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諜影重重3

bookmark

雖然漢韓商會一直都通過黃是做中間人向謀反者提供贊助,可紙終歸包不住火,查着查着,還是引來了義禁府的關注。

爲了不讓黃是提前暴露,進而破壞這幾年做出的全部努力,金圭做了個營救計劃。但能不能奏效,必須要經過皇帝許可。所以他才藉着進貨的理由,跟隨漢韓商會的貨船回到了京城。

不過回是回來了,卻還帶來了兩根尾巴,金尚宮以國王很重視這次採購爲由派了兩名親信隨船,說是保護貨款。

從小就接受了特務培訓的金圭,見面之後馬上就聞出了對方身上的同類味道,也大致猜到了對方的來歷。這纔在朝陽門外東站上演了一出驚馬傷人的戲碼,用錦衣衛躲開了這兩個人的尾隨,搶出幾個時辰入宮面聖。

“這破玩意還不如走着舒服!”坐在轎中,感受着石板路面的崎嶇顛簸,金圭在心中暗自咒罵。

身下的轎子名字是轎子,可與大明的轎子完全兩碼事。它有個獨輪,前後也有轎杆,人坐在上面,轎伕不是擡着轎子走而是推着,只有遇到臺階或者溝渠時纔會短時間擡一段。

效果嘛,木頭輪子與石頭路面硬碰硬,是否顛簸全看路面是否平整。大部分時間都要在屁股下面墊上厚厚的稻草或者毛氈,否則走不了幾百步尾巴骨就斷了。

這種轎子一般都是商人和武將乘坐,稱爲軺軒。文官和女眷會坐另一種形式的轎子,沒有獨輪,但轎身很矮,裡面也沒有座椅,必須雙腿盤坐。

金圭試過一次,然後就再也不坐了,哪怕因爲被視爲粗鄙和失禮。那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比上刑還痛苦。走兩裡地腿就沒知覺了,再不下來活動活動,直接如螞蟻啃咬,萬箭攢心!

如果不是爲了完成萬歲爺的大計,鬼才樂意到這裡工作。雖然自己身上帶着朝鮮的血脈,可是每塊肌肉、每寸皮膚都對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充滿了排斥。

小時候上課的時候萬歲爺總說朝政腐敗,還舉了很多例子。當時聽得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提着刀子衝出去把那些吃人飯不幹人事的貪官污吏全砍死。

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飽穿暖,有活兒可幹、有地方容身,別再出現自己一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人疼、沒人管、只能眼睜睜等着餓死凍死的孤兒。

可是和朝鮮的官場比起來,大明朝堂裡那些事好像就不怎麼礙眼了。因爲這裡更窮,還更腐敗。

在物資匱乏的前提下,兩班和中人們卻仍舊過着奢華的生活,經常光顧漢韓商會,揮金如土購買進口商品。

少部分中人和良人們則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每天吃兩頓飽飯,逢年過節能買布做件新衣服而已。

數量最多的賤人就像是老鼠,住在夏天漏雨冬天透風的破窩棚中,穿着分不出顏色的破爛衣衫,每天都處於半飢餓狀態,卻要承擔最重的稅賦、勞役和兵役。很多士兵甚至連草鞋都沒有,大冬天的只能用樹皮和乾草包着腳。

如果這樣的國王和朝廷還能延續下去,金圭覺得不光是朝鮮民衆的苦難,也是大明朝廷的失職。

幸好萬歲爺英明,要推翻朝鮮國王的腐敗統治,而且選擇了代價最少、死傷最小的方式。這才叫大善!而自己有幸參與其中,也算是爲同族盡力了,死而無憾。

西宮位於城南,原本是月山大君的府邸,光海君繼位之後改稱慶運宮,現在成爲了王大妃幽禁之所。

守衛西宮的禁軍在看到了金尚宮的腰牌之後,簡單拍了拍轎伕揹着的包裹就放行了。漢韓商會的王掌櫃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次,專門給王大妃送一些生活用品和時令果蔬。

