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

劉備無奈接受了奪取巴蜀無望的現實後,率軍返回了公安縣,但對於劉備來說,現在不僅是奪取巴蜀無望,而且他在荊南也呆不下去了。

劉璟已經明確向他提出了用荊南換關羽的條件,問題並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於劉璟的態度。

劉璟已經明確提出了收回荊南的要求,就算沒有關羽,他也將用武力奪回荊南六郡,衡陽、武陵、零陵、桂陽,還有湘東和臨賀兩個小郡,這是他劉備的最後基業,如果劉璟要收回,那他該怎麼辦?難道真的只能去交州?

劉備一路憂慮忡忡,這天中午,他率領軍隊終於抵達了公安縣,城門口,諸葛亮率領衆官迎了出去,此時諸葛亮已經知道關羽奪船失敗被俘的消息。

雖然關羽並沒有按照他的計謀在夜間突擊登陸後再奪船,而是用陸戰的方式反覆試探,結果給了對方準備的機會,以至於失敗被俘,但諸葛亮並不想因此推卸自己的責任。

但讓諸葛亮更加黯然的是巴蜀計劃徹底失敗,使他奪取巴蜀,三分天下的大計成爲泡影。

說到底是他們實力不濟,他們南撤長江以南後,便再也沒有機會參與戰略角逐,也就無法在赤壁大戰後分一杯羹。

正是赤壁大戰的戰果,使劉璟迅速強大起來,從而再次擊敗了江東的野心,對於眼前的危局,諸葛亮心知肚明,他也知道,他需要和劉備好好談一談了。

“微臣諸葛亮參見主公!”諸葛亮走上前,向劉備深深行一禮。

劉備疲憊的擺擺手,“先生不必多禮,備有很多話想和先生詳談,我們先進城吧!”

“主公請上車!”

劉備將軍隊交給了張飛,他改乘馬車,帶着諸葛亮一起坐車進了城。

馬車內,劉備透過車窗靜靜地望着公安新城,這座他剛剛建立的新都城,很多房屋還沒有最後完工,新都城內的居民一大半都是來自對岸的江陵,他們滿懷希望建設自己的新家園。

一羣羣孩子快樂地從他馬車旁跑過,民居屋頂的煙囪里正嫋嫋冒着炊煙,十幾名婦女正聚在一口水井旁洗衣淘米,笑聲不斷傳來,一切都是那麼生機勃勃,可惜,他劉備將不得不放棄了。

劉備長長地嘆了口氣,眼睛裡充滿了對這座城池的眷戀

回到自己官房,劉備命令所有親衛都退下,房間裡只剩下他和諸葛亮兩人,沉思片刻,劉備開口打破了房間裡的沉默。

“這是劉璟在秭歸給我的親筆信,軍師先看看吧!”

劉備將劉璟的親筆信遞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接過信默默地看了一遍,他合上信說:“亮的第一個請求,是希望主公撤去亮軍師之職,以懲處亮在江陵之敗的責任,亮願以幕僚身份繼續輔佐主公。”

劉備搖了搖頭,嘆息道:“江陵之敗和先生無關,是司馬懿援軍及時趕到,也是二弟未能貫徹軍師夜奪水寨的策略導致,如果一定要說責任,那是我的責任,我沒有給先生足夠的軍權。”

諸葛亮正要開口,劉備卻一擺手打斷了他,有些不悅道:“現在正是我們危難之時,希望軍師與我同心合力,共渡危難,不要再給我施加壓力了。”

諸葛亮心中暗歎,他只得長身施一禮,“亮願鞠躬盡瘁,爲主公分憂解難。”

“好吧!先生說說劉璟這封信,我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沉思片刻道:“劉璟取巴蜀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不過他也不想太過於急躁,我估計他會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再對巴蜀動手,如果我沒有猜錯,他一定會利用東州士和巴蜀本土系的矛盾引發益州內亂,給他進軍巴蜀找到藉口,但在進巴蜀之前,他一定會先取荊南。”

劉備頹然坐下,之前只是他自己猜想劉璟會取荊南,但他多少還抱有一線希望。

而現在是從諸葛亮口中說出,意義就不一樣了,劉備就像被判處極刑一般,臉色晦暗,神情沮喪之極,半晌,他嘶啞着聲音問道:“就沒有一點希望了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劉璟原本是希望江東攻取荊南,然後他再從江東手中奪取,畢竟是劉琦的封地,但我估計他會要求朝廷明確荊州的範圍,或者封他爲桂陽太守,這樣便可以名正言順進兵了。”

這番話就彷彿寒冬裡的一縷春風,讓劉備已經枯萎的心頓時又迸出一線生機,他急忙問道:“軍師認爲曹操會答應嗎?”

