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戰後發展

會飛的燈,自然就是孔明燈了。

不過,在徐樂水的陛下,變成了司馬燈。

楊沐也不否定,畢竟這樣一個名字,更能引起百姓們的好奇求知心理,也能夠爲這個故事,增添一些內涵,有利於故事的傳播。

倒是徐樂水才思敏捷,懂得拿捏這種爽點和議論點,足見其是非常有智慧的。

既然有了這樣一個天賦,那就要好好的利用,於是楊沐很是費了一番口舌,耐心地給他講解了一下創作小說的一些要素,以及如何將人物往正面形象方面刻畫。

陛下之智,我不及也!

徐樂水聽完後,心裡由衷地感慨,陛下不愧是陛下,在創作故事的技巧方面,已經遠遠的走在他的前面了。

“這樣吧,從今天起你就是禮部的郎中,官封五品,回去之後開衙,立即根據我蒼國諸位將軍的英雄事蹟,多寫出一些好的作品,朕會編輯成冊,然後向整個天下推廣。”楊沐說道。

整個天下推廣!

徐樂水感覺自己快要無法呼吸了。

他雖然是從太學裡面進修出來的,但是治國從政才幹並不強,幾年來也只是在禮部一個不起眼的小衙門裡,混一口飯吃。

愛寫小說故事的特長,一直得不到發揮。

可是今天,這才短短不到半個時辰,就成爲了禮部郎中,官拜五品,可以說是平步青雲,感覺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

七月,伐吳之戰如火如荼。

楚、阮、莽、範四個國家中,除了阮國退出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之外,其餘的三個國家都趁勢而上,一窩蜂加入到了戰團中。

當然,這其中多了一個國家,那就是蒼國。

由於奉行楊沐的旨意,青龍軍團在將邵國全境收復之後,進攻態勢就弱了很多,能咬得動的就咬,咬不動的也不強求,從始至終都沒有再增兵,也就是說整個邵國的戰場上,青龍軍團都只投入了五萬軍隊。

前期的時候,蒼軍還出力比較多。

但是自從收復了邵城之後,邵國內的兵將出力就多得多了,就算要補充兵員,也是從邵國軍隊中徵召補充,總體來說青龍軍團的士卒死傷很少。

時間到了七月,伐吳之戰也就進行得差不多了。

此次,楚國是最大的受益國,其後是範國。

至於爲什麼沒有莽國,是因爲在最初的戰事中,莽國打了一場敗仗,損失了三十多萬的兵將,以至於後繼乏力,在後期的吞併大潮中,反而並沒有得到什麼益處。

其實,如果從短期來說的話,這場戰事沒有一個受益國,因爲無論是楚國還是範國或者說莽國,損失的兵力都是非常大的,後勤輜重與糧草,耗費的民力恐怕要幾年來能不彌補的上。

毫不誇張的說,要不是因爲第二次會盟的時候,楚國和莽國分到了不少好處,恐怕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這場戰事的結果,早就在天下人的預料當中。

毫不意外,吳國被滅了。

根據坊間的傳聞,吳國皇帝自焚於宮中,隨着無數的奇珍異寶,一起葬送在了熊熊大火中。

吳國的貴族們,下場是非常悽慘的。

楚軍攻破了吳城後,一邊派兵進攻皇宮,一邊則是派兵抓捕城內的貴族。

新仇舊恨,楚軍毫不留情。

一個個世家,在楚軍的瘋狂燒殺搶掠中,成了一片廢墟,滿女老少,見到就殺。

就連嗷嗷待哺的嬰兒,也沒放過。

世世代代的恩怨,似乎要發泄在這一場屠殺中。

貴族的妻妾女眷,則是被當成貨物一樣,捆綁成串一個個拉上車,以不同的價格,交給那些早就磨拳擦掌的人販子,賣往各國。

一時間,不僅僅是一些金銀首飾變得廉價了,就連奴隸都變得廉價。

楚國的一些貧窮落魄的單身漢,可以花很少的價錢就能與貴族家的小姐春風一度,若是再多花點錢,就能娶一個回家做老婆。

漸漸的,奴隸成了最廉價的貨物,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奴隸,被捆成一堆一堆,運送往各地。

