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紙幣,被楊沐稱之爲“大蒼幣”。
與楊沐印象中一張張的人名幣差不多,大小形狀都沒什麼差。
只是,由於受到工藝的限制,倒是與印象中的五六十年代的質感差不多,其中的植物純棉纖維,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種印製鈔票的工藝,應該說是蒼國如今最爲先進的一種造紙方法,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最高工藝。
至於在這個基礎上,工藝能不能有所進步,楊沐持否定的態度。
畢竟,這種工藝的基礎上若是再進一步,以這種原始的手工藝水平,還真的是達不到。
楊沐從托盤中拿起一張一百元面值的大蒼幣,它是所有的貨幣中,面值最大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整個大蒼幣的體系中,一共存在八種面值。
分別是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本來,完全沒有必要這麼設置的,但是楊沐心裡清楚,如果貨幣的換算採用十進制的話,用這種面值組合無疑是最爲合適的。
爲何?
就因爲它是經過了豐富的實踐才得出來的。
在楊沐的記憶中,中國曾經也有過兩毛和兩塊等面額的鈔票,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最後都淘汰了,有它沒它一個樣。
值得一提的是,大蒼幣並不是楊沐興之所至而想出來的東西,八種面值也不完全是因爲它的便利,而是爲了大蒼幣良好穩健的發行流通。
畢竟,這是一套全新的貨幣,如果不能與現有的貨幣體系掛上鉤,那麼以後就將困難重重,一方面會讓百姓們對大蒼幣的流通持有懷疑和否定心理,另一方面各國也不方便兌換,難以擴大影響。
而一套貨幣如果失去了這個關鍵的要素,那麼也基本上就宣佈是廢了,就算你在貨幣上印製更大的數字,也不過是一張紙而已,那樣只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不僅無法讓諸國一起承擔風險,而且會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
大蒼幣,是按照如今蒼國內的白銀與銅錢的兌換比例而設置的。
一毛錢與一文錢銅錢等值。
一百元錢,約莫可以兌換一兩銀子。
爲什麼說是約莫,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兌率,由於各國白銀的儲備量與經濟水平的限制,其實銀子與銅錢的兌換比率是不一樣的,一兩銀子能兌換到八百到一千五百枚銅錢不等。
楊沐取的是中間值,一百塊錢大概就一兩銀子的樣子。
“蒼皇陛下,你蒼國就準備使用這種錢幣?”
剛一遞到幾位皇帝的手裡,立即引起了一陣驚詫。
在大家的心裡,拿這種紙張做成的錢幣,比當初的大白紙的問世,還要出人意料,並且令人費解。
“蒼皇陛下難道就不怕被人仿冒麼?”阮國女帝把一張二十元面值的大蒼幣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查看。
楊沐一笑,道:“女帝不妨再看仔細一些,若是你阮國可以仿造得出來,大可以一試。”
阮國女帝用蔥指輕輕的婆娑着紙幣,而後仔細的感受着,和平常的紙張有什麼不一樣。
可以看到,紙上的正反面,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十分的講究。
兩面都有複雜的花紋,還有一串新奇的數字,阮國女帝對此早就有了解,也知道如今蒼國百姓普遍都習慣使用這種數字,也就沒有太驚訝。
真正讓她驚歎的,是那些帶着濃烈蒼國氣息的圖案。
譬如,在反面,印着蒼國的各大軍團齊聚的圖案,也有連弩、投石機和騎兵等等。
而在正面,則是統一印着楊沐的一副冕袍畫像。
阮國女帝稍稍詫異,而後瞥向了邊上蘭國皇帝手裡拿着的一張一百元的錢幣,上面同樣有楊沐的畫像,只不過裝束變了,而是一席朝服,頭戴冕旒,威嚴的坐在朝殿中,下方是一列列跪地行禮的朝臣……
這是在變相的,加強皇帝的威嚴麼?
阮國女帝心中想着,其實普通老百姓的家裡,根本就不會有什麼藝術品,一石這些錢幣發行下去,就會流入千家萬戶,在百姓的心中,皇帝的威嚴會和錢幣的價值結合在一起,等於是在變相的提升皇帝在民衆心中的地位。
接下來,楊沐又與各國皇帝簡單說了一下與白銀的兌換。
另外,他特別說明了,在大蒼幣發行之初的一年中,每一個人最多隻能兌換十兩銀子的大蒼幣,同時規定在一年之後,蒼國的市井中逐步取消白銀的流通,並且明令禁止銀票和大蒼幣的兌換,各大錢莊不能再使用銀票。
並不是說特別的排斥銀票,而是這東西的存在,本來就是十分乾擾大蒼幣秩序的,假設一個外邦的商人來到蒼國,拿着一疊銀票可以很輕易的兌換出大筆的錢,在蒼國交易後又換成銀票,那麼大蒼幣還怎麼擴大影響?
再說了,這個世界的銀票是大型錢莊發行的,和白銀等價兌換是因爲各個錢莊都有大量的白銀儲備,相當於一個契約形勢,要是哪個錢莊心黑一點,印製了大量的銀票來兌換大蒼幣,豈不是就可以輕易的套取大蒼幣?
“蒼皇陛下,我等諸國欲與蒼國進行商貿往來,也必須要用此幣麼?”
這時,一直在角落裡不發一言的炎國皇帝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拿着手裡的幾張大蒼幣翻來覆去的翻瞧着,雖然時不時的皺眉,但是卻又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陛下是有何擔心不成?”楊沐問道。
“陛下方纔說要禁止銀票的流通,而這大蒼幣的最大面值,也只抵得上一兩銀子,這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算是夠用了,但是國家之間的交易,或者說民間商隊之間的交易,數額往往非常巨大,實在是很不方便,這又該如何解決?”
“沒錯,我等也有此想。”
“這實在是不太方便,若是禁止銀票的使用,我諸國若要購買蒼國的兵器,豈不是要大車的拉運銀兩過來?”
“蒼皇陛下此舉,值得三思呀。”
炎國皇帝的這個疑問一提出,立即引得諸國皇帝的附和,顯然大家也都考慮到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