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

bookmark

他不見得是第一個獲悉此事的,但卻是第一個在此事件中明確表態的朝廷重臣。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以失手傷人的罪名把來自廣東和福建的幾名舉子收監,卻對有同樣嫌疑的江浙舉子網開一面。

但光有表態還不夠,想以大明律嚴懲兇手,對支持新政的人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就必須做成鐵案。而如何讓這幾名舉子親口承認失手殺了人,纔是關鍵。

想做到這一點,必須得逼着皇帝下旨削了這幾名舉子的功名。光靠官員們使勁兒上疏仍顯不足,鼓動進京趕考的舉子們鬧事就成了唯一有效途徑。

畢竟幾百上千年間還沒有哪一位皇帝會對舉子太過嚴苛,整套科舉制度本身就是用來維護皇權的。換句話講,全國的讀書人都是被科舉制度強行拉進了統治階級內部,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太大了。

在朝臣們眼中,景陽皇帝不管如何熱衷推行新政,對讀書人一向都非常重視,即便心裡明白遭了算計,爲了顧全大局也只能像以往那樣尋求妥協,只不過這次可能會從獲利的一方變成吃虧的一方。

政治鬥爭嘛,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就不該有常勝將軍。之前贏了那麼多次,現在輸一次也很正常。

對於朝臣們來講,終於勝利了一次,可以極大鼓舞士氣,爲今後繼續抗衡新政、保護自身利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也僅此而已。

輸者不會一無所有,贏者也不能滿盤通吃,這就是政治。貴如皇帝也逃不出這套體系,吃點虧很必要,免得總以爲天最大皇帝第二,想什麼就做什麼。

可惜他們全想錯了,包括王安。自己根本不是政客,也不是皇帝,更不是得益於現有體系的統治階級,而是老天派來的破壞者和送葬者。

在能力達不到的時候,裝孫子示弱妥協是逼不得已。一旦積蓄夠了力量馬上就會撕掉和善的假面具,半點道理不講,一點規矩不遵守,怎麼幹脆怎麼來。

“……陛下,想動用陸軍需有至少9名總參軍機同意,倉促之間恐難有十成把握。”聽聞皇帝要玩硬的掀桌子,王安除了深感意外還有濃濃的忐忑。

此時京城中雲集了各地舉子四千多名,而他們的隨從、家人和商賈數量更多。一旦引發了騷亂,光靠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蝦兵蟹將,很難及時彈壓。

而距離京城最近的軍隊就是李如樟的陸軍,只可惜皇帝爲了讓陸軍順利發展與朝臣們達成了挾制皇權的協議,並寫入了大明律。

皇帝沒把握在13位總參軍機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如果出爾反爾翻臉不認賬強行召喚陸軍入城,會對將來的朝堂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誰也不想和說話不算數的人一起玩。

“用不着陸軍,只需兩三個時辰袁可立就會親率海軍陸戰隊進城。凡是名單上的人一律要在四個時辰內送入宮內,宣不動的就抓!”

所謂的參加新戰艦下水儀式,沿途視察各家工廠皇莊,都是用來掩人耳目的說辭,真實意圖很簡單。

一是找藉口離開京城讓某些人能更放鬆;二是面見袁可立,讓他派遣海軍陸戰隊乘海運衙門的運糧船,秘密前往通州集結,等待下一步命令。有了皇帝的當面授意,司禮監掌印王安也撕下了一貫溫良恭順、彬彬有禮的假面具,親自帶領錦衣衛緹騎和東廠番子在隸屬大興縣的東城展開了大規模搜捕。

而錦衣衛指揮使王之楨也同樣披掛整齊,親率北鎮撫司和部分五城兵馬司人馬,在隸屬宛平縣的西城區域內做着相同的事情。

只要是名單上有的人挨個登門拜訪,出示完皇帝的手諭,不管樂意不樂意都要當場帶走。領旨遵命的送上四輪馬車以禮相待,不情不願或者廢話太多的先綁了再堵住嘴,依舊送上四輪馬車。