吳城,這座吳國數百年的國都,吳國的水陸交通樞紐,在幾日之間就成了一座空城,

這就是戰爭,在殘暴的武力面前,個人的力量渺小得可憐,前一刻還是高高在上的貴族,下一刻就連活命都是奢望的卑賤奴隸。

吳國被滅,也有大批的百姓和小城池的貴族,拖家帶口的逃往其餘的國家。

其中,最爲搶手的就是阮國和蒼國。

前者,是因爲退出了伐吳之戰,十分願意逃難的百姓進入,不僅爲阮國增添財富,又能爲國家增添人丁,去開拓多餘的土地或者徵收入軍。

後者,則是過去歷次戰爭中,良好的形象在吸引着大家,蒼軍不殺俘虜,更不會禍及平民,在蒼國定居還有賦稅等優待,將來還能到學堂讀書認字,有機會做人上人……

諸如種種,吸引着吳國逃難的百姓,衛忠全還特意下令,讓士卒們在王畿中楚國的地盤上,開闢了一條通道,護送百姓們過境,轉移到王畿之地中蒼國所佔的地盤中。

楚國皇帝雖然知道,將士們的泄恨行爲會損害本國的實力,造成巨大的人口流失,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應對辦法,幾百年的仇恨,士卒和百姓們對吳國的恨意,已經浸透到了骨子裡,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更改的。

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下令讓將士們入城之後秋毫無犯,否則的話就無法對那些在歷次大戰中身殞的將士們一個交待。

遠的不說,就去年被吳國坑害的七十萬大軍,再加上後來熊芳麾下的二十餘萬遠征軍,一旦詔令傳出去,百姓們第一個就不答應,他這個皇帝肯定會被整個楚國的貴族和百姓唾棄,人心大失。

這樣形勢下,哪怕他是作爲一個皇帝,也只能是聽之任之了。

吳國被滅,天下紛爭總算是告一段落。

吳國皇帝爲其狂妄和昏策付出了代價,吳國的衆多百姓,也成了無辜中一員。

雖然很多的鄰國之間,時有摩擦,但是總的來說,整個天下還是步入了一個難得的和平時期。

可是,很多人都清楚,在這風平浪靜的表面,實則暗流涌動。

按照楊沐在朝會上的說法,這是一個假和平。

爲何這麼說?

各國之間,是真的安穩下來了嗎?

並不是。

之所以沒有大的戰爭了,是因爲幾個大國都打累了,需要休養生息。

一旦恢復了元氣,還能坐得住嗎?

試想一下,伐晉之戰後,特別是伐吳之戰後,各國的實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軍力、民力還有疆域,都與過去完全不一樣。

眼下晉國已經陷入了泥沼難以自拔,沒有個十幾二十年恢復不過來,沒有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鎮壓,整個天下已經是四分之局。

楚國、阮國、蒼國、晉國。

其中,楚國和阮國的實力相差不多,蒼國中規中矩,雖然有精兵但是規模略小,晉國雖然受挫嚴重,但畢竟底蘊深厚,尚能調出兩百萬大軍,勉強可以算做一個強國。

雖然,四個國家表面上,還沒有什麼摩擦衝突。

但是有一個矛盾卻是怎麼都避免不了的——最強國,只能有一個!

等到幾個強國修養了生息,稍稍恢復了國力,環眼四顧,發現身邊還有幾個比自己弱小得多的鄰國,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

就彷彿只要一擡手,就能輕易摘下來吃到嘴裡的果子。

味道太鮮美了!

幾百年的攻伐兼併,所有的大國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要想國家強大,就不能守成吃老本,唯有疆域擴大了,人口多了,軍隊纔會強盛,最終避免被吞併的命運。

可以想象的是,等到幾個大國稍微恢復了元氣以後,肯定會對周遭的小國下手。

在蒼國,君臣百姓更加懂得這個道理。

畢竟,這麼多年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不是白灌輸的。

就說楊沐曾經在歲首祭天的時候,曾經聲情並茂的喟嘆了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引得整個蒼國的百姓大爲傳誦,成了許多讀書人的座右銘。

所以,整個蒼國上下,並沒有因爲伐晉之戰落幕而心態放鬆,外交部也在穩步的推進與諸國之間的關係,商務部和戶部,則是忙着擴大大蒼幣的影響,爭取儘快的讓大蒼幣融入到各國中。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蒼國的國庫中,堆積的白銀數目劇增。

這些既有蒼國內收繳上的銀子,也有外邦商人兌換的。

這就相當於,蒼國用一堆的紙張,換來了數額巨大的銀子。

楊沐並沒有揮霍也沒有做別的處理,而是讓戶部封存好,當作一個外匯儲備,萬一出現了什麼突發情況或者打仗,可以作爲一個經濟手段。

當然,蒼國一片欣欣向榮,別的國家也不是吃老本的。

伐晉之戰中,蒼國軍隊大放異彩,再加之會盟時候的一番國力展示,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與蒼國貿易的同時,也在盡力的模仿,發展本國的國力。

