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

那可是先帝琢磨了十幾年無果、張居正都搞不定的大人物,豈能靠邪門歪道輕易拿捏。最穩妥的辦法應該是拖,皇帝才二十出頭,李成樑卻已七十大幾,隨時都可能躺下不起。拖上五年八年,一根手指不用動,水到渠成也。

陳矩也不太清楚皇帝爲何這麼心急,更不太明白乾嘛一上來就針對遼東李家。要想染指兵權,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拿京營開刀。古人說得好,柿子得先吃軟的,何必先挑硬的啃呢。

在此時的邊軍當中,西北的麻家和遼東的李家都是大老虎,輕易碰不得。他們不光手握重兵、身居要職,還在朝中經營了好幾代人,關係錯綜複雜,很難一擊奏效,一旦被緩過來就是滔天大禍。

“李總兵年紀幾何?”可是經過下午皇帝的一番講述,原本的不可能好像又很有可能了,關鍵就在於人性。

“七十有九……”王安毫不遲疑的給出了答案。

“唉……只要他的兒孫們進京探望,李家就算完了!拼搏一輩子,自己又能帶走多少,還不是要留給兒孫享用。在這個年紀斷了後比直接殺了還難受,有一絲希望也必然不會魚死網破。

萬歲爺不是說了,只要李總兵能守住遼東五年,李家的兒孫就一個不碰,將來還是朝廷臣子,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任職,總比啥都不剩好多了。”

吧嗒吧嗒嘴,陳矩有些同情李成樑。人家好歹爲大明朝廷在邊關拼殺了大半輩子,沒功勞也有苦勞,老了老了,卻因爲裁撤軍堡的建議引來皇帝猜忌,搞不好還得落得個斷子絕孫的結局,頗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想想皇帝給出的說辭好像更有道理。如果邊軍將領全像李家那樣養寇爲重,世世代代靠吸國庫的血長胖,朝廷就算再提高几倍賦稅,逼死老百姓也養不起這麼多蛀蟲。

所以爲了江山社稷穩牢、爲了黎民百姓少吃苦,蛀蟲是必須挖出來的,但不一定踩死。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只要肯和平交出兵權一律既往不咎,找個地方當富家翁去吧。

宦官們絕大多數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天生會站在黎民百姓一邊,極度仇恨禍國殃民之輩。所以無論是具體執行的張然還是輔助配合的李實、王國泰,都對這個計劃抱積極態度,幹勁兒挺足。

“就怕走漏了消息……有損萬歲爺的威望。”王安當然也希望消滅一切爲富不仁者,可站在他的立場上又不得不爲長遠考慮。

就算皇帝這場的棋贏了,那後面呢?綁架封疆大吏家人的事情不可能永遠瞞着,即便把李家上下全殺光依舊無濟於事。到時候朝臣們知道皇帝用大臣的子孫當人質要挾心裡會怎麼想?以後皇帝再說啥還能相信嗎?

從短期看皇帝是贏了,可是從長遠計較皇帝好像輸了,失去了人心。孰重孰輕目前還算不太清楚,只是本能覺得有可能不划算。

“威望?……萬歲爺說得對,在強權之下虛名只能是虛名,除了哄騙百姓之外半點作用都沒有。先帝年輕的時候很愛惜羽毛,結果還不是落得一片罵聲。

我以前也沒想明白朝臣們爲何非要殫心竭慮的限制先帝,聽了萬歲爺的一席話才豁然開朗。如果把朝廷稅賦看做一張大餅,朝臣和萬歲爺就是吃餅的人。誰多吃一口誰少吃一口,光靠講理是沒用的,想多吃就得上手搶。 單個臣子和萬歲爺搶肯定不是對手,於是他們就抱着團一起上,即便被免官罷職也在所不惜。最終從總量上講還是賺了,然後他們再去分贓,誰分多誰分少還得在內部繼續搶,這就是黨派之爭。

先帝還是太仁慈,缺乏和他們搶的手段,吃了大虧,只能頂着罵名增設礦監充實內帑。萬歲爺與先帝截然不同,眼光長遠且手段強硬,不光要搶還想當分配者。以後的大餅就不用搶了,誰吃多少由萬歲爺說了算,豈不省心。

