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5章 御駕北上!

王曾聽完了寇準的話,咬着牙道:“官家就算要巡視地方,也不應該是現在。”

寇準皺眉道:“那也要看官家的意願。”

王曾湊到了寇準身邊,咬着牙低聲道:“你必須勸解官家,讓官家放棄前往西北的打算。”

寇準略微愣了一下,不悅的道:“不過是教訓一下西夏而已,又不影響什麼大局,你死咬着不放,爲了什麼?”

王曾聞言,惱怒的低吼道:“你知道個屁!”

“嗯?!”

寇準豎起了眉頭。

王曾不敢再說過激的話,咬着牙低聲對寇準道:“你知不知道,官家要將北方的兵,全部調遣到西夏去?”

寇準徹底愣住了。

作爲曾經的大宋宰執、總攝國政,對大宋的兵馬數量,以及兵力分佈,還是十分清楚的。

大宋八成的兵馬,皆盤據在北方。

大宋對戰西夏、遼國,也一直調動的是北方的兵馬。

趙禎繼位之初,大宋朝的兵馬數量是一百四十萬。

其中並不包括一些團練、藩兵、鄉兵。

一百四十萬兵馬,皆是職業兵。

經過了他主政裁減以後,大宋朝的兵馬數量銳減到了一百二十萬以內。

他裁減的兵馬,當然不止二十萬,他裁減的兵馬遠遠超過了二十萬。

只不過他在一邊裁減職業兵的同時,也整頓了鄉兵。

一些廂軍在被裁減以後,爲了維持廂軍的戰鬥力,他從鄉兵中抽取了大批的人手彌補了進去。

鄉兵,如今在大宋,已經成爲了一個名存實亡。

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其他地方已經沒有了鄉兵的存在。

一些藩兵,也被他劃撥出了大宋兵額之外。

大宋不養他們,沒必要將他們計算在內。

但是該用的時候,還是得用。

大宋上上下下的兵馬經過了他一番梳理以後,大多數都是青壯。

這也是大宋爲何敢跟遼國、西夏叫板的原因之一。

大宋兵馬雖然被裁減了,但是戰鬥力直線的上升了一番。

寇季拿下了河西以後,建立了鎮西軍,隨後又通過整編折家軍,建立了橫山軍,大宋兵馬一躍到了一百三十萬之巨。

無論是鎮西軍,還是橫山軍,其實都是從零的基礎上建立的。

不像是寧邊軍、鎮北軍,那都是藉着晉寧軍、綏德軍的跟腳建立的。

火山、保德兩軍雖亡,但是他們數量不多。

晉寧軍、綏德軍此前也並非滿編。

但寧邊軍、鎮北軍,卻是滿編。

差出來的數量,也被補足了。

橫山軍雖然收編了一部分的折家軍,也收編了一部分銀州守軍,但橫山軍是一支新軍,並沒有藉助其他有番號的兵馬建立。

折家軍雖然厲害,但是在藩兵之列,並沒有納入到大宋的兵馬編制中。

銀州此前的守軍,只是銀州團練,並沒有正式的番號。

他們存在的目的,只是爲了協助折家軍,守衛長城。

寇季算是將他們正式的納入到了編制。

大宋的團練,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

有重兵坐鎮的地方,團練的名頭會加在地方鎮軍身上。

其目的就是爲了多給軍中安插幾個官員。

沒有重兵坐鎮,卻又十分緊要的地方,纔會設由州府衙門掌管的團練。

軍餉一直是由衙門派發,而不是跟其他兵馬一樣,領朝廷派發的正規軍餉,所以不納入兵額之列。

可以說大宋的兵制、官制,十分的複雜。

猶如一團亂麻。

一些官員有時候都會被那複雜的兵制、官制弄迷糊,更別提民間的百姓。

也是因此,才造就了大宋冗官冗兵嚴重。

總而言之,即便是經過了一次裁減,大宋的兵馬數量依然龐大。

並且大部分兵馬都屯駐在北方。

趙禎一口氣要將北方的兵馬全部拉到西夏去,寇準自然被嚇了一跳。

王曾見寇準被嚇住了,便趕忙道:“官家這是在胡鬧,北方的兵馬全部被調遣到西夏去,每日裡人吃馬嚼的,要耗費多少?

