矛立馬東京望第649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上)第240章 滿山英豪數將才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三百八十六回 世事常因聰明誤第507章 陷地掀天銷不平第409章 揚州日暖玉生香第166章 鼓上蚤暗盜奏疏第659章 輕若重時又還輕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324章 童樞密獻美官家第783章 武勝關下定雌雄第736章 莽和尚怒闖道宮第307章 妖眼神箭兩隨緣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249章 曹韓稟性竟相投第490章 急先鋒舌戰夜叉第82章 小小身材大大膽第734章 第柒佰貳拾玖回 金錘將錘震宮門第310章 誰把小蠻配阿瓜第205章 殘月荒郊屍攔人第155章 高衙內爲國識奸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456章 玉獅忠勇叼忽律第608章 老謀深算趙官家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501章 第肆百玖拾玖回 心生悔意武孟德第183章 道左故人笑相逢第582章 嬀水西岸生死訣第66章 武孟德花譽美人第404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75章 求同幹驚天事業第465章 鐵牛直質武孟德第673章 第陸佰陸拾玖回 雙槍並舉爭耀世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312章 鐵牛破法幻魔君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3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608章 老謀深算趙官家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319章 黑旋風斷馬攔河第38章 揭陽嶺上遇舊人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478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二)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190章 心中有板斧一雙第568章 種種用功化徒然第751章 神箭娘子神力郎第72章 魔王錘打赤發鬼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關門打狗殺虎口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569章 西風浩蕩菊花狂第34章 張紅掛彩扈家莊第571章 我有嘉賓遠海歸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