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獠牙

這不用想也知道,是誰在酸。

正是那蘇子瞻啊。

三年啊!

他在揚州,憋了整整三年,這番回來,要不諷刺幾句,他都感覺對不起自己。

但蘇軾的這一句酸諷,卻贏得不少人點頭。

這張斐的口才大家都見識過,說得是天花亂墜,但那範純仁就是照着他說得去審,結果就審成那樣。

日!你去揚州,那都是司馬老兒安排的,我就是點了個頭而已,你酸我作甚,純粹的嫉妒。張斐暗自嘀咕一番,道:“我雖然出任大庭長不過三年,但是在這三年,我所判過的案例,是那些提刑官十年也未能達到的。

故此,我想我這應該不算是紙上談兵,而是經驗之談。畢竟我不像某些官員,雖然資歷頗深,但是待在青樓的時日,可能都比待在官署裡面都要多,如果他有官署的話。”

“哈哈.!”

不少人當即笑出聲來。

這張珥筆的嘴,還是一如既往的毒啊!

不用想也知道是在諷刺蘇軾,因爲蘇軾在揚州沒有一個正式官署,就是在當地一個巡院給他弄了一個辦公室。

蘇軾那俊朗的臉龐,頓時漲得通紅,心裡對司馬光的怨氣,又增得十個千帕。

張斐可不想在這關鍵時刻與蘇軾糾纏,趕緊回到正題,“我們先說說這‘不賠’。這個‘不賠’不是指耍無賴,而是官府的確有拖欠一些軍餉、撫卹金,但是官府卻也無力賠償,很多人認爲該顧全大局,那我們就假設在這情況下,公檢法無權介入,那麼看看會發生什麼。”

說到這裡,他雙手一攤,“其實翻開史書,很快就能夠找到答案,因拖欠軍餉、不發撫卹金而導致兵變、兵敗,比比皆是,在坐的各位,都熟讀史書,應該比我更加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裴文立刻質疑道:“你這有以偏概全,文不對題之嫌,大多數兵變皆是因爲貪污腐敗,導致拖欠軍餉和不發撫卹金,這種情況自然得嚴懲,而你假設的又是官府財政無力承擔。”

就連文彥博都點頭道:“無力負擔和故意剋扣軍餉,這是決不能一概而論。”

“好吧!”

張斐點點頭,“我也不說那永興軍的情況,是隻有拖欠,從未補償,畢竟各位也可以說,財政一直都不好,一直都無力承擔。”

衆人無語。

臭小子,搶我們的臺詞。

張斐道:“就當是如此,但結果會不會變?無論那種原因,拖欠軍餉會不會影響士氣,影響士兵的戰鬥力,甚至導致軍隊譁變?”

王安石道:“話雖如此,但我們想要知道的是,怎麼解決問題,盲目的讓財政支出,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混亂,就如青州,皇庭是逼得轉運司拆東牆,補西牆,反而導致拖欠更多的軍費,引發更大的混亂,此非解決之法啊!”

司馬光當即斜目瞪他一眼。

張斐笑道:“王學士言之有理,但我們得一步步來,拖欠軍餉、停發撫卹金,會不會導致我所言的結果?”

衆人不語。

司馬光點點頭道:“當然會。”

“那就行了。”

張斐立刻拿起炭筆,先畫一個圈,圈上“不賠”二字,下畫一條豎線,寫上必然會引發的後果。又道:“現在我們看看在同樣的條件下,皇庭介入,並且迫使官府進行賠償,又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既然皇庭介入,就要依法行事,若依法的話,官府就必須竭盡全力來還錢,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就好比農夫欠地主錢,最終可能還得賣妻賣兒來償還。

基於這一點,會不會一定出現兵變、兵敗,甚至更嚴重的現象?”

孟乾生道:“這當然會。”

張斐道:“請注意我的措辭,是不是一定會?”

孟乾生道:“當然是一定會。”

張斐問道:“那河中府爲何沒有出現?”