官家此去西夏,又會待多久?

他若待的時間長了,國庫裡的錢財吃不住。

更關鍵的是,數量如此龐大的兵馬,去征討西夏,得不償失。

打遼國都夠了,更何況打一個小小的西夏。

而且,曹瑋如今在燕雲之地跟遼國征戰,隨時都有可能想朝廷求援。

官家若是將兵馬全部拉到西夏去。

那曹瑋派人過來求援,誰去?

西夏不過是癬疥之疾,遼國纔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孰輕孰重,你心裡很清楚,不需要我教你。”

王曾推心置腹的將心裡話全部說給了寇準聽。

寇準聽完了以後,沉吟了許久,開口道:“官家既然有心將北方的所有兵馬拉出去練練,那就練練吧。此前老夫主政,裁減了一部分的兵馬。

可我大宋的兵馬依然很多。

如今全部拉到戰場上,讓他們都去打一場。

打輸了,整編、裁撤,打贏了予以保留。

如此一來,我大宋的內環外憂,可以一起解除。”

王曾愕然的瞪起眼,他以爲他一番推心置腹的話,會讓寇準改變主意,卻沒料到,寇準不僅沒改變主意,反而更加堅定了要讓趙禎拉着北方所有的兵馬去西夏了。

王曾瞪着寇準,哆嗦着道:“官家胡鬧,你也跟着胡鬧?”

“胡鬧?!”

寇準冷哼了一聲,“是誰給你的自信,讓你將西夏當成了癬疥之疾?在老夫眼裡,西夏遠比遼國對我大宋的威脅更大。

遼國尚能以和談安撫。

可是西夏呢?

從西夏附庸我大宋至今,拿了我大宋多少好處?

他們可曾真的聽命於我大宋?

他們沒有。

他們不僅沒有聽命於我大宋,反而在我大宋和遼國之間左右逢源,不斷的壯大。

他們壯大以後,就流露出了對我大宋的野心。

遼國是虎,西夏是狼。

虎好驅,狼難攆。

如今有機會,有藉口一舉蕩平西夏。

爲什麼不這麼做?

獅子搏兔,尚且全力以赴。

我大宋剿滅西夏,爲何不能全力以赴?”

王曾氣的直哆嗦。

寇準繼續道:“西夏如今正值最羸弱的時期,我大宋若是能借機一舉攻入西夏,必定能夠蕩平西夏。一旦西夏平定,我大宋就能一心一意的對付遼人,不用再擔心後院起火。

我大宋若不趁着西夏人最虛弱的時候攻入西夏,難道要等西夏坐大以後,再去攻打?”

王曾惱怒的道:“可曹瑋如今正在燕雲之地跟遼人鏖戰,我們若是在西夏興兵,一定會對燕雲之地的戰事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寇準冷哼道:“此次北方的兵馬全部調遣到西北,遼人只會投鼠忌器,束手束腳。絕不會趁機跟曹瑋決一死戰。

須知,西北距離燕雲之地,可比汴京城距離燕雲之地要近。

遼人真要是敢絕死戰。

老夫就會勸誡官家,率領着兵馬折道去遼國。

無論是從寧邊州攻入遼國,還是去雁門關馳援,那都是輕而易舉的。”

寇準上下打量了王曾一眼,淡淡的道:“你也別拿兵馬跟老夫說事。你王曾不是那種膽小怕事的人。如今西夏羸弱,我大宋趁虛而入,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若是另派他人領兵,你王曾絕對不會阻攔。

你拿兵馬說事,無非就是想攔着官家。

你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讓官家去西北。”

王曾的心思被寇準戳破,並沒有慌亂,也沒有羞恥,反而直直的盯着寇準,咬牙道:“官家去了西北,誰監國?我王曾嗎?我有那個資格嗎?”

