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天下革新

“勇氣……”陸贄都愣住了。皇帝所說的這些事情,要辦起來所需要的勇氣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他說道:“陛下。不知道現在所談論的,是不是陛下之前所說的那第三件事情?”wwW ,

“是的。”李世民點頭,肯定的說道,“由處理這一次關內削王的遺留問題,開始一場讓大唐脫胎換骨的大革新。你不認爲,眼下正是一個最好的楔機嗎?大唐不能再按照現在固有的路子走下去,不然崩潰和滅亡是遲早的事情。由土地問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已經讓大唐不堪重負病入膏肓。如果我們不革新,不變法,那就是坐等滅亡。”

“可是,土地革新所面臨的困難,是異常巨大的!”陸贄說道,“光從長安來講。我們這些朝堂大員也就罷了,那是肯定強力支持陛下支持這些變法的。可是……那些仕族門閥,他們願意嗎?仕族門閥,是帝業和皇權的根基。傷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他們還會擁護陛下麼?王朝的根基鬆地,那將是莫大的危機。”

“說得好。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來,歷代的大唐國君都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卻又不敢於推行革新的根本原因。”李世民說道,“可是陸贄,你說一說,眼下長安最大的仕族門閥,是哪幾家?”

陸贄惶然一怔,喃喃說道:“郭家和……吳家!”

“很好。”李世民十分自信的微微一笑,說道,“那麼你再說一說,朕如何開口讓他們幫助朕推行這些變法與革新,他們會有不答應的理由麼?”

“沒有……”陸贄再一次惶然的搖頭。心中想道:朱雀門的血案,讓長安的仕族門閥十去八九。剩下的以郭家與吳家爲尊。吳仲孺是當朝國丈,就是讓他將全部家當交給皇帝女婿那也是沒有問題的。郭家地人,歷來忠於朝廷行事低調穩妥。但凡朝廷有任何差譴一向都是慨然應允的。再加上郭、郭暖這些郭家的當家人,跟皇帝的關係也是異常的穩固,郭之子現在就在皇帝身邊當御林軍將軍……皇帝的這一步棋,走得可真是深遠、高明啊!從一開始,他就有目的地和長安仕族豪門處理好了關係。一場大屠殺後,長安以郭、吳二家爲尊。只要他們點頭同意了皇帝地要求,還有誰家敢說個不字?既然在長安這個最爲複雜、盤根錯節的地方都能拿下。關內其他地方哪裡還有推行不下來的道理?再加上就在不久前的削王措施實行下來……皇家的人都乖乖地束手就犯了,又還有哪個不知死的仕族門閥敢跟朝廷對着幹?皇帝,果然有着非常人的膽魄和城府!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已經事先埋好了伏筆——這一場變法,很有可能會成功!

李世民看着陸贄。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來,呵呵地說道:“怎麼樣,陸贄。你還有什麼別的不同意見麼?”

“沒有。”陸贄果斷的搖頭,說道,“微臣以爲。這一次以土地爲基礎地革新與變法,很有成功的可能性。微臣願意誓死追隨陛下,維護這一場讓大唐重新振興的革新與變法!”

所有的大臣們都一起站出來。齊齊拜倒:“臣等誓死追隨陛下!”

“衆愛卿平身!”李世民非常的高興,大聲說道,“有卿等相助,大事可成。武元衡,在土地與兵制進行革新的同時,官制也是可以同時進行一些改革了。你手中不是已經有了一套重組吏治、獎罰監督的法子嗎?不妨也在現在說出來,大家都參謀參謀,提些意見。”

“是。陛下。”武元衡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摺子,不急不徐地說道,“陛下登基之前,已然在朝廷上恢復了三省六部合議參政的制度。該制度從唐初時歷行,一直都收效極佳。只是在天寶年以後。三省六部的制度名存實亡。權利也集中在了少數大臣甚至是宦官的手中。其實微臣的吏治革新,也談不上是什麼真正地革新。就是恢復之前我大唐的官員選拔與任免制度。朝廷之上。三省六部,人員精簡。陛下之前已經廢除檢校官與員外官,這些拿薪不辦事地冗官,現在微臣將他們進一步精簡,具體是這樣的……”武元衡將三省六部的官員人數,一一道出。就是現有的官員,也裁去了近三分之一。

“被裁去的朝廷官員,可以發放一年的薪俸,讓他們停職候用回家營生。一但國家再有有人之時,這些人將是首選。”武元衡說道,“地方上的官員任免,變動較大。微臣建議,除長安、洛陽、太原、河南、成都五地之外,其他地方皆不設府。軍鎮長官,也改爲行軍道大總管,仿唐初制度。刺史執政,都督管兵。文武職官責任鮮明,互相輔助、互相鉗制。”

衆人又是一駭,心中暗道:要廢除節度使嗎?!

