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

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

馬超此人,武藝之精,實不下於關張趙,潼關大戰,匹馬縱橫於萬軍,無數曹將誰個能擋?

要知便是趙雲在長阪坡殺得所向無敵時,也沒讓老曹生出這般喟嘆:“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也。”

唯一遺憾的就是馬超出世太晚,沒能和天下第一的呂布較量一番。

而這雙槍將董平,雖然也是一員虎將,但以曹操的眼光來看,或許能與張遼、太史慈等人並駕齊驅,比之關張趙馬,未免遜色半籌。

“倒也沒錯。”曹操暗自想道:“馬超在西涼,自少年時便和羌人廝殺,如今這宋國卻是文恬武嬉,這些軍將幾年亦不知能否有一回廝殺,如何能與那亂世相比?”

少了亂世的磨練,這些太平年間的武將,還不如武松等整日行走江湖的人歷練更多。

曹操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絲笑意。

場中,武松和董平已鬥到百合上下,董平汗流浹背,兩杆槍死死護持周身,眼中全是震撼之意:他看得出武松不簡單,卻沒想到竟然如此悍勇。

董平此人,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之所以敢這般狂,一是自以爲俊俏風流,爲人聰明:“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絃,無有不會;”二是仗着一身所向無敵的武藝,兩杆鐵槍之下,難尋抗手。

萬沒料到,這“活典韋”武松竟然當真有典韋之勇,一雙鐵戟從開始到現在,速度力道絲毫不減,打得他只有招架之功。

更難堪的是,董平已漸漸覺得雙臂痠麻,手中鐵槍越來越沉,再支持二三十合,怕是大限便到。

就在此時,耳中忽響起一個天籟般聲音:“呵呵,董將軍果然是稀世虎將,我家二郎也是英勇不凡,所謂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知府相公不妨叫停如何?”

這話一出,武松雙戟先自一慢。

隨即陳文昭笑道:“武都頭說得有理,早該叫停,卻是本官一時看得入神。董將軍,小武都頭,快快停手。”

武松便策馬往外一跳,董平呼呼喘息,彷彿水裡撈出一般,勉強收起了槍,抱拳道:“武二郎這一雙戟,足可蕩平世間英豪。”

以他的倨傲性格,能說出這句話來,那是服氣到了十足。

武松也掛起戟抱拳道:“董將軍謬讚了,武二平生,也未逢將軍這般猛士!”

陳文昭哈哈大笑道:“東平府有汝二將,哪個草寇敢正眼相窺?來人!”

當下喚人,取了二百兩銀,分賞董平、武松,又取綢緞兩匹,贈予二人做身戰袍。

喚幾人回到府尹衙門,各自坐定,陳文昭道:“董將軍,武家兄弟這般本事,可做得你副將麼?”

董平苦笑道:“恩相何必耍笑董某?這般本事,就是董某讓了位置給他,也一般坐得牢靠,何況副將。”

陳文昭一拍大腿:“好,有將軍此言,我便保他們二位做個軍中副將……”

話音未落,曹操起身抱拳道:“相公容稟:我兄弟根基家業,都在陽谷,若是來府城做副將,我家二郎一人便可,我的諸般練兵之法,都在二郎胸中,正好在軍中效力,至於卑職,陽谷縣卻不能沒個都頭。”

陳文昭聞言皺眉道:“且不說你兄弟本領,但是這次剿匪,功勞不小,依舊使你做都頭,外人卻說我有眼無珠,識不得好漢。”

曹操笑道:“知府相公官聲,山東河北哪個帶耳朵的不知?豈會有宵小議論。再者我和二郎兄弟一體,他得封賞便是我得,我得封賞便是他得,卑職這份微功,盡數算在二郎頭上便是。”

陳文昭連連搖頭:“人人都愛升官,你卻偏要把着個區區都頭職位,罷了,那也由你,只讓武松做這副將便是。”

其實在他心中,曹操雖有本領,但塊頭卻矮了些,做軍將本就不如武松威風,再聽說練兵之法武松皆會,也懶得去強迫他從命。

曹操連忙謝過,又道:“二弟,陳知府、董將軍這般厚愛,還不謝過?”

武松微微皺眉,隨即展開:他並不想和哥哥分開,什麼府城副將,哪裡有和兄弟們日日在一處痛快?但見曹操這般做派,顯然有所打算,便站起身,唱個大喏道:“多謝知府相公、董都監賞識!武二是個粗人,言語粗魯,不懂規矩,卻只有一樁好:上官旌旗所指,縱是刀山火海,武二也不回頭。”

陳文昭大笑道:“果然是個好漢。”

董平心中也自高興:一來敬重武二郎本事,二來也看出武二不是貪權耍心眼的人,不怕奪了他位。有這般有本事又實誠的人幫襯,豈不是好?