孟乾生眨了眨眼,哼道:“那是因爲元學士能力出衆。”

張斐道:“是啊!那也就是說,不一定會出現。”

孟乾生道:“拖欠軍餉也不一定會導致兵變、兵敗。”

張斐道:“孟知院不妨舉例說明,亦或者讓財政三個月不給禁軍發軍餉,然後再讓他們去打仗,你看會不會發生。”

“.!”

孟乾生微微張嘴,但不知如何反駁。

張斐笑道:“若是拖欠孟知院三個月俸祿,估計孟知院都不願意幹活了,更何況士兵們是要去拼命的。”

孟乾生道:“你休得胡言,吾輩皆乃讀聖賢書長大,爲得並非是名利。”

張斐道:“可財政困難,孟知院也沒有主動降薪,亦或者說服大臣們一塊降薪。”

“你!”

孟乾生不禁是又急又怒,怒瞪着張斐,卻說不出話來。

蘇軾突然道:“張庭長所指的一定會發生,是基於一直拖欠軍餉,而不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反觀河中府的成功,卻是指官府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又失偏頗。”

衆人如夢初醒,對呀,你這不公平的對比,差點將我們都帶到溝裡去了。

“蘇先生!”

“請叫蘇檢察長。”

蘇軾立刻糾正道。

司馬光頭疼。

“抱歉!”

張斐訕訕一笑,點點頭道:“蘇檢察長言之有理,拖欠軍餉,也是可以償還的。但是,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點,就是自古以來,從未出現過如河中府那樣的賠償。包括鹽鈔一案,不管是鹽鈔,還是交子,以前就出現過貶值,如果說鹽鈔和交子是契約,貶值就是違反契約,但官府也從未補償過。”

全場鴉雀無聲。

全部默認。

自古以來,軍餉要麼就不欠,欠了的話,只會越欠越多,就不可能還。

張斐笑道:“要是出現過,那麼皇庭這麼判,也就不會引發這麼大的爭議。這一點還得從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來分析。”

說着,他又在屏風上面寫到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關於二者的理念,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法家之法下,假設君主要求的是(一),政令層層下達,最終回饋君主的必須是(一)。

再看看法制之法,同樣假設君主要求的是(一),政令層層下達,最終回饋君主的是.?”

他稍稍停頓了下。

小子,又想看我們出醜?我們可不是那羣乳臭未乾的考生。王安石道:“還是(一)”

張斐問道:“爲何?”

王安石道:“因爲法制之法首要也是捍衛君主的利益。”

“不錯!”

張斐點點頭,“其實回饋君主的還是(一)。這麼一看,二者似乎沒有區別。其實不然,在法家之法下,官員們只需要對君主負責,完成君主的指令。但是在法制之法下,雖然也要完成君主的指令,但同時要捍衛每個人的正當權益。區別就在於多出這一步。”

一邊說着,他又一邊畫上相應的圖案,法家之法那邊只有一條回饋線,而法制之法這邊,多出一條線,將“每個人的正當權益”圈在其中。

“根據這圖,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自古以來,沒有出現過河中府那樣的賠償,而公檢法出現後,則出現這種現象。很簡單,以前官員只需要對君主負責,這是最重要的,至於多增一點稅,少發一點軍餉,這些都是次要,因爲官員不需要對他們負責,但法制之法是不能這麼幹的。”

王安石笑道:“根據司馬學士的理論而言,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錢就這麼多,既然要對君主負責,必然會增多一點稅,少發一點軍餉。”

司馬光立刻道:“君主若節省開支,不就兩全其美。”

王安石道:“可張庭長要求的是,官家要求的就是(一),不是(零),若還要求官家節省開支,這是作弊,不足以服衆。”

司馬光一時語塞。

其實這就是司馬光輸給王安石的主要原因,趙頊要求的是(一),你司馬光偏偏要給我一個(0.5),那趙頊當然選擇王安石。

張斐趕忙出來打個圓場,“其實二位說得都沒有錯。”

“此話怎講?”

