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

當初嘴上說萬無一失,可心裡並沒有十足把握,一路上幾乎就沒怎麼熟睡過,每天恨不得把探馬派出去五十里遠,差點草木皆兵。

直到抵達大淩河畔,順利佈置好兵力,從南、東兩個方向包圍牧民營地時,心裡依舊是七上八下。生怕火槍和火炮無法有效殺傷蒙古騎兵,更怕士兵沒經歷過大戰陣,讓飛馳電掣的大規模騎兵嚇破膽。

但當第一波衝鋒的蒙古牧人被火槍和火炮打得七零八落,其餘牧人全都駐足不前驚慌失措時,他才發現,合算以前極難對付的蒙古輕騎也不過如此。

不是他們的騎射技術退步了,而是自己這邊的殺傷力太強了,讓原本可以有來有回打上好幾個時辰也難分勝負的場面,忽然簡化成了一個照面既分生死又決勝負。

除了由衷的敬佩皇帝之外,李如樟的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現在的邊關將領怕是很快就要被淘汰掉。他們引以爲豪的弓馬純熟、兵書韜略,在冷冰冰的槍管炮管和火熱的彈丸炮彈面前,幾乎就和廢物一樣。

任你穿幾層鐵甲、馬跑得多快、弓箭射得多準、陣型如何變化莫測,就算把刀槍武出花來也扛不住對面一顆幾錢重的小鉛彈。

而發射這顆彈丸的人很可能半年前還是個農夫,甚至只入伍了兩三個月,剛剛學會端槍射擊裝彈,其它的啥也不懂呢。

屬於傳統武人的時代即將被槍口和炮口的火焰取代,今後的戰爭到底會是個什麼樣子,連他這個現場指揮者都無法描述得清清楚楚,未免有些落寞和悲涼。

“除了槍械,隨身攜帶的器具和食物可否合用?”看着李如樟這副模樣,洪濤心裡就知道在武器方面聽不到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了。就像是用慣了BB機的人突然拿到一部智能手機,看着哪兒哪兒都好。

這就叫科技代差的碾壓,按照軍事發展路線,海軍陸戰衛的槍械火炮超出了眼下的主流軍隊不止一代,已經快和拿破崙時代差不多了。對付人數、裝備都不如的牧民再不能碾壓,沒天理啊。

可好不容易有一次成規模的實戰範例,總不能什麼缺點都沒找到。既然在槍械上找不出來,那就在士兵們的隨身裝備上找。

陸戰衛的士兵除了使用的武器與大明軍隊不同,還多了一些零碎裝備。比如說每個人都有個雙肩背的皮包,真皮的,不是故意奢侈,在帆布被研發出來之前只能用豬皮代替。

揹包裡裝着最多三天的口糧,目前只有餅乾和米花糖可選,還有瓷瓶封裝的罐頭,種類依舊不多,全是水果。另外就是急救包、襪子、綁帶兼綁腿、一小瓶燃料油和部分彈藥。

揹包上面卷着鋪蓋、插着行軍鍬、掛着水壺和一雙牛皮靴。目前防水布也沒研發出來呢,更沒有羽絨睡袋,帳篷倒是有了,五個人一頂。

“呃……非要說美中不足嘛……可能就是盔甲略微有些礙事。平日裡行軍之時常與火槍碰撞,若是上千人一起行動響聲有點大。不過臣已經想出了應對之策,只需用布條把火槍包裹起來,聲響也就小多了。”

看着皇帝一臉的求知慾,李如樟知道不提幾條意見是過不去關了。其實這套問話在陸戰衛剛剛返回大沽營地時,徐光啓和王徵就仔細問過一遍了。那兩位更甚,除了軍官還問士兵,有啥問題當場示範,不搞明白不讓睡覺,臨走還搶了幾十頭羊和兩匹馬,愣說是辛苦費。 _ тt kдn_ ℃o

“徐光啓已經奏報過了,也有了解決辦法。機械廠正在試製新式甲冑,時間應該不會太久。”圓筒一般的半身甲防護能力沒問題,製造起來也很方便,重量適中,就是在人體工程學方面比較潦草。