李世民看了衆人一眼,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徐徐說道:“武元衡,就以東都洛陽爲例,你給朕說說,這官制該怎麼改?”

“是,陛下。”武元衡說道,“東都,數十年來一直是由東都留後掌管軍政大權。其實,東都這個地方,也是戶口百萬,治民治軍同樣的重要。要想找一個文武同時兼備的人來執掌東都,談何容易?因此,就有了之前有勇無謀的韓全義這種人充任東都留後。而且軍政大權集於一身,此人後來還參預了謀反。微臣的建議就是,設立洛州刺史與洛州都督。刺史管轄東都治下五州十七縣的民生政務,都督專心練兵駐防,不問政事。刺史與都督之間,都不能私調兵馬行事。都督所執的兵馬節符,必須要加上刺史堪發的文書,才能調動兵馬。當然,有陛下聖旨或是兵部的文書下達,刺史與都督都必須嚴格執行鈞令。這樣一來,兵部的職能也纔可能真正的發揮作用。陛下,對地方的軍隊也就有了實際的掌控和操作權。這樣。地方軍鎮想要擁兵自重尾大不悼,也就難了。”

“好!”李晟和馬燧這兩個大元帥,同時拍手叫好。馬燧激動地說道:“陛下,倘若這樣的制度真的能夠推行,那廢除節度使制度,指日可待。微臣也是當過節度使的人,深知爲什麼那麼多人迷戀節度使一職。節度使。掌管地方所有軍政大權甚至是生殺予奪之權,父子傳承,儼然是個小王國。對於朝廷,根本就是陽奉陰違沒有放在眼裡。微臣建議,武大人所說的這個吏制改革。可以先在東都、幷州太原、朔方節度、涇原節度、鳳翔節度這些地方試行。東都與太原,都是陪都,朝廷的控制能力比較強。朔方、涇原、鳳翔,這都是邊防的重要軍鎮,以軍隊爲主。而且這些方地節度使。都是陛下親信的大將,想要推行也不難。如果吏制改革在這些地方推行的效果非凡,就可以再往南面推行。從山南到蜀地。可一一效仿而行。”

李晟也是拱手一拜:“微臣非常贊成馬相公的這個提議!陛下,兵制改革之後,很有必要繼之以吏制改革來穩固兵制改革後的成果。只有真正恢復朝廷對地方軍鎮地控制權,兵制的改革纔有意義。否則,那些節度使再任用自己的權力去自行徵收賦稅、招收兵勇,那兵制改革就是壇花一現,揚湯止沸。因此,微臣對武大人的這一套吏制改革辦法。百倍推崇。”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對陸贄和薛存誠說道:“朕的兩個諫議大夫,可都還沒有說話。”

薛存誠和武元衡是摯交好友,二人之間恐怕早就是談論這些事情不下百次了,這時候自然沒有任何地疑義。陸贄想了一想。說道:“陛下,微臣對這些措施本身。也沒有什麼意見。只不過……前些日子,原朔方度使李懷光因謀反被廢,他的養子石演芬現在接手了朔方節度使一職。微臣有些擔心,他會不會強力的抵制這一措施?”

“不會。”李世民說得十分肯定,“石演芬曾在朕地身邊跟過一兩年的時間,朕對他非常的瞭解。石演芬與李懷光還有些不同。他雖然是李懷光的養子,可是性格稟性卻是十分的忠直而且誠實。當年李懷光要跟着朱謀叛的時候,石演芬就苦口婆心的勸李懷光不要那樣做,還因此險些被李懷光殺掉。這一次李懷光的事情敗露後,朕第一時間給朔方寫了信,將事情告之石演芬。石演芬馬上痛哭流涕地將自己綁了起來,要進京請罪。要不是他身邊的將軍們苦苦相勸,他恐怕都一死以謝罪了。後來朕連發了三道諭旨,才勸住了他,讓他好好坐守朔方,不要有別的什麼念頭。現在朕任命他爲朔方道行軍大總管、授冠軍大將軍二品銜,他應該不會有任何意見。”

“如此甚好。微臣,也就沒有任何疑義了。”陸贄退了下去。

李晟想了一想,站出來說道:“陛下,微臣曾是涇原節度使,現在是犬子李作爲節度留守在理事。犬子年幼,恐不堪重任。微臣想自請卸去涇原節度使一職,並讓犬子回到長安來。”

“哦?”李世民驚了一驚,說道,“朕原本打算,讓李朔當涇州大都督的。良器想讓他回京嗎?”

