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根據副將供述,此次大戰蒼軍是使出了一支特別的軍隊,戰鬥力非常猛,直接殺得盛軍士卒丟盔棄甲。
另一方面,坎峰城撤退出來的盛軍又說,大將軍已經投靠了蒼國,還用一種欺騙的手段,騙去了幾座城池。
那麼,到底是蒼軍太厲害,還是主將馮忠龍失職不忠呢?
誰說的纔是真的?
這讓盛國的君臣一時間難以抉擇,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擾亂了大家的心緒,底下的官員也都政見不一,一片渾水。
也正是這一場大戰,讓盛國內的黨派之爭的積弊暴露了出來,一旦遭遇了戰敗,朝堂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應對,而是先定下罪責,以求完全按照自己派系的處理方法施行。
盛國皇帝閔雷看着案桌上堆起的高高的奏章,也是焦頭爛額。
隨意翻了幾本,有一半是在互相指責,兩大派系之間的處理方法大相庭徑。
蒼**隊已經打到國內了,這些人還忙着打壓異己!
盛皇閔雷心裡泛起一種無力感,派系之爭由來已久,在他上位之後,又重用朱力行等一干寒門出身的文臣,導致兩大派系的勢力相持不大,原本也有制衡朝堂的用意,如今卻成了一道枷鎖。
臣子們忙着各種派系鬥爭,他作爲一個皇帝,還是知道輕重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堵住正在攻城拔寨的蒼軍。
只不過,得到了幾乎盛軍所有糧草和輜重的蒼軍,已經攻陷了十幾座城池,可謂是實力大增,現在該調派哪一支軍隊去迎戰?
首先,洞國毗鄰的邊境之地那四十萬大軍是絕對不能動的。
拱衛京都的禁軍也不能調撥。
地方駐守部隊的戰鬥力更是不行,堆上去效果不大,反而白白犧牲了性命。
思來想去,偌大的一個盛國,似乎就只有北方與晉國交界的那二十萬大軍可以調用了。
想了一下,盛皇閔雷站起了身,看向牆壁上的地圖。
在盛國的北邊,一共是屯留着二十萬大軍。
說起這二十萬大軍,盛皇閔雷也是一陣憂心,對於晉國來說,如果真要大舉進犯,那麼根本不是二十萬大軍能夠抵擋的。
當初,盛國的北境其實還沒有完全與晉國接壤,只是後來晉國國力強盛,接連吞併了兩國中間的幾個小國,這才導致兩國直接接壤。
這給了盛國很大的壓力,如果這次晉國能夠成功把魏國極其附屬國吞下,那麼下一步,很可能就是盛國與洞國。
可以說,盛國如今一點也不輕鬆,這也是爲什麼幾十年來,盛國與洞國之間的戰事少了很多,因爲在沒有把握戰勝對方的情況下,兩國爆發大戰只能是消耗自身國力,很容易會被晉國趁虛而入。
不過,眼下晉國還在舉傾全國之力攻打魏國,兩國邊境還算是安寧,將這二十萬大軍暫時調到西南方與蒼國作戰,問題還是不大的。
當天晚上,盛皇沒有與朝中大臣通知,直接擬了一道聖旨,讓一隊人馬帶着兵符,前往邊疆調兵。
到了第二天大臣們得知此事的時候,事情已經成了定局。
……
七月十三日,盛軍大敗的消息傳到了洞國。
楊沐一顆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下了,麒麟軍果然沒有令自己死亡,對得起麒麟之名,通過這一次大放異彩之後,恐怕騎兵這個軍種,遲早會被各國所知了。
洞國朝廷聽聞此事後,當即派出了丞相姚蓋,到了楊沐所在的行營恭賀。
名爲恭賀,實際上卻是一次拉攏。
通過這一戰,蒼國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一個能覆滅三十萬大軍的國家,抵擋五十萬大軍是沒有問題的,再加上蒼國迅猛發展的經濟,足以支撐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讓這種實力保持延續下去。
對於洞國丞相的到訪,楊沐並不意外。
洞國皇帝並非什麼雄主,他被擋在洞國兩個月,洞國朝廷沒有正式派一個大官前來拜見,這會兒蒼國大勝盛國,再趁勢派人出來,可見其目光十分短淺,格局十分有限。
楊沐很客氣的招待了姚蓋,並且修書一封,讓他交給了洞國的皇帝。
第三日,洞國皇帝從皇城起駕,開往洞國邊境洛城。
這一切,只是因爲楊沐在那一封書信中,提到了一件事——瓜分盛國。
信中,楊沐對當下的各國形勢做了一番分析,細數上百年來盛國是如何的欺壓洞國,如何蠶食洞國的土地,並且言明,此時正是一個攻滅盛國的好時機,蒼國願意與洞國一起,一起瓜分盛國,然後一起有抵抗來自北方晉國的威脅。
開疆拓土,是每一個帝王的最夢寐以求的事。
當年,就連炎國那等深山大溝,洞國都與盛國爭了個你死我活,如今面對肥沃廣袤的盛國,洞國怎麼可能沒有心思?
哪怕是當今洞國皇帝再昏聵,也忍不住怦然心動。
於是,在洞國太子與幾個朝臣的諫言下,洞國皇帝放下了架子,主動前往邊境之地,與楊沐會面。
這個舉動,也算是誠意滿滿了。
“陛下,我們果真要與盛國全面開戰麼?”作爲親衛統領的胡駭,探問道。
楊沐笑了笑,道:“你是不是想說,我蒼國如今的兵力,尚不足以吞滅盛國?”
胡駭點了點頭,道:“微臣雖然見識短淺,但也知道我蒼國一些情況,有五大軍團之後,我蒼國足夠自保,但是要想大規模的攻城拔寨,還是要付出很大的傷亡和代價,或許會難以承受。”
楊沐點了點頭,道:“你說得不錯。但是,你忽略了一個問題……朕問你,洞國的皇帝可信嗎?”
胡駭搖搖頭:“臣雖愚鈍,但是也能看出,其並非明主。”
“確實。平庸之才,想憑藉一時之利吞滅百年宿敵,胃口確實是太大了,就連他到底有沒有決心吞併盛國都還是一個問題,朕自然不會相信此等合盟,陷我蒼國於泥潭。”
“那……”
楊沐沉吟了一下,淡淡道:“胡駭,你心裡應該知道,朕提拔你爲親衛軍統領的用意何在,假使你日後成爲了鎮守一方的大將軍,一定要記住一句話。”
“請陛下賜教!”胡駭一驚,連忙跪地。
“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非此即彼,國與國之間,很多事情都能夠模棱兩可,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哪怕是盟友也會有競爭,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