諸葛亮半晌說不出話,他也感覺到了劉備的絕望和期待,他不忍心再直言傷害到劉備,只得以沉默應對,劉備呆了一下,苦笑道:“有什麼話軍師就直說,我還不至於那麼脆弱。”

“其實曹操封主公爲交州牧,就已經默許劉璟對荊南六郡的擁有,只是劉璟顧及到劉琦的影響,才遲遲沒有動手,但這並不代表他不要荊南,用關將軍來換取荊南,也是他的一種姿態,看得出他不想在荊南動武。”

“那我還有多少時間?”劉備沉聲問道。

“這就需要和劉璟談,如果談得好,半年時間應該能爭取到,畢竟他也需要時間準備。”

劉備沒有說話,他負手慢慢走到牆邊地圖前,久久凝視着交州,在他從前的印象中,交州從來都是荒蠻之地,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去那裡。

但現在他得去了,可就算荒蠻之地,現在也已經被三大勢力佔據,他劉備還擠得進去嗎?

諸葛亮也走到地圖前,微微嘆息道:“我有時也很佩服劉璟的目光長遠,他明明可以消滅我們,但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我們趕去交州,他是想利用主公的力量統一交州,經營交州,將來他便可以直接從主公手中把一個富裕而不再荒蠻的交州接過去。”

劉備冷笑一聲,“他想得很好,可他辦得到嗎?”

諸葛亮也笑了起來,“其實嶺南雖然偏居一隅,但有了當年南越王趙陀及後人打下的基礎,主公完全可以稱雄一方,建立帝業,不一定非去巴蜀,我們可以打造戰船,訓練甲士,等待時機,待中原虛弱疲憊,我們便可以乘風破浪,北征中原,也有機會再建功業。”

劉備心中的雄心壯志又漸漸燃燒起來,或許他沒有重回中原的機會,但他子孫可以繼承他的事業,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想到到這,劉備又滿懷信心道:“交州三大勢力中,我們可以從吳巨這裡下手,我和吳巨有舊,而且吳巨支持琦公子,只要我們從吳巨這裡打開缺口,我們就能在交州立住腳。”

不知不覺,他們已經不再談荊南,而是把話題轉到了交州,諸葛亮並不太看好劉備的樂觀,不管劉備和吳巨有再深的交情,不管吳巨怎麼支持劉琦,但他都不會損害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不可能將蒼梧郡拱手相讓。

諸葛亮沉思片刻道:“主公是朝廷任命的交州牧,不管吳巨、賴恭還是士燮,他們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在道義上,主公首先就佔了優勢,其次便是我們還有一萬五千軍隊,要強於吳巨和賴恭,弱於士燮,我們可以分而擊之,逐個蠶食。”

劉備拱手笑道:“願聞其詳!”

諸葛亮用木杆一指地圖上的鬱林郡道:“從零陵下去,首當其衝便是賴恭的鬱林郡,賴恭此人野心勃勃,和吳巨敵對,所以我們第一個就要吞掉他,而且我知道此人有勇無謀,我略施小計便可以將他的六千軍毛髮不損的收爲己有。”

劉備大有興趣,又連忙道:“軍師請說下去!”

諸葛亮又一指蒼梧郡笑道:“吳巨有軍隊五千人,那我們軍隊已超過兩萬,這個時候主公表面與他議和,安撫住他,而我們軍隊只要趕在士燮救援之前,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兵臨城下,我想吳巨除了投降主公,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劉備緩緩點頭,“軍師果然高明,那士燮又該怎麼對付?”

諸葛亮淡淡道:“士燮有兩萬軍隊,他的家族在交州根基很深,稍微麻煩一點,但我們只需一年時間便可以剿滅他,關鍵在於士燮的勢力範圍,這是他最大的弱點。”

諸葛亮用木杆指了指南海郡,又指向交趾郡,笑道:“主公沒發現嗎?士燮的軍隊和根基都在西面的交趾郡,但人口最多、農耕最發達之地卻是在東面的南海郡番禹一帶,那裡是趙佗從前的都城。

而交趾和番禹只通過狹長的高涼郡和合浦郡連接,我們只要切斷高涼及合浦,番禹便唾手可得,士燮只能退縮到交趾以南,沒有了番禹的糧食供給,士燮怎麼養活他的兩萬軍隊,只需對峙一年士燮便撐不住了。”

劉備嘆息一聲,“軍師足不出戶,便有了平南之策,足慰我心,我決定明天就派使者去荊州,和劉璟好好談一談,爭取到半年時間準備,另外,希望他能早日放回二弟。”

諸葛亮沉吟一下道:“還是讓微臣去吧!我想只要把一個人交給劉璟,就能說服他放回關將軍。”

“誰?”劉備回頭問道。

諸葛亮微微嘆了口氣,“微臣說的是劉琦。”

第440章 無奈撤軍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32事態嚴峻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311章 迎頭痛擊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204章 初談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357章 蘄春風雲(五)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248章 清船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37章 少女人質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240章 痛惜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309章 撲朔迷離第571章 攻城之戰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5章 生死一線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72章 無理取鬧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32事態嚴峻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264章 賈詡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