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漕運

“臣曾在蘇州府任推官,對運河之事略知一二,思索了一路,現有奏本條陳上稟。”袁可立也沒慫,廢話不多,雙手捧上。

“條陳所言弊端確實要改,但還不是關鍵所在,想徹底改變需對症下藥,光治標起不到作用。”

奏本很厚,十多頁,但洪濤看得很快,幾乎是一目十行。放下之後又拿起另一份奏本,互相比對之後纔開口。聽上去是在稱讚言之有物,仔細品一品,又好像是在批評流於形式。

“……請陛下明示!”袁可立顯然是聽出了話外音,有些不服氣,脖子一梗打算當面理論。

“漕運耗費之巨,觸目驚心,一石大米從江南起運抵達通州太倉,沿途損耗三四石以上,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袁總督要疏浚河道、平定沿河匪盜、整頓槽丁、振興船廠,都是當務之急,全沒錯。但朕以爲全是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摸不着。

你且不要急於分辨,先回答朕幾個問題!疏浚河道、平定匪盜、整頓槽丁、振興船廠,做爲漕運總督可有獨斷專行之權?”

洪濤對比查看的奏本是關於漕運的概論,由五位內閣大學士通力合作,從各個方面闡述了目前漕運的現狀以及前景,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與袁可立奏本里提出的幾點嚴重吻合。

大學士們並沒提出解決之法,袁可立倒是寫了,但洪濤很不滿意。原因很簡單,全是紙上談兵,理論方面嚴重正確,實操可行性非常堪憂。通俗講就是說的條條是道,實際一操作全是瞎耽誤工夫,白折騰。

明代的漕運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一提起明朝的弊端,黨爭、宗室、邊患甚至天氣都排在前面,很少有人會把目光看向漕運。

洪濤穿越到明朝之前,坐在家裡看書時大概也是這個路子,直到冊立太子之後,正式接觸到了內閣大學士,才從他們的嘴裡聽到一個新的大坑,漕運!

所謂漕運,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漕船運輸。通過水路運輸大宗貨物古已有之,但稱得上漕運的只能從隋煬帝之後算起。沒有楊廣耗盡國力開挖的大運河,不管運輸多少貨物也只能叫水路運輸,不能叫漕運。

這裡的漕,特製人工開挖的水渠,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大運河。經過幾百年的修修補補,到了明代,這條大運河已經向北延伸到了通州。理論上講,從杭州裝上貨物,一口氣就能運到北京城裡。

衆所周知,明代的開國首都並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南京不敢說是魚米之鄉卻也差不太多,根本用不着從南方運輸大量糧食,就算要運也用不上大運河。

那明代初期是不是就沒有漕運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光有,還特別重要。除了利用京杭大運河之外還有不少海運,屬於雙管齊下,運輸的主要是軍糧。

待到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漕運才被賦予了更多內容,除了軍糧之外,還要擔負起供養京城及其附近百萬軍民的任務,地位不降反升。

在後世裡哪個行業對國家發展重要,哪個行業就會得到大量投資,從業者也相應的更容易掙到錢。古代也一樣,隨着首都北遷,漕運成了不可或缺的行業,肉眼可見的重要了起來。

於是從業者們就開始動心思了,不是琢磨着該如何提高生產力,而是一門心思的想着該怎麼從這個行業裡爲自己以及家族牟取更多利益。最好能做到壟斷的程度,那樣一來就能世世代代吃喝不愁了。

想壟斷漕運業,對於當時的漕運從業者而言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爲在永樂年間,漕運不是僅靠運河一條線路,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線海運,屬於是兩條腿走路,比例基本是一半一半。

而且玩河運的和玩海運的還不是一撥人,雙方誰也無法完全替代對方。這下就有點麻煩了,想獨霸漕運行業,必須得打斷其中的一條腿。

最先提出用河運代替海運的是戶部尚書鬱新,理由是海運不太安全,時不時會出現翻船事件,對保障京城的糧食安全有很大隱患。

永樂皇帝沒有偏聽偏信,找來工部和漕運總兵問了問,得知此時的運河河道年久失修,水淺王八多,無法承擔漕糧重任,把這個建議給否了。

但做爲皇帝必須要全盤考慮得失,海運受氣候水文影響不太穩定也是實情,如果能選擇運河爲主要路徑應該也不算壞事,於是下旨修繕運河。

動用了幾十萬勞工,歷時小一年,運河終於算是修好了。爲了讓皇帝滿意,力主河運的官員們團結一心、上下合作,一口氣湊了幾千條內河漕船,把400萬擔漕糧安全運抵了通州。

然後大傢伙輪流上疏,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河運的好處,再把海運的風險進一步誇大,最終說服了萬曆皇帝取消海運,把向京城運送大宗貨物的擔子全押在了大運河上。

要問這些官員爲啥這麼喜歡河運,是不是河運真的比海運有優勢,可以爲國家節省運輸成本呢?狗屁,這件事看上去是兩種不同觀念的學術爭論,背後卻藏着許多不可告人的心思,說白了就是利益之爭。

至於說能不能爲國家節省運輸成本,誰會在意呢,節省下來的錢誰也拿不到,反倒是多浪費點大家纔有可能從中撈到些好處,皆大歡喜!

凡是支持河運的官員,多一半的家都在運河沿線,或者家裡有參與河運的可能,剩下少一半則是接受了遊說,將來有可能也從其中得到好處。

反之,支持海運的官員也是同樣的想法,基本上都和海運環節有勾連,屬於利益共同體。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失敗了,敗給了另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支持河運、海運的利益共同體上也能看出朝廷裡的派系鬥爭原型,啥東林黨、浙黨、齊黨、閹黨,說白了全是一個個訴求不同的利益共同體,爲了自身利益在每個政策上面都要激烈交鋒。

贏了的受益,輸了的吃虧,僅此而已。國家、民族、百姓、社稷,在他們眼裡僅僅就是鬥爭工具和武器,用得上的時候愛不釋手,用完了馬上扔到一邊,連必要的保養都懶得給。

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883章 動一發牽全身第918章 南海戶 北行宮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635.第635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426.第426章 銀行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111章 搖旗吶喊第115章 九卿逼宮2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292.第292章 安南的未來172.第172章 細作178.第178章 糧荒3第865章 厲兵秣馬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285.第285章 鹼廠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第718章 閶門魅影6第704章 以茶馭番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第784章 恩鳥港第971章 樟腦第830章 赤峰460.第460章 新路2第1012章 中場休息第1014章 中場休息3第844章 讓步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212.第212章 夾縫求生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355.第355章 天下沒有廢物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957章 十年之後4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075 舌戰羣儒3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457.第457章 通州大營第964章 小琉球大基地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075 舌戰羣儒3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第1018章 損失第977章 立威635.第635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588.第588章 出征068 漕運2003 心腹第861章 最後一夢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第704章 以茶馭番081 推恩令467.第467章 大買賣3第744章 北方有變第852章 雙軌制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715章 閶門魅影3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980章 科恩總督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277.第277章 初現端倪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第981章 科恩總督2第886章 高原行軍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007 東宮2第995章 窮瘋了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第985章 不宣而戰423.第423章 新與舊2第721章 擠兌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第735章 奮鬥目標017 葉向高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596.第596章 林丹汗2017 葉向高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第730章 報復不隔月第903章 出爾反爾221.第221章 意外2第838章 內蒙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