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第470章 塞王

bookmark

雖然皇帝說得挺有道理,可在場的三位太監卻都面露難色。有道是兔死狐悲,皇帝終於要對太監下手了。

該埋怨嗎?按理說真不該,甚至要慶幸。從景陽皇帝登基開始,刀子第一個掄向了皇族,第二個是官員,第三個是軍隊。

手段基本一樣,先降低待遇,再裁撤數量,最後收繳權力。試問和皇族、文官、武將們比,宦官更高貴嗎?顯然不是,所以捱到三板斧是早晚的事,太正常不過了。

“……此事是否要知會內閣,還請萬歲爺明示!”定了定神,王安再次提問,他想通過這個問題搞清楚皇帝的決心和步驟。

“朕又沒說馬上裁撤,就沒必要打擾大學士了。你們合計着辦吧,每年少入宮一些,以人手不齊爲由少向南京派送,用不了幾年那邊就會空下來。”

皇帝表達的很明確,不希望大張旗鼓搞裁撤,而是要掛羊頭賣狗肉,以紫禁城裡缺少人手爲由,減少南京皇城各監太監的數量。

這樣的好處就是溫水煮青蛙,等有心人發現了也既成事實了,想不裁撤都不成,很符合一貫陰損的辦事風格,也比較符合太監羣體的利益,至少對紫禁城的太監們沒影響。

“萬歲爺聖明……有工科給事中歸子顧奏言……”聽到皇帝這麼講王安等人就放心多了,於是良善拿出了第二份題本放到了御書案上。

“念……”不過皇帝沒接,也沒擡頭,兩隻眼死死盯着桌面上的另一份奏報,只崩出一個字。

“工科給事中歸子顧奏言,江南歲供財賦半於天下。江南財賦出於農田,農田以水爲利,亦以水爲害,全系吳淞江之通塞。

吳淞江通,則太湖之水有納有吐,不爲民害。吳淞江塞,則太湖之水有納無吐,大雨暴至,四向潰出,淹沒居民,沖毀田地。自隆慶中巡撫海瑞修浚至今已四十餘年,因年久失修,致使三吳之民多年盡爲魚鱉,田禾顆粒無收……”

司禮監秉筆良善的嗓音還是不錯的,比王安和王承恩都渾厚,朗讀技巧也掌握的恰到火候,不急不緩字字清晰。可是皇帝好像聽着不太順耳,眉頭越皺越緊,剛聽了半截就出言打斷。

“速讓袁可立派松江造船廠工匠查明吳淞江水情,如情況屬實,發內閣擬旨,若誇大其詞,就讓歸子顧回上海老家當魚鱉去吧!”

“朝鮮國……”王安和良善對視了一眼,覺得這麼處置雖然粗暴了些也算合理。風聞奏事確實是言官們的權力,可是用在災情上未免有些卑劣,如果歸子顧真的這麼做了,那隻能算他倒黴。

“先等等,王安,你去把東廠裡有關代王、晉王、慶王和肅王的卷宗都拿來!”剛要彙報一下個事項,結果又被打斷了。

“……萬歲爺,除了東廠,錦衣衛和宗人府也有相關記載。”不愧是從小陪着皇帝長大的,只要看一眼表情就知道事情大小,馬上開始拾遺補漏。 “都一併拿來,不要說是朕想看,找個不引人注目的藉口。再幫朕想想,朝臣中有誰對這幾位藩王瞭解的比較清楚?”皇帝終於把頭擡了起來,向王安點了點頭,然後又提出一個要求。

“萬歲爺,若論史誰還能比翰林院的修撰更精通?”王安眨巴眨巴眼,知道皇帝健忘症的毛病又犯了,連忙上前兩步湊到御書案近前,壓低聲音提醒。

“……草!王承恩,去請禮部左侍郎明日巳時後入宮,就說朕想聽史了!你們倆也把手裡的差事先放放,陪朕一起把這幾家藩王府的案卷找出來。”