當即抱拳還禮道:“武將軍不必多禮,大家以後都是兄弟!先前眼拙慢待了你們,還請勿怪,今天董某做個小東,請賢昆仲喝酒。”

公事說畢,幾人離了太守府,先去軍中取了武松的旗牌衣甲,董平親自安排了居住的下處,便喚來一干心腹,一起來到酒樓,叫了滿桌酒菜暢飲。

董平才藝極多,放下架子來倒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的心腹們也一個個笑嘻嘻的,着意結納武氏兄弟,又把武松的本事着力奉承。

曹操能言善辯,武松酒到杯乾,沒片刻便和這幹軍將打成一片,大家說好了在軍中同生共死,互相關照,當夜大醉,曹操和武松一起到營盤中安歇。

董平等人各自去安歇,武松閉了門,洗了把臉,醉意頓時去了大半,雙目炯炯望着曹操:“兄長,你順水推舟,讓我在這裡做個副將,到底有何用意?”

曹操打起精神,正色道:“北方女真人所建的金國,聽說漸漸勢大,依我之見,其滅遼之勢,早晚必然,宋國連遼國都不是對手,偏又繁華富庶,那女真人豈肯放過?早晚引兵來打,所以你早早在軍中發展,結納英雄,精操士卒,他日必有大用。”

武松失笑道:“兄長所慮太遠,遼人立國百餘年,豈是說滅就滅的?”

曹操擺手道:“不是這般說,《左傳》有云:‘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興一國,十年足矣,滅一國,十年亦足。遼國立國既久,志氣消磨,文恬武嬉,無異於宋,金國卻是初立,譬如人之少年,正是奮發進取之時,不勝則矣,若勝遼,必伐宋,遼尚不可支,宋能獨支乎?若不早做準備,必受其害。”

武松素來服他見識,見曹操說得慎重,也收起笑容道:“這些事太大了,兄弟哪裡能懂?既然兄長有所安排,我全力去做便是。”

二人說定,各自安睡。

次日一早,曹操辭了武松,一人一馬,直往陽谷縣而去。

(本章完)

第7章 有財大家一起發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535章 九月天高跨驚濤第390章 天皇宮裡老曹賊第390章 天皇宮裡老曹賊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66章 武孟德花譽美人第628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柒)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第442章 小太尉鬥寶光僧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613章 第陸佰零玖回 金牌催欲雁門開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3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431章 第肆百貳拾玖回 今日方識武孟德第395章 石打無功他心通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355章 武孟德點破虛實第249章 曹韓稟性竟相投第46章 武孟德臨江賦詩第752章 另闢奇徑阿骨打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關門打狗殺虎口第511章 第伍百零玖回 法寶寺前殺氣蒸第299章 老曹毒計破六花第380章 不說暗話欒鐵棒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第424章 武二郎怒撞奔馬第12章 欲話因緣恐斷腸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第306章 老將夏夜奮短兵第352章 照夜玉獅旗杆嶺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593章 第伍百捌拾玖回 從來義重生死輕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247章 小霸王大戰韓五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677章 武孟德鄭州殺俘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第702章 第陸佰玖拾柒回 千軍難抵一撞直第224章 小哥原來亦闊佬第233章 狹路相逢屠龍手番外系列——教主是怎樣煉成的(一)第473章 幫源洞中聖公出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618章 金兵浩蕩入宋來第6章 武大抄家西門府第274章 童貫報捷官家泣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127章 呼延灼訪舊借兵第437章 決戰還看險道神第275章 淮西重將聚襄陽第68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617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下)第308章 四路揮兵伐晉中第766章 一物自有一物降第627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陸)第46章 武孟德臨江賦詩第749章 世間豪氣屬誰高第56章 梁山漢大鬧江州第732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下)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658章 江山代有英傑出第226章 白花蛇求援千里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貳回 北風蕩蕩滌魄魂第311章 縱橫沁水連環計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205章 殘月荒郊屍攔人第570章 大金國第一勇將第49章 第肆拾玖回 黑旋風英雄救美第709章 鵬舉飛出武勝關第28章 收鼓上蚤錦豹子第790章 紫微閃耀帝星高第172章 金背寶刀還舊貌第489章 曹操發兵幫源洞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誰還不曾打過虎第549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66章 武孟德花譽美人第683章 第陸佰柒拾玖回 浩浩金湯火中開第455章 唐斌飛馬返梁山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79章 第柒拾玖回 彭城門前一聲吼第299章 老曹毒計破六花第566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中)第657章 嚎哭郎君止啼聲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52章 黃文炳解詩獻計第268章 曹操月下祭典韋第650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