譬如楚國,就在楚皇熊敏訥的大力支持下,推行了寒門教育,並且着手打壓貴族勢力,爲將來的科舉做準備。

作爲另一個大國的阮國,除了模仿蒼國的諸多政令之外,則是加強了騎兵方面的建設,規定每年撥付大量的款項,用於發展戰爭器械與騎兵,頗具創新意識。

還別說,一番模仿下來,有些國家還真是學得有模有樣的。

譬如,蒼國的十二部制度就被康國和邵國,這兩個小弟全搬硬套地模仿,雖然由於技術原因,很多事務都無法進行,像科技部和教育部,彷彿就像是一個空殼子。

但是,這兩個國家也不在意。

在他們君臣的眼裡,蒼國就是學習的對象,蒼國什麼東西都是最好的,什麼都應該學習!

康國皇帝甚至當着十幾萬的將士和百姓說,蒼國救了康國,兩國有着兄弟般的情誼,蒼國就是康國的兄長,兄友弟恭,蒼國的一切都值得康國學習。

然後,邵國皇帝得到了這個消息,頓時覺得康國的馬屁拍得太厲害,認爲自己被比下去了,非常的不甘心,也擔心以後蒼國會因此在國策中偏袒康國,於是又下了一次狠狠的決心,擺下祭壇,召集臣民祭天立誓,當衆又剁了一根手指頭!

邵國皇帝宣佈,以後邵國爲蒼國的藩屬國,年年上貢,永不相叛,軍隊征伐出戰、冊立皇后、太子,敕封丞相等大事,都要稟報給蒼國皇帝裁決,若是蒼國遭受外敵,邵國有義務派兵相助。

消息一傳出,諸國皇帝側目。

爲何?

因爲很熟悉。

以上的種種,不就是過去大禮王朝分封時,各大諸侯國對天子的義務麼?

邵國這是自降國格,主動比蒼國矮一級?

有心人仔細一想,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經過吳國的入侵一事,整個邵國都被打殘了,現如今也就幾萬的殘兵弱將,國內貴族沒屠殺的屠殺,逃跑的逃跑,就連皇族都只剩下幾十人,可以說基本上失去了治理國家的能力,隨便哪一國來攻打,都能在短時間內將之攻陷。

換句話說,邵國已經失去了獨立成爲一國的能力,若是沒有蒼國的大力庇護,遲早要亡國。

邵國皇帝此舉,雖有苟且之嫌,但卻也非常的務實,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邵國需要緊緊抱住蒼國的大腿!

果不其然,在幾天之後楊沐就收到了一份邵國的國書,懇求蒼國給邵國一部分名額,讓邵國的平民子弟到蒼國的學堂裡面學習。

對此,楊沐沒太大的意見,不就是派留學生來蒼國接受先進的教育麼?

以兩國現在的關係,准許又何妨?

於是,楊沐大手一揮,就準了邵國每年一百個名額,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進入到太學學習。

這不僅保證了先進的技術和核心的知識不擴散太快,又能鞏固兩國關係,讓邵國離不開蒼國。

爲什麼這麼說?

前者很容易理解,後者就要涉及到邦交的親疏了。

那些邵國的留學者,長時間受到蒼國文化和教育的薰陶,這輩子基本上就被打上了蒼國的標籤,自然也是親近蒼國的那一派。

形成一個依賴關係。

兩國的邦交,肯定會更加的親密,邵國就會成爲蒼國那個甩都甩不掉的小弟。

於是,在諸國皇帝的驚訝中,邵國選拔出來的平民,進入了蒼國的學堂裡修習。

一些國家羨慕萬分,蠢蠢欲動。

但是,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消息從蒼國傳了出來。

是一本書。

名字叫做《大蒼英雄傳》。

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353章 阮採蕊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153章 往上爬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336章 族議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489章 楚瓊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2章 罪俘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112章 內情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49章 筵席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305章 造船無標題章節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1章 奇人軍師第272章 亂局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390章 女帝沉淪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442章 天子璽第453章 遭黑的楚國第145章 會見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578章 中計第378章 機關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444章 提審第85章 落魄母子第458章 重騎兵!第327章 國師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222章 議事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69章 小鳥醫人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590章 東巡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305章 造船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580章 晉降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23章 失職領罰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98章 邦交第512章 撤退吧?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60章 陣法顯威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365章 募兵制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565章 士氣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54章 申城之戰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496章 破城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12章 撤退吧?第611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