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只是略一思量,馬上懂了丈夫的用意。丈夫想把庶女中的一個養在自己的名下,然後配於英王府。
楊氏還是有些擔心,“侯爺,妾身想着,英王妃嫡子夭折,此後並未請封世子,侯爺要把女兒配給誰呢?侯爺又要配哪個女兒呢?俗話說,擡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這事怎麼也要再瞧瞧英王府的意思。”
徐宏儉心不在焉把玩着茶盞蓋子,“我想再瞧瞧,眼前兒能看出什麼來。我雖不及英王的勢力,但總是世襲的爵位,身份倒也不是卑微的。先前兒太后倒是說過,英王府的幾位公子配世勳之家倒是極佳,這就說明,我常平侯府亦有很大的機會。至於哪個丫頭能聘給英王府,我還要問問夫人。”
楊氏面上笑着,心裡快速的盤算起來,她端起茶,微酌一下,這才道,“錦兒沉穩本分,但是性子卻太過沉悶,平日裡多一句也沒有。虞兒溫柔老實,有時候卻膽小懦弱。就屬晴兒還算得上活潑,卻耍些小聰明,似吳姨娘一般。”
楊氏話說得很委婉,含義就隱隱的露出來。雖然三姑娘極好,但是隻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這樣的人怎麼能嫁去英王府呢?
果然,徐宏儉嘆了一口氣,“當年你身子不好,母親即讓晴兒養在吳姨娘那裡,我沒多想,也就應了。可沒想到竟然養成這麼個性子,這哪裡是聰明,我看就是愚鈍。徐北虞就不必提了,我是萬不會把她嫁入英王府。此後你倒是好好教教那兩個丫頭,再做甄選倒也不急。”
楊氏笑着點頭。
徐宏儉卻嘆了一口氣,身子全然靠在引枕上,眼睛飄向對面的簾子上,眉頭微鬆,“英王爺在朝野上,位高權重,極得先帝信任,現在皇帝也極仰仗他,能嫁入他家,好一好,能成爲未來的英王妃,也定然是受人矚目。若是這女子能是我的女兒,我常平侯府也要沾上三分光彩。”
常平侯說着,頭輕輕的仰起,“我倒也不是非要靠女兒去沾這些個光,只是我百年之後,總要爲晟兒和鬆兒想想後路。晟兒岳家並不出奇,倒也說得過去。鬆兒還未定親,但我
卻不想女家比咱們出了頭去。將來,只能靠丫頭們婆家與晟兒和鬆兒相互庇護了。”
徐宏儉不再說話,心思飛到九霄雲外最深處去了。
老侯爺的壽辰沒過幾日,常平侯府裡卻傳着一個新聞——侯爺及夫人想把一個女兒嫁入英王府裡去。
這個消息儼然是最具擊破力的利器,常平侯府頓時開了鍋。會是誰?會是誰呢?!四姑娘年歲小,首先被排除在外,還有三個姑娘年歲相當。一夜之間,下人們把目光都集中在三位正值青春的姑娘身上了。
悄悄的審視,猜測,對比,評價,如一股股無形的繩索,死死的綁住了三個姑娘。縱是不大清楚傳聞的姑娘,也感覺出事態微妙的變化。
三姑娘正用花瓣調胭脂膏子,石燕跑了進來,“姑娘,出事了!”
三姑娘手中的胭脂盒子險些落在地上,三姑娘先狠狠的瞪了石燕一眼,“慌着什麼,沒個規矩,都是我平日裡縱壞了你們!”
石燕立穩腳步,低着頭,氣喘勻了些,“外面傳着說,侯爺和夫人準備從三位姑娘中選一個,配與英王府的一位公子。”
“啊?!”三姑娘手一鬆,胭脂盒子噹的一聲掉在桌子上,新調的胭脂膏子濺了出來。三姑娘臉色因急切而變得有些發紅,她也不顧衣上沾的胭脂膏子,逼視着石燕,“你可聽真切了?”
石燕有些緊張的望着自家姑娘,生怕說錯了一句話而被責罰,她想了想,重重的點了點頭,“奴婢聽得真切了,二門上的人是這麼傳的。”
三姑娘斂目凝神,緩緩坐下來,“也許這就是真的,父親真就有這樣的打算。”
“那姑娘要怎麼辦?”深爲自家主子打算的石燕更爲緊張起來。
三姑娘揚眉一笑,“當然是做那個最能讓父親和夫人選去的姑娘了。”
翠蕉院裡的大姑娘也在同一時候聽到了這個消息。她卻沒有自己的三妹妹那樣歡喜。
大姑娘舉着針的手一滯,擡臉望向報信的青果,“是從哪聽來的這個消息?”
青果回
道,“奴婢是從管花園子裡的婆子那聽來的。”
大姑娘沉思起來,“也就是說,府中上下都知道這個消息了?”
青果想了想,點點頭。
大姑娘沒再說話,拿着針繼續坐在繡架前,繡眼前的百花爭豔。只是扎入緞子中的針撥了好幾次,才撥得出來。大姑娘索性放下針,命青果收起繡架,坐在榻子上想着心事。
若真能嫁入英王府,那自己這些年來隱忍也就到頭了。只是,自己知道這個消息時,另外的兩個妹妹定也得了信兒了,怎樣才能令嫡母青睞自己,令父親滿意地選她配給英王府呢?
大姑娘覺得自己該好好思量思量了。
在玉璃又出去逛時,於嬤嬤把消息告訴給了北虞。北虞先皺起眉來,“是不是閤府都傳遍了?”
於嬤嬤有些驚訝,但還是點了點頭。
北虞輕輕一笑,這極自若的一笑,竟然讓於嬤嬤這個見過許多風雨,伺候過許多女主子的老嬤嬤眼前一呆。這二姑娘的笑容真是很美很美。這樣美麗又睿智的女孩倒是配得起英王府裡的公子,只是……
北虞笑着擡眼望向於嬤嬤,“嬤嬤,我們不必去爭這些個。”
果然!於嬤嬤早料到自家姑娘未必會覺得嫁給英王府的公子是件多好的事。
北虞轉過身,略帶些撒嬌的扯住於嬤嬤的袖子,“嬤嬤,我還想吃您做的山芋糕。”
於嬤嬤噗笑出聲,“姑娘,您就不怕胖麼?天天這麼喜歡吃,別人家的姑娘都是極力的少吃不吃,可您倒好。”於嬤嬤說着說着,最後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北虞親暱的靠在於嬤嬤肩頭,像個討大人歡心的小女孩,“嬤嬤,民以食爲天,吃飽了,我纔有心思去想事。再者,這想進英王府的人,腦袋瓜子削個尖似的大有人在,這又豈是爭來的,還要看父親和母親的意思。好了好了,嬤嬤,您快去幫我做些山芋糕子,回來咱們再說。”
於嬤嬤只得出了門,到了院子裡她還不由得笑了起來。這個姑娘,是自己見過最特別的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