監國重任,唯有皇儲可以擔任。

可大宋如今沒有皇儲。

若是呂夷簡在的話,配合着王曾,倒是勉強可以監國。

但王曾一人的話,有些單薄。

他只是一個參知政事。

一國的重任壓在他肩膀上,他挑不起。

趙禎若是在西北有一個好歹,又沒有皇子可以繼承皇位。

到時候文武百官、皇室宗親鬧起來了,他王曾也鎮不住。

寇準聽到了王曾這話,眉頭皺成了一團。

略微思量了一會兒後。

寇準對王曾道:“老夫去找官家說說。”

說完這話,寇準跨馬前行,到了趙禎龍攆前,拱手一禮後,道:“官家應該下旨,召張知白還朝,擔任參知政事,同王曾一起監國。”

趙禎聽到了寇準的話,略微一愣,略微思量了一下後,明白了寇準的用意。

他若離京,王曾一個參知政事,怕是鎮不住滿朝文武。

別說是王曾了,就算是呂夷簡在朝中,也鎮不住滿朝文武。

朝野上下,能壓得住滿朝文武,能壓的滿朝文武俯首的,唯有兩人。

一個是他趙禎,另一個是寇準。

其他人,不行。

召張知白還朝,出任參知政事的話,配合着王曾,倒是勉強可以壓一壓滿朝文武。

趙禎思量過後,開口道:“就依寇公所言,除此之外,朕還準備帶一些人同行。”

寇準一愣,緩緩點頭,對趙禎的做法十分滿意。

帶一些人同行,帶那些人?

當然是那些刺兒頭,喜歡鬧事的那些。

趙禎有了決定,也沒有回宮,就在東華門前下旨,並且派人去傳旨。

滿朝文武見此,知道趙禎北上,攔不住了。

只能苦着臉,站在東華門前。

一些被趙禎點到名字,要求同行的大臣,臉色更苦。

王曾如喪考妣。

趙禎下旨過後,毅然決然的帶着寇準,出了汴京城。

那些被他點到名字的大臣,一個個匆匆趕回家去準備東西,隨後會追逐着趙禎的腳步北上。

趙禎在出汴京城城門的時候,剛好撞見了匆匆往宮裡趕的曹皇后。

趙禎將曹皇后喚入到了龍攆上,交代了一二。

曹皇后對於趙禎前去西北,倒是沒有反對。

趙禎對寇季感情如何,曹皇后心裡清楚。

趙禎若是不親眼去看一看寇季,恐怕會夜夜難眠。

他是君王不假,但他也是個人,是人都有心。

他也有心中受傷的時候,也有心痛的時候。

曹皇后是皇后不假,可她也是趙禎的妻子。

她需要照顧丈夫的心情。

更重要的是,曹皇后是將門出身的女子,內心深處,也希望自己的相公能在武功方面,有一些成就。

趙禎日日苦練武藝,爲的是什麼,曹皇后心知肚明。

趙禎也有一顆雄心。

他那一顆雄心若是得不到滿足,恐怕會淪爲終身遺憾。

至於趙禎的安危,曹皇后雖然有些擔憂,但也沒有王曾那麼緊張。

以趙禎的身份,去了戰場上,根本沒有機會去戰場上撕殺。

西北有多少兵力,她心裡也清楚。

若是有人能在那麼多兵馬的防守下,傷到了趙禎,那即便是趙禎躲在皇宮裡,人家依然能傷到趙禎。

畢竟,汴京城內的守軍,跟西北的兵馬沒辦法比。

別看汴京城的守軍,一個個名頭很大。

論戰鬥力,也就天武軍能看。

其他的,說不定連邊軍中的廂軍都打不過。

至於趙禎會不會步他祖父後塵,曹皇后也不擔心。

趙禎祖父,太宗皇帝趙光義,那是真的萬萬人之上,沒人能治得了他,所以他纔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戰場上晃盪,身中兩箭。