王安石、司馬光異口同聲,就連目光都完全一致,瞪着張斐。

你懂不懂什麼叫做不共戴天,就是有他沒我,怎麼可能都沒錯。

日了!老子!張斐暗暗不爽,道:“敢問二位,河中府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司馬光立刻道:“裁軍。”

王安石道:“鹽債、鹽鈔。”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裁軍其實就是節省開支,鹽債、鹽鈔,則是增加河中府的財富,所以二位說得都對。”

說罷,他趕緊跳過這個話題,又道:“最主要得是,回饋君主的是(一)。”

王與司馬閉嘴不言,但臉上都不服氣。

趙頊偷偷瞟了他們一眼,稍顯無奈地搖搖頭。

張斐又回到屏風前,“二者的區別就在於,法家之法中的利益,只有君主,而法制之法則囊括君主和百姓,那麼,二者誰更維護君主的利益?”

“自然是後者。”

一個年輕考生突然說道。

張斐問道:“爲何?”

那考生道:“百姓亦屬君主的利益,聖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正是如此。”

張斐道:“雖然看上去法家之法是隻爲君主而設,整個制度只有君主,好似完全維護君主的利益,但其實君主在其中所得,卻遠不及法制之法,這就是典型的吃力不討好,秦朝的情況很好證明這一點,也難怪法家最終走向沒落。”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這道理其實他也贊成,如果將百姓都給得罪了,那這個國家就肯定完了,關鍵就在於怎麼去平衡。

這時,一個三十來歲的官員突然問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乃儒家仁政思想。”

張斐笑道:“可見儒家思想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故而最終也戰勝法家之法,笑到了最後。

但儒家之法跟法家之法有一點非常像似,也是完全面向君主,仁政思想裡面的每一句話,雖然勸說要善待百姓,但都是大臣跟君主說得,方纔司馬學士所言,其實就是典型的儒家之法,他要求的是,君主的指令從(一)變成(零),那官員就只需要反饋(零),這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所以儒家之法和法家之法區別在於,儒家之法在聖旨下達之前,就進行干預,而法家之法是隻在結果進行反饋。

二者相比,顯然是儒家之法更優秀,畢竟在聖旨之前干預的目的,也是在捍衛君主的利益,而這個利益指得就是百姓。”

在坐的人聽得是直點頭。

一和零,將法家和儒家的執行過程,解析地非常透徹。

王安石突然問道:“那比之法制之法呢?”

張斐遲疑少許,道:“這二者不好比,只能說,儒家思想的最好執行方式,其實就是法制之法。”

此話一出,衆人皆是一愣。

雖然不理解,但是對於張斐這種話術,富弼、司馬光他們都看得非常透徹。

張斐從來只是否定法家之法,法制之法就是要取代法家之法,但對於儒家之法,張斐更多是融合,而不是取代。

這也是法制之法能夠成功的一個關鍵原因,如果是要取代儒家之法,那就不是一代宗師,而是亂臣賊子。

王安石一時也未想明白,“此此話怎講?”

張斐道:“在(零)和(一)的問題上,儒家之法現在的處理方式,也是遵循中庸之道,簡單一點來說,建議君主要求低一點,也讓百姓也多交一點點,而這就是河中府之前所面臨的問題,如果拖欠很多軍餉,那肯定早就亂了,欠的也不多,而且還是看情況去拖欠,反正,就是避免不要生亂。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在儒家之法來看,這就是一個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權宜之計,也就是說,欠了得是不可能還,也沒有想過還,這一點也很好證明,你可以去三衙問問,士兵們每年是否拿到足額的軍餉,肯定沒有。但你三司問問,可有詳細的欠債賬目,肯定也沒有。”

不少年輕考生是紛紛點頭,但是大臣們是紋絲不動。

還就是如此。

什麼拖欠,壓根就沒有打算給。

不過張斐解釋的也非常不錯,中庸之道,說得多麼漂亮。

張斐又接着說道:“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越積越多,先人解決不了,那後人就更加無法解決,這遲早會出問題的。”

不少大臣聽得紛紛點頭,此時的大宋就面臨這個問題,最初多招幾個官員,好像無所謂,結果越招越多,到現在全部乾瞪眼。

其實很多大臣都想裁官,但問題是阻力太大。

張斐又道:“而法制之法是既要捍衛君主、國家的利益,且又要捍衛個人正當權益,這不就是儒家思想所要體現的嗎?”

