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

大明開國之初,河北省城在真定(距離石家莊市區不到二十里)。

爲了控制幽燕、提防金兵南下,河北省城很快又搬到保定,並且這個設置一直延續到現在。

如今的河北省很大,巴林左右旗都被囊括在內,那邊甚至專門設了一個臨潢總兵。

天津那一片,也屬河北省管轄。

不過嘛,張家口、涿鹿、懷來、康保、沽源、赤城、豐寧、灤平等地,卻被切割出來劃給了北京燕山府。

如今,北京、保定和臨潢(巴林左旗),皆爲北方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還有一個重鎮是遵化。

僅遵化一個縣,就被單設爲景州,屬於河北省管的直隸州。

無他,鐵礦而已!

遵化鋼鐵廠,地位僅次於徐州鋼鐵廠,建有鐵路直通北京和保定。

……

謝衍的老家,在滄州靖海縣獨流鎮。

靖海縣,即後世的天津靜海區。它在北宋年間,第一次有了靖海縣的稱呼,但很快又被廢除縣級區劃。

爲啥?

因爲黃河氾濫,縣城都沒了!

那裡屬於宋遼兩國邊境,設立了一堆軍事寨堡,獨流鎮就源於北宋的獨流東寨。

大明剛剛收復此地時,一片荒蕪,人煙稀少,黃河時常氾濫。

直至朱銘下令治理黃河,人工改道迫使黃河東流,靖海縣這邊才漸漸恢復。

謝衍的祖先,最初被拆族遷徙到獨流北寨,那裡的生活環境要好一些。子孫繁衍多了,便跨過黃河故道,分出一支遷至獨流東寨墾荒。

兩支謝氏,皆在滄州靖海縣地界。

順便一提,朱銘在位期間的黃河工程,讓黃河水患平息了百年之久。現在又隔三差五出問題了,這二十年來,時不時就有小規模決口。

沒辦法,泥沙長期沉積,擡高了下游河牀。

時常受災的府縣百姓,無不懷念太祖、太宗朝。甚至民間廣爲流傳,說那個時候有聖人治世,所以黃河水都是清的,黃河水患一次都沒發生過。

黃河下游,還有不少民間私建的廟宇,供奉太祖太宗以及當時的治河功臣。

地方官對此視而不見,因爲根本管不過來。

隨着黃河水患增多,爲了讓百姓宣泄情緒、祈求平安,地方官甚至默許民間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似乎拜了太祖太宗及治河功臣,洪水就能很快退去一樣。

滄州府城,貢院之外。

謝堪和小夥伴們正在看榜。

他順利考過了縣試,此時正在查看府試榜單。

第一張榜紙貼出,謝堪反覆觀察,並未發現自己的名字。

第二張榜紙貼出,還是沒有。

謝堪懶得再看了,越後面貼出來的,考試排名就越高,他不可能排那麼前面。

落榜了,第一次考秀才失敗!

謝衍的小夥伴王升,此時也在看榜,同樣考了個稀碎。

“中了,我中了!”一個同縣考生大喊。

謝堪、王升等人雖然沮喪,卻也只能上前道賀:“恭喜王八郎!”

王八郎叫王磐,出自三槐堂王氏,也是在大明開國之初,被朝廷強行拆族遷過來的。剛開始墾荒辛苦得很,科舉讀書完全被放下,兩三代之後才重新科舉。

又有人喊:“我也中了,我也中了!”

謝堪認得此人,是靖海縣三女鎮的士子朱清範。

這個姓氏,跟大明國姓有關。

但並非什麼宗室出身,而是改爲朱姓的異族後代。

朱清範的祖宗是奚人,現在已經沒有奚族,所有奚人都被同化爲漢人。他們甚至不承認祖上是異族,給自己亂找祖宗,就連朱溫都被找上了。

靖海縣地盤雖大,論人口卻是科舉小縣,每一屆只有10個秀才名額。

謝氏也有一個考中了,但不是謝衍這一支,而是黃河故道對岸的謝氏。論輩分,可算謝衍的遠房族叔,遠到族人都不一起排行次。

“謝二郎,且一起去吃酒!”

“我就算了。”

“你才第一次科舉,落榜實屬正常,莫要灰心喪氣。走走走,吃酒去!”

