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第520章 晉商3

做爲晉商集團在朝堂裡的代表人物,最成功者已經做到了內閣首輔,他叫張四維,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萬曆十年繼張居正之後任內閣首輔。

張四維是山西平陽府蒲州人,父親是有名的鹽商、叔叔是邊貿巨頭、兩個弟弟經營錢莊和絲綢買賣、岳父在南方經營糧食、外公家是木料商人兼職運軍糧。連同姨夫、姑父、弟弟的岳父,也都是山西有名的富商。

可以這麼說,在蒲州乃至平陽府,張家都是數得上號的鉅富。如果再算上親戚和姻親,張家在山西省內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份量。

除了富之外,張家和朝廷還有着很緊密的關聯。張四維的舅舅叫王崇古,時任宣大總督,相當於後世的大軍區司令了。而張四維的發小楊博是吏部尚書,被嚴世蕃稱作天下四才之一。

由此可見,張四維不僅是富二代,還是半個官二代。在他步入仕途之後,先後被朝中大佬高拱、張居正、申時行所看重,在朝中人緣極好,如果說沒有身後家族的銀彈幫襯誰信呢。

甚至在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要對其徹底清算,張四維又通過賄賂馮保,讓清算的大刀沒有落到自己頭上。如若不然,憑着他經常給張居正上貢孝敬的做爲,怕是很難逃脫。

“王之楨,你可知寧波商人的密奏是誰寫的?”聽到這裡,皇帝突然舉起右手止住了王安的講解,歪頭問了一個不太沾邊的問題。

“臣不知……”王之楨的臉色有些蒼白,鬢角有虛汗滲出,聞言趕緊離座跪地。

“朕可以告訴你,是沈一貫。他爲了搭救牽涉其中的獨子,把同鄉包括一些舊故全揭發了。雖然在私德上有虧,卻有利於江山社稷與黎民百姓。

王崇古乃你的祖父,山西王家與伱家也出自一脈。現在朕想聽一句實話,王家是否還在參與邊關私販,是否還與這些山西商人有染?”

見到王之楨的表情,洪濤也就不再繞圈子了,先講了講沈一貫的選擇,再詢問有關王家的現狀。話外音很明顯,沈一貫朕都可以原諒寬恕,王家也同樣,但前提必須是積極靠攏並提供有用的情報。

“臣的王家與山西王家同出一脈不假,但自臣被貶職之後已然斷了往來,請陛下明察!”

剛剛王安一提起張四維,王之楨就知道要來大麻煩,好在皇帝沒有暗中猜忌,而是當面問了出來,這倒讓他放心了不少。

當年之所以被朝臣們聯手搞下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不願意利用錦衣衛的權力幫助某些人打掩護開綠燈。

哪怕是販運私鹽、私鑄銅錢都能容忍。可做爲一名軍人,真不能眼睜睜看着軍用物資被賣給敵人。每多一石貨物出關,可能就意味着邊軍多死一個人,太缺德了。

“……嗯,既然你說沒有,那朕就先當沒有。不過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這幾家人你可熟悉?”

用眼角掃了一眼王承恩,在得到點頭答覆之後,洪濤才暫時相信了王之楨解釋。但相信和無關是兩回事,該提供的信息不光不能少還得比別人更多才對。

“王登庫是臣的族弟、範文鬥是張四教續絃孃家哥哥、靳良玉乃韓爌的親家,其餘三家臣確實不知。”是該繼續爲家族隱瞞還是實話實說,不用拿沈一貫做例子王之楨也能想明白。眼下皇帝如日中天,把朝臣們壓制得喘不過氣,自己沒理由爲了別人斷送大好前程。哪怕是族中的兄弟也一樣,保住自己就等於保住了王家,你們倒黴了活該,誰讓缺德事幹太多呢。

“韓爌……朕怎麼聽着有點耳熟呢?”

“萬歲爺,韓爌正在翰林院任侍讀。”見到皇帝望向了自己,王承恩不負衆望馬上給出了答案。

“哦對,朕還聽過他的經筵,確實有點山西口音。”有了具體職務,洪濤終於在腦海裡對上了具體人物,不光想起來了,還見過面講過話。

“韓爌與張四維都是蒲州人。”王安出言肯定了皇帝的猜測。

“好傢伙,這是個賊窩啊!王安,把四品以上京官裡出自山西的都查一遍,看看誰與這幾家人來往比較密切,尤其是蒲州和介休兩地的官員要格外仔細。

張然,把四衛營和勇士營秘密調派到蒲州和介休兩地的草場馬場裡去,數量你自己定,以抓捕這幾家人爲準。王之楨,南京錦衣衛可堪重用?”

一聽說連經常可以在自己身邊走動的翰林院官員裡也有晉商集團的代表人物,洪濤立馬就炸毛了。韓爌到底是不是晉商集團的人已經沒必要深究了,他的親家是晉商,且家族還在蒲州,能出污泥而不染的機率太低了。

既然這樣那就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提前做好佈置,確保能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對晉商集團裡的主要人物,還有朝中與之交往過密的官員進行全面抓捕。

但光對付晉商集團遠遠不夠,江浙商人那邊也得一起動手。不過江浙地區的情況又和山西不太一樣,沒法隱匿太多外人。

“……臣在景陽九年已經對南京錦衣衛完成了清理,又從京城抽調了大量骨幹南下。鎮撫使周嘉慶及其屬下皆忠於陛下,可擔重任!”

一提到南京錦衣衛,王之楨大概就知道要做什麼了。幸好提前兩年把親信派了過去,也仔細進行了大清洗,否則今天就要在皇帝面前丟臉了。

“一個千戶稍微少了點……你從京城再調派一個千戶,秘密去通州上海運衙門的貨船,抵達杭州灣後在船上待命。”

說是千戶,實際上南京錦衣衛的編制要比北京小很多,可執行外勤的緹騎不會超過五百。這點人手肯定不夠用,但此時應該有不少雙眼睛盯着海軍營地,一旦有大批海軍登船南下就會打草驚蛇。

怎麼辦呢?還得使詐,海軍不能動,但海運衙門的船卻一直都在南來北往,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大概率能掩人耳目。

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第962章 熊來了3第714章 閶門魅影2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第938章 露餡了311.第311章 分贓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第108章 攤牌021 一張大網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第743章 都是人才第857章 好事多磨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第777章 道法自然第823章 諜影重重4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095 把水攪渾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第1090章 與哲學家爭論2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045 內閣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第877章 說一套做一套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第1024章 禍水西引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第903章 出爾反爾450.第450章 祖國和個人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295.第295章 爲國取士2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第778章 金蟬脫殼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第930章 沙廉港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83章 固若金湯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第1052章 皇帝家也沒餘糧第982章 科恩總督3403.第403章 戰報第1117章 不得不救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第748章 新軍制210.第210章 煤化體系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第1001章 跟蹤追擊2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1081章 科倫坡就是卡蘭巴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494.第494章 軌道606.第606章 和老天賭富貴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617.第617章 塔山堡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第898章 政治不是打打殺殺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第990章 神秘艦隊第1063章 聲西擊東第677章 鄂爾多斯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023 礦稅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第932章 沙廉港3第1068章 豪華陣容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第734章 必然分歧023 礦稅644.第644章 談不攏429.第429章 銀行4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第679章 奇怪的軍隊483.第483章 拖字訣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471.第471章 塞王2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520.第520章 晉商3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第976章 捕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