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第603章 出關

第603章 出關

公曆1615年3月末,大明曆景陽十一年二月中,大明皇帝率領陸軍大部出山海關,沿傍海道東進。

兩萬多陸軍分成了前後兩大塊,分別由陸軍總督李如樟和皇帝本人統領,相距十里,順着驛道浩浩蕩蕩殺向了關外的第一座衛城,廣寧前屯衛。

陸軍和海軍一樣,從表面上看都承襲了大明衛所軍制,把三萬多兵將分成了前後左右中五個衛,外加一個專門負責管理馬車、炮車和架橋鋪路的工兵衛。

每衛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兩人,正四品;指揮僉事四人,正五品(由參謀代替),共計5600人左右。

衛下面是千戶,分爲前後左右中五個,每個千戶設千戶一名,正五品;副千戶兩人,從五品;鎮撫四人,正六品(由參謀代替),共計1120左右。下面還有百戶、試百戶、隊長、什長、伍長,取消了總旗、小旗,也不設參謀。

實則內部的作戰體系已經完全變了模樣,百戶做爲陸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常規配備八個火槍隊、兩個後勤隊,擁有長火槍100支,短火槍30多支,戰馬30匹、四輪廂車4架。

洪濤對古代兵制沒有什麼研究,也不想研究。後世裡有那麼多熱兵器時代的成熟軍制可以借鑑,何必非琢磨冷兵器作戰環境下的軍隊配置呢。

“朕且問你,訓練陸軍許久,對這支軍隊該如何評價?”

“朕帶左右衛和工兵入城,你率前後衛在城南3裡處駐紮。拒馬、壕溝都要備齊,不可疏忽大意。再向北、東兩個方向多派探馬,距離拉到20裡,天黑之後暗哨增加一倍。如果沒有出意外,明早補充糧草的車隊就會追上來。”

對於這座衛城李如樟挺熟悉的,當年跟隨大哥李如鬆東征西討時,不止一次路過。有道是觸景生情,歷歷在目,看到眼下荒涼破敗的景象很是唏噓

其他部隊則以百戶爲單位用縱列行進,互相之間以銅號、旗語、氣死風燈和煙花彈進行簡單聯絡。如遇突襲,各百戶在沒有接到上級命令之前可自行決定進攻、撤退或原地防禦。

如果距離出發點比較近,可以派少量部隊回去運輸。如果距離出發點比較遠,周圍又沒有友軍,在彈盡糧絕之前必須趕到下一個補給點補充,否則就全軍覆沒了。

好在洪濤也不急於趕路,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打擊目標。出關作戰完全就是盲目的溜達,遇上誰算誰,誰也遇不上那就一口氣推到錦州去,把騷擾喜峰口等關隘的女真軍隊後路掐死,看你們回來不回來!

前兩天的行進比較順利,沿途雖然發現了零星不明身份的騎手,卻沒有遭遇到任何攔阻,順順利利的抵達了距山海關70餘里的廣寧前屯衛城。

不過與關內比起來,遼東這片土地依舊還是比較難行的,主要就是河流太多。隨着氣溫回升積雪融化,水量還都挺大,隨隨便便一條能在地圖上表示出來的河流,就得讓工兵們忙活大半天才能架好浮橋,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

“臣總覺得此行有些古怪,根據杜總兵的描述,關外早就發現了敵軍蹤影,卻一直未曾大舉攻城。待大軍出關之後,沿途也確實見過過女真軍隊駐紮的痕跡,不戰而退必有蹊蹺,還望陛下三思。”

做爲陸軍總督,李如樟對此行孤軍出關迎敵並沒什麼壓力,可是加上個皇帝御駕親征壓力就太大了,整晚整晚的睡不好,總覺得附近有異響。

洪濤已經在望遠鏡裡看到不遠處的輪廓了,城牆還算完整,大致有10米左右高,長几百米的樣子,就是城門不見了。這裡就是預設的第一個補給點,但還用不到船隻靠岸。

李如樟率領着前後和工兵衛做爲前鋒,他自己帶着左右衛殿後。在行軍途中,前鋒的兩個衛會按照操典輪流派出兩到三個百戶的士兵騎着馬在大部隊前方和兩翼十里範圍內遊弋,當做大軍的觸鬚和眼睛,防止在複雜地形裡遭遇伏擊。

這次出關作戰,洪濤把陸軍中衛留在了山海關當做機動部隊,萬一有哪個關隘沒守住還能及時填補一下缺口,只帶着前後左右和工兵衛出征。

他給陸軍弄的這套東西有一部分後世軍隊的影子,衛是旅,千戶是團,百戶是連,但又不是照搬,沒有設置營、排級單位,並用隊取代了班。

但容易必須有個前提,裝備要有代差。如果陸軍用的也是冷兵器他就沒轍了,別說以少勝多,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依舊沒有任何勝算。 春天的遼東應該是最適合大軍作戰的,氣候不算太冷,北方士兵完全可以適應;沒有風雪和雨水侵襲,道路不會太泥濘;大部分落葉植物還沒長葉,視野比較清晰,不容易受地形迷惑。

“陛下,城牆倒還完好,但城內房屋均已破敗不堪。臣派人進去看了看,沒有發現太多居住痕跡,女真兵應該還沒有來過,今晚大軍是在城內過夜,還是在城外紮營?”

打仗就這麼簡單嗎?洪濤不清楚別人怎麼看,反正在他眼中就這麼簡單。當初在宋朝時,用幾千人不是照樣硬撼了西夏和遼國幾萬兵馬。

輜重部隊,沒有!每個百戶的廂車裡帶足了夠十天吃喝的給養和三個基數的彈藥,可以和三倍以上敵人全力攻防最少十天。

這麼幹主要是爲了簡化層級,便於記憶。古代士兵習慣了上述的官職,突然全變了還得重新熟悉,把結構搞得太複雜了更容易亂套。

李如樟是什麼意思洪濤心裡很清楚,他在婉轉的勸自己回去。山海關出了,敵人望風而逃是事實,御駕親征也就該圓滿結束了,沒必要真的去冒很大風險。

“……臣以爲若不能先斷其糧草彈藥,再無地利之便,在平坦處無人可敵。”李如樟想了想,略微組織了下語言,儘可能不帶任何主觀色彩,對陸軍進行了評價。

第1059章 公爵夫人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193.第193章 放棄2第700章 暴君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037 紙上談兵第839章 內蒙古3第114章 九卿逼宮第727章 實力222.第222章 意外3第878章 所向披靡329.第329章 敏感話題2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第752章 新軍制5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第1010章 海上輕騎兵3第818章 去其位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547.第547章 落幕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530.第530章 何爲兵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532.第532章 軍武世家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440.第440章 真假美猴王3第949章 富可敵國第697章 天師駕到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第735章 奮鬥目標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070 鼓勵當貪官第664章 不堪大用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第1116章 喜憂參半第754章 荷蘭特使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533.第533章 延綏系518.第518章 晉商014 咱家的大院子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223.第223章 密謀第1051章 消化吸收2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553.第553章 本不該有的戰爭第1024章 禍水西引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第929章 改土歸流2第823章 諜影重重4074 舌戰羣儒2第767章 急遞鋪第838章 內蒙古2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第884章 白與黑2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236.第236章 毒!4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591.第591章 鐵軌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第728章 織網058 子嗣問題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929章 改土歸流2087 開發皇莊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第855章 高原驟變第799章 深諳人心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179.第179章 糧荒4第916章 勞累命第958章 十年之後5第891章 微調第895章 破陣2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第710章 女強人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第857章 好事多磨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885章 白與黑3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144.第144章 經濟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