趙禎就不同。

有寇準同行。

寇準若是發了威,趙禎一定會服軟的。

別人都覺得趙禎如今十分霸道,可曹皇后這個枕邊人卻很清楚。

趙禎的內心,依然是仁慈善良的。

只不過他將那些仁慈善良藏了起來,不展露給外人而已。

寇準是在趙禎最孤苦最無助的時候,扶着趙禎一路走過來的。

在趙禎心裡,寇不是臣子,而是一個長輩。

二人若是對上了。

趙禎一定會向寇準服軟。

他會服軟,不是因爲他軟弱,而是因爲他敬重寇準。

趙禎在背後,喊過許多朝堂上的老臣爲老倌,可唯獨沒有喊過寇準。

寇準雖然有逼迫着君王上戰場的先例,但絕對不會讓君王真的涉險。

必要的時候,他一條老命舍了,也會保住君王。

趙禎在交代了曹皇后協理六宮,處理皇家事宜以後,一路往北而去。

趙禎和寇準走了。

汴京城卻沒有因此陷入沉寂,反而徹底的鬧騰了起來。

被趙禎點到的官員,收拾了東西以後,一個個匆匆去追逐趙禎。

上下虎翼軍、天武軍,在輜重送到了營地裡以後,帶着民夫,押送着輜重,也追着趙禎的腳步而去。

趙禎出京,影響巨大。

不僅汴京城跟着鬧騰了起來,整個汴京城以北,也跟着鬧騰了起來。

第0408章 夏竦陰狠第0674章 來了一個更瘋的!第0463章 波瀾起第0979章 大星隕落第0989章 紅妝!紅妝!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156章 李迪要辭官?第0172章 登基!發難!第0785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0556章 大局已定第0599章 瘋狂的資事堂,瘋狂的大宋權臣們第0102章 萬象典當行第0024章 裝傻充愣第0541章 李元昊的豪賭第0633章 給你臉了?!第0453章 天下英才皆入寇手第0473章 沙州驚變第0653章 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第0747章 音韻書籍的重要性第0032章 劉亨討債,吳賢的算盤(爲‘趙廸’萬賞加更!)第0824章 心生退意(有點事情要出去一下,今晚一更)第0879章 我只要在樞密使位置上坐着,大宋沒人能睡安穩!第0592章 一羣亮出了獠牙的猛獸第0850章 陽關破了?!第0310章 金明池第0749章 幕後黑手第0865章 笑着流淚第0075章 老毒物陳琳(爲‘繁華、落葉’萬賞加更!)第0590章 朝廷……窮啊!第0677章 又有八百里加急至……第0932章 逼迫!第0905章 寇季沒飄,寇氏先飄了……第0909章 大宋如今到底有多富有?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來晚了,抱歉)第0927章 厚顏無恥第0560章 兩個有眼無珠的人第0181章 朝散大夫第0639章 不忠不孝之人,賣國求榮之人第0943章 悲慘的趙潤第0362章 別有用心的李諮第0506章 寇季的命,太珍貴第0258章 老倌的霸道,老卒的熱情第0962章 趙禎的準備第0315章 工部!工部!第0793章 仙人弟子?第0405章 當皇帝好難(今晚一更……出去一下……)第0677章 又有八百里加急至……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見大事第0770章 劉亨顯蹤……第0650章 不忠不孝第0595章 夏先生第0637章 說殺你就殺你,誰也保不住,少爺說的第0388章 從農耕入手第0749章 幕後黑手第0083章 匹夫一怒第0604章 會遭雷劈的寇天賜第0225章 貪功冒進李昭亮?第0865章 笑着流淚第1023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0564章 大宋的脊樑立起來了第0157章 李迪殺上門第0519章 臨沙州!第0469章 李迪遭難第0572章 房陵魏王府第0186章 潤物細無聲第0152章 寇公車第0953章 用王安石的舊事教育王安石第0235章 藏在軍中的婦孺第0531章 千佛洞?!第0633章 給你臉了?!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第0697章 貪婪使人愚蠢第0093章 祖孫相遇第0899章 一賜功臣!第0845章 楊文廣和王隨釋放出狼(三更一萬八搞定!)第0489章 粗暴的美人計第0881章 大宋第一富第0696章 西夏覆滅!第0643章 嘭!第0179章 要升官了?第0438章 趙禎的強硬第0462章 復立武德司?第0651章 活生生打死!第0410章 誰算計誰?第0890章 一詔出,天下驚!(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471章 釜底抽薪第0109章 判詞第0560章 兩個有眼無珠的人第0364章 釜底抽薪第0196章 張華入京第0617章 衝鋒!第0282章 挖大坑(祝‘佐佑一聲笑’生日快樂!)第0970章 表裡不一司馬光第0947章 誰纔是大宋真正的主人?第0287章 少年趙禎的煩惱第0988章 難得有情人第0775章 根本問題第0035章 改觀揚帆遠航(二十一)第0165章 再逼趙恆上戰場?