“……”

謝堪、王升等落榜者,被同縣士子拉去酒樓。主要是爲了慶賀考中秀才者,順便聯絡一下同鄉情誼。

衆人一路高談闊論,謝堪默默聽着不是滋味。

他以爲自己必中秀才,還打算跟大哥一起考舉人呢。誰知居然府試就落榜了。

今天聚餐的士子很多,時間這才半上午,他們連續找好幾家皆已客滿。無奈之下,只能跑去附郭街區,半路上陸陸續續有人告辭。

最終選定一家飯館,聚餐的靖海縣士子只剩二十多人。

衆人讓酒保把桌子拼起來,約好了AA制,點上滿桌酒菜開始聊天。

聊着聊着,同鎮的落榜士子程固問道:“謝二哥,六郎怎沒回鄉科舉?他跟我一起開的蒙,一起讀了四年小學,按理說今年也該科舉了。”

謝堪解釋說:“六弟去了洛陽,受邀參加皇家學術大會。”

衆人哈哈大笑。

今年考上秀才的王磐說:“賢弟莫要戲弄我等。你家六郎,我也是見過的,他參加什麼學術大會?”

謝堪嘆息:“你們不看學刊,也不曉得學界秘聞,跟你們解釋也說不通。”

那位考上秀才的遠房族親謝以用說:“你那六弟,莫非是神童不成?大明開國百餘年,整個滄州府也只出了一個神童。”

“你們愛信不信。”謝堪懶得解釋。

就算把學術期刊拿來,指着論文的作者名字,這些傢伙也會認爲是同名同姓。

飯館裡的士子越來越多,距離午飯時間還早呢,居然很快又坐滿了。

大明開國一百三十多年,物價整體上一直在漲。

但有些商品價格保持穩定,比如糧食,幾乎沒有大的波動,百餘年來只上漲了40%左右。

這當然是從海外瘋狂運糧的結果,就算不是大明的殖民地,也有許多國家在賣給大明商賈糧食。

而且,北方草原和澳州,也在持續往大明本土銷售肉類。保鮮技術落後無所謂,做成醃臘製品即可,連城市平民都能經常吃到醃肉。

食鹽和布匹,相比開國之初,價格甚至還下降了。這源於生產力的發展,以及運輸成本的降低。

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穩定,而整體收入又在上漲,導致讀得起書的士子,幾乎都下得起館子聚餐——亦有貧寒士子,此刻早就溜了,根本就沒一起來。

飯館大堂裡熱鬧非凡,漸漸不侷限於同桌閒聊,鄰桌之間也互相交流問候。

有一個叫葉憲之的士子,成爲全場中心焦點,因爲他考了第九名,是這家飯館裡名次最高的。

葉憲之舉杯站起:“既然諸君讓我說說此次府試策論題,那我就拋磚引玉簡單講講。提問是關於工商的,論點無非義利之辨。這個很容易答出,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對照當下。南方的沿海沿江省份,富庶確實富庶,但問題實在很多啊。我曾去過浙江,那裡的好多富商,比我們滄州府的鹽商還奢靡……”

衆士子都仔細聆聽,不時的點頭表示贊同。

葉憲之足足講了十多分鐘,整個酒館都鼓掌喝彩。

謝堪撇撇嘴,他認爲自己的策論文章,比葉憲之說的這些更深刻精彩。可惜啊,自己的四書、六經和律法,考得太糟糕拖了後腿。

又過一陣,飯館裡重新嘈雜起來,士子們互相敬酒高談闊論。

有個坐在角落裡無聊看報的士子,突然站起來喊道:“有誰識得靖海縣謝衍?”

同桌士子愣了愣,不知道他在發什麼瘋。

此人竟然拿着報紙爬上櫃臺,在掌櫃一臉懵逼的表情中,站在櫃檯上大呼:“有誰識得靖海縣謝衍?”

連續喊了好幾聲,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他,整個飯館大堂漸漸安靜下來。

這人再次喊道:“有誰識得靖海縣謝衍?”

王升連忙站起:“那是我家郎君!”

謝堪起身走過去:“謝衍是我胞弟,他怎麼了?”

這士子依舊站在櫃檯上,揮舞報紙道:“謝衍,字朝宗。河北滄州府靖海縣人。年僅十七歲,製得瑪瑙短臂阻尼天平,受到諸多學者作揖致謝。工部特發一千貫獎金。皇家學會授予其芙蓉學士。洛陽太學特招其入讀內舍。”

全場譁然!

