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被降職的陳子強

“呵呵呵...這事首輔豈能忘了,只是你說的私自調兵不妥,他們是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商量後的行爲,算不上私自,只能算專權,陳侍郎要不要去再讀讀律法。”

範復粹開口了,他是刑部尚書,自然對大明的律法極有研究,現在輪到陳奇瑜氣的發抖了,他明白自己輸了,大明的朝堂日後再也容不下他了,一下子得罪了皇帝內閣和勳貴,哪裡還有他的容身之處啊。

崇禎卻是臉上笑開花了,不容易啊,今天這場辯論贏得艱難,但也還是要損失不少的,陳子強肯定要處罰,牽連了熊明遇和陳子龍都要受罰。

果然內閣當庭合議後,由方越貢奏道:“啓稟陛下,內閣經過合議,認爲平江侯犯有專權跋扈之罪.......”

崇禎無奈地望着衆臣,開口道:“擬旨吧。”

翰林待詔應聲而起,崇禎沉吟道:“着禮部員外郎陳子龍降一級,調任吏部郎中,南京兵部尚書熊明遇申斥,罰奉一年,南京兵部侍郎,巡撫平江侯剝奪兵部侍郎職位,專心巡撫水軍....”

想了想崇禎補充道:“鑑於山東剿滅叛黨的功績,各級官吏另行獎賞,平江侯的就免了,亦作爲處罰,可獎賞其子作爲補償吧。”

這裡還有一個大功不便說出口,就是說服鄭芝龍,讓福建海商納稅的事,可崇禎不會忘了,內閣也心知肚明。

幾天後內閣上了一道條陳,賞賜陳子強剩下的六個兒子武官銜,四子陳守智,五子陳守信,六子陳守忠爲千戶,七子陳守節,八子陳守讓,和高英蕊剛生不久的第九子陳守正爲百戶。

這倒沒有引起百官的不滿,畢竟以陳子強的功勳說得過去,聖旨到了南京,陳子強被懿安皇后叫進去訓斥了一頓。

這位母后根本不知道他又胡作非爲,竟然敢私自調兵,被罵的羞答答的陳子強討好的說再不敢了。

懿安皇后見他那模樣,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點着他的額頭苦口婆心的說:“你呀...真真是吃了豹子膽,若是坐在上面的不是相信你的皇叔父,這事說不得就是好事變壞事,那是可以抄家的罪行啊,日後行事多想着點,別那樣毛毛躁躁的知道嗎......”

連連點着腦袋的陳子強,此時怎麼看怎麼乖巧,看的大家失笑,段純妃吃吃笑道:“皇后娘娘,咱們家這位殿下在您面前是乖巧無比,這樣子看着還沒長大呢....”

陳子強笑嘻嘻地說:“母妃就會說笑,孩兒都當爹了,馬上就要當姥爺了呢。”

幾位皇妃咯咯地笑着,揶揄着他這麼年輕當姥爺,他還得意地仰着頭,更是引起大家的歡笑。

卸任兵部侍郎的陳子強,全身心的投入水軍建設,沒帶來後世先進的技術,可他知道當時戰艦東西方的優劣。

後世許多人都說大明的戰船比同時期的歐洲戰船差太多了,一般都用天啓二年的澎湖水戰來說事,說大明朝損失了七十多艘戰艦纔打贏了戰爭,可荷蘭人除了損失兩艘船,其餘的卻是全軍而退的。