申正時分,城東的官道上馬蹄陣陣、塵煙四起,一隊隊身着黑色制服、頭頂鐵笠盔、揹着長短火銃的海軍陸戰隊士兵飛馳電掣般的衝向了朝陽門。

負責看守城門的五城兵馬司兵將此時已然被拿着皇帝手諭的御馬監勇士營提督李實控制,撤掉拒馬放下吊橋大開城門。

一直駐紮在朝陽門外的陸軍營地此時也有了動靜,十幾輛車廂低矮的四輪馬車駛了出來,每輛後面都拖拽着一門身管很短,帶着兩個大輪子的野戰炮。經過短暫的溝通,馬車和炮全都交到了海軍陸戰隊手裡。

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南邊的蕭太后河裡也駛來了一串漕船,陸續停靠在東便門外的碼頭上。但從船上下來的不是槽丁和民夫,而是一隊隊黑衣軍。

他們沒有大規模入城,而是在御馬監四衛營監督鄒義的帶領下沿着城牆向南北兩個方向急進,把沿途所有的城門守禦全部接手。

刑部尚書沈應文家住城西安富坊,就在西苑宮牆之外,與皇城很近,上下朝非常方便。但此時方便成了不便,第一批就被錦衣衛光顧了。

“大勢已去、大勢已去……”當他看到全副武裝的王之楨之後,沒發怒沒哭鬧,好像早有預料,神色中沒有多少驚愕。

“沈尚書,皇命在身末將不便下馬行禮。陛下有命,請沈尚書即刻入宮面聖,不得有誤!”

王之楨把命令執行的特別徹底,不光自己頂盔摜甲,緹騎們也是個個全副武裝,如臨大敵。見到刑部尚書如此上道,也沒有小人得志趁機囂張,還在馬上抱拳以禮相待。

“還請王指揮使稍待片刻,容沈某入內更衣。”

眼下發生的一切沈應文確實料到了,在當堂把那幾名廣東福建舉子收押時就知道有可能被皇帝看穿並加以報復。怎奈經過再三權衡,還是覺得利大於弊。

結果最終棋輸一着,主要是沒料到皇帝反應的速度這麼快,決心也下得這麼果斷,招數更是出人意料。沒有舌戰羣儒了,也不再利益交換,而是直接動用了武力。

第110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478.第478章 會試年第832章 威重還是德重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218.第218章 千瘡百孔第687章 勝利在望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851章 借題發揮416.第416章 三大營的覆滅第954章 十年之後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第1035章 扔鐵球的老頭2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第805章 漂白粉477.第477章 海關法080 東林書院3472.第472章 塞王3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127.第127章 《半月談》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760章 爲了和平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第900章 來的很及時第932章 沙廉港3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第1034章 扔鐵球的老頭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494.第494章 軌道413.第413章 京城保衛戰8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55章 荷蘭特使2641.第641章 中間人第905章 大軍壓城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517.第517章 舐犢情深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第828章 小琉球第1061章 反哈聯盟第903章 出爾反爾第671章 孤軍受困第985章 不宣而戰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477.第477章 海關法第973章 日新月異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598.第598章 八旗第1068章 豪華陣容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第1071章 一網大魚2029 耶穌會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第774章 任重道遠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636.第636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2078 東林書院第825章 重頭戲第839章 內蒙古3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第872章 百聞不如一見540.第540章 船廠鎮3第915章 西域大勝第1076章 仇人見面第989章 破局第700章 暴君479.第479章 薈萃一堂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012 沈大學士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217.第217章 向錦衣衛開刀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028 好事多磨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002 太子第775章 任重道遠2062 削藩3556.第5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84章 初探美洲3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第702章 鹽禍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第1070章 一網大魚319.第319章 早朝發難2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315.第315章 大才!第895章 破陣2428.第428章 銀行3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058 子嗣問題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