李晟有些爲難的說道:“犬子畢竟年幼,本就不勝任節度使一職。現在面臨兵制與吏制地各項革新,肯定會手忙腳亂難以應付。微臣擔心他無力應付,誤了陛下大事。再者,犬子的生母,近日病重……”

“原來是這樣!”李世民說道,“既然如此,朕就將李調回長安先盡孝道再說。涇州那裡,朕派高固前去。你們以爲如何?”

“高固地確是合適的人選。”李晟等人都表示贊成。

“至於鳳翔那邊,朕打算還是將渾再派過去。”李世民說道,“西線那邊,需要一個大元帥坐鎮。朕找算加封渾爲河西道行軍大總管,改鳳翔府爲岐州,任命原鳳翔節度使留後郝爲岐州大都督。渾去了岐州,總督西線兵馬,防禦外敵。朕,也纔可以在關內安心的辦這些事情呀!”

李晟和渾都呵呵的笑了起來:“這一下,渾的清閒日子可是過到頭了。”

“應該說,是我們大家的清閒日子,都過到頭了。”李世民也笑道:“李晟、馬燧,你們在長安就會清閒嗎?兵制改革,那麼多的大事要辦,你們可不輕鬆。而且你們都是閣部的丞宰,朕三天兩頭都要找你們議事。”

李晟和馬燧都欣然道:“願隨陛下驅馳!”

一直搭不上什麼話的門下侍郎、大儒孔巢父,這時候才抽空兒出來說了句話:“陛下推行這若干變法與革新,確實是大唐近百年來最大的手筆。微臣建議,陛下不妨來取個名字——就叫景興革新如何?”

“也好。”李世民笑道,“就讓我們有個順口的東西可以念,天下讀書人議論起來,也好有個正式的命題。今天我們所議的,都是一些大體的政策與方略。真正的落實的實處,任何一件細小的事情都會很棘手,也很麻煩。在座的諸位,今後幾年裡可都會異常辛苦了。朕今日在此,很多謝有勞諸位了!”說罷,李世民站起身來,拱手對羣臣拱手拜了一禮。

羣臣慌忙拜倒回禮:“願受陛下驅策,萬死不辭!”

大唐的天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與革新,從太極宮弘文館裡,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378章 大唐彪騎第453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十二)第167章 闖宮第135章 忠良之後第245章 風雨欲來第66章 出征第111章 迎帝回京第57章 叛臣的心第385章 龍漿第354章 削蕃(二)第121章 二虎競食第413章 喋血蘭州(四)第194章 屹立滄海終不倒!第46章 異 變第158章 前途第40章 如此封賞第10章 監牢第264章 進京?不進京?第318章 拒絕第367章 平北大計第424章 鋒芒(四)第441章 河隴大攻略第13章 伏獸三拜第428章 風雲再起第301章 浴火重生第298章 李適開竅第364章 東征(六)第157章 梟雄也好,英雄也罷!第415章 一人之敗第107章 傳說中的男人天堂?第323章 用人不疑第111章 迎帝回京第109章 小女王‘墨衣’第133章 這位公子,是個好人!第85章 夜襲第353章 削蕃(一)第126章 誅我九族?!第13章 伏獸三拜第75章 破高陵(上)第381章 千軍一帥第140章 謀劃方針〖〗第448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七)第18章 山賊兇猛第302章 重振朝綱第21章 公主與太子第50章 驅虎吞狼第261章 “活捉赤松德贊!”第443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二)第345章 大唐王師(一)第61章 風向大變第99章 煉 獄第165章 潛龍第25章 發號施令第460章 讓大唐之風,襲捲天下!第462章 唐風(二)第299 黑麪閻君第100章 千刀萬剮第87章 機關第3章 不肖子孫第157章 梟雄也好,英雄也罷!第453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十二)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404章 強敵阻擋第414章 喋血蘭州(五)第319章 前兆第60章 你認栽吧第267章 皇帝與漢王第399章 算無遺策第382章 臨陣缺將第361章 東征(三)第306章 人才濟濟第420章 驚天大陰謀第202章 鏖戰大金川(四)第218章 危險人物第446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五)第261章 “活捉赤松德贊!”第127章 鐵骨錚錚第167章 闖宮第105章 長安的天空,不需要狼煙第428章 風雲再起第222章 小別勝新婚第217章 千里獨行,殺人不留痕第406章 不容踐踏第366章 平淮第371章 九州歸一第65章 蘇菲兒第72章 做餌釣鱉第71章 峽谷奏捷第353章 削蕃(一)第30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06章 不容踐踏第96章 決戰的號角第254章 劍閣,一夫當關第390章 將星隕落第186章 漢王大婚第13章 伏獸三拜第252章 九州風雷動第4章 殘劍,殺人刀第220章 大逆轉〖〗第322章 嚴於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