想當分配者,光靠御馬監的五衛馬伕遠遠不夠,早晚都要插手軍務。同時還得保證大餅完整,不要被外人偷偷啃走一塊。

李家驕橫慣了,不知道萬歲爺的脾氣秉性,早不說晚不說,偏偏現在提出裁撤寬甸六堡。這是要把遼東的大餅拱手送與外人,萬歲爺自己還吃不飽呢,豈能善罷甘休。

王安,無論以後做到何種程度萬萬不能忘了本。李家當初肯定也不想如此露骨,可是人一旦升的太快、權勢太大,就容易生出非分之想而不自知!”

這幾天跟着皇帝不停開會討論,陳矩覺得在很多問題上突然有了新認知。這種帝王之術的心得體會當然不能隨便講與外人聽,卻可以傳授給徒弟,畢竟等自己失勢之後還得依靠徒弟照顧,絕招留不得。

“原來如此……安受教了。陳師,想那陳用賓被一併召回,怕是也要遭此一劫了。緬甸土邦也鬧得很大,朝中彈劾的題本已經有幾十了。”

經驗這個玩意吧,如果有人肯口口相傳,汲取起來還是很快的。要是沒人指點光靠自己經歷,可能一輩子也總結不出幾條。

有了陳矩的指點,王安頓時就想清楚了好幾個問題,同時還引申出一個新問題。和李成樑相比,雲南巡撫陳用賓的工作成績好像更糟糕。現在人正在京城,是不是也該照方抓藥一起收拾了呢?這工作量有點大啊!

“萬歲爺不會收拾陳用賓也不會明着嘉獎,依舊還會讓他鎮守雲南。想不通?道理很簡單,李總兵如果也是一個人,萬歲爺同樣不會動他分毫。

在遼東跺跺腳山川震顫的李家纔是大麻煩,陳用賓進士出身,家人全在福建,查無任人唯親之嫌,僅憑這一點就比李總兵高明。

緬甸土邦……那等人口稀少、煙瘴橫行、不適農桑之地不取也罷。現在朝廷無力南北兼顧,若不是萬歲爺明察秋毫我等還都矇在鼓裡。怎麼會這樣呢,想當年……唉!”

一說起雲南的緬邦作亂,陳矩不由得扼腕長嘆。大明帝國當年可是橫掃了安南、緬甸,四海無不臣服。區區二百來年,如今卻只剩下一副空架子,外表看上去挺唬人,一捅就有可能散。

144.第144章 經濟賬082 昏君332.第332章 馬尼拉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099 彼之弊草,我之珍寶第818章 去其位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145.第145章 賊大膽087 開發皇莊316.第316章 安南版的阮精衛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098 摸到魚了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第699章 仙術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477.第477章 海關法494.第494章 軌道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048 兩宮皇太后466.第466章 大買賣2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第798章 見好就收第837章 內蒙古第871章 土謝圖汗第756章 荷蘭特使3168.第168章 三十六行5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048 兩宮皇太后第101章 君不密失臣(上架啦)第801章 開放與封閉第746章 以點破面285.第285章 鹼廠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149.第149章 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041 除舊迎新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642.第642章 又是他!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057 順手牽羊第781章 大洋的洗禮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431.第431章 論功行賞2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第888章 審美一致220.第220章 意外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046 內臣第696章 各方反應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第859章 安南內附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第816章 秘密工作2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443.第443章 日新月異3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236.第236章 毒!4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340.第340章 有錢大家賺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659.第659章 不詳之路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006 東宮598.第598章 八旗第786章 繼續南巡第952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067 漕運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465.第465章 大買賣311.第311章 分贓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033 最是無情帝王家176.第176章 糧荒第907章 還沒結束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第736章 二合一471.第471章 塞王2553.第553章 本不該有的戰爭476.第476章 海關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第879章 自找苦吃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875章 瞎着急618.第618章 父與子193.第193章 放棄2第939章 皇帝幫着撒謊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