主上沒允許隨便探望王大妃,可也沒說不讓。既然有了金尚宮的腰牌,也就沒人會去仔細追究。

實際上在崇尚儒學的朝鮮,各階層對王大妃還是比較有感情的。畢竟是當今國王的嫡母,被軟禁已經算不孝了,再苛刻吃喝用度就太過了。更何況來探望的是個漢人,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最主要的是這個漢人慷慨大方,每次來都不仗着金尚宮的權勢目中無人,該表示的誠意一點不會少,事後如果在漢韓商會裡見到,還能給打個折扣。

“是王掌櫃回來了嗎?”通常來講,這麼晚了王大妃不會再見客,但今日破例,金圭只在殿外等了一小會兒就被兩名宮女領了進去。

“回大妃,是王圭回來了,您要的細布和經書全都按照清單辦好了。”

不管樂意不樂意,金圭也得脫了鞋給隔着簾子坐在裡屋的人影行叩拜禮。僅憑這一點,他就更恨了,萬歲爺都沒跪過這麼多次,你們也配!

“辛苦啦,後天本宮要去禮佛,正在發愁沒有貢品,多虧你及時趕了回來。今日有些晚了,改日再酬謝吧!”簾子後面的人影說話就像唸經,內容和語氣完全不搭配,更顯得沒什麼誠意。

“不敢、不敢,小民告退……”王圭也沒什麼表示,規規矩矩的倒着退到門邊,起身跟着宮女沿原路出宮。

但短短兩句話和幾百米步行,已經讓王圭後背被汗水溼透。冷汗,多一半是忐忑,少一半是害怕。悉心掩飾了四年,能走到今日非常不易,生怕在自己離開這些日子裡出了什麼紕漏,導致前功盡棄。

“去昌德宮,要快!”好在王大妃明確表示了一切如故,並且秘密會見大明使者的日期定在了後天。但還有一件事沒安排好,必須儘快落實。

昌德宮位於漢城東部,故稱東闕。壬辰倭亂時與正宮景福宮被一併燒燬,光海君繼位之後重建,成爲正宮。

做爲一國王宮,昌德宮在形制上完全模仿了紫禁城,也分爲前朝、正宮和後宮三部分,分別用於值班大臣、國王辦公和嬪妃居住之用。

不過從規模上昌德宮與紫禁城可差遠了,不光面積小,建築也低矮,說叫宮牆,實際上和江南豪門大戶的院牆差不多。

427.第427章 銀行2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847章 關鍵點2第768章 左右互搏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第723章 擠兌3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035 積怨成怒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第888章 審美一致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第1053章 錢從哪兒來?第711章 金融工具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048 兩宮皇太后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第847章 關鍵點2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第961章 熊來了2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024 新式自鳴鐘第751章 新軍制4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第850章 鹽務2第878章 所向披靡221.第221章 意外2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817章 污其名第794章 將計就計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第1052章 皇帝家也沒餘糧第746章 以點破面第708章 齒軌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第1031章 紮緊籬笆第1095章 來點刺激的520.第520章 晉商3第752章 新軍制5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392.第392章 陸軍2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013 意外所得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第952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033章 賺大了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第991章 迅速馳援064 一石千浪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第880章 意外收穫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058 子嗣問題第760章 爲了和平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第907章 還沒結束第895章 破陣2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627.第627章 朝鮮李朝2612.第612章 糊塗仗213.第213章 軍事支持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第997章 恩鳥港登陸戰001 明朝我來了!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031 李贄2179.第179章 糧荒4第1027章 滅瓦剌067 漕運334.第334章 血色之夜第703章 鹽業公司第1103章 艦船雲集4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第821章 諜影重重2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017 葉向高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088 甜蜜的誘惑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746章 以點破面596.第596章 林丹汗2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第1026章 雙線獲勝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第753章 新軍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