徐光啓和王徵經過試驗,建議以傳統布甲爲基礎改進成魚鱗甲。雖然製造成本和工時要提高一些,穿着舒適度卻可以提升不少,防禦力基本持平。

所謂布甲,並不是用布做的盔甲,而是一種複合甲。它的內襯是若干層棉布和麻布,外面縫上密密麻麻的魚鱗狀鐵片或鋼片。整體分成幾大塊,比如肩膀和上臂、胸腹後背、小臂、腰臀等等,想長想短馬上步下可以隨時調整。

陸戰衛的作戰方式並不以近身冷兵器肉搏爲主,甚至沒有裝備近戰武器,急眼了只能輪着行軍鍬拼命。所以對盔甲的需求不是很高,能防禦住弓弩吊射即可。魚鱗甲配鋼製飛碟帽,差不多夠用了。

“但朕在你們兩家的奏報裡都未見過四腳釘的字樣,是無效還是沒使用?”徐光啓和王徵的奏報上個月就送進來了,但和李如樟的奏報一樣,都缺一種武器的使用報告,四腳釘,或者叫鐵蒺藜。

在如何對付騎兵方面洪濤不敢說是專家,也得算很有心得。當年的西夏和遼國都以騎兵著稱,也都在自己手下吃過大虧。除了武器有代差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鐵蒺藜。

別看這種武器很早就出現了,各國也都有使用,但效果遠不如自己改造的明顯。差距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就是成本。像鐵蒺藜這種類似地雷的被動型防禦武器,靠的主要不是威力,而是數量。

永定河鍊鐵廠很早就弄出了專門鑄造鐵蒺藜的模具,直接用鋼水澆築,生產速度很快,成本極低,質量比此時的同類產品強多了。畢竟是鋼的,重量更輕、更鋒利,無論人和馬只要踩上必須受傷。

雖然洪濤無法親自上陣指揮作戰,卻喜歡按照自己的理念爲前線將士設計作戰武器,其中鐵蒺藜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很希望聽到它的戰果。

“……那些蒙古牧民一觸即潰,臣還未來得及使出絕招他們就下馬投降了。”一聽到四腳釘的名字,李如樟臉上的笑容就有點凝固。

堂堂大明皇帝,仁慈聖明的化身,怎麼幹點啥都透着一股子猥瑣呢。雖說在戰場上以勝利爲最高追求,可是能正大光明的獲勝,何必非要在私底下搞那些見不得光的小伎倆呢。

第753章 新軍制6第894章 破陣499.第499章 用心良苦090 兵事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619.第619章 大魚跑了第747章 富峪城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第960章 熊來了第1070章 一網大魚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第674章 戰略佈局2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476.第476章 海關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040 妖怪來了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967章 小琉球大基地4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第724章 擠兌4第851章 借題發揮第910章 時間不夠014 咱家的大院子540.第540章 船廠鎮3第913章 故意示弱490.第490章 衡量第942章 攤牌2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第1051章 消化吸收2第774章 任重道遠082 昏君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第879章 自找苦吃第1063章 聲西擊東第1023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822章 諜影重重3第1024章 禍水西引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223.第223章 密謀第866章 戛然而止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169.第169章 三十六行6第836章 皇帝的野望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第1098章 小國琉球第863章 強硬手段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第1076章 仇人見面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第782章 印度洋的心臟第1073章 多事之地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第809章 政治是爲經濟服務的第1065章 歐洲分行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第732章 餘波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004 體會第908章 美好的藍圖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第810章 三品黑淑人第917章 大炮一響,國庫空了371.第371章 點 線 面第1002章 風暴角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第713章 閶門魅影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第868章 機會難得046 內臣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535.第535章 向軍隊伸出魔抓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201.第201章 敲打第1092章 與哲學家爭論4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046 內臣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661.第661章 鳳尾變雞頭第1046章 最後一塊拼圖2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第827章 分崩離析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644.第644章 談不攏077 峰迴路轉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