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

除了民間之外朝堂裡也是一片讚譽,有些官員甚至聯名上疏,引經據典、言辭鑿鑿,證明皇帝已經夠資格去泰山封禪了。如果皇帝去了,那大明將來必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云云。

“你們覺得朕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嗎?”但洪濤對這些奏本始終沒表態,全部留中不發。只是在某一天蹴鞠隊訓練時拿給小太監們傳看,然後滿懷期待的等着答覆。

“王承恩,凡是說真有資格去的,統統抽十柳條,一定要用力抽!凡是顧左右而言他的抽三鞭,反對者賜銅牌,擢奉御!”

這個沒頭沒腦的問題有些出乎意料,時間太短,讓小太監們很難揣摩聖意,匆忙間有些選擇了跟着官員一起拍馬屁,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一部分比較滑頭,支支吾吾不肯明確表態,打算站在中間左右逢源。明確持反對態度的人數最少,他們認爲官員們肯定沒安好心眼,從京城去泰山路途遙遠,皇帝不能輕易離開中樞。

結果還是出乎意料,支持和不表態的全遭了罪,只有明確反對的升了官,一下子從七品聽事變成了六品奉御,真可謂世事難料。

“現在朕告訴爾等爲何受罰,慫恿朕去泰山封禪聽上去很誘人,誰不想比肩三皇五帝呢,實際上除了虛名之外什麼都得不到,還會由此被百姓記恨。

這一招叫捧殺,有些官員在糧荒中吃了大虧,心懷不滿,但又拿朕毫無辦法,於是就想利用人性中的自滿、虛榮當武器,讓朕也吃個大虧。

假如朕沒有忍住真的去了,光是儀仗排場,沒有幾十萬兩就拿不下來,再加上跟隨的禁軍,耗費極大。沿途百姓會被當地官府強迫額外服勞役,必定怨聲載道,最終的罵名全得落在朕的腦袋上。

抽鞭子,是讓你們記住今日之事,以後不要被人輕易玩弄於股掌間。旁人犯錯還有改過的機會,你們是朕最後一層甲冑,不允許犯此類錯誤。”

捱打的也有收穫,皇帝給他們講了個人玩人的招數,別看不起眼,有時候越簡單樸素的辦法越容易奏效。有了這次刻骨銘心的痛,至少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大概率吃一塹長一智,避免重蹈覆轍,也就大概率保住了小命。

“又是何事讓伱親自跑一趟?”本來還想借這個機會給小太監們講一講今後要在工作中留意的幾種人,但一個人的身影讓洪濤不得不把腹稿又咽了回去。

“萬歲爺,三法司把糧荒案查清楚了,只是拿不定主意該如何處置。”

陳矩沒有急事輕易不來北校場,一是工作忙,二是每次看到那些生龍活虎的小太監心裡就有些羨慕嫉妒。如果當年剛進宮的時候也能趕上這麼位皇帝,那日子就會好過得多。

“哦,讓朕看看是何人有如此排面,連三法司都……他媽的,一羣佞臣賊子,我日你們八輩祖宗,通通該殺!”

接過奏本時洪濤還是挺輕鬆的,啥調查啊,無非就是走個過場,找幾個替罪羊背黑鍋,不可能有大人物落網。在此時此刻,即便是敵對派系也不會落井下石,畢竟誰的屁股都不乾淨。

但只看了幾眼,表情就逐漸猙獰起來,最終還是沒忍住,站在教室門口當着二百多名小太監破口大罵,詞彙還挺新穎,讓不少有隨身帶着小本子的趕緊拿出來偷偷記錄,這可都是金口玉言!“啊……都殺!”陳炬已經沒心情琢磨罵人的語句是否獨特了,一句通通該殺讓他的小心肝差點蹦出來。

“要是能殺朕就不用怒罵了!有沒有核實過,這兩個人真是孔家的?”