但他們忘了,幾年後的鄭芝龍船隊是如何讓列強低頭的,更忘了鄭成功時代,兩次和東印度公司交戰都是全勝,後面一次甚至還沒開打荷蘭人就嚇跑了。

不是因爲鄭家的船隊規模大,而是當時鄭家的戰船絲毫不遜色於歐洲,這要說到鄭芝龍的精明,他是海盜出身,縱橫海上多年,如何不知道東西方戰船的優缺點。

可以說鄭家的戰船結合了當時東西方的優點,甚至在鄭成功手上建造出勝過歐洲的戰船叫熕船,所謂的熕就是巨大的加農炮。

無論是明史還是清史,從來沒把鄭家的船隊歸入大明的水軍,許多人像失語一樣,不顧鄭家也是大明的官員,他的船隊也是明朝水軍的編制。

即使是明朝滅亡了,鄭成功也只是稱王,從未稱帝,也絕不允許子孫稱帝,臺灣當時該是叫明鄭,大明的鄭氏,而他的王位就是南明皇帝冊封的。

陳子強知道這些,故而建造戰船的事他交給鄭芝龍督造,已經跟他綁在一起的鄭芝龍自然不會拒絕。

陳子強也沒忘了承諾,向朝廷上書冊封鄭芝龍爲定海伯,拿到勳貴身份的鄭芝龍,更爲盡心盡力。

歷史上鄭芝龍也被冊封爵位,但那是南明時期,那時候朝廷都要靠鄭氏支撐了,故而這爵位其實意義不大。

可如今不一樣,大明開始重新站起來,已然能夠見得到生機,這時候的爵位可不那麼好拿,再說他根本不敢造反,做個伯爵那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自從見識了虎衛輔兵的實力,鄭家其他還有異心的人也都消停了,誰都知道若是陳子強狠下心來,調動虎衛南下,他們除了再去當海盜,其餘根本沒活路。

這天正清閒,鄭鴻逵匆匆而來,進門就叫道:“侯爺大喜啊...快去看看,新船下水了,按照您說的尺寸,結合西夷的尖底船和咱們大福船的龍骨技術建造成功了。”

陳子強聞言也大喜,來自後世自然知道西方的尖底船利於遠航,東方的平底船利於噸位大,是近海的利器,卻在遠航大海上輸給西方。

福船的龍骨技術比西方早了幾百年,南宋時中國人就知道,造船先做龍骨,就像人要有骨骼支撐才能站得住。

據說後世的驅逐艦就是以中國的福船龍骨爲樣板建造的,可見中國的海船技術,在某一方面勝過西方,這是陳子強不放棄自家戰船技術的根由。

“快,寶音啊...快給也換衣裳啊...”

陳子強一疊聲地叫着,圖門寶音微笑着過來,幫他打理着穿着,含笑說道:“爺這麼遲了去海邊,今晚是不回來了,要帶上侍女嗎?”

鄭鴻逵在邊上吃吃的笑,揶揄道:“侯爺在外住宿原來要帶侍女啊,放心,我大哥那有許多外族人,不僅有咱們漢人,還有倭人朝鮮人,南海島上的土著,甚至有黑漆漆的人種,聽說是從什麼非洲那邊來的,給侯爺送幾個就是了。”

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兩百三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兩百六十五章 準備韃子的反撲第一百一十章 雙雄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後金變故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微求救第兩百五十八章 女真降卒第一百四十四章 畢懋康第一百三十章 小氣包包的田弘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勳貴第兩百五十二章 被降職的陳子強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淮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瀋陽城中的暗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倪元璐的決斷第兩百一十一章 吳偉業與江陰兩英雄第五十八章 義母第一百四十一章 初一論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立爵位制度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服洪承疇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所向第兩百七十二章 府兵制和衛所軍制度第十六章 消弭巨禍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猛將的任務第九十三章 奉旨南歸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所向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開皇室科舉之路第九十二章 遼東備戰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愁的駱養性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韓鑛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整頓大明水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醒悟的陳子強第九章 結仇溫閣老第二十章 招兵第六十八章 秦淮雙美第兩百零八章 大同煤礦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子強的憂愁第兩百一十六章 說服吳道行第五十五章 懿安皇后第八十六章 右屯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立爵位制度第兩百六十章 蓋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醒悟的陳子強第兩百一十九章 定計南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兩百七十七章 軍制改革的試點第兩百一十二章 給鄭成功找老師第兩百二十七章 女兒親事八十七章 豪格撤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丹汗的最後一位妻子第五十六章 回京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六十五章 政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十章 陰人誰不會第兩百五十八章 女真降卒第兩百四十二章 商稅的爭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復社四公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兩百七十二章 府兵制和衛所軍制度第三十章 小妾美姬第一百九十九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九章 突襲車隊第兩百三十一章 聯合勳貴的奏章第九十六章 內閣分歧第一百二十五章 立憲的構想第二十章 招兵第六十四章 師兄張溥第九十三章 奉旨南歸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九章 變法的第二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陝西軍制第兩百五十七章 意料之中的勝利第兩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七十五章 赴京面聖第七十二章 家事國事第兩百零二章 說服皇帝接着遊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兄弟與姐妹第九十四章 韓鑛的抉擇第十二章 回鄉第一百五十七章 傅山來訪第九章 結仇溫閣老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九十七章 黃道周第一百八十四章 陳家子女(上)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一百六十七章 分封二子第兩百六十四章 插漢部的無奈第七十九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各處拜年第三十九章 聖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