剛纔還覺得謝堪在開玩笑的同桌士子,此刻全部面露驚愕表情。他們這一桌,可都是來自靖海縣,一個個全都跟謝衍是同鄉。

滄州府其他縣的士子,同樣驚訝不已,他們也算是謝衍的同鄉啊。

這種消息的衝擊性怎麼說呢?

一羣學生剛剛參加完高考,聚在一起喝酒對分數呢。突然中央報紙刊登消息,說他們的同鄉同齡人,因爲貢獻突出被授予院士……

就尼瑪離譜!

那個府試考了第九名的葉憲之,不可思議道:“真沒弄錯?”

站在櫃檯上的士子,把報紙翻頁說:

“還有呢。謝學士在學術會議上,當衆演示自己的天平。衆學者質疑其精密性,謝學士說:我這天平,可稱盡天下萬物,諸君且任選一物試之。”

“當時大長公主也在場,就在衆學者難尋細微之物時,公主殿下抽釵解髻,如雲秀髮披散及腰,截下一縷青絲問道:君可量其輕重乎?謝衍學士言:此事易耳。遂稱得公主一縷秀髮爲0.615毫。”

“此事已傳遍西京洛陽,甚至都有了成語。正所謂:截髮問秤、青絲稱毫!”

“大長公主殿下,對謝學士佩服不已,還邀請謝學士參加了京中權貴的馬球會,並親自爲謝學士挑選良駒練習騎術。如今,謝學士已是大長公主府上的常客!”

全場安靜,一個個士子,已然聽得目瞪狗呆。

“好一個稱盡天下萬物,謝學士真乃不世奇才也!”一個理科生拍桌讚歎。

又有文科生說:“青絲稱毫,不亞於當年貴妃捧硯,此風流雅事當傳諸千秋。爲謝學士痛飲一杯!”

“謝學士乃我滄州士子之楷模!”

“是靖海縣士子楷模,我便是靖海縣的。你又是哪個縣?”

“你管我哪個縣,反正都是滄州人。”

“只是聽着就心嚮往之,當時的場面該多震撼啊。”

“諸君且滿飲此杯,大明開國以來,唯一的十七歲芙蓉學士,就出自我們滄州府!”

“爲謝學士賀!”

“……”

謝堪已經懵逼了。

他自己的弟弟是啥水平,他還能不知道嗎?咋被馬車撞壞了腦袋,反而變成少年天才了?

去年被授予碧玉學士,謝堪就已經覺得很離譜,但主要還是爲弟弟感到高興。

今年又升爲芙蓉學士,還跟公主傳出一段佳話?

謝堪看向王升。

王升也是不可置信:“我一直跟在六郎身邊,也……也沒發現什麼啊。不過去年夏天以來,六郎確實跟魔怔了一樣,整天都在後院跟工匠一起做東西。”

“我當然知道他在做東西,”謝堪腦子暈乎乎的,看着熱鬧非凡的酒館大堂,喃喃自語道,“我謝家出了千里駒啦!”

那位遠房族親謝以用,此刻也喝酒大喊:“謝學士是我的族侄!”

程固則呼喊道:“謝學士是我的小學同窗,我跟他一起讀了四年書!”

就連掌櫃的,也拿着筆墨跑來謝堪面前:“鄙店今日蓬蓽生輝,能否有幸留下謝郎君的墨寶?”

謝堪說道:“我又不是芙蓉學士。”

掌櫃的說道:“文曲星的胞兄,遲早也會金榜題名。”

這話謝堪愛聽,接過毛筆說:“借你吉言。”

滄州府城的小飯館轟動之時,正在靖海縣老家備考鄉試的謝宏,此刻也正端着一份報紙發愣。

謝宏一臉迷糊:“我前腳離京,剛剛回鄉呢。六弟咋就鬧出恁大動靜?”

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1011章 1006【丐版半成品電報千里傳軍令】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031章 1026【官二代們的好奇心】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598章 0593【喝酒賭博的好女孩】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1160章 後記十六西方的局勢第1091章 1086【八百騎衝陣】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849章 0844【奇葩年號】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6章 0006【官馬】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95章 0090【昏禮】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366章 0361【還在給反賊賣糧】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1048章 1043【突擊型重裝合成旅】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