剛剛還暴怒的面龐,現在又換成了滿滿的無奈,眼神裡還有一點點希望,希望三法司搞錯了,或者陳矩的工作不太認真。

“人犯就在刑部大牢,已經驗明正身。”陳矩哪兒知道皇帝心裡是啥滋味,非常肯定的把這絲希望給掐滅了。

三法司會審的結果挺有意思,如此大規模的糧荒,始作俑者和推波助瀾者只有區區幾個商人和縣吏,連個縣官都沒有,充滿了挑釁的味道。

如果僅僅是挑釁洪濤也就忍了,咱是沒臉沒皮沒底線的三無皇帝,豈會在乎這種不疼不癢的譏諷,此舉不正說明了對方的無能。

但在這幾個罪魁禍首中有兩個姓孔的比較扎眼,他們的名字後面被人用小楷註明:曲阜內孔小宗戶頭!也正是這八個字讓洪濤怒不可遏。

字是陳炬寫的,一眼就能認出來。什麼意思呢?曲阜,地名,隸屬山東兗州府,是座縣城,當地最知名的不是農作物也不是動物、礦產、手工業產品,而是人,孔子的後裔嫡系北宗一直居住在此,世襲衍聖公。

內孔,說的是和衍聖公的關係。孔子的後代經過上千年繁育,到17世紀初已經到了64代,枝繁葉茂。每代都有嫡子、庶子,就像是一棵大樹,除了主幹在不停生長,支幹同樣茁壯成長,隨着戰亂等原因逐漸向各地蔓延。

但只有嫡親後裔才能世居曲阜,還有一部分在宋朝爲了躲避戰亂去了衢州,這就是北宗和南宗的由來。而居住在曲阜的被稱爲內孔,不居住在曲阜的支脈宗親被稱爲外孔。

ωωω ★ttκan ★c○

在萬曆朝,光是內孔就人數過萬,還不包括女性,其中又分成了大宗和小宗。大宗就是世襲衍聖公的家族,小宗則是堂兄弟的家族,加起來總共五十二個宗戶。

爲了方便管理,除了大宗戶衍聖公之外,內孔還設立了宗族衙門,有族長、舉事等職務。每個宗戶再選出戶頭、戶舉,輔助管理,儼然就是個小朝廷。

陳炬特意註明了曲阜內孔小宗戶頭八個字,意思就是告訴皇帝,這兩位雖然沒有官職但絕不是一般人,他們是曲阜孔家嫡系,還在宗族裡擔任了小職務,處理起來必須慎重。

幸虧寫了,否則洪濤真記不清如此繁雜的瑣事。這也是司禮監、翰林院的存在基礎,都是爲皇帝提供諮詢服務的機構,專門拾遺補漏。

311.第311章 分贓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832章 威重還是德重322.第322章 再勝一局188.第188章 知己知彼2第890章 下兩個蛋第695章 文武全才352.第352章 知識就是一切100 又贏一小局第884章 白與黑2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613.第613章 裝慫433.第433章 欲加之罪2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082 昏君第868章 機會難得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第726章 擠兌6第1066章 彼此彼此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660.第660章 畫大餅044 早朝2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第894章 破陣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238.第238章 上陣親兄弟429.第429章 銀行4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032 進步和不足079 東林書院2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第742章 三個驢友192.第192章 放棄460.第460章 新路2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424.第424章 新與舊3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539.第539章 船廠鎮2426.第426章 銀行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第732章 餘波第887章 若羌498.第498章 破案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340.第340章 有錢大家賺第802章 李代桃僵540.第540章 船廠鎮3144.第144章 經濟賬第802章 李代桃僵第1046章 最後一塊拼圖2058 子嗣問題第989章 破局第818章 去其位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742章 三個驢友327.第327章 錦囊妙計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422.第422章 新與舊第821章 諜影重重2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004 體會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第1009章 海上輕騎兵2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548.第548章 大魚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964章 小琉球大基地059 救災如救火第1100章 艦船雲集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836章 皇帝的野望第949章 富可敵國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045 內閣642.第642章 又是他!192.第192章 放棄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第744章 北方有變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017 葉向高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第673章 戰略佈局603.第603章 出關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第827章 分崩離析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第714章 閶門魅影2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