文彥博質疑道:“可是光說誰不會,關鍵還得做得到啊!”

沒有當過宰相,又豈知其中困難,他們這些宰相何嘗不想既要.又要,但問題是根本做不到。

張斐笑道:“既要.又要,這聽上去,好像非常貪婪,古語有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法制之法的既要、又要,是保障雙方的基本權益,是防止失去更多,而不是去索要更多。比如說,一個人希望一天賺一百貫,這顯然是非常難,甚至是白日做夢,但如果這人說,一天只花三十錢,這就並不是很難。”

文彥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要這麼解釋的話,這個既要、又要,好像也並不是非常貪婪。

但問題是,讓百姓少花錢,這是可以的,但你能讓皇帝少花錢嗎?

當然,這話文彥博自然不便在這種場合說,只能讓張斐嘴上沾點便宜,且看他之後怎麼說。

“在清楚法制之法執行理念後,我們再以河中府軍餉、撫卹金一案爲例,看看法制之法如何其中發揮作用,以及它是否能夠真的捍衛君主、國家、百姓的利益,簡單來說,就是能否做到既要,又要。”

說話時,張斐又執筆在屏風的中間寫上“河中府軍餉”,又回過身來,面向大家道:“此案的過程,大家應該都非常清楚,就是有人告狀,官府不發撫卹金,公檢法判決此案後,又有不少士兵來告狀,表示官府拖欠軍餉。

公檢法當時就是依法判決,根據具體證據,來進行判決,反正是多少就賠償多少。

其實當時也有很多官員來抱怨,表示河中府財政不足,公檢法理應顧全大局,但很可惜,不管是皇庭,還是檢察院,都不願意去顧全大局,依舊判定官府賠償。

最終的結果就是元學士拿出一套完整的賠償方案,裁軍、鹽債、鹽鈔,以及分期賠償。

很多人認爲,這是元學士的個人能力出衆,也有人認爲,這是河中府有龐大的鹽利,換一個人,或者換一個州府,可能就不行了。

但作爲一項制度,如果換個人,換個州府,就變得行不通,這項制度顯然是失敗的。

故此我們假設,元學士沒有想出辦法,而河中府也沒有鹽利。官府是真賠不出這麼多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公檢法又會怎麼做?”

這說得是河中府嗎?

這分明就是青州。

他不是在做解釋,而是在教青州該怎麼應對。

聽到這裡,大家可算是聽出一些門道來,紛紛打起精神來。

張斐目光一掃,“各位應該看過我在河中府判過的案子,遇到這種情況,公檢法一般會怎麼做?”

判過嗎?

立法會的人是面面相覷。

沒有印象啊!

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富弼也是緊鎖眉頭,突然道:“強制執行。”

“富公說得對極了。”

張斐道:“就是強制執行,在很多無力償還的債務案件中,皇庭都是選擇強制執行。”

呂惠卿質疑道:“但那是百姓,在此案中,對方可是官府。”

張斐笑道:“在公檢法眼裡,這是一樁債務訴訟,雖然一方是官府,可能具有其特殊性,會導致在執行方面,會出現一些差異,但是在判決方面,是不能出現差異的,不然的話,百姓就會不服。

如果真的還不上,判決中必然是會出現強制性,關於這一點,我跟元學士也是有說過的。

這已經是最惡劣的情況,實在是沒有辦法。那我們就看看強制執行,法制之法還能捍衛君主、國家、百姓的利益,又會不會出現立法會所爭議的不顧全大局。”

“這必然會。”

鄧綰語氣堅定地說道。

“這很容易推導出來的。”

張斐微微一笑,又道:“在皇庭的強制執行下,官府就得有所應對,想辦法償還這些債務。上上之策,自然就是元學士所提出的方案,依靠適當的政策,來改善官府的財政,然後用多餘的錢去償還。

但我們現在假設的前提是,無法利用政策去調整、償還,那麼官府就只能採取一種手段來償還債務。”

王安石立刻道:“那便是下下之策,節省開支。”

張斐尬笑兩聲,“不錯,是節省開支,但是人有旦夕禍福,這節省也並非是下下之策。”

呂公著感慨道:“可是由奢入儉難啊!”

