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
“科恩總督,朕建議你該好好想想今後要面臨的局面了。此戰之後除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外,所有歐洲國家在亞洲的貿易站、殖民地都將被帝國清除。
這對你和你們公司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屆時大部分來自亞洲的貨物全會由你們公司的船隻轉運到歐洲各國販賣,利潤非常豐厚。
但漢語裡有個成語,懷璧其罪。當一個人的財富超過了他的實力之後就不再是幸福了,很可能變成災禍。
全歐洲的王室包括教會都會把聯省共和國視爲肥肉,恨不得一口吞下。如何在他們之間合縱連橫以求自保,是個非常棘手也非常關鍵的問題。
如果你和你的公司無法給出令朕滿意的答覆,那帝國和東印度公司之間的合作也就走到頭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爲了帝國的長遠利益着想,朕不得不另外選擇一個更具有自保能力的歐洲盟友。”
瞭解完歐洲各國王室的詳情,再綜合這些年獲得的情報,洪濤更加認定了襲擊恩鳥港的艦隊與英國和西班牙密不可分。但此時他反倒不怎麼關注敵人了,而是給科恩下達了最後通牒。
只要戰事一起,葡萄牙人的勢力就必須退出亞洲。不管葡萄牙人多麼不待見西班牙人,他們畢竟要接受西班牙國王的統治,當只剩下大明帝國和西班牙兩個選項時,答案顯而易見。
能讓西班牙人與英國人利用葡萄牙人在亞洲佔據的大量港口和殖民地,同大明海軍玩貓抓老鼠的遊戲嗎?堅決不可以。此時大明帝國就要成爲正義的化身,用武力驅逐殖民者,爲全亞洲人民爭取自由和獨立了。
當然了,在某幾個戰略位置比較重要、經濟利益比較突出的地方,還是由大明帝國代爲管理爲好。畢竟正義的化身也得吃飯,家裡還有一大羣百姓嗷嗷待哺,多多理解吧。
不過這樣做會面臨一個大變故,那就是聯省共和國東印度公司該何去何從。荷蘭人會不會因爲鉅額利潤繼續與大明帝國合作,或者怕成爲衆矢之的轉而站到對立面上。
要問爲什麼不趁機把荷蘭人連同葡萄牙人一併從亞洲驅逐出去,獨霸歐亞航線,成爲唯一的供應商,那不是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嗎?
這麼想的人肯定不配成爲合格的政治家,充其量就是白金漢公爵的水平。利益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能獨吞就獨吞的簡單加減法,而是要先考慮成本和可持續性。
大明帝國與歐洲並沒有直接交往,雙方在文化、信仰和意識形態方面既不瞭解更格格不入。突然間讓大明海商駕船遠赴歐洲做生意,最可能的結果就是人和船都回不來了。
派遣艦隊先去歐洲橫掃一遍,徹底清理掉所有危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怕是得持續投入幾十年甚至百年才能初見成效。
大明帝國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而且也沒必要如此拼命。做買賣講究的是雙贏,頂多是一邊多賺點一邊少賺點,如果利潤全讓一邊拿走了,那這個買賣註定做不下去。
眼下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贏者通吃,稱霸全球,而是向歐洲、阿拉伯和非洲地區輸出產品,其中購買力最強的就是歐洲各國。
把他們都打爛了結果並不一定是好事,市場萎縮,國內貨物賣不動了,對於國內的商戶來講反而更難過。商戶們不好受,帝國稅賦也得跟着下滑,新政這列火車也就開不動了。
“……如果陛下允許,我願意做爲使者去和那支艦隊的指揮官談一談,儘量避免發生戰爭。如果陛下驅逐了葡萄牙人,而聯省共和國執政官又不允許東印度公司繼續代理帝國商品,這對雙方都沒什麼好處。”
突如其來的問題讓科恩的瘦臉肉眼可見的慘白了,他知道皇帝不是在說笑,也掂的清每句話的份量。只是由於沒有心理準備,更沒有這方面的授權,無法給出明確回答。
而從內心出發,他不願意讓公司陷入必須選邊站隊的境地,繼續保持現狀最好。出於此種目的,他不得不提醒皇帝撕破臉對誰都沒好處,三思啊!
“在葡萄牙人沒有到來之前歐洲也有香料生意。就算因此歐洲各國全都不接受大明帝國的商船,朕也可以通過阿拉伯人、奧斯曼帝國去連通歐洲的商路。
但到時候你和你的公司可能就沒資格插手香料、白糖、茶葉、可可粉、絲綢、棉布、染料和瓷器生意了,亞洲也不會存在東印度公司的商館和港口。
好了,朕想說的就這麼多,你不用再勸,回艙好好想想該如何向總公司提出合適的建議。待明早天亮之後,願意的話可以來甲板上看看朕如何把那支艦隊的船一條條送進海底。
亞洲是大明帝國的勢力範圍,不管以前是什麼規矩,從今往後只能按照朕的規矩辦。這次是朕給歐洲人提的醒,如果他們還不醒悟,里斯本、羅馬、威尼斯、倫敦、巴黎、奧斯陸、哥本哈根都有可能像班達亞齊一樣!”
對於科恩半勸半威脅的態度,洪濤給予了堅決反擊。不要以爲沒有了歐洲人,亞歐之間的商路就會斷絕。在葡萄牙人沒有抵達亞洲之前兩邊的貨物通過阿拉伯人勤勞的搬運和威尼斯奸商的倒賣照樣流通。
真到了那個時候,歐洲人內部就會出現叛徒,比如威尼斯人。他們可不會管戰略層面上對歐洲人還是亞洲人有利,只要賺錢必須第一個衝上去。
到時候本已沒落的地中海又會煥發第二春,再次成爲歐洲的貿易中心,而遠離地中海的荷蘭人,只能守着上萬艘商船掉淚了。
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就是洪濤互爲備份的底氣,否則當初也不會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時候,急急忙忙向葉爾羌汗國發動滅國之戰。
如果海路能走通,當然還是大力發展海上貿易更划算,路上的商路當做輔助,更多側重波斯和俄國一邊。
要是歐洲人非想不開,要與大明帝國爭奪海上通道控制權,那權重就得變一變了,把路上商路當做主力,二道販子阿拉伯人當做輔助。
海上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產品該賣還得賣,歐洲人該買也還得買。一邊賺着歐洲人的金銀,一邊和歐洲艦隊拼殺,然後用從歐洲賺來的財富繼續造船。嘿,就看歐洲人能支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