屬下很顧及皇帝的面子,可皇帝自己卻不太注重儀表,重重一巴掌拍在額頭上,嘴裡隨即出來個古怪的發音。

王安說的沒錯,做爲皇帝想找個熟悉各家藩王底細的人太容易不過了。翰林院不就是幹這個工作的嘛,裡面有大明最好的文學家、哲學家,自然也不缺史學家。

其中最讓洪濤喜歡的就是朱國祚,這傢伙是個學霸,萬曆年間的狀元,除了爲人有些死板之外,肚子裡真有東西。登基初的幾年他也是廷筵的講師之一,謀反案後由於無黨無派才被進遷爲禮部左侍郎。

但也不能光聽別人介紹,必要的基礎還得靠自己看,否則朱國祚來了也沒啥用。這些大儒們自視很高,不願意和水平太低的人探討問題,哪怕是皇帝。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面臨着一個問題,兵權該怎麼辦?全攥在自己手裡不成,因爲當時蒙元政權還在,北方時不常就得用兵,一個人真忙不過來。

交給將領也不成,他是個標準的能共苦不能同甘的性格,一起造反打天下的老哥們老夥計老部下,看誰都像反賊,總覺得有人要搶老朱家的寶座。

思來想去,沒轍,只能採取被歷史無數次證明過很愚蠢的辦法,分封,把軍權分給兒子們。估計老朱是這麼想的,反正怎麼弄也沒法保證不篡位,既然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讓兒子篡位總比讓外人強。

至於說如此安排會給國家、民族帶來多少負面影響,他應該不是一點都不想,很可能是根本想不到那麼長遠。但在後世,這種極端自私自利的行爲,愣是被解讀成天子守國門,真是神奇。

從洪武三年開始,朱元璋把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分封到了全國,次子秦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十三子代王、十四子肅王、十五子遼王、十六子慶王、十七子寧王、十九子谷王這九個“塞王”權力極大,可以經常奉命出外作戰或巡閱邊疆。

永樂十五年,谷王被廢除國;隆慶二年,遼王被廢除國;正德十四年,寧王被廢除國;再加上燕王稱帝,明初分封的九家“塞王”此時只剩下肅王、慶王、代王三家了,秦王和晉王的封地準確講應該算二線,並不在邊境。

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第1041章 科學和技術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第708章 齒軌第1056章 股票交易2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第949章 富可敵國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941章 攤牌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第1000章 跟蹤追擊339.第339章 那就讓明白人算吧第964章 小琉球大基地136.第136章 對臺戲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482.第482章 羣毆第838章 內蒙古2196.第196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079 東林書院2第1112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4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第958章 十年之後5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213.第213章 軍事支持080 東林書院3第805章 漂白粉第1115章 咖啡館538.第538章 船廠鎮第1121章 全都矇在鼓裡第774章 任重道遠482.第482章 羣毆第1025章 禍水西引2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467.第467章 大買賣3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786章 繼續南巡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598.第598章 八旗第783章 荒涼的好望角第823章 諜影重重4第817章 污其名第1004章 私掠船許可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056 閒人生事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384.第384章 得加錢!第894章 破陣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088 甜蜜的誘惑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第927章 又一位三省總督第846章 關鍵點第725章 擠兌5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478.第478章 會試年第753章 新軍制6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第759章 愛好和平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599.第599章 八旗2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第1099章 小國琉球2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第1013章 中場休息2第1025章 禍水西引2第727章 實力074 舌戰羣儒2063 君無戲言321.第321章 贗品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497.第497章 鋼筆179.第179章 糧荒4第1102章 艦船雲集3642.第642章 又是他!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第114章 九卿逼宮058 子嗣問題第1061章 反哈聯盟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169.第169章 三十六行6431.第431章 論功行賞2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第1083章 初探美洲2236.第236章 毒!4237.第237章 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