這一句話就道出其中困哪。

你這個節省,省得是誰得錢。

“是。”

張斐道:“但這是強制執行,難也得執行。那麼官府就得看自己的主要支出,想辦法去節省。官府的主要支出就在於上交朝廷的錢,官員的俸祿,士兵軍餉,以及公使院的公費支出。

這其中最無關緊要的支出就是公使院的公費支出,先在這裡省一點,但是不夠,所以裁軍也是一種節省方式,但是士兵是要保家衛國的,也不能盲目裁軍,只能適當裁一些,但裁完之後,還是不夠。

接下來就是官員的俸祿,那就裁官,只留下必要官員。但還是不夠,減少上繳朝廷的錢,但還是不夠。”

所有人都已是目瞪口呆,心驚肉跳。

他們原本認爲張斐是要暗示裁官,結果裁官之後還是不夠,你這是要幹嘛?

裴文道:“再不夠就什麼都沒了。”

張斐道:“我們就是要按照最惡劣的情況來做,如此才能夠檢驗這項制度。”

司馬光突然瞄了眼劉述。

劉述是心領神會,立刻道:“這可不是最惡劣的情況。”

張斐問道:“劉侍郎說什麼事最惡劣。”

劉述道:“你這只是單方面執行,官府就如死物一般,但事實並非如此,假設官府先挪用軍餉進行賠償,從欠更多的軍餉,這可引發更大的混亂。”

“這都一樣。”

張斐笑道:“只要證據確鑿,就是要強制執行,欠更多的人,就賠更多的錢,但既然官府願意賠錢,那就不會引發混亂啊!”

劉述愣了愣,“但官府賠不起了。”

張斐道:“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官府要賠還是賠得起,這都還沒有開始賣田、賣宅。”

劉述當即就傻眼了。

但好像是這麼回事,混亂的原因,肯定是官府不賠,但如果官府都願意賣田、賣宅去賠,當然不會生亂。

鄧綰不禁道:“就你這個賠法,整個官府都會賠了進去。”

張斐道:“依照法制之法,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

鄧綰道:“我還想問你。”

張斐笑道:“我在很多判例中,其實就做過類似的裁定。”

富弼頓時反應過來,“債務清算和債務重組。”

他這三年,都研究張斐的判決。

張斐笑着點點頭道:“富公言之有理,當賠到這種地步,還是賠補上,就是要進入債務清算和債務重組。

就個人而言,是保障個人或者家庭的基本生活,其餘的收入全部用於還債。官府也應該如此,就是在保證官府的基本運作情況下,其餘的全部拿出來還債。

雖然官府的賬目非常複雜,但皇庭也會通過精確計算,比如說,一個知府,平時身邊可能有十個吏,但是通過計算,可能五個吏就能維持最基本的運轉,就會裁掉其中五個吏。

又比如說,使臣來到河中府,以前是有酒有肉,如今就只能管飽。

又比如說,那些寄祿官,他只能拿俸祿不幹活,裁掉他們,也不會影響到官府的運轉,所以,全部裁掉。

裁軍是同樣的道理,只保留所需要的,其餘的一律裁掉。”

這話音未落,底下是一片譁然。

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第662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九十二章 讓法先飛一會兒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69章 報復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766章 “青樓特使”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278章 夢幻聯動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四百六十章 殺人誅心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法之爭(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814章 番外二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七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322章 公與私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255章 名士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255章 名士報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781章 激勵法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710章 忠誠與公正第731章 一清二楚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323章 極限搖擺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766章 “青樓特使”第710章 忠誠與公正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七十章 千萬不要讓遊戲停第662章 以進爲退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299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657章 事業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6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0章 送羊入虎口第783章 厚積薄發(元旦快樂)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三十三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六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十二章 北宋雙子星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九十九章 將錯就錯第795章 這纔是第三把火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268章 贏了!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四百四十一章 